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提取林木参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获取林木参数,对机载激光雷达与实地观测获取的林木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提取林木参数的算法是可行的。试验通过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研究由点云数据生成冠层高度模型(CHM),提出从CHM中提取单株木参数(树高、冠幅等)的关键算法;同时,通过在试验区布设1个100m×100m超级样地和16个25m×25m的子样地,利用DGPS和全站仪对单株木进行精确定位与树木参数测量。  相似文献   

2.
GPS接收机     
Royal Tek公司引入了REB—12RGPS插件,它是一种供OEM使用的12信道接收机。通过使用L1波段的C/A编码,这种接收机可在没有可用性选择(SA)的情况下,提供25m位置精度和每秒0.1m的速度精度,它接受RTCM104差分GPS修正,并通过NMEA0183接口输出数据,这种接收机可在1800m的高空每秒515m的速度和4g的加速度,以及在—40°至185℃范围的温度中工作。  相似文献   

3.
SPOT5城区影像几何精校正点位和面积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鲜芸  张志国  高祥伟  邱健壮 《测绘科学》2007,32(1):105-106,78
为深入研究二维多项式校正SPOT5城区影像(2.5m)的点位和面积精度,本文分别使用不同精度(GPS点和1∶10000地形图获取的点),不同数量(25和6)的地面控制点校正影像。并利用另外的10个GPS点作为检核点分别检核四种校正结果的点位和面积精度。  相似文献   

4.
小波派生多尺度DEM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勇  汤国安  杨昕 《测绘通报》2007,(4):38-41,45
利用陕北5 m分辨率DEM数据为基本数据,对Haar小波派生出一系列更低分辨率DEM进行复合精度分析。通过等高线套合、数据中误差以及表面重合指数等方法,分析其高程采样误差与空间分布;通过分析对比其在所提取的地面坡度、沟谷网络等地形因子上的差异,分析其地形描述误差。研究结果显示:小波派生多尺度DEM在精度的颓减上呈现指数形的变异规律,当达到三级重构DEM(40 m分辨率)时,其精度仍优于1:5万(25 m分辨率)DEM。该结果对于实现地形的有效简化与掌握多尺度DEM不确定性规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鹿山大桥路线总长约2.422km,跨越约900m宽的富春江,水中和岸上引桥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为31~50m,总长度为1018.1m,由两岸双幅25孔梁组成,主要采用移动模架进行施工。结合本桥的工程概况及特点,介绍了大桥的移动模架施工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尺度生态评价研究中格网空间尺度的选择与确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左伟  张桂兰  万必文  李硕  王桥 《测绘学报》2003,32(3):267-271
在研究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尺度(1∶100000比例尺)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评价的区域尺度、制图尺度、成图视觉效果、数据精度、数据量负荷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中尺度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格网分析评价单元———即25m×25m的GRID格网单元。研究成果建立起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基本格网评价单元确定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DEM内插算法对坡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域,利用样区的1:50000的矢量地形图为数据源,通过对不同插值算法生成的DEM计算坡度,坡度计算像元值分别采用25m、50m、100m、1.50m、200m,5个分级.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坡度小于27°时,不同的算法对坡度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大干27°时,算法不会...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离散余弦变换为核心的人类视觉模型舰船检测算法受数据类型限制的问题(即对复数类型的数据检测效果不好),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类视觉模型SAR图像舰船检测算法。该算法是以快速傅里叶变换代替离散余弦变换,将SAR图像从空间域变换到频率域;快速傅里叶变换对数据类型要求较低,只要求数据是离散的,并且运行效率更高。然后,采用3种星载SAR数据——ENVISAT ASAR(25m)、Sentinel-1(10m)和Cosmo-Skymed(2.5m)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以快速傅里叶变换为核心的人类视觉模型舰船检测算法的检测性能和效率优于以离散余弦变换为核心的算法、双参数恒虚警率(CFAR)算法和K分布恒虚警率算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SPOT图像的特征,探索了SPOT图像在唐山市区综合调查中的应用潜力,编制了该市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地貌、土壤、植被、水系、交通和环境等系列专题图件。并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经过几何精纠正的SPOT多波段黑白负片,可以彩色合成放大为不同比例尺的像片。1:10万的彩色图像影像质量最佳;1:5万的彩色图像是可用的最大比例尺图像,具有较高的平面几何精度,可供编制1:5万专题图用。(2)经过几何精纠正的1:5万的SPOT彩色图像,最小识别面积为25m×25m,线性体宽度约10m,可以满足我国区(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详查的需要,是监测区域动态变化的一种有效手段。SPOT图像在综合调查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利用已有25 m或者30 m格网的DEM生成坡度图,对1∶10 000地形图的地形类别进行准确地划分,为准确地确定具体图幅控制成果精度范围、减轻一线技术人员工作量、提高作业质量及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已完全具备为亚太地区提供导航与定位服务,其定位精度研究一直是目前的热点与重点。本文基于MGEX机构发布的2个跟踪站实测数据,分析在卫星截至高度角5°、10°、15°、20°、25°、30°、35°和40°的情况下北斗标准单点定位精度。经研究发现,X方向定位精度在高度角25°出现一个转折点,整体随着高度角增加定位精度下降,Y方向和Z方向定位精度随着高度角的增加而下降,高度角为30°,历元可用率开始低于100%,在高度角为40°的极端条件下,历元可用率为84%,X和Y方向定位精度为1m~2m,Z方向定位精度为3m~8.6m。  相似文献   

