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洞庭地洼西缘非金属矿产的产出特征与地槽、地台及地洼构造的演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地洼构造对区内大部分非金属矿产的形成和保存是极为有利的。在地洼盆地内常形成火山沉积蚀变矿床、盐类沉积矿床及生物沉积(能源和非能源)矿床等地洼沉积型非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2.
胶莱盆地含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莱盆地含金性前人未作研究,通过近几年研究,发现盆地中具有中等规模的金矿床及一些金矿点、金矿化点,预测盆地还存在更大规模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胶东金成矿域胶莱盆地中超大型金矿床找矿远景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张竹如  陈世桢 《地球化学》1999,28(3):203-212
胶东金成矿域有硒种不同类型的金矿,胶莱盆地烃金双源层中的层控金矿床是新发现的金矿类型。烃金双源层是在盆地形成初期陆相局限水体中富金及富含有机质岩石,在成岩及热液作用中,Au与油气同时活化,经水-油-岩反应体系作用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4.
地洼区是陈国达教授提出的有别于地槽区的一种新型活动区,是地壳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地洼区金成矿作用强烈,分布着众多的金矿床(点),而多因复成金矿床则是其中重要的金矿类型。由于金矿的成矿继承性,致使地洼区金矿的含金建造比较简单。金矿的空间分布严格受构造区的发育程度和展布方位所制约,表现为一定的层控性。金矿的岩控性集中于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期三期岩浆活动,而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则控制了中国金矿的空间分布格局。地洼区金矿的成矿构造,主要为短轴复背斜、块状断裂、面状断裂、层间破碎带、构造窗和火山机构等。重磁异常与金矿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是我们圈定成矿远景区的重要准则。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地洼构造及金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地区的研究表明。按沉积建造、变质建造、岩浆建造及构造型相、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的特征标志分析,其演化史可区分出:前地槽、地槽、地台、地洼发展阶段,现阶段大地构造属性应为地洼区。侧重分析了该区的地洼构造以及金的成矿作用,地洼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对先存于地槽构造层中的金改造、富集作用的结果,形成金的矿床,它们在空间上分布受地槽构造层限制,时间上受地洼阶段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沉积建造特征及大地构造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南岛是欧亚大陆壳的南缘。作者主要依据沉积建造特征及其演化、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属性,并结合岩浆活动等重要标志,认为海南岛经历了地槽、地台、地洼三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以岛南九所—陵水深断裂为界,岛中岛北现阶段属东南地洼区,前寒武纪一早古生代为地槽区,晚古生代为地台区;深断裂以南为南海地洼区,前寒武纪时为地槽区,古生代演化为地台区。全岛早三叠世末同时进入地洼发展阶段。岛西石碌铁矿和近年发现的戈枕金矿成矿带皆位于前寒武纪地槽构造层内,皆受地洼构造叠加改造影响,皆属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7.
据地球物理资料等分析,柴达木盆地是在挤压性构造体制中的局部伸展环境形成的拉线性地洼盆地,其南邻昆仑地洼造山带,北接南祁连地洼造山带,三者联合构造典型的张盆压岭型构造样式,柴北缘的德令哈地洼位于张-压接合地带,具有张盆压岭型盆地的沉积特点和构造样式,从大地构造角度研究张盆玉岭型地洼盆地,可以:(1)揭示地台地洼转化中的大地构造演化过程;(2)解释大陆动力学中的盆山构造耦合机制;(3)指示含油气盆为最  相似文献   

8.
胶莱盆地一种新金矿类型——蓬家夼式金矿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赋存于胶莱盆地下白垩统徕阳组合碳碎屑岩系中的蓬家夼式金矿床与金矿化,无论其形成地质时代还是岩石特征或沉积环境,均与国内外已知的金矿不同,为一种新类型金矿床。本文阐述了蓬家夼式新类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并论述了其成因,认为其为一种沉积-改造作用形成的新类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胶莱盆地陆源碎屑层控金矿床矿石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欢  张竹如  唐波 《黄金地质》2001,7(4):28-32,T001
产于胶莱盆地内由富Au和C有机岩石组成的含矿系中的金矿床,其含矿层位为下白垩统莱阳群一套含碳陆相碎屑岩系,它控制了蓬家夼,宋家沟式金矿的展布。对两类金矿床矿石特征进行了研究及对比,它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矿物共生组合(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赤铁矿,自然金)及成矿元素共生组合(Au-Cu-Pb-Zn-Fe),成矿作用均具有多期,多阶段特征,均为受胶莱盆地形成初期富Au和C有机矿源层控制,后经构造-岩浆热液及地下热液作用的沉积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胶莱盆地含矿系与金矿关系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世桢  张竹如 《地质科学》1997,32(2):193-200
在胶莱盆地内,由富Au和富C有机的岩石组成的含矿系中发现金矿床。含矿系属下白垩统莱阳群底部,与胶莱盆地第1生油层同层位。金矿呈层状、似层状产于含矿系层间破碎带中。金属矿物组合:金银矿物一闪锌矿一方铅矿一赤铁矿一黄铁矿一磁铁矿一黄铜矿;成矿元素为Au一Ag-Zn-Pb-Cu-Fe。矿石中流体包裹体成分主要是H2O、CO2、CH4、C2H6、CH8、CH2=CH2:S及N.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矿源层形成一成岩改造一油油气运移富集一油田卤水改造的低温改造过程。胶莱盆地特殊的形成和演化条件使该类型层控金矿床具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地洼盆地砂岩铜矿床的构造-流体-成矿体系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方地洼盆地构造演化、流体演化和砂岩铜矿成矿作用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处于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盆地早中期的裂陷、坳陷作用及热构造活动导致了富铜矿源层的形成、大气降水的深循环和水/岩相互作用、并形成中高温、压、高盐度的热卤水含铜流体。在构造-流体-砂岩铜矿成矿体系的演化中,构造演化制约了含铜流体的演化和砂岩铜矿的成矿作用,而主要发生于盆地演化的晚期。  相似文献   

12.
