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有效应对网络安全问题,加强地震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网络工程师做了大量工作,如增加网络防护、开展安全演练等,但在网络安全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方面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结合《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 28448—2019)要求,基于AHP(层次分析法)获取系统评价权重指标,分别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可拓方法对地震信息系统实例进行安全等级评价,并对比2种评判方法,验证其在地震信息系统安全评价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采用量化的客观评价方法,可为信息系统安全评价、风险识别、安全等级保护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建设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已经上升为一个关系到国家前途的战略高度的问题。信息安全这门处于蓬勃发展中的科学,将会越来越密切地关系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本文分析了地震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并着重讨论了加强地震信息安全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古自治区地震信息网络系统为例,分析该系统信息安全现状及风险,发现主要存在恶意入侵、病毒感染、用户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设备防护能力不足、地震行业内安全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此提出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软硬件设备投入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等适合该区域地震信息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和防护策略,为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遥感模糊评估指数的构建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地下水定量遥感的评估精度,完善评估内容,扩大评估模型的适用范围,本文从水文地质的角度出发对地下水赋存空间、补给条件和地表指示进行研究,确定以地层岩性、断裂密度、地形坡度、地貌类型、汇流累积量、地表温度、土壤湿度作为地下水富集性评估的7个指标.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丹东为研究区,利用ALOS、SPOT、TM和DEM数据对7个指标进行提取和解译,通过分析各指标对地下水富集性的影响特性,首次建立模糊隶属度函数对各指标进行模糊评判.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孔隙型地下水和裂隙型地下水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加权合成算法首次建立了地下水遥感模糊评估指数GRSFAI.研究区实地调查的钻井和泉眼数据表明:GRSFAI与孔隙水出水量的决定系数为0.82,与裂隙水出水量的决定系数为0.57.依据研究区GRSFAI的分布特点对地下水富集性进行评估分级,分级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与地下水分布规律相符.分析认为:GRSFAI能准确反映地下水富集程度,评估结果可靠,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推广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膨胀土胀缩等级划分的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欣海 《地震地质》1991,13(2):126-128
膨胀土胀缩等级的划分与施工安全及工程经济核算直接相关,目前对膨胀土等级的划分还处于研究阶段,有的采用胀缩总率eps,有的采用自由膨胀率F_s、液限W_t、膨胀压力P_p等指标,划分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本文从模糊数学角度,对分类中常用的几个因素进行综合评判,进行胀缩等级的划分  相似文献   

6.
地震形势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中国大陆板块内部地震活动与其周缘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可以确定我国大陆未来地震活动的主体和地震活动高潮时间.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用长时间、大面积的地震活动信息,对重点监测区未来地震作出时、空、强综合评判.全文分为三部分: 1.地震强度的预报.对于确定的能有效地估计未来地震强度的5项地震活动性指标,选择加权平均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监测区未来地震的震级给出明确的结果. 2.发震地点预报.对于扫描单元定义了反映b值时空变化的二项指标:b值异常次数A_y;和b值异常均值b_(yi).通过对二项指标空间分布的综合分析,可以估计未来地震发生的地点. 3.发震时间预报.把缺震时间T_l与b值回升时间T_(bu)作为描述大震前平静过程的二项定量指标.在对未来地震强度作出模糊综合评判后,可用T_l,T_(bu)二项指标综合推断监测区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 总结的九个震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地震预报定量化、实用化,可以用于地震形势的预测和中、短期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7.
贴近度在地磁分类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晶  冯学尚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6):1588-1594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中贴近度、从属函数和综合评判法,结合日冕物质抛射的太阳观测和其引起的行星际太阳风暴的行星际闪烁观测,提出预测经IPS认证的行星际激波引起的地磁扰动强弱程度的贴近度法.以1997~2003年期间74个IPS认证的CME-激波引起的磁扰事件的分析研究为基础,给出了用来评判磁扰研究的5个聚类指标及它们的加权集,利用综合评判法给出了小、中、大三类事件的典型集.针对每个事件建立模糊集,根据此模糊集与典型集贴近度的大小对磁扰事件进行分类预报.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74个磁扰事件而言,小磁扰事件预报准确率为53.3%;中磁扰事件预报准确率为100%,大磁扰事件预报准确率为90.20%,此方法平均准确率达到84%,这是模糊数学的贴近度在地磁扰动研究中的一种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华北震后趋势判断的前兆综合指标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华北邢台、渤海、海城、唐山、大同五大震例的各前兆学科震后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综合判断后续地震异常的3项定量指标与4项定性指标,还给出了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并计算出符合实际的结果,当评判有震时又给出预报后续地震三要素的经验性判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烈度区混凝土拱坝的抗震性能评价及震后风险应急评估问题,从震后受损坝体的安全性能的角度开展了研究。通过非线性数值分析方法针对不同强度地震动作用下受损坝体的水压力超载安全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震后受损坝体在水压力超载下的位移变化规律,并提出了坝面损伤面积比及坝体损伤体积比两个新的指标,用于分析拱坝震后的坝体安全性。计算结果表明,拱坝体型和受力形式使坝体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能够经受强震的作用,损伤坝体在震后可以保证承受水压力安全,所提出的坝体损伤累积面积比和损伤累积体积比指标不仅可以反映拱坝抗震性能的演化规律,而且可以反映震后损伤坝体的承载安全,与传统的拱坝抗震性能评价指标相比,更适合作为拱坝安全性能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利用山西地区地下水位观测井1993年以来所积累的震例资料,按照这些震例可采用的经验性异常指标,将该时段内的异常进行了逐一清理,再以每一震例的地震为准,对观测井周围4.0级以上地震进行清理,得到某井某一时段内异常与地震的2个系列。根据相关计算公式对单井的异常指标进行综合评判,得出各观测井的异常与地震相互对应程度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1.
