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纳日贡玛铜钼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含矿斑岩体及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系统资料,并通过与玉龙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对比,认为纳日贡玛铜钼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铜(钼)矿床。  相似文献   

2.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处于三江成矿带囊谦-昌都-兰坪-思茅-成矿带的纳日贡玛-妥坝斑岩成矿带的北西端,与玉龙斑岩性铜矿床属一个成矿带。通过成矿系列的研究,指出就矿找矿、对比找矿、化探异常找矿的找矿方向,为今后该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中亚成矿域位于北侧西伯利亚克拉通、南侧华北—塔里木克拉通及西侧东欧克拉通之间,与环太平洋成矿域和特提斯成矿域并称为全球三大成矿域,发育有一系列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铜金、斑岩型铜(金、钼)及斑岩型铜钼矿床。对比研究了中亚成矿域两个典型斑岩型矿床——Erdenet斑岩型铜钼矿床与Oyu Tolgoi斑岩型铜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和与成矿相关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异同。结果表明:Erdenet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斑岩岩性主要是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同时代发育的火山岩主要是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Oyu Tolgoi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斑岩则主要是石英二长闪长岩,矿化后期的花岗闪长斑岩仅发育有弱矿化作用,同时代火山岩以英安质-玄武质岩石为主,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这两个矿床与成矿相关的岩石微量和稀土元素配分特征相似,均显示弧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但Erdenet斑岩型铜钼矿床显示出高Sr/Y和La/Yb值及低相容元素(Cr、Ni)含量,且与Oyu Tolgoi斑岩型铜金矿床相比,Erdenet斑岩型铜钼矿床具有相对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组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认为:Erdenet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斑岩源于加厚新生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西段演化末期的陆缘弧环境;而Oyu Tolgoi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斑岩源于亏损地幔物质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于与古亚洲洋北向俯冲有关的大洋岛弧环境;不同的构造背景形成了这两类具不同特征的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广西河三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并从硫同位素、铅同位素、单矿物微量元素特征方面与南岭层控矿床和湖南典型岩浆热液矿床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河三铅锌矿应属高-中温岩浆热液型矿床,系成矿热液沿断层破碎带和有利岩性段充填交代而成。成矿母岩推断为燕山晚期花岗斑岩和英安质流纹斑岩。某些矿床中发育的纯透辉石层与成矿不具必然联系。成矿年龄测试计算和成矿时物化条件计算结果,表明矿床是在燕山晚期相对开放的低压环境中进行的。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及其交汇处以及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岩发育地段是寻找本区该类型矿床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5.
“三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银多金属成矿带,现已累计探明的银储量约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5%。解嘎银多金属矿区位于“三江”成矿带的北段,与北西端的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带毗邻,构成了我省南部地区主要的一条银多金属成矿带。通过综合分析解嘎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初步总结了区内矿床成因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区内下一步矿产地质工作的重点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东天山成矿带是我国重要成矿带之一,以古生代大规模成矿为特色。近年来,东天山成矿带陆续报道了一批印支期的成矿年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初步总结了东天山印支期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结果表明:东天山印支期矿床的成矿元素丰富,金、钼、钨、铼、铷等均达到大型—超大型规模,还蕴含了锂、铍、铌、钽、钒、钛、铁等金属矿床,显示出东天山印支期成矿的重要性。印支期矿床的成因类型多样,既发育了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花岗岩型铷矿床、伟晶岩型锂铍铌钽矿床等岩浆矿床,又发育斑岩型钼铼矿床、矽卡岩型钨钼铷矿床、石英脉型钨矿床、造山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等热液矿床。在空间分布上,印支期矿床集中分布于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和中天山地块及其东南缘,而其他构造单元成矿信息较少。虽然印支期矿床的分布具有时空相似性,但关键控矿要素明显不同,矽卡岩型钨矿床明显受中天山前寒武纪基底控制,钒钛磁铁矿床、花岗岩型铷矿床、伟晶岩型锂铍铌钽矿床和斑岩型钼矿床受不同性质的侵入岩控制,而造山型金矿床明显受韧性剪切带和断裂构造控制。