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约束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算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约束Delaunay 三角网生成算法,它充分利用分治算法与生长算法的优点,对离散点、构网中实时生成的边及三角形采用分块进行网格索引,有效地减少了搜索目标点、边及三角形的时间,从而提高构网速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球面Delaunay三角网相关理论,设计了一种顾及固定站的全球GNSS跟踪站选点算法.首先根据跟踪站的稳定性、观测质量、接收机原子钟性能等质量指标进行站点初选.然后在保留一些预设的良好站点的前提下,对初选站点进行球面Delaunay三角网构网;以三角网点的最长环绕边长中的最短边为删点原则,通过不断循环删点构网得到数量适宜、分布合理的跟踪站网.最后对232个IGS站进行了选点实验,并将选定的站点用于GNSS卫星钟差估计,得到了较高精度的卫星钟差结果,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常规三角网生长算法的优缺点,提出点角概念,在生成Delaunay三角形的过程中,逐步缩小离散点的搜索范围,克服常规算法时间效率低的缺点。构网过程中,完全遵守Delaunay三角网的剖分准则,验证算法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三角网扩张法的Delaunay三角网逐块归并算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三角网扩张法的不规则三角网的逐块归并算法,它采用按横向或纵向对离散点集切割分块,对各子块用三角网扩张法构建Delaunay三角网,最后用三角网扩张法依次将相邻的子网合并。该算法采用的子集分块的做法使构网时的搜索范围减小,在数据量较大时避免了计算时间随点数的指数次增加,同时在构网时也能保证三角形邻接关系的正确维护。  相似文献   

5.
Delaunay三角网在大规模CORS基准站组网中的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运行参考系统(CORS)的核心技术——GPS网络实时动态定位(RTK)技术已经成为GPS高精度定位中一种重要技术,其定位精度与站间距离密切相关。在构建了站间距离和网络分布适中的Delaunay三角网后,探讨了基准站点删除与插入等网络局部更新以及参考站最优选择问题,提出了构网和确定流动站所在三角形的优化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高效快捷、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6.
王雯  吴蔚  苏天赟 《测绘工程》2016,25(3):25-29
在构建二维Delaunay三角网的逐点插入法中,定位待插点所在三角形的快慢是影响整个算法构网速度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已有算法存在的搜索路径长、搜索路径求解计算量大等问题,结合三角形重心的几何性质,对点定位算法进行改进,避免求三角形重心和相交边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较目前其他点定位算法能够有效地缩短搜索路径,减少点定位的计算时间,提高Delaunay三角网构网过程中点定位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Delauany三角网构网效率,该文借助平面扫描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扫描线与Lawson局部优化算法相结合的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该算法通过上扫描线构网,并发现构网过程中可能产生"盆"的现象,下扫描线处理"盆"以减少构网过程中出现狭长病态三角形的问题,在算法整个过程中尽量降低三角网合法性检查的时间消耗。最后就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进行了分析,并与其他常见算法就CPU时间运行效率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该算法实现简单,运行效率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边优先的任意多边形最优三角剖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仁健  武芳  薛本新 《测绘科学》2008,33(1):122-125
针对现有多边形三角剖分算法不能同时兼顾算法的简单有效性、适用性以及剖分三角网质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优先的任意多边形最优化三角剖分算法:首先直接对多边形的边进行构网,最后再对生成的非约束边进行构网,最终完成整个多边形的三角剖分。剖分得到的三角网为约束Delaunay三角网,网形稳定、最优,算法简单,执行效率较高,且适用于任意复杂多边形。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较好地解决了现有多边形三角剖分算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球面Delaunay构网中的拼接问题,顾及球面数据的位置特点,提出了利用透视投影模型将球面构网整体平面化的算法,其核心是置投影中心于球面,通过球面位置(x、y与z坐标)共同约束,进而构成球面与投影平面位置间的一一映射。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具有有效性及通用性,其时间复杂度取决于所采用的平面Delaunay三角网构建算法。  相似文献   