12.
摄影测量仪器,尤其是精密立体坐标量测仪的检验,通常均利用标准格网片进行。比较普遍的方法是单眼或立体地观测图1所示之25点的X、Y坐标,然后用最小二乘法解求出定向参数(x_0、y_0和k)、仪器的准系统误差(λ_x、λ_y和θ)及单位权中误差m。  相似文献   

13.
针对GIS空间数据尺度效应问题,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矢量数据栅格化最佳尺度选择研究,提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空间分析与制图的精度要求和实际运算效率是影响尺度选择的最主要因素,进行多要素、综合性的空间分析时,25 m~30m的栅格数据是最合适的转换尺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通常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较少涉及海域的情况,该文基于重力数据和地形数据,采用顾及各类地形位及地形引力影响的第二类Helmert凝集法计算了珠海重力似大地水准面;利用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地形数据来恢复大地水准面短波部分,提高了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利用25个高精度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水准资料与重力似大地水准面进行了独立比较,其精度为0.012m;然后,采用球冠谐方法,将重力似大地水准面与25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水准数据联合,建立了珠海市海陆统一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其精度为0.008m;最后,利用15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水准点对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进行了外部检核,精度为0.010m。  相似文献   

15.
陈权  李震  魏小兰 《遥感学报》2006,10(5):722-726
中国自主研制的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中的雷达卫星(HJ-1C),频率设计在S波段,采用VV极化方式,入射角范围是25°—47°。根据HJ-1C的轨道参数和雷达传感器的系统参数,利用高精度的DEM数据(30m),结合地物分类数据(20m),综合考虑几何模型和辐射模型,模拟了该雷达卫星上的SAR图像。HJ-1C星SAR图像的模拟,使在该卫星发射前,能对数据产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可在雷达系统的设计和验证、图像的解译和新算法的测试等多个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SRTM约束的无地面控制立体影像区域网平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平  唐新明  曹宁  王霞  李国元  张恒 《测绘学报》2016,45(11):1318-1327
针对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数据在平坦地形或局部区域的高程精度远远高于其标称精度的特点,研究设计了一种无地面控制条件下利用SRTM作为高程约束的立体区域网平差方法。通过构建一个较大范围区域网并匹配密集连接点,将SRTM作为连接点物方高程初值,并在平差解算过程中确保分布于地形平坦区域(根据经验,在该类区域SRTM精度较高)的连接点的物方高程严格趋近SRTM高程,最终实现大范围区域内影像高程精度的整体提升。通过以覆盖湖北省全境的资源三号卫星三线阵立体影像作为试验影像的试验验证表明,采用该平差方案,在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资源三号立体影像的高程中误差从7.2m提升到2.0m,其中地形平坦区域高程中误差1.44m,山地区域高程中误差3.0m,达到了我国1∶25 000比例尺测图应用的高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背景 南一水库位于福建省九龙江西溪支流船场溪的上游,是福建省惟一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灌溉和供水的大型水库.九龙江流域范围的坐标为东经116°47'~118°02',北纬24°13'~25°5l'.水库总库容1.58亿m3,设计防洪库容0.701亿m3.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了解航天飞机雷达测图计划(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SRTM)高程数据的精度及误差特征,利用精度更高的ICESat/GLAS激光高度计数据(简称ICESat高度计数据)为参照数据,以具有多种地貌类型的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为实验区,采用双线性插值算法分析了SRTM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的高程精度,以及SRTM高程数据与地形因子(坡度和坡向)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地区,ICESat高度计数据与相对应的SRTM高程数据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99 8;SRTM的系统误差为2.36±16.48 m,中误差(RMSE)为16.65 m;当坡度低于25°时,SRTM高程数据精度随坡度增大而显著降低。此外,相对于ICESat高度计数据,SRTM在青藏高原地区N,NW和NE方向的测量值偏高,在S,SE和SW方向的测量值偏低。  相似文献   

19.
根据MGM(1,m)模型的基本建模原理,发现了模型背景值的构造形式对模型精度存在影响,从传统MGM(1,m)模型背景值构造形式的角度对其进行改造,重新构建灰色MGM(1,m)模型背景值。通过实例分析,改进后的灰色MGM(1,m)模型相较传统的MGM(1,m)模型,在精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浑浊水体导致激光脉冲能量急剧衰减,并在回波信号中产生大量噪声,导致点云密度降低,甚至无法探测到水底。因此机载激光雷达测深作业需要水体光学特性信息提供支撑,以减少无效测量。首先,基于CZMIL Nova理论测深,根据MODIS反演的中国海域水体漫衰减系数K_d(490 nm)数据,计算CZMIL Nova在海岸带水域的最大理论测深值,最大理论测深超过GEBCO(general bathymetric chart of the oceans)水深数据的区域,即为潜在可测区;然后,根据最大理论测深与GEBCO水深比值倍数进行可测潜力分类;最后,选取从清澈到浑浊3种水域实测数据对分类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中国近海有21. 19万km~2区域具备开展机载激光雷达测深工作的潜力;适合开展海陆一体连续测量的区域为海南岛文昌—东方段、北海及雷州半岛东西岸、山东半岛日照—青岛段、辽东湾银州—绥中段,根据K_d(490 nm)值估算分别为水深20~40 m,10~20 m,20~25 m,10~15 m以浅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