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系统的集成技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该文提出建立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系统来实现异构空间数据源的互操作,以达到空间信息共享的目的。首先介绍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以及关键技术;其次,通过对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多空间数据库系统集成的基本思路“异构同化,同构整体化”,并建立了集成的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土资源部门现有系统分散、独立,数据多源异构、安全共享性低等问题,运用数据库视图技术,构建虚拟数据仓库关联集成多源异构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城乡协同调控集成系统,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管理和集成调用,并对数据集成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全方位地完成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为国土规划部门协同调控城乡用地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3.
面向分布式异构数据库的WebGIS连接池服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布式存储管理的空间数据库将是WebGIS应用的主要数据源,因而WebGIS的高性能实现要求采用先进高效的数据库连接方式。连接池模式是一种数据库连接资源复用的有效策略,但传统的连接池在处理复杂的异构空间数据库的连接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该文提出了对数据库连接池技术优化的动态连接池服务的概念,分析了传统静态连接他的局限性,从动态响应用户请求、即时处理连接分配的角度设计了连接池服务的任务组成,并基于JDBC具体实现了该服务。  相似文献   

4.
基于本体(Ontology)的空间信息互操作与集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Semantic Web技术的发展,基于Ontology的空间信息服务是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异构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与互操作实现的可行途径.在对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发展历程、Ontology的基本理论及国内外基于Ontology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全面总结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Ontology驱动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系统的体系框架、服务流程,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基于该服务框架构建的信息系统能将分散在Internet上的各种空间资源信息动态地集成在一起,实现分布式环境下异构空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操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融合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和软件工程方法,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跨流域调水对陆地水循环影响与水安全研究"的核心软件平台"中国陆地水系统综合模拟与虚拟现实平台"的数据库功能进行了设计,并利用GIS软件和商业数据库建立了"区域水系统多源信息数据库".针对平台数据资料在空间分布、时间尺度和数据形式上的多样性分布格局,采用了时空同一化的集成策略和多数据库构建模式,有效消除了信息孤岛效应,实现了对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相关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综合利用,为平台提供一体化数据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地籍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潘瑜春  钟耳顺  梁军 《地理研究》2003,22(2):237-244
随着GIS应用的深入发展,以文件管理空间数据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GIS应用的需要,而空间数据库技术正是为解决GIS应用的企业化和社会化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是当前GIS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空间数据对象、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技术及其实现,研究了基于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地籍管理系统在空间数据共享、海量数据管理、大范围查询检索、分布式空间数据处理与维护、地籍制图、数据安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实现,通过具体应用系统建设,提出了基于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城镇产业布局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城镇产业布局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库的目的是避免城镇基础空间数据集的重复采集,减少浪费,协调空间数据的使用,加强对信息资源有效而经济的管理。针对城镇产业布局分析中对基础数据的实际要求,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设计了城镇产业布局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库的系统框架结构和建库技术路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分布式城镇产业布局数据库原型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城镇产业布局分析相关的海量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应用,并预留了数据接口,可为相关的城镇产业布局分析软件提供数据支持服务。此外,该系统还可实现不同部门和用户的数据共享,为城镇建设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电子地图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翔  张燕 《地理学报》2001,56(Z1):56-63
分布式电子地图服务主要研究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向客户提供地图服务的方法.它是通过多个服务器协同、透明地向客户提供网络地图服务,地图服务主要包括地图信息查询、远程修改地图符号、远程地图编辑、地图投影变换、地图打印、地图专题图制作和地图空间分析等.实现分布式电子地图服务要通过分布式计算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结合.分布式计算目前主要使用C0RBA,DC0M或EJB等中间件技术实现.本文讨论使用CORBA技术在服务器端构造分布式异构地图数据库和地图符号库的方法和客户端电子地图服务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亚大陆是山地垂直带谱多样性和复杂性最集中的区域,在世界山地垂直带谱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当前山地研究数据集成相关的研究计划和山地垂直带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进行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探讨了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的框架体系,包括数字集成的方法、数据库框架结构与内容、技术流程等;详细阐述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分类系统的建立、数据提取、元数据建设、数据存储方式等技术流程;建立了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据库,包括5个专题空间数据库和元数据库;指出了该数据库对山地垂直带谱及相关研究的意义;总结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展望了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系统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当前几种投资环境主流评价模型的优势与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系统评价投资环境的思想,包括现状静态综合评价、针对投资主体的对象性评价和预测评价,重点建立了基于投资环境空间衰变原理和多因素空间衰变测度模型,并采用多要素权重求和模型与主成分模型综合集成,完成了投资环境构成要素影响力的空间衰变测度。  相似文献   