因此,东天山印支期造山作用的资源潜力已初步显现,未来应加强东天山甚至新疆地区的印支期成矿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河东金矿床矿体呈完整、连续的透镜体,具有典型的中温热液矿物组合和围岩蚀变分带特征。区内金矿床矿石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胶东群。从成矿溶液组分与性质、金的迁移与富集以及多阶段成矿过程等方面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机理,矿床属中温岩浆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三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银多金属成矿带,现已累计探明的银储量约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5%.解嘎银多金属矿区位于"三江"成矿带的北段,与北西端的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带毗邻,构成了我省南部地区主要的一条银多金属成矿带.通过综合分析解嘎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初步总结了区内矿床成因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区内下一步矿产地质工作的重点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三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银多金属成矿带,现已累计探明的银储量约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5%:解嘎银多金属矿区位于“三江”成矿带的北段,与北西端的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带毗邻,构成了我省南部地区主要的一条银多金属成矿带。通过综合分析解嘎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初步总结了区内矿床成因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区内下一步矿产地质工作的重点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疆阿尔泰铁矿成矿流体及成矿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阿尔泰铁矿为研究对象,综述铁矿成矿背景,划分成因类型和成矿时期,对典型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描述,研究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以及成矿流体来源,最后探讨构造演化与铁矿成矿作用。结果表明:铁矿成因类型可划分为火山岩型、矽卡岩型、伟晶岩型、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型、与基性岩体有关的钒钛磁铁矿型和砂矿型;矽卡岩矿床流体包裹体从矽卡岩阶段到退化蚀变阶段再到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的均一温度(从200℃~500℃到200℃~350℃,再到160℃~300℃)以及流体盐度(NaCleq)峰值(从4.5%~21.5%到3.5%~20.5%,再到1.5%~17.5%)逐渐降低;托莫尔特铁(锰)矿沉积期成矿流体以中低温(集中在160℃~300℃)、低盐度(主要集中在4%~9%和14%~20%)为特征;两棵树伟晶岩型铁矿成矿流体为中温(173℃~290℃)、低盐度(0.35%~16.05%);氢和氧同位素特征表明,火山沉积型铁矿沉积期成矿流体是海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矽卡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混合少量岩浆水,同时两棵树伟晶岩型铁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碳和氧同位素表明,矽卡岩型铁矿成矿流体中碳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少量来自海相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11.
借鉴已有的中国矿床成矿系列和亚系列,在祁连成矿省划分的4个Ⅲ级成矿带基础上,对该成矿省内的成矿系列进行
了深化研究,相对于含矿或成矿建造将成矿系列划分为同生、准同生和后生等类别。在祁连成矿省初步确定出24个成矿系列族,
并进一步划分为47个成矿系列。加里东期是该区重要的成矿期,且主要形成与中基性火山岩同生的Fe-Cu-Pb-Zn-Au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2.
临朐山旺泉天然苏打水产地位于临朐县营子镇牛山—方山一带,地下水中酸碱度和小苏打含量达到了国际苏打水定名标准,在山东省境内尚属首次发现。该苏打水赋存于临朐群气孔状牛山组玄武岩岩石中,水文地质条件清楚,水位、水质、水量动态稳定,无污染,感观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甘冽爽口。  相似文献   

13.
研究认为金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核-幔源区,以气态-气液混合态、含矿流体的形式,通过地幔热柱→地幔亚热柱→幔枝构造→有利构造扩容带,迁移到幔枝构造外围的韧脆性剪切带、侵入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各种脉岩与围岩的接触带等有利部位集聚成矿,并构成矿田→矿床→矿体(脉)的有序排列组合,表现出不同的矿床类型。因此,应侧重研究构造成矿控矿作用,以指导新一轮地质找矿和矿产资源评价。文中还举例分析了胶西北焦家断裂与三山岛断裂的交切关系及其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苍峄地区铁矿资源丰富,是典型的"鞍山式"铁矿成矿区。先后发现和评价了多处大中型铁矿床。该文在介绍苍峄铁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将其分为5个含矿带,矿体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上部,严格受山草峪组地层控制,展布形态受太白向斜和石闫背斜两褶皱构造的控制,断层构造破坏了赋矿构造及矿体的连续性,间接控制了铁矿体的赋存和分布。原岩建造为基性火山岩-中酸性火山岩-粉砂岩-硅铁质建造,属火山活动间歇期成矿。分析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与海底火山活动密切相关,遭受后期变质作用后成矿物质富集,为沉积变质铁矿床产于以黑云变粒岩为主并夹有角闪质岩石等岩层的铁矿,铁矿沉积后,受后期强烈构造-热液改造叠加,矿体形态以似层状、透镜状为主。向斜构造是矿体富集保存的最佳构造模式,接近向斜核部矿体厚度增大,品位也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5.
