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渤海地区1∶1 000 000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以辽宁、山东、河北、天津地质志图件以及环渤海地区环境地质系列图件为依托,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及成果编制而成。环渤海地区地质图以环渤海地区早前寒武纪至新生代出露的地质体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了环渤海地区的地质演化,通过编图建库的手段表达各地质体的时空演化和配置关系,为后续地质调查科研工作及生产工作提供基础地质图件及地质信息服务资料。图幅采用MapGIS 6.7软件制作,包括地质体面元单位1 892个,地质界线6 755个,钻孔、化石点、火山口、古人类活动遗址、同位素测年样点、主要标准剖面等共132个,断层1 984个,并全部填写了属性,总体数据量约123 MB。环渤海地区地质图对近30年的区域地质调查进行了综合集成,将中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中元古代—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晚白垩世、古新世—全新世4个地史时段进行了地层区划、构造区划和岩浆岩区带等划分研究,建立了动态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划分系统。为环渤海经济圈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地质信息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面沉降的模拟计算属于灰色问题,建立一个有效的灰色预测模型是十分重要的,在分析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模拟序列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原始数据直接建模的离散GM(1,1)模型(称为ODGM(1,1)模型),将某沉降实例数据建立ODGM(1,1)模型,并与灰色线性回归组合预测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证明离散GM(1,1)模型优于灰色线性回归组合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储层精细描述在东方1-1气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方1-1气田宏观和微观上非均质性严重,泥流冲沟发育,组分分布复杂,这些特征影响了开发效果,文章从气田沉积微相研究入手,精细描述了各类储层非均质性及其成因,借助地球物理新技术,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从而进行单砂体雕刻,最终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通过对气田储层精细描述,认清了储层沉积微相与砂体成因类型、分布特征以及各类储层非均质性对天然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刻画了单砂体的展布、隔夹层分布以及泥流冲沟的边界;建立了实体三维储层非均质参数模型,对储层空间几何形态及物性空间变化进行精细描述。以此为依据,优化开发井的井别、井位、井轨迹,使气田开发在满足下游供气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地平衡开采,提高气田采收率,为海上类似气田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俞良骥  曾宪昌 《探矿工程》1992,(2):13-14,25
GX-1型钻机适用于工程勘察和浅层岩心钻探。该钻机具有回转、冲击和冲击振动跟管钻进等多种功能;工艺适应性广,重量轻,可拆性好。是老式100m钻机的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5.
月球探测是人类迈向深空的门槛.200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立项实施,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继地球应用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1].  相似文献   

6.
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天然气来源与运聚模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莺歌海盆地东方 1-1气田以其埋藏浅、天然气成份变化大、气藏位于底辟构造带等特征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长期以来对其气源、充注历史等问题存在不少疑问。该研究应用生烃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方法通过对典型烃源岩的研究,建立起了烃源岩在地质条件下的生气模式与碳同位素分馏模式。结合天然气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东方 1-1气田烃类气体主要来源于梅山组烃源岩,非烃气体来源于三亚组或更深部含钙地层;天然气藏形成相当晚,与底辟作用有关,烃类气体主要充注时间在 1.3Ma以后,CO2气体主要充注时间在 0.1Ma左右;天然气成份的非均一性主要受控于底辟断裂活动所控制的幕式充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山东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现状,阐述了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的作业方法、主要更新内容、技术路线,提出了及时更新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方法,从基础资料的获取与收集,变化要素属性信息的分析确定,矢量要素采集、更新的精度,矢量要素采集的方向,矢量要素采集、更新的完整性,矢量要素采集、更新的现势性,属性项赋值的正确、完整性,更新后要素的逻辑一致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生产作业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分析了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保障产品质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CAS-1模拟月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模拟月壤是与月球月壤具有相似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的地球物质,是月球样品的地球化学复制品。长白山龙岗火山群金龙顶子火山喷发的四海火山渣具有与阿波罗14号采集的月球样品相似的化学和矿物组成,并含有20%~40%的玻璃物质。以四海火山渣为初始物质,研制成功CAS-1模拟月壤,并测量了CAS-1模拟月壤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矿物组成、密度、颗粒形态、粒度分布、抗剪性和复介电常数等参数。结果表明,CAS-1模拟月壤与Apollo 14号采集的月球样品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质,是一种理想的低钛玄武岩质模拟月壤。  相似文献   

9.