10.
Delaunay三角网生长法的一种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佳奇  徐爱功 《测绘科学》2012,37(2):103-104,187
为了提高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速度,本文对三角网生长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生长法的"弧带搜索排除"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圆弧将离散点区域划分成几个弧带,构网时,规定只可在当前弧带搜索第三点,该弧带离散点搜索完毕后进入下一弧带,如此循环。采用VC++6.0加以实现。测试表明,该方法能够加快构网速度,生成的三角形形状良好,具有一定的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三角形约束下影像匹配方法的实际应用,分析了所采用的数据结构与Delaunay三角网动态更新,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实现算法,实际应用验证了其实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三角测量的精度估算及优化方法的探讨,保证桥隧三角网具有必要的精度,以确保其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维重建中物体截面轮廓边缘序列中相邻轮廓基本相似的事实,提出了一种物体截面轮廓线点集之间的三角划分的快速算法。该算法首先寻找轮廓线的控制点,对每两条相邻轮廓线的控制点进行配对,其次将这样两条轮廓线之间的三角划分的任务分配在多个小的曲线段对之间进行,并且由于事先的控制点匹配,在每个小的区域中就能够进行简化快速的三角划分。通过试验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轮廓线拼接法在复杂矿体建模时无法处理多域邻接特征的问题,应用Delaunay细分方法实现了一种适用于多域复杂矿体的网络剖分方法,不仅可以生成多域表面模型,还可以同时对不同域的矿体进行网格剖分,便于后期进行多域复杂矿体的有限元模拟。该方法通过约束Delaunay三角剖分来近似域和曲面,以及在Delaunay细分中确保对域的近似精度和对单元的网格质量。在约束Delaunay三角剖分的基础上,通过多标签算法对子域进行封装,并对中间域进行分离或通过距离场对中间域进行拟合,修改多域多面体的预测构造方法,实现了对多域多面体的自适应网格剖分方法。对河北省北洺河铁矿复杂矿体建模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除了可以生成无缝、连续的多域模型之外,通过网格优化还可以生成高质量的四面体和三角网格,避免轮廓线拼接法大量退化和奇异三角形的存在。同时该方法在逆向工程、有限元分析、科学计算可视化等领域中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魏向辉  夏春林  鲁庆伟 《测绘科学》2010,35(5):152-153,79
Delaunay三角网算法的设计与研究对DTM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已有三角网算法的基础上,根据逐点插入算法的思想与凸包算法相结合,提出了自己的算法:先绘制凸包,然后构建初始三角网,最后用LOP方法整体优化。该算法尽可能的减少了对一条边的优化次数,从而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三维重建中的自动纹理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明  张卫龙  范丁元 《测绘学报》2017,46(3):338-345
围绕低空多镜头倾斜摄影在三维城市影像模型生产中的纹理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缝纹理模型重建方法。文中首先采用相机响应函数和暗通道方法对影像进行预处理;然后,根据地物三角网格表面模型与影像的映射关系,利用稀疏构网方法进行遮挡检测,并建立了三角面片的可视纹理列表;最后,结合三角网格表面模型中基本面片的三维拓扑关系,利用影像的均值与方差信息,构建了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框架下的图割纹理优化算法,解决了纹理优化选择的离散多标号问题,保证了相邻三角面片映射纹理的一致性,实现了城市大场景无缝纹理模型的重建。试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倾斜摄影为城市三维建模提供更好数据源,同时增加摄影测量处理的数据量。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动空三结果稀疏点构建粗略表面模型的影像筛选方法,在保证精度相当情况下,减少参与三维重建的影像数据量,提高建模的效率。利用SWDC-5获取的航空倾斜摄影影像进行实验,当使用原始24.5%的影像数据时,模型优化时间减少为原来的36.1%,除个别植被区域外,利用筛选后影像重建的模型精度与采用全部影像重建的结果相当。  相似文献   

18.
Delaunay三角剖分是构建数字地形模型的有效方法,但是该方法可能产生人工大坝和局部极小问题,使得地形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原始地形的真实面貌。本文在Delaunay三角网的基础上引入了高阶Delaunay三角网,并给出了一种高阶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实验表明,高阶Delaunay三角网能够有效地减少地形的局部极小数量,是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一种新方法。因此,采用高阶Delaunay三角网建立的地形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地形。  相似文献   

19.
以航空影像为数据源,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屋顶快速半自动建模方案。整个建模流程可分为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几何建模、纹理映射4个阶段。在数据获取阶段,定义了适合于后续建模的两种房屋的屋顶编码方式。在几何建模阶段,利用带约束条件的Delaunay三角构网来构建复杂屋顶几何结构。在纹理映射阶段,提出了一种纹理优化选择算法,选择最佳纹理进行贴图。实验结果表明,此半自动建模方法重建屋顶模型正确率高,纹理贴图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0.
根据辽宁省1∶2 000 DOM制作项目的实际需求,研究了利用像素工厂高效地生产DOM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像素工厂制作DOM的基本流程和方法,验证了无控空三平差获得的数据成果可满足1∶2 000正射影像的精度要求,总结了像素工厂提高生产DOM效率的几点经验方法,并提出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像素工厂的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