湘东北洪源金矿区地处湖南省醴陵市北东部,经过30多年开采,矿山资源已接近枯竭.研究结果表明:该金矿区的控矿构造主要是北西西向压扭性剪切断裂带;其次是北北东向压扭性剪切断裂带;再次是北东向压扭性剪切断裂带;2组或3组压扭性剪切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是金矿富集最有利部位,很容易形成品位较高、厚度较大的矿床.通过对该金矿区成矿控矿...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金刚石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金刚石储量占全国储量的52%。通过对辽宁省铁岭、桓仁、锦西地区金伯利岩,特别是瓦房店地区金伯利岩及典型金刚石矿床的综合研究,本文对辽宁省金刚石原生矿床产出的地质条件及其分布规律进行详细总结。重点论述了金刚石原生矿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空间分布规律、控矿因素,探讨了金刚石原生矿矿床的区域成矿模式,将研究区Ⅲ级成矿带分为铁岭-大连、新宾-岫岩、桓仁-庄河、旧庙-建平、北镇-绥中等5个Ⅲ级金刚石成矿带,并以瓦房店地区为例,划分了4个金伯利岩矿带,认为金伯利岩管与金伯利岩侵入过程中形成的弧(环)状构造体系有关,当岩浆上拱时先形成穹隆,尔后随着挥发分的释放和岩浆上侵出现的峒室的下沉,形成构造盆地,环状构造是寻找金伯利岩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17.
淄博—莱芜地区富铁矿是典型的与中基性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铁矿,矿石品位高、储量大、是国内重要的富铁矿基地之一。该文通过系统收集淄博—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资料,对区内典型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矿床形成时代、物探异常特征、找矿标志等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区内矽卡岩型铁矿成矿模式,建立了矽卡岩型铁矿勘查模型,其对区内开展铁矿勘查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焦家成矿带自被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现矿体控制深度已超-2 000 m,至今探明金资源储量已超千吨。焦家成矿带为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带,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现象,通常根据其蚀变分带特征对矿体群进行划分,将下盘蚀变带最外层的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中的矿体划为Ⅲ号矿体群。以往对-1 000 m以上矿体的矿体特征及成因也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剖析,但其深部Ⅲ号矿体群的研究资料较少。该文搜集焦家成矿带中段各矿床的勘查化验资料,针对焦家成矿带浅部、中部及深部的Ⅲ号矿体群的产出状态、矿化类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矿床成因,根据其宏观和微观特性加上化验结果,结合区内构造等因素对其矿体成因进行浅析,对深部Ⅲ号矿体群产出状态进行推测,指出Ⅲ号矿体群的富集规律及其成矿集中期。认为深部Ⅲ号矿体群内含矿裂隙倾角集中在40°~69°、80°~90°,并且存在大量与主矿体倾向相同或相反的陡倾矿体。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蚀变相对较弱,其矿化以网脉状、细脉状、脉状及团块状为主。  相似文献   

19.
东风金矿床位于玲珑金矿田内,受招(远)-平(度)断裂下盘次级构造控制。中浅部多以石英脉型为主,深部已渐变为蚀变岩型金矿。该文在系统收集、分析以往矿区勘查开发资料基础上,运用井中激电、测井和构造叠加晕研究,首次建立了东风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图,圈定物化探异常区。并利用钻孔对少量异常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物化探异常区与实际见矿位置较吻合,预示该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哈拉军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分析了各种地球化学参数,总结了元素分布与分配特征。依据R型聚类分析,划分了元素组合,圈定533个单元素异常,19处综合异常。在异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成矿地质条件、异常查证结果,划分8个找矿远景区,优选了小哈拉军Au,Cu靶区、大恩别列W,Cu靶区等2个找矿靶区,并对其成矿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这2个靶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建议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