地震信息系统在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地震应急响应与处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地震行业尚未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安全评价体系,且相关研究开展较少。为了更好地识别安全风险,提高地震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作者利用可拓方法建立信息系统评价模型,通过程序自动进行指标权重和关联度的计算,输出系统评价等级。实例表明:可拓方法可为地震信息系统安全评价、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提供支撑,并具有应用价值。本研究为评价指标的进一步优化调整,以及自动评价软件的完善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国际地磁台站分布、地磁信息节点分布、地磁观测技术指标、数据产品及服务应用等5个方面介绍了国际地磁台网的发展现状。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地磁场和空间环境的全球性精细化监测及预报已经成为地球科学家关注的焦点。在此基础上,从4个方面预测了国际地磁台网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顾嘉宁    郭恩栋    孙思男    吴厚礼    王晓娜   《世界地震工程》2023,39(1):127-146
供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了高效合理地评估现有供水管网的抗震能力,本文从结构安全性角度出发,构建了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模型。综合分析管道各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指标权重并建立供水管道抗震能力模型,基于图论理论构建了供水管网基础抗震能力评价模型。从物理、社会和时间效应三个维度出发,将管网基础抗震能力通过环境评价修正系数进行修正,构建了精细化的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模型,以此表征管网的易损性,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支持。通过对深圳市供水管网进行抗震能力评价,将结果与传统震害预测结果对比,说明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以国际信息安全标准BS7799/ISO17799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准则,根据《中国地震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的相关要求和规定,通过分析信息网络的层次关系,在科学的安全框架之上,探讨建立以防火墙系统、VPN应用系统、网络反病毒软件,以及入侵检测系统(IDS)安全策略为核心的地震信息服务系统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构。  相似文献   

15.
地震信息传播平台综合服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微博、微信等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因其传播快速和便捷的特点已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地震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新兴媒介平台的优势,通过对地震信息资源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以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为主体的地震信息发布构架。同时,借助大众新媒体传播及时快捷、立体多元、全面覆盖的信息平台,可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地震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当前网络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出发,阐述了天津地震信息网络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针对这些情况所进行的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建设工作.文中详细列举了系统中使用的安全设备与应用情况,以及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中的措施要点,可为行业中网络安全系统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Total coliforms are used as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microbial water quality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However, total coliform provides only a weak “evidence” of possible fecal contamination because pathogens are subset of total coliform and therefore their presence in drinking water is not necessarily associated with fecal contamination. Heterotrophic plate counts are also commonly used to evaluate microbial water quality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s, but they cover even a wider range of organisms. As a result, both of these indicators can provide incomplete and highly uncertain bodies of evidence when used individually.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that combing these two sources of information by an appropriate data fusion technique can provide improved insight into microbial water quality with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Approximate reasoning methods like fuzzy logic and probabilistic reasoning are commonly used for data fusion where knowledge is uncertain (i.e., ambiguous, incomplete, and/or vague). Traditional probabilistic frameworks like Bayesian analysis, reasons through conditioning based on prior probabilities (which are hardly ever available). The Dempster–Shafer (DS) theory generalizes the Bayesian analysis without requiring prior probabilities. The DS theory can efficiently deal with the difficulties related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overall water quality where the redundancy of information is routinely observed and the credibility of available data continuously changes. In this paper, the DS rule of combination and its modifications including Yager’s modified rule, Dubois–Prade disjunctive rule and Dezert–Smarandache rule are described using an example of microbial water quality in a distribution net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