11.
数字省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数字省、数字城市建设是数字地球的重要方面和基础,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可操作性高。在进行数字省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特别是大比例尺空间基础信息和公共基础信息。信息共享平台将在各部门建立分布式的网络分中心,对各部门现有的数据库进行规范化、网络化和空间化改造,建立信息共享体系。本文以福建省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为例,详细分析了数字省信息共享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模块功能设计及实现过程,并就系统实现过程中的体会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针对空间信息技术(SIT)和数据库等技术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集成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数字城市规划中基于面向服务体系架构的空间信息技术集成模式。该集成模式以统一的数据中心为基础,消除了业务软件的异构与差异性,提高了数字城市规划中业务间数据传递和共享能力。建立的集成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实现了业务系统根据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进行相应的变化和扩充需求,较好解决了企业级数字城市规划信息平台中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留下来的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的美学、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开发地质遗迹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对四川省地质遗迹赋存状况与保护情况的分析,针对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不足,探讨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完善的地质遗迹保护体系模式,介绍了运用ARCGIS二次开发包,开发建立在地质遗迹空间数据库基础上的,集属性及影音图片信息于一体的管理系统,提供多种空间分析手段为地质遗迹的保护提供决策分析,引导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P2P环境中的全局空间数据目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P2P计算通过大量自治的节点协作共享资源与计算,为空间数据和空间操作的分布提供了新的分布式计算模式。分布在不同Peer上的空间数据库节点通过P2P协作构成一个超级全局空间数据库,全局空间数据目录是P2P环境下快速定位空间数据资源和空间计算节点的关键技术。Peer数据库节点的数据模式、元数据、资源状态参数等抽象为一系列关键词集合。全局目录基于Peer空间数据库节点的外包矩形进行动态聚类并建立P2P环境下的空间索引,支持Peer空间数据库节点的动态加入和退出,支持复杂空间查询和关键词查询。该文给出了全局空间数据目录的组织模型、P2P空间数据索引及空间资源发现算法。  相似文献   

15.
Current data sharing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is supported using metadata at the file level. This approach has three fundamental shortcomings. First, sharing data from different sources with different semantics, data models, and acquisition methods usually requires data conversion and/or integration like data conflation. This can be tedious and error‐prone. Second, data updated from one source cannot be automatically propagated to other related data or applications. Finally, data sharing at the file level makes it difficult to provide feature‐level data for searching, accessing, and exchanging in real time over the Internet.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se three issues by proposing a standards‐based framework for sharing geospatial data in the transportation application domain. The proposed framework uses a standard data model—geospatial data model proposed by the Geospatial One‐Stop initiative to harmonize the semantics and data models without the use of data integration methods. It uses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GML) for geospatial data coding and feature relationship, which provides a basis to propagate the data update from one source to related other sources and applications, and to search and extract data at the feature level. The framework uses the Web Feature Service (WFS) to search, access and extract data at the feature level from distributed sources. Finally, the Scalable Vector Graphics (SVG) standard was used for data display on the Web browser. Two transportation network datasets are used in the prototype case study to implemen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The prototype allows the user to access and extract data at the feature level on the Web from distributed sources without downloading the full data file. I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standards‐based feature‐level data‐sharing system is capable of sharing data without data conflation, accessing, and exchanging data in real time at the feature level. The prototype also shows that changes in one database can be automatically reflected or propagated in another related database without data downloading.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理地利用耕地资源是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耕地面积变化的管理是为实现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耕地面积变化信息系统是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耕地面积变化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和遥感数据为地理实体对象,集知识、分析、决策和服务为一体的系统。该系统从应用角度为空间数据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中国耕地面积变化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例,对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数据库和系统集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作者自行开发的GIS软件系统———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多媒体图形查询信息系统的内容、结构和功能 ,以及在环境规划管理方面的应用。阐明了系统可满足决策管理层和公共信息发布层等不同层次的应用需求 ,对环境工程项目的规划管理可作为示范和借鉴。说明本系统除具有一般GIS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外 ,还把现代多媒体技术和GIS空间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 ,实现了在空间数据基础上的多媒体信息查询 ,丰富了GIS中属性数据查询的内容 ,提高了地图的可视性。详细介绍了一种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包含分析的算法和在本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按多边形区域进行空间相关性关系查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