陆缘扩张型地洼盆地系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文提出“陆缘扩张型地洼盆地系”这一概念,以突出表述分布于东亚陆缘壳体之上,形成于地洼余动期的张性地洼盆地系列的壳体演化—动力环境。指出陆缘海中的裂陷盆地的成因难于与大洋板块俯冲导致弧后扩张的理论模式相联系,也不同于大西洋型盆地,而是大陆地壳演化到地洼余动期,并经历过华夏期地洼型造山运动之后拉伸裂陷的结果。论证了“岩石圈底层剥落、华夏期地洼造山带拉伸裂陷”是东亚陆缘扩张发生的一种重要机制,进而建立了由华夏期地洼型挤压造山带到盆岭型构造带和陆缘海盆地系的构造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在山东胶莱盆地的北缘发现了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研究表明该类矿床赋存于中生代盆地盖层与变质基底接触带附近的低角度层间滑动断层中 ,该断层带具有延伸大、低角度、倾向滑动和层带结构等特征。主要工业矿体受层间滑动构造角砾岩带控制。低角度层间滑动断裂带为金矿成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构造和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4.
兰坪思茅地洼盆地的特征及与中国东部地洼盆地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坪思茅拉张型地洼盆地处于亚洲复式壳体南部东亚壳体、中亚壳体和南亚壳体接合部位,其形成的背景及演化的历史比较复杂。对比分析表明:其构造格局、沉积作用、火山作用及成矿作用与中国东部的地洼盆地差异明显。研究表明造成这种复杂差异性的原因,是组成滇西壳体构造地幔蠕动的方式及作用不一,与诸壳体演化历史差异、壳体之间汇聚拼合方式及运动形式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主要进行柴达木北缘德令哈张盆压岭型地洼盆地侏罗纪——第四纪基底沉降的定量数值分析,并校正局部沉积物的加载引起的负荷沉降。借助基底抬升诱导的侵蚀效应建立了相应的沉降模式。分析表明,德令哈地洼盆地的演化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4(?)~130Ma(SⅠ)、130~95Ma(SⅡ)、67~35Ma(SⅢ)和35Ma(SⅣ)至今,其沉降史记录了多期次幕式构造运动和幕式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海阳市龙口- 土堆金矿床是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的重要典型矿床之一。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一个微凸起,以NE向断裂面为界。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矿体受控于NE走向、SE倾的左行压扭性断裂构造,并在构造的引张和产状变化部位形成厚大矿体;矿床成因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时间集中在119±10Ma。成矿热液中硫源可能与脉岩来自同一或类似源区,在上升成矿过程中又萃取了围岩荆山群中的硫及成矿物质。胶莱盆地东北缘金成矿带成矿流体相似,均为岩浆水混合大气水。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的CO2- NaCl- H2O体系。成矿期次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中西部地洼构造系沉积建造与含矿建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将云南中西部三个中新生代地洼盆地区,划归为一个地洼构造系,它们是在一个统一的顺时针旋转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地洼构造系经历了初动期(印支早期),激烈期(印支晚期至燕山期)及余动期(喜马拉雅期)三个演化阶段。不同演化阶段性质的差异,导致不同构造层中沉积建造与含矿建造的明显不同,尤其以地洼激烈期的蒸发岩(含盐)建造与层控多金属矿床的相伴产出为特征。根据综合分析,指出了区内上述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赋存在前寒武纪地质体中的金矿产,除外生者与地质体沉积期为同时代形成,但一般还有沉积期后内生成矿作用叠加、改造者以外,其他内生金矿产则可能与火山喷发-沉积或岩)或侵入成岩同期,也可能是在成岩期后的前寒武纪构造-岩浆作用下新生、改造和叠加形成,还可以在显生宇地槽阶段、地洼阶段的强烈构造-岩浆作用下新生、改造和叠加形成。本文重点讨论其形成时代的判别及在地洼阶段形成、并赋存在前寒武纪地质体中的金矿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