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机构,不但参与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一系列政策的制定,而且为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从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资助的4个层次(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项目)上,对1986-2007年大气科学学科受资助的项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 近22 a来NSFC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资助项目达506项,资助金额达24304.3万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NSFC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注和支持。最后,对今后NSFC为满足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在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将作的进一步投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2002年2月,布什总统重组了协调和指导美国气候变化研究和发展的高层管理机构。在新的结构下,气候变化科学和气候相关技术研究项目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进行综合。由美国商务部牵头的气候变化科学项目(CCSP),是为了减少气候科学的不确定性,科学开发资源,进而支持决策而成立的。由美国能源部牵头的气候变化技术项目(CCTP),作为气候变化科学项目的配套机构,是为了协调联邦政府与气候相关的技术研发组合项目(R&D)而成立的。该项目2006财年获资助金额近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在促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一直以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量化评估资助效果,分析给出大气科学支持项目产出的SCIE论文及影响力.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科学文献数据库于2008年9月开始,标注论文得到的科学基金资助信息,因此从精确性方面考虑,分析出版年为2009—2021年大气科...  相似文献   

4.
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已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高度关注。大力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加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重大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已经被列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行动。目前,IPCCAR5正在筹划中,围绕后京都减排的国际努力正在沿巴厘路线圈紧锣密鼓地进行;由秦大河院士主持的《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2012》也正在组织编写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极端气候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有明显增强的趋势,在我国尤为突出(Yin et al., 2023b),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威胁。我国科学家也越来越关注我国及东亚区域的极端气候问题。对比而言,亚洲中高纬区虽然也是气候变化的高敏感区,受到的关注却相当少,可能是源于气候资料的相对欠缺,也可能和亚洲高纬度区域(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人口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有关。实际上,随着对于北极放大效应的研究的深入,极其有必要开展对整个亚洲中高纬区开展气候变化影响和极端气候研究,把我国科学家高度关注的研究区域从东亚区向北延伸。其中有很多关键科学问题需要研究,特别是该区域极端气候的形成与变异过程、机制以及可预测性,极端气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极端气候的未来演变趋势,等等。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在择优的基础上以重大项目的方式支持了这个方面的研究(项目执行期为2020~2024年)。本文概要介绍了该项目的框架和若干初步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读图     
<正>IPCC AR5:各类基金助力中国作者的研究IPCC AR5:各类基金助力中国作者的研究2013年9月,IPCC发表了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AR5)周期中最重要的报告之一,即第一工作组气候变化科学基础的报告草稿。分析报告引用的中国作者参与的415篇引文的第一资助信息,得到不同类别基金支持的分布情况。其中,科技部"973"项目和基金委的面上项目位列国内前两位,而得到"美国基金"支持的引文达到96篇,是最多的资助来源,表明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方面中美科学家的合作最为活跃。  相似文献   

7.
张强  洪朝鹏  曹龙 《大气科学》2023,47(1):212-219
在新时代科学基金改革的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学科布局和申请代码进行了优化调整。在2020年开始实施的新申请代码设置方案中,大气科学学科按照“分支学科”“支撑技术”和“发展领域”三个板块设置了15个二级申请代码。本文对二级申请代码D0513“气候变化及影响与应对”下设的研究方向及关键词进行了解读,结合文献计量法和基金申请统计数据对该申请代码下的关键词使用情况和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作为“发展领域”板块的申请代码之一,“气候变化及影响与应对”注重紧扣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下设的研究方向及关键词体现出科学性、包容性和引领性。随着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的日益关注,该领域研究发展迅速且热点不断涌现。本文旨在帮助科研人员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厘清D0513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的内涵,并在基金申请过程中准确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和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依据对国内大气科学及相关机构进行广泛调研获取的数据, 重点从人才队伍、科研项目及科技论文产出几方面对国内大气科学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 研究表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气科学不断发展, 大气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日益增强。 大气科学队伍总量大, 人员分布广, 但高层次人才明显不足。 基于调研数据还从计量学角度对大气科学的研究现状, 国内、国际热点以及国内需求进行了比较研究, 列举4个判据, 从4种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大气科学优先领域。 初步分析表明: 不论重视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人工影响天气和大气物理领域应是优先资助领域; 重视科学热点和科技前沿, 应优先资助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和天气动力学理论与天气预报领域; 重视发展需求与科技前沿结合, 应优先资助大气化学和综合探测系统与外场科学试验领域。  相似文献   

9.
经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同意,在AGO中一澳气候变化双边项目的支持下,本人于2007年6月中旬至2008年2月中旬在澳大利亚气象局研究中心(BMRC),现已更名为澳大利亚天气与气候研究中心(CAWCR)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访问和学习。主要工作为利用澳大利亚最新发展的CABI。E模式对全球地表过程进行了51年(1950~2000年)的非耦合数值模拟试验,并对模拟结果从能量、  相似文献   

