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浦阳江流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系钱塘江的一条支流,自南向北纵贯我省的诸暨县,在萧山县汇入钱塘江,全长151公里(见图1)。浦阳江流域  相似文献   

2.
云南东川小江是金沙江水系一条重要的支流,由于小江流域内分布众多金属矿山的采、选、冶工业,致使该流域重金属污染严重。为了检验近期的管控和治理效果,于2016年枯水期(2月)和丰水期(8月)分别对小江流域水样和河床底泥进行采样测试,结果表明,小江水体中重金属含量较之前有明显下降,而河床底部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依然很高,这将长期对小江流域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对小江流域的污染状况仍长期监管,应继续多手段治理。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嘉陵江是我省较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20万平方公里,其主要支流有涪江、白龙江。主流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山地南麓,全长1100公里。支流白龙江、涪江发源于岷山山麓,全长分别为420公里、670公里。据初步统计,近五年来流域内先后发现大型砂金矿床一处(青川白水),中型砂金矿床十处(广元三堆、广元嘉陵、广元羊模、平武古城、平武响岩、江油北城、江油青莲、绵阳永兴、甘肃中庙和陕西阳平关),小型砂金矿床六处(广元昭化、广元朝天、青川刘家河、平武水晶、南部南隆和南盘龙)。预计储量达××吨以上。  相似文献   

4.
钱塘江河口过江隧道河段极端洪水冲刷深度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塘江河口为强冲积性河口,在洪潮水流共同作用下河床冲淤剧烈,极端洪水条件下河床的冲刷深度是过江隧道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河床演变分析、动床数值模拟和动床物理模型等研究手段,建立了钱塘江河口过江隧道河段洪水冲刷深度的预测模型,分别经钱塘江河口的典型实测地形、水流泥沙及河床冲淤等实测资料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某过江隧道河段在极端洪水作用下河床最大冲刷深度,三种研究方法所得的结果定性定量基本合理,且与后来地质详勘的沉积分析成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表明了预测模型的可靠性,预测的最大冲刷深度可为过江隧道的合理埋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钱塘江流域1955年6月大洪水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流域概况钱塘江流域位于东径117°40′~120°40′、北纬28°05′~30°10′之间,西起黄山山脉,东邻灵江流域,南倚仙霞山脉,北接苕溪水系,河流发源于安徽境内的青芝埭尖,流域面积为41700平方公里。本流域山脉分南北两系,北系在浙赣边境,称怀玉山脉,主峰莲花尖,海拔1250米。向北入皖境为率山,是新安江发源地。再东北行为黄山山脉,黄山主峰高达1840米,是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南系为仙霞山脉,为瓯江与巨江、金华江的分水岭。整个流域是南高北低。七里泷江芦茨埠站是钱塘江流域的下游控制站,其控制面积为31485平方公里。上游有江山港、乌溪江、金华江及新安江等较大支流,其中尤以新安江为最大,流域面积约占芦茨埠站以上的35%,其河系呈羽毛状。流域水系及流量站网见图1。  相似文献   

6.
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加快了太湖及其周边水体的置换,增加了太湖流域水资源有效供给,改善了太湖及引江济太沿线水体水质,但由于引水通道望虞河东西两岸支流较多,影响了引江济太入湖效率。采用2002~2017年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在望虞河干支流的监测资料,对引江济太入湖效率进行统计计算,分析了影响入湖效率的因子,认为工程调度和望虞河东西两岸分流量是关键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两点提高入湖效率的调度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为冲积平原河道,自孟津至河口全长850公里,三門峽水庫建成以前,通过干流陕县站(1919~1960年)的历年平均沙量达16亿吨,河床不断堆积抬高,形成“地上悬河”,两岸几乎全靠大堤約束。其中孟津至高村为游蕩性河段,全长約295公里,堤距达5~14公里,河槽寬度約1~2.5公里,比降2.03~1.72‰,河床寬浅、沙洲众多、水流散乱、河床細沙松散、主流摆动頻繁,河势极不稳定。高村至前左河段全长490公里,堤距縮窄到0.5~6.0公里,河梢寬度約0.27~1.6公里,比降1.48~1.04‰;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3)
金华江为钱塘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水质污染较重,氨氮、总磷污染尤为突出。该文针对金华江水质污染的特点,对金华江流域沿河典型乡镇干流及主要支流进行了高密度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详细分析,对各沿江乡镇地表水水质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金华江流域的污染以氨氮为主,总磷为第二污染物,上游乡镇未受明显污染,中游乡镇氨氮污染最为突出,下游乡镇污染趋势于下降,针对各乡镇不同的水质污染特征分析了成因并提出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水文》1965,(6)
我站是长江流域沅水水系的主要支流——錦江的控制站,集水面积三千多平方公里,流域內多山岳地区,上游梵净山一带常为暴雨区,支流較多,水情相当复杂;而且,城鎮及主要耕地多处沿河两岸,錦江全年通航,木材筏运頻繁,受汛期洪水威胁很大,因此,站上的测报任务是十分繁重的。在上級党政的正确領导下,我站水情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自1953年設站以来,十六次被評为  相似文献   

