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说夏禹用九州进贡的金属铸造了九个鼎。每个鼎上铭刻着所代表州内之山川、草木、禽兽等地理事物及魑魅魍魉,称《九鼎图》。是我国夏、商、周奴隶社会的传国之宝,堪称为我国最早的一种原始地图。至战国时代,因秦攻周,九鼎毁而失传。但其在我国地图学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世界地图学发展史中一朵古老的奇葩。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及其它有关资料,对该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先秦时代地图学与  相似文献   

2.
万邦 《地图》1999,(4):40-41
传说中伏羲时代已有规、矩,大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和表木等测量工具。大禹还“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最早制作了“九州之域”的地理模型。“九鼎之图”即是后来流传过的《山海图》,可惜到晋代就失传了。远古传说时期关于地图测绘缺少史料,实物地图迄今尚无考古发现。直到周、秦时期,测绘职官与地图在信史上才有正式记载,可又过于简略。比如《诗经》中有:“堕山乔岳,允犹翁河”,郑玄笺注说:‘忧,图也,…··借信案山川之图而次序祭之”;《世本·作篇》中记载有“史皇作图”;《周礼》记有与地图有关的‘大司…  相似文献   

3.
张欣  张寅宝 《地理空间信息》2014,(2):160-161,166
分析了聚合级作战模型对地形模型的需求,并根据地形模型的表达方式,将其分为规则格网地形模型、作战区域地形模型和网络地形模型3种类型。结合典型的聚合级作战模拟系统,分析了每种地形模型的表达内容、表达精度以及各自的特征,重点讨论了规则格网地形模型。  相似文献   

4.
地形模型压缩与流式渐进传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适合地形模型压缩和网络传输的方法,以减少地形模型在磁盘上的存储空间和更好地胜任网络传输。在多分辨率压缩的基础上设计了地形模型渐进流式传输机制,充分利用了网络宽带,并满足了人的视觉要求。  相似文献   

5.
Delaunay三角剖分是构建数字地形模型的有效方法,但是该方法可能产生人工大坝和局部极小问题,使得地形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原始地形的真实面貌。本文在Delaunay三角网的基础上引入了高阶Delaunay三角网,并给出了一种高阶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实验表明,高阶Delaunay三角网能够有效地减少地形的局部极小数量,是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一种新方法。因此,采用高阶Delaunay三角网建立的地形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地形。  相似文献   

6.
一种视相关多分辨率模型及其在地形绘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形模型的多分辨率表示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的多分辨率地形模型.在该模型中,采用了一种新的与视点相依赖的动态误差度量准则,对四叉树地形模型的拼接缝消除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实现地形场景的实时浏览,提高地形场景的绘制效率.  相似文献   

7.
一种视相关多分辨率模型及其在地形绘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地形模型的多分辨率表示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的多分辨率地形模型。在该模型中,采用了一种新的与视点相依赖的动态误差度量准则,对四叉树地形模型的拼接缝消除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实现地形场景的实时游览,提高地形场景的绘制效率。  相似文献   

8.
CH20022985 一种基于视觉特征的地形模型数据提取与快速显示方法/汤晓安,陈敏,孙茂印∥测绘学报.—2002,31(3).—266~269 DEM模型是一种重要的地形模型,由于其数据量极其巨大,如何实现快速显示是一个难题。针对DEM地形模型,提出基于视点与观察分辨率的数据抽取及基于法矢量的模型简化的快速绘制方法算法,最后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数据压缩量大,绘制速度快,且逼真度无明显变化。图5表2参6  相似文献   

9.
地形模型的多分辨率简化与压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占杰  张军  蒋涛 《测绘科学》2005,30(2):73-75
在地形的三维表达中 ,海量的三维数据在显示、存储、传输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困难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渐进简化的多分辨率几何简化与压缩方法。通过该种方法 ,复杂的地形模型能够很好的被简化成适于LOD连续表达的方式 ,并且在简化基础上的数据压缩可使地形模型的存储量减少、绘制速度增加、网络传输效率提高 ,其结果能够胜任地形模型在网络上的渐进传输  相似文献   