10.
美国全球变化研究现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罗勇 《气象》1999,25(1):3-8
美国的全球变化研究主要由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USGCRP)支持,重点资助季节—年际尺度气候变率,十年—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臭氧、UV辐射以及大气化学的变化,土地利用以及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等4个领域。当前,水汽与云仍是全球变化研究中不确定性较大的一个方面,因而受到关注。关于气候变化的信号检测以及成因分析也是一个研究热点。气候模拟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主要方法。卫星资料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取得了大量成果。近期美国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重点是气候模拟,短期气候预测,十年—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臭氧、UV辐射以及大气化学的变化,地表以及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区域尺度估计,卫星资料的应用,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级评估等8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The mid—Holocene climate about 6000 years ago was simulated by using the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The orbital parameters for 6 ka BP (before present) were prescribed and other forcing factors were set in the modern condi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rge—scale climate change in the African—Asian monsoon areas during the summer—time is strongly compared to the present climate, while the changes in other seasons and regions are generally weak. The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e change of the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in the atmosphere. This research was joint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key project “ Variation of Paleo—environment over East Asia and Its Dynamic Relation with the Global Change” under contract 49894170 and the NSFC project “ Coupling of the AGCM with an Biome Model and the Simulation on the Mid-Holocene Climate” under contract 49975018.  相似文献   

12.
赤道东印度洋海域是西半球暖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季风系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意义重大.印度洋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开展东印度洋海洋调查也是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安全的重要一环.自2010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为贯彻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而设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印度洋综合航次",极大地促进了海洋学科多学科交叉和融合,丰富了该海域的海洋观测数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本文介绍了2010年起至今的东印度洋海洋学综合科学航次考察的内容、进展和成果,并展望了东印度洋海洋学综合科学考察航次今后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陈海山  孙建奇 《大气科学》2023,47(1):111-118
为了推动我国基础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学科布局和申请代码进行了优化调整。按照科学基金改革的总体部署,2019年以来大气科学学科开展了申请代码调整工作并设置了15个二级申请代码。本文从申请代码调整的背景、逻辑框架、内涵构成等方面对二级申请代码D0502“气候与气候系统”的7个研究方向及其对应的关键词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对近两年D0502申请代码下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总体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以帮助相关科研人员及时把握D0502申请代码的发展趋势,并充分理解研究方向与关键词的内涵和逻辑关系,从而为项目申请时更准确地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向与关键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is essay assesses the ??Integrating Climate Change Risks into Resilient Island Planning in the Maldives?? Program, or ICCR, a four-year $9.3 million adaptation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Fund, Maldivian Government and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The essay elaborates on the types of challenges that arise as a low-income country tries to utiliz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Based primarily on a series of semi-structured research interviews with Maldivian experts, discussed benefits to the ICCR include improving physical resilience by deploying ??soft?? infrastructure, institutional resilience by training policymakers, and community resilience by strengthening assets. Challenges include ensuring that adaptation efforts are sufficient to reduce vulnerability, lack of coordination, and the values and attitudes of business and community leaders.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气溶胶观测网络发展进展及相关科学计划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气溶胶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国内外在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观测和科学研究。本文首先对当前全球两大气溶胶观测网络,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大气观测计划(GAW)和气溶胶自动观测网(AERONET)的组织、规模、设备、数据和气溶胶网络的规范作了介绍,并对近年来国际上的重大气溶胶科学计划的目标、实验方法、步骤作了介绍,说明观测网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气溶胶观测网络的地位做了分析,并指出其在正在开展的中国气溶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自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来,对城市和农村地区气候变化影响、脆弱性、适应和风险管理文献都在增加。第五次评估报告取得了进展。主要包括:气候变化风险、脆弱性与所受的影响在全球范围不同规模、不同经济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城市中心均在增加。改善基本服务不足的状况以及建设有恢复力的基础设施系统,可以显著降低城市地区的脆弱性和暴露度,特别是对于风险和脆弱性最高的人群来说。气候变化对农村地区的主要影响将体现在对淡水供应、粮食安全和农业收入的影响等方面。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更容易遭受多种非气候压力,包括农业投入不足、土地与自然资源政策问题和环境退化。包括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给、鼓励生物燃料种植或发展中国家减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而造成的碳排放(REDD+)项目等在内的气候政策,将对有些农村地区有重要的间接影响,既有正面的影响(增加就业机会),也有负面的影响(景观变化和稀有资源冲突增多)。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当前国际主要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并以国际能源署(IEA)、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能源技术战略计划(GTSP)、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欧盟(EU)、美国等国际组织、机构与国家发布或拟议中的有关气候变化减缓技术的报告为框架,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部署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对减缓气候变化的预期贡献。最后,对减排技术的效果、安全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的认可程度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永勤  缪启龙 《气象学报》2001,59(5):633-640
利用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结合气候变化对工业影响的统计模型、对 农业产量影响的计算机模拟系统,建立了气候变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 了当气候变化对工业、农业部门的生产和产品发生影响时,导致的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拉 动需求量和各个部门间的投入-产出流量的变化,从而预测各个部门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总产 出量,对2010,2020年的经济发展。综合分析 气候变化对各部门的影响,找出适应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适应对策,为决策者 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