10.
荆江近岸河床演变对水沙条件的响应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玉明  夏军强  彭佳  沈健 《水文》2018,38(5):11-16
近岸河床的变化对于险工段河势稳定、护岸及堤防的安全产生影响。1990年代以来,尤其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上游来沙大幅减少,荆江河床普遍发生了冲刷,近岸河床发生了相应调整。主要结合荆江河段近岸河床监测资料及已有分析成果,从三个方面分析近岸河床演变对水沙条件变化的响应,一是近岸河床冲刷坑特征值与水沙条件的关系;二是近岸岸坡稳定性对水位变幅的响应程度;三是近岸河床平滩河道形态尺度对水沙过程的响应程度。通过计算分析得出近岸河床特征值与水沙定性及定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辉  陆祥炜 《地下水》2018,(5):50-52
安庆石化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配套成品油管道工程在穿越芡河的过程中,在河道和左右堤防下的地层中将产生一条非常隐蔽的非直线型扰动带,会对渗流场产生十分复杂的附加影响。本论文在极端不利的气象、水文条件下,建立了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通过临界水力梯度法,关于水平定向钻穿堤管线工程中引起芡河河堤发生渗透破坏的风险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研究。通过计算可知,洪水条件下河床被冲刷而发生渗流破坏的风险性很小,在河底不会产生渗透破坏。  相似文献   

12.
一、自然地理概述 1.河流概况东辽河是辽河上游左侧的大支流,发源于吉林省辽源市的萨哈岭山,流经吉林省的辽源、伊通、梨树、怀德、双辽、辽宁省的昌图、康平等市县,在辽宁省的康平县三门郭家附近与西辽河汇合后称为辽河,全长448公里,流域面积11306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宽度33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062%,山区占全流域面积的34%,丘陵占24%,平原占42%。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间,简称三花区间,位于东经110°~113°30′,北纬33°40′~37°之间,有支流伊洛河,沁河及若干小支流汇入,面积41,600平方公里(见图1)。这一区间是中游丘陵峡谷性河道向下游平原游荡性河道过渡的河段,由于源短流急,降雨集中,洪峰高,传播快,目前基本无工程控制,是黄河下游三大洪水来源中对下游威胁最大的一个来源。一、自然地理和水系情况本区包括河南、山西、陕西各省的部分面积。流域内主要山脉大致可分为南北两翼,其走向自西向东逐渐散开,见(图1)。东北有太行山与海河为界,北面有中条山与汾河为界,南面的秦岭、伏牛山为汉、淮、黄三河的分水岭。各条大小支流沿着南北两  相似文献   

14.
長江是世界上第四大河流,流域面积广大,达180万平方公里,共大支流如汉江、岷江、嘉陵江等流域面积也在15万平方公里左右,流域內洪水主要为暴雨所形成,因之在大流域上的降雨预报徑流方法,是我们研究的主要課題,茲以嘉陵江(北碚以上)为例,介紹这种方法研究的初步成果如后:  相似文献   

15.
《水文》1956,(3)
中蘇兩國將综合利用黑龍江及其支流,黑龍江、內蒙兩省區積極籌設水文测站為了綜合利用黑龍江及其支流,由中蘇兩國聯合組成的黑龍江流域科學綜合考察隊已出發考察,這個隊是由水利、土壤、地質、森林等單位共同組成。黑龍江是中蘇兩地的邊界河流,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之一,全長4672全里,流域面積爲210萬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達50000秒公方,在流域內蘊藏着豐富的物產和水利資源。  相似文献   

16.
小江发源于滇东寻甸县清水海,全长133千米,集水面积2950平方千米,向北流过东川市,注入金沙江。流域内泥石流弥漫,有泥石流沟54条,占支流总数的83.5%。这些泥石流沟较为集中地分布在东川市南北长约90千米的区间内,平均1.7千米有一条泥石流沟。小江流域是我国主要的泥石流发育地区,名扬遐迩,已经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易求芳 《中国岩溶》1983,2(2):127-135
<正> 在开展1/20万田林幅及乐业幅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中,我们对百郎地下河系进行了调查,得到一些肤浅认识,现作一介绍。 百郎地下河系由主流和11条支流构成,主流发源于乐业县甘田公社达浪村,经达坡寨后成明流,在伏流洞消入地下,穿山绕岭,经白竹洞、弄洋、河坪、杨柳井、石龙背、出口位于幼平公社百郎村南3.5公里。主流长64.2公里,支流共计长度159公里。流域面积835.5平方公里。出口最小流量2.0387米~3/秒,最大流量121米~3/秒,枯水期平均流量3.182米~3/秒,为一大型地下河系。是红水河上游的一条“支流”(图1)。   相似文献   

18.
李斌 《地下水》2008,30(1):122-123
河砂是河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河势的稳定和河道堤防的安全,河砂又是一种重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行有序的采挖,既可以疏浚河道,又可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采砂不当或失控,势必破坏河势稳定,危及河道行洪安全。结合实际工作,从采砂规划、管理、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采砂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岩土力学》2004,25(9):1446
《DIKE ENGINEERING》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堤防工程专业的外文专著,江河堤防是我国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江、黄河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地区,堤防是防御洪水的最后屏障。目前,我国建有各类堤防达 26 万公里,其中主要堤防 6.57 万公里。我国堤防历史悠久,是逐渐形成的。1998 年,长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期间沿江堤防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有堤防暴露了严重的质量隐患,甚至发生溃决,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近年来堤防设计和施工中形成了许多新理论、新技术和新…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在有支流的河段,研究支流来水对干流水位的影响,或者是支流水庫修建后,降低干流水位的效果問題,在目前規划中小河流的流域規划时所进行的水文計算中,是会常常遇到的,下面介紹兩个粗略的方法,供讀者参考,并希望指教。長江中游某段,有小支流来汇(如图1)。干流有上下兩站,支流有最下游控制站,他們都有水位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