采用灰色理论中的GM( 1 ,1 )模型对修河高填土河堤分别在填土期和静载期的沉降量进行了预测 ,通过同实测值的比较 ,证明灰色理论运用于高填土工程中的沉降预测是可行的 ,在实际运用中应不断代入最新的实测数据 ,以便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DF1-1底辟区构造应力场及渗流场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DF1-1底辟区是莺歌海盆地内超压流体最活跃的地带之一.超压流体的活动直接受控于构造应力及其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断裂和裂隙构成的输导系统.从底辟区大规模流体垂向活动以及幕式活动的特征来看, 流体流动的动力主要是由于垂向压差的存在以及渗流场变化引起的局部应力场(包括热应力场) 的作用所致.在详细研究底辟区的构造及流体活动关系的基础上, 对底辟区构造应力场及渗流场的演化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 构造运动引起的应力场决定了DF1-1底辟区油气沿主要断裂系走向迁移的总趋势, 在底辟区流体从底辟的两侧向其中心运移, 由底辟体中向上运移为主; 高压流体产生的热应力控制局部应力场状况及油气运移方向, 驱动流体向底辟体顶部运移, 当热应力值过大时有可能改变应力场状况以及油气运移总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东方1 - 1底辟区的热流体活动相当强烈和频繁.深部热流体的穿层上涌产生热应力造成了局部的应力场状况的变化, 形成了特征性的构造和断裂系统, 水力破裂、热流体拱张形成褶皱和局部破裂等, 这些褶皱和断裂共同构成了底辟带热流体活动中垂向输导的主要通道之一.由于热流体穿层活动不仅携带了大量的烃类气和CO2等非烃气, 而且具极强的热力作用, 引起了强烈的热异常, 导致所穿入的浅部地层中的热力学参数, 如粘土矿物的演化、储层中流体包裹体以及岩石所含有机质的镜质体反射率等发生一系列的异常变化, 致使底辟作用前后底辟体内部及其围岩的特征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别.本次研究对热流体穿层所引起的热应力效应和温度异常采用Field模型进行了定量动力学模拟, 结果显示应力场和温度场的分布随着时间不断向上迁移, 使各小断裂和裂隙连通形成流体的良好的垂向运移通道, 在热流体活动的通道附近热应力的影响十分明显, 致使局部应力急剧增高   相似文献   

12.
