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包括平原和山区)76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两个沙漠及其周边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年平均气温明显高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其周边地区,但是升温速率低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两大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差值在缩小,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山区上升速率接近或者大于大部分平原地区,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周边山区上升速率与平原地区相比总体偏小,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年平均气温的突变时间在1989-1993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其周边地区的突变时间在1994-1995年,同时均存在8~9a振荡周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年降水量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边地区的2.5倍,增加速率高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增加相对幅度小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边地区,两大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年降水量的差值进一步加大但加大的速度在减缓,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边地区的突变时间在1984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其周边地区的突变时间在1983-1986年,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存在5a、7~8a和18a的振荡周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存在2~4a、6~8a、18a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2.
风沙野外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监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风沙的方案,研制了YMZX多功能全自动野外风沙监测仪。YMZX在风洞实验中集沙量有效率为98%,其旋转部分不接触沙表面,集沙仪随风向的变化而旋转,可在极易风蚀土壤上运行,这种集沙仪已安装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部和南部使用,获取了一批风沙监测资料,可用于风沙运动规律及防沙治沙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一、项目背景积雪盖度精确估算对区域水资源评估及利用、融雪径流模拟和改进气候数值模式运行精度提高性能等具有重要意义价值。遥感手段是监测积雪盖度的最佳途径,但尚有一些关键问题没有解决,如稀疏沙漠植被区域积雪覆盖的精确估算等。本项目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类型积雪和植被冠层、裸土实测光谱数据的基础上,建立MODIS和TM准同步积雪、植被冠层和裸土端元库,在土地覆盖分类和区域端元库的基础上,针  相似文献   

4.
<正>一、项目背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两大强和极强沙尘暴灾害天气的源地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欧亚地区环流形势等发生了变化,新疆的地温与气温升高、大风减少、降水增多、地表状况以及风场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沙尘暴发生条件的沙尘来源、风场和大气垂直热力动力状况都产生了影响,因此,欧亚环流变化对新疆沙尘暴空间分布、时间演变趋势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研究靶区,利用2020年全年克拉美丽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站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温湿度、土壤热通量、土壤盐分及导热率等主要土壤参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温度年日均值变化呈倒“U”型,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总体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浅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大于深层,湿度变化特征为春夏高,秋冬低,通常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湿度逐渐升高;土壤热通量变化总体表现为春夏高,秋冬低,日变化幅度春夏秋冬依次递减。(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导热率年均值为0.832 W·m-1·K-1,导热率与降水呈显著的正相关,土壤温湿度、土壤盐分是影响沙漠区土壤导热率的主要因子。在冻土条件下,土壤导热率平均为0.634 W·m-1·K-1,且其随土壤湿度增加而增加,冻土时导热随湿度增加的速率约为非冻土时的2.5倍;在降水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小于0.06 m3·m-3时土壤导热率呈现缓慢增加趋势,大于0.06 m3·m-3时随湿度上升而迅速增加;在融雪时期,土壤含水量小于0.11 m3·m-3时土壤导热率随湿度上升缓慢增加,大于0.11 m3·m-3时土壤导热率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6.
<正>一、项目背景2008年9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正式启动了"中国一联合国气候变化伙伴计划"项目之一的"中国喜马拉雅和东南沿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项目"。本项目是"中国喜马拉雅和东南沿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项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的子项目,目的在于编制《冰川融化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评估及其适应对策战略报告》。  相似文献   

7.
2007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灾害天气精细数值预报及短期气候集合预测研究"获得科技部批准,正式启动.我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作为项目具体承担单位,在过去的一年里,在中国气象局、科技部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领导下,在项目各课题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项目顺利启动并全面开展,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成果.  相似文献   

8.
<正>一、项目背景2017年3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气候变化背景下积雪对棉铃虫越冬蛹的影响研究"通过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验收。该项目历时4年,圆满完成了项目预定的任务。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较大,冬季北方棉区常常被积雪覆盖,明确气候变化条件下积雪状况对棉铃虫越冬蛹的影响对农事生产活动意义重大。项目组在2012-2016年利用气象和虫害历史资料进行了越冬蛹发育的相关分析,并在田间进行了在不同土壤深度进行不同梯度的增温、增雪实验,通过监测积雪内部及其覆盖下土壤不同深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北地区“5.5”强沙尘暴的危害状况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年5月4—6日,我国广袤的沙漠戈壁地区及其东缘发生了强沙尘暴,席卷了新疆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疆戈壁、甘肃省河西走廊、内蒙古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宁夏平原及河东沙区和沙黄土地区,涉及总面积约110万 km~2;其中以5月5日张掖及其以东沙尘暴为最强,涉及范围约40万 km~2。这次沙尘暴的覆盖面为4个省(区)  相似文献   

