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国土资源》2014,(1):17-19
正统筹解决城镇化与"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看来,中国现代化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多数农民的城镇化;最大的风险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农业和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发展严重失衡。韩长赋说,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部署,必须统筹解决城镇化与"三农"问题,努力缩小工农城乡发展差距,尽快补上农业这条"短腿",加快实现农业  相似文献   

2.
吴垠 《国土资源》2014,(8):8-1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其中,"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的提法既是众望所归的"亮点"和"新意",亦是破解当前农村改革、土地流转、城镇化发展动力的重要突破口。但是,应该赋予农民怎样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展.而近期,城镇化更被决策层赋予了新的内涵.也就是说,无论是2013年还是未来几年,政府都会把城镇化作为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之动力.并通过城镇化来带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或如有人所说,城镇化将是未来经济发展之红利. 农民变市民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 十八大后,新一届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之重心及经济增长之动力,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方向也是对的,也与现代文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相合拍. 笔者认为,政府还应把"城镇化"推进一步,使之变为"城市化".  相似文献   

4.
<正>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棚户区"改造,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各地紧锣密鼓开始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农村房屋动迁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动迁难度越来越大,动迁纠纷已成为当前  相似文献   

5.
正土地作为基本生产生活资料,是农民群众的"命根子",具有社会保障的功能。在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被征地农民不仅没有从城镇化成果中分得一杯羹,还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失去了就业岗位、住房等生活保障,逐渐成为社会的边缘群体。根据"十一五"期间全省被征地农民基本情况调查数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城市规划区内失地人数达55785人。为了解青海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以及被征地农民对现行征地补  相似文献   

6.
随着十八大和今年两会的召开,城镇化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同时也再次成为国人、特别是农村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对农民而言,土地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保障,农民失去土地意味着失去生存的基础。因此,城镇化进程中,征地工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直接关乎农民切身利益,也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征地信息的透明度就成为老百姓最敏感的问题。"该得多少补偿款上网一查就知道,  相似文献   

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李克强讲道,改革和城镇化建设是未来最大的红利。"新型城镇化"被提到新的高度。上上下下,都将新型城镇化定位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时隔不到一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亦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限制或  相似文献   

8.
钟和 《国土资源》2010,(3):11-13
<正>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土地资源管理既要保障粮食安全,又要服务城乡统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认为,城镇化新政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亮点,当前推进城镇化发展关键就是要让农民从农村"走得出去",在城市"安得下来",除了户籍制度改革外,还需要通过土地制度的改革、城镇化筹资机制的建设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来实现。他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和农业机械化普及,越来越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房屋长期无人居住,院内杂草丛生,甚至倒塌荒废,一些地方农村甚至面临凋敝危险。在保护耕地红线及保护生态红线背景下,各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面对"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政策硬规定,虽然采取上天入地办法,但是仍然面临一地难求困境,建设用地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城镇化"已成为当今中国的"热词",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环。近代世界大国崛起的经验无不表明,依托城镇化和工业化,是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可以预见,新一轮城镇化开启了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引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据统计,2011年我国城镇化人口已从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  相似文献   

11.
正"新型城镇化"成为当下中国最热的词汇,全国各地无一不提出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而如何做到"新型",各地的理解和实践并不相同。是"产业兴"而配建住宅,还是参照图纸建立一个孤岛新城?这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耐心与智慧。如何让"新兴城镇化"变为真正的"新型城镇化",从而成为支撑地区经济的强大引擎?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认为,要大力提升城市产业支撑能力。工业化导致生  相似文献   

12.
当大量的农民向城市流动、大量的中小城市居民向大城市或一线城市流动时,他们面对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要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安居之所.可以说,居住条件的解决既是农民得以进入城市的生活基点,也是城市化过程居民最大潜在内需.对进入城市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如何来解决? 当前市场流行着"住房双轨制"观念,认为"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由政府保障性住房来解决,而住房市场的价格政府不要干预过多,让市场自由定价.可以说,如果当前这种观念是未来城镇化的观念,那么它将严重阻碍未来中国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正1月10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基础,坚持一户一宅原则,决不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的所谓"逆城镇化"行为。此言一出,非议四起。难道农村宅基地不能自由买卖吗?难道农业不需要来自城市的大资金支撑吗?姜大明先生说了前半句话,没有说后半句,没有解释清楚不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是为什么。笔者支持暂时不能由城里人购买农民宅基地,这不是歧视农民,而是保护农民的利益。目前,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尚未完成,农民户均拥有宅基地尚在变化之中,所有权不明晰,谈不上稳定的交易。即使允许交易,拥有实力的必定是城市居民与少数  相似文献   

14.
正湖南娄底冷水江市三尖镇规划村民集中居住点,帮助村民不离故土把城进,在实现人的城镇化的同时带动经济发展,成为方圆十公里内最繁华的小城镇。近年来,娄底市从"大小搭配、统筹规划、宜居乐业、湖湘特色"四个方面着手,帮助农民就地实现城镇化,让农民不用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乡村和赖以生存的土地,就过上和城里人一样舒适、方便的生活。目前,娄底市城镇化率已达40.96%。其中五个县市区中城镇化率位居前列的是娄星区、冷水江市,分别为90.99%、76.65%。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2013,(11):28-31
当下,我们正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然而随着城镇数量与规模日渐膨胀,种种"城市病"日益显现:一些大城市人口膨胀冲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有些地方盲目造城导致空城、鬼城频现。而与此同时,我国一些农村却在逐渐萎缩与衰落,"进村不见人"、"有地无人耕"成了不少农村的真实写照。对此,中科院有关专家强烈呼吁新型城镇化应治"乡村病"。村庄的日渐落寞与城市的繁荣虚火形成鲜明的对比,恰恰反映出"重城轻乡"的传统发展路径带来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日渐凸现出来,如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已成为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我国,农民人口居多,农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如何确保失地农民基本社会保障已成为重要课题。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速推进,失地农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社会保障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失地农民陷入"务农无土地,上班无岗位,失业  相似文献   

17.
正宅基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中带有强烈保障和福利性质的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民最基本的"住房"问题。然而,随着城镇化加快,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日益频繁,我国现有宅基地制度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一、我国农村宅基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核心在一个"化"字,关键在一个"人"字.城镇化包括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化、伦理道德教养程度提升的进化、法律法规纪律规则观念的强化、文化水平教育水平的深化、卫生习惯邻里关系的教化等.对政府而言,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是当年中国面临的极大问题,政治和口号式的管理不可能把中国带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全面建成小康也并不是GDP总量位居前列就可替代一切的.  相似文献   

19.
济南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所在。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从"人口—土地"协调的视角分析演算1995—2013年济南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协调发展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城镇化整体协调发展度从1995年的严重失调衰退阶段发展到2013年的优质协调发展阶段,但是从2008开始,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失调现象。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地区城镇化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范德种 《国土资源》2006,(11):40-42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居环境改善的背后,是许多农民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土地.土地是资源,是资产,农民集体土地一旦转为国有,其价格呈几何级数飞涨.地方政府低征高售,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在失地中逐渐萎缩,被征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三无"人员.吃饭与建设两条线并行发展的矛盾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但农民与地方政府冲突成为社会愈演愈烈之势,若不妥善处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