模拟月壤是与月球月壤具有相似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的地球物质,是月球样品的地球化学复制品.长白山龙岗火山群金龙顶子火山喷发的四海火山渣具有与阿波罗14号采集的月球样品相似的化学和矿物组成,并含有20%~40 %的玻璃物质.以四海火山渣为初始物质,研制成功CAS-1模拟月壤,并测量了CAS-1模拟月壤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矿物组成、密度、颗粒形态、粒度分布、抗剪性和复介电常数等参数.结果表明,CAS-1模拟月壤与Apollo 14号采集的月球样品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质,是一种理想的低钛玄武岩质模拟月壤.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1∶50 000重力调查项目的开展,在复杂地形尤其是通视条件差的地区,野外重力近区地改测量难以有效开展。本次研究试验结合本溪市地区开展的1∶50 000重力调查项目进行,在研究中尝试应用1∶10 000数字地形图开展近区地形改正,并将计算结果与野外实际测量进行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应用1∶10 000数字地形图开展重力近区地形改正的观测精度达到±0.018×10-5 m/s2,精度高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勘查规范中1∶50 000重力调查近区地改观测精度。本次试验研究表明,使用1∶10 000数字地形图进行重力近区地形改正,可以提高精度和效率、节省野外测量成本,并在今后重力近区地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在DF11浅层所发现的与底辟有关的含气构造中 ,天然气的运聚、分布与底辟区的断裂系统和超压 (热 )流体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超压流体的活动不仅为油气的运聚提供了驱动力 ,而且其产生的断裂系统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输导路径。文中在分析底辟构造特征的基础上 ,依据连续介质理论 ,采用有限元计算法 ,将固体应力场与流体压力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DF11底辟区流体的驱移作用进行模拟。结果显示 :底辟作用引起的应力场决定了底辟区油气沿主要断裂系走向运移的总趋势 ,以底辟体的两侧向其中心运移、自底辟体向上运移为主。热应力控制局部应力场状况及油气运移方向 ,并合理地解释了油气从温度较高的地区向周围温度较低的地区运移的事实 ,其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温度应力与构造应力之间的比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莺歌海盆地D1-1底辟区中深层高温超压带与浅层正常压力带、压力过渡带天然气的组成、碳同位素特征差异的对比分析,结合底辟活动特征,研究了天然气藏的形成过程和天然气组分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D1-1底辟核部区和底辟波及区中深层天然气成藏过程有差异,主要受底辟活动影响程度的控制。底辟核部区中深层气藏的形成过程为早期成藏、后期破坏并再次充注;底辟波及区中深层气藏的形成则为早期成藏,后期改造较弱,成熟煤型原生气藏保存较好。(2)D1-1底辟核部区和底辟波及区中深层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分布有明显规律;随距底辟核部距离的增大,其甲烷含量升高,二氧化碳含量降低,甲烷碳同位素变轻(成熟度降低),二氧化碳碳同位素也变轻,底辟核部区富集无机成因CO2,至底辟波及区则以有机成因CO2为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边界元和声强测量技术对变速器的辐射噪声进行了预估计算,并导出了辐射噪声和模态参数间的数学关系,利用此关系对变速器的辐射噪声进行了预估。文中最后叙述了用声强测量数据与上述两种预估数据的比较,实测与预估还是比较吻合的,这就为噪声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蓝标 《水文》1991,(4):52-53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中,菱锰矿氧化形成锰的氧化物矿物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菱锰矿被氧化分解发生物相转变的过程中,碳酸 盐溶解和锰的氧化往往同时发生,微生物可能起着催化作用。选取锰氧化模式菌株PseudomonasputidaMnB1和广西梧州菱 锰矿,通过菱锰矿在该细菌作用下发生转变的实验,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扫描透射X射线显微成像等分析方法,研究了 矿石表面形貌变化以及锰元素在细胞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细菌显著促进的菱锰矿的溶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 细菌在菱锰矿氧化过程中的贡献,本实验结果丰富了次生锰矿床的微生物成因研究。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赤水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的沉积相属于陆表海碳酸盐台地沉积,本文结合野外露头及井下钻遇情况,划分出了多种沉积相类型,指出滩亚相及云坪微相是本区有利于嘉二1-嘉一和嘉五1 层段油气储层发育的沉积相带,并以"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为参考,得出嘉二1层段的分岩类厚度百分含量分布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嘉二1-嘉一和嘉五1层段等储层有利层段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除去宝元构造东南部、五南构造、太9井区及雪1井区外,区内大部分地区嘉二1-嘉一层段都发育较为储层有利的云坪微相,部分地区同时发育嘉一段顶部的滩亚相.嘉五1云坪微相的发育情况显示出南东方向较北西方向为好,其中宝元构造中南部最好,旺隆构造次之,雪柏坪构造推测应较好,太和、五南构造较差.台内滩沉积则仅局限于旺隆构造的旺12、旺6井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