10.
沙漠腹地秋季地温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为试验区,利用2009年9~10月不同深度的地温数据,分析了秋季各层地温的变化特征以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结果表明:秋季各层地温呈波动缓慢下降过程,变化倾向率为负值,且由浅至深向下递减,0 cm的地温下降趋势显著,递减变化率为0.22℃/d;地温日变化呈正弦曲线变化过程,白天高,夜间低。随深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雷电防护标准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04DEA71070)是国家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其目标是在深入研究国际雷电防护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雷电防护技术标准的实际需求和现状,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雷电防护技术标准体系,为雷电防护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的指导.项目执行一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项目(简称JICA计划项目),由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俞纪新司长负责组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院长、徐祥德研究员为项目执行负责人.3年多来,中日专家成功地开展了合作研究,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及周边云、贵、川地区布点观测及其设计和野外现场考察调研等方面成绩显著.2005年中日JICA项目取得如下进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一、基本情况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承担的项目"峡口城市乌鲁木齐冬季重污染的形成机理"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No.:2011211A102)和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IDM2008003)共同资助、历时5年完成。项目围绕乌鲁木齐冬季重污染的形成机理,采用多源观测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手段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峡口城市乌鲁木齐重污染形成的物理概念模型,对乌鲁木齐这种复杂地形的大气污染成因认识具有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14.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是由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农业部、水利部组织实施的国家"九五"重中之重项目之一.项目共设置5个课题32个专题在1998年5~8月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又于1998年12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了中期总结暨1998年年会.来自5个部委29个单位的88名专家及科研、管理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项目办公室副主任萧永生司长主持.中国气象局温克刚局长、邹竞蒙名誉局长、颜宏副局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家科技部农社司、基础司、计划司等有关领导及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代表应邀出席会议.项目咨询专家、项目执行专家组成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新手寄语     
过去的一年,在党的十三届五、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省气象系统职工按照省局党组"实行系统开放,组织拳头项目,调整改革挖潜,稳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全力以赴为我省农业办实事,奋战一年,初战告捷,凯歌声中,我们迎来了九十年代又一春.值此新年开始之际,我们编辑室全体同志对同志们过去一年的成就表示祝贺,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陕西气象》在过去的一年,按照省局党组的指导思想,紧密围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声明:到2010年,全球海平面会升高18~59 cm。该声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是,这些数字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搞不清目前覆盖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大型冰原所形成的融水对海平面的上升会造成多大的潜在影响。因此,欧盟的科学资助项目——第七框架计划(Framework 7),创建了一项被称为"由冰到海(ice2sea)"的联合研究项目,该项目研究陆地冰的融化过程,以便估  相似文献   

17.
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综合估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广东省气候研究所参加,经过两年多课题组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综合估产研究"项目于2005年9月11日通过了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组织的项目验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描述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域的大气边界层结构,利用该沙漠腹地2017年的梯度铁塔和通量观测数据,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 v3.7.1),分析了5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采用WRF模拟沙漠腹地近地层内的边界层特征时,2 m气温的模拟存在冷偏差,5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均能较好地模拟出4个季节2 m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其中非局地方案ACM2(Asymmetric Convective Model version 2)对2 m气温效果最好,局地方案BL方案的模拟偏差最大。(2)5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均能够模拟出10 m风速的日变化特征,其中局地方案BL(Bougeault-Lacarrere)对10 m风速效果最佳。(3)采用WRF模拟沙漠近地层内的地表通量特征时,感热通量存在高估现象,潜热通量存在低估现象,5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均能较好地模拟出四个季节模拟时间段内地表净辐射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其中局地方案MYJ(Mellor-Yamada-Janjie)的模拟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9.
受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于2005年11月25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的"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验收会.该项目在首席科学家郑国光研究员带领下,课题组经过4年多时间辛勤劳动,圆满完成了课题各项研究及示范任务,其主要成果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气象局和国家科技部大力支持下,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紧紧围绕立项任务的要求,瞄准科学前沿重大问题,在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小曳研究员的统筹安排下,经过70多名科研人员近两年联合攻关,出色地完成了前两年研究任务及目标,顺利通过了科技部对项目的中期评估并受到高度评价.主要科研进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