10.
地形RSG模型的动态构网算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陈刚  夏青  万刚 《测绘学报》2002,31(1):44-48
论述了一种基于规则格网地形模型的动态构网算法。通过定义模型中顶点间的约束关系以及顶点误差的继承方法,利用四叉树构建出顶点的层次结构,有效解决了不同分辨率网络间接边的裂缝问题,实现在模型误差控制下的多分辨网络的实时正确构网。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于实时控制地形模型的细节层次,增强地形模型的绘制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GIS中的地形可视化与地形模型简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形可视化是一门以研究数字地形模型或数字高程域的显示、简化、仿真等内容的学科 ,属于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分支。GIS中的地形可视化有助于用户对空间数据相互关系以及分析结果的直观理解。文中分析了GIS中地形建模的基本问题 ,研究了地形模型简化与多分辨率地形模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光电显示为地形模型画龙点睛 声光电技术是新型地形模型中的关键技术。光电显示技术的应用会使整个模型显得绚丽多彩,把静态的模型变为具有动态特点的模型,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GIS中的地形可视化与地形模型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可视化是一门以研究数字地形模型或数字高程域的显示、简化、仿真等内容的学科,属于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分支.GIS中的地形可视化有助于用户对空间数据相互关系以及分析结果的直观理解.文中分析了GIS中地形建模的基本问题,研究了地形模型简化与多分辨率地形模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视觉特征的地形模型数据提取与快速显示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晓安  陈敏  孙茂印 《测绘学报》2002,31(3):266-269
DEM模型是一种重要的地形模型,由于其数据量极其巨大,如何实现快速显示是一个难题。针对DEM地形模型,提出基于视点与观察分辨率的数据抽取及基于法矢量的模型简化的快速绘制方法算法,最后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数据压缩量大,绘制速度快,且逼真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的地形模型加工方法引起的地貌表达失真和加工效率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地形模型数控雕刻技术。采用地形图形特征化处理地貌特征失真和微地貌丢失问题,较好地表达了区域地貌特征;依据地貌特征优化雕刻参数匹配求解地形模型的精细雕刻和加工效率之间矛盾,实现了地形模型的精确表达和快速加工。生产实验结果表明,地形模型数控雕刻技术不仅解决了地貌特征表达问题,提升了地形模型的表达力,还实现了地形模型的快速成型。研究结果对地形模型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琚兴华 《测绘科学》2012,37(2):167-169
由于地物与地形模型分开建模等现实原因,地物模型与地形模型集成的时候会出现不匹配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地物与地形之间的空间依存关系,针对地物独立于地形和地物依赖于地形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地物模型与地形模型的匹配方案,并着重研究地物依赖于地形时的匹配方案与算法。  相似文献   

17.
“地形模型数控自动成型系统”是总参下达的主要科研课题,于1991年研制成功,1992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系统是利用军事测绘数据库地形数据,通过计算机及成型设备,一次性快速生成地形模型的技术。1994年按总参测绘局要求经过改型的“地形模型数控自动成型系统”研制成功,1995年6月通过了“军事测绘装备定型委员会”的装备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1997年11月来自济南、南京、广州等军区和部分集团军的代表在郑州解放军测绘学院参加了该系统的使用培训班,此次使用培训标志着我军在地形模型的制做和测绘保障手段等方面达到了快速、准确的新水…  相似文献   

18.
孙战利 《地图》1996,(3):35-40
本文提出了一种被称为制图地形模型(CTM)的方法。它用于处理人机交互和采用特定数字地形模型(例如三角形不规则格网TIN)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地理数据的可视化问题。CTM处理中,处理对三维空间地形模型处理的可能性之后的另一个重要物征,就量包含地图分层信息的能力。这些分层信息是用链来表示的,并被加载入三维的TIN中,且将结果可视化,该TIN是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它将一个链段的条件分解算法用于地图各分层的合成处理。本文解释了该算法,并给出了结果。  相似文献   

19.
AutoCAD地形建模及其在土方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利用地形碎部点在AutoCAD中建立实体地形模型并快速测量填挖方量的方法,同时绘出直观的填方边界和挖方边界。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残差地形模型中的非调和性问题,比较了基于棱柱体和球冠体的积分模型,提出了基于球冠体积分的广义残差地形模型。以泊松小波径向基函数为构造基函数,结合广义残差地形模型,融合多源实测重力数据构建了局部区域重力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棱柱体积分的残差地形模型精度较低,在山区可能引入毫伽级以上的误差,建议采用更为接近真实地形表面的球冠体积分模型。相比于原始的残差地形模型,基于球冠体积分的广义残差地形模型能更为精确地逼近局部重力场模型中地形因素引起的高频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