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以建立表征煤层空间结构的数学模型为基础,以控制精度和工程控制效果为依据,以勘探《规范》的工程控制要求为标准,求出煤层合理控制网度和线距,以此确定煤层型别。文章以铜川矿区的一个井田为例,具体阐明了用该方法确定煤层型别。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在煤层储量计算中,把煤层顶、底面作为其平面坐标的高次函数(曲面),通过对这一函数进行二重定积分,推导出用煤层的纯煤铅直厚度与计算块段的平面积求煤层体积的数字表达式。以窑街煤田海石湾井田勘探报告中的高级储量A级区为例进行了验算。此方法比算术平均法要准确可靠,便于编制计算机程序,利用微机计算储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反映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生产勘探工作的推动作用,批判了"勘探类型",阐述了B级储量与采准作业之间的依存关系,提出了确定B级储量的勘探网度和这一级储量分布范围(数量)的若干方法,并指出:B级储量有时可与采准作业交叉进行.作者认为,掌握矿区总储量的工作,必须由建矿前的勘探阶段延续到矿山开采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4.
芦店滑动构造是河南省西部嵩(山)箕(山)地区滑动构造群中的一个典型实例。其主要表现为双期相向滑动的叠加、两类滑动构造模型的拚合及两种动力因素的作用。通过对其综合研究得出滑动构造是正断层演化的结果,属于正断层的一种类型的新认识。认知滑动构造的意义在于:可在较新地层下寻找、预测埋藏较浅的煤层,如芦店滑动构造区。若按传统构造解释,芦店地区地表出露为中生界三叠系红层,其下伏主采二1煤埋深一般在1 400m左右,超过现行勘查规范资源储量估算垂深1 200m以浅的要求,但利用滑动构造观点客观、合理解释后,煤层埋藏深度最浅处只有几十m。芦店滑动构造的解释成为利用新理论找煤的一个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5.
建议隐伏矿矿区采用行、排剖面网法布置勘探线和钻孔,利于多方位编制研究性勘探线剖面图,研究和确定深部矿体产状。对隐伏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蚀变岩型钼矿333类型资源/储量的圈定与外推分七种情况作了叙述,对米.百分值工程矿体的圈定和外推分五种情况作了叙述。低品位矿应圈定矿体与估算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6.
马坑铁矿床西矿段是一个详查—勘探矿区。其特点是产出层位稳定,物质组份较简单,品位中等,变化小,有害杂质低,以及主矿层呈层状连续单一。但是由于矿体埋藏深,储量级别要求高,勘探网度密(100×100米求B级,200×200米求C级),钻孔弯曲又以穿过主矿层底板偏离勘探线和沿线偏孔不得超过30×35米计算,要求较高,所以在勘探初期就存在精确测量钻孔方位角的仪器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彬长矿区是我国“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的能源基地。利用彬长矿区部分矿井地质和矿井瓦斯资料,通过对该矿区煤层气的来源、顶底板岩层的封存、地质构造的影响等特征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彬长矿区中部和向斜构造核部为煤层气赋存的有利区域,且煤层气主要赋存于4号煤层及其围岩中,在顶底板封存良好的区域,煤层气可达5.71m3/t。通过分析蒋家河矿井的地质勘探数据,推算出彬长矿区煤层气的地质储量和开采储量分别为542×108 m3和162.6×108 m3,由此可见,彬长矿区煤层气具有很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由于岩浆的侵入破坏作用,使得煤层结构复杂化,煤、天然焦和岩浆岩交叉混合在一起,降低了煤层和天然焦的可采性,开采条件变复杂。一直以来天然焦伴随煤炭一起勘查,其勘查线距也遵从煤炭相关规范,而实际开采天然焦采区的设计与井下实际的采区布置相差较远。以安徽淮北天然焦矿井为例,对该矿的探采对比情况进行探讨,认为勘探阶段针对天然焦矿层勘探钻孔间距和勘探线距,无法满足矿井实际开采需要,适宜的勘查工程线距至少为50~100m。  相似文献   

9.
<正>1上庄金矿勘探现状与找矿策略上庄矿区地处焦家断裂带北段。矿区内发育北东向断裂,包括焦家断裂、东庄子断裂、侯家断裂、望儿山断裂等(如图1)。矿区范围内以望儿山断裂为界,西侧出露玲珑型花岗岩,东侧出露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区内主要容矿断裂为望儿山断裂,次为东庄子断裂。上庄金矿目前勘探深度已超过1000 m,本次找矿目标是1000 m深度以下的隐伏矿体,根据动态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不少煤田、矿区遭受岩浆侵入,使煤炭储量减少,煤层赋存条件恶化,给正常开采带来困难。许多矿井将岩浆侵入区煤炭储量列为表外储量,甚至将岩浆侵入区划为开采禁区。随着煤炭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缺煤省区和小型煤矿开采岩浆侵入区的煤层则具现实意义。利国矿区是一个岩浆严重侵入区,笔者收集了区内有关勘探资料,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岩浆侵蚀作用作了详细定性和定量分析,初步掌握了本矿区岩浆对煤层的侵蚀规律,且总结出相应的煤炭储量计算办法。   相似文献   

11.
奥塔北井田煤层多、埋藏浅,煤层结构及煤层厚度变化大,存在煤层对比困难、煤层露头难以控制等问题。为此将先期开采区块划分为二维区与三维区,其中二维区采用小道距、小炮距的观测系统,重点控制浅部地层倾角和煤层露头;三维区采用8线8炮、小CDP网格的观测系统,重点解决煤层结构问题。在后期的处理解释中,采用分频处理方法,以提高地震资料中的高频能量;利用波阻抗反演,进行煤层反射波标定,以提高煤层分叉合并与煤层夹矸的分辨能力。奥塔北井田先期开采区块勘探实例表明,二维与三维地震互补的勘探方法,对控制煤层露头、解释煤层分叉合并、确定煤层结构与煤层间关系等地质现象,具有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2.
铜厂式细脉浸染型铜矿产区的铜矿体,现已探明拥有巨大储量。在主矿区进入勘探后,在其外围又发现与主矿区同一类型的北西和南东两个矿区。主矿区在解放前曾进行过多次地质调查,但确定该地区为一铜矿床还只是在解放以后,而且是在通过施钻才肯定了这一矿区的远景。主矿区的扩大和外围两个矿区的发现,并转入勘探,在地质找矿及勘  相似文献   

13.
攸县兰村煤矿区面积147km2,煤层多而薄且不稳定,对比难度较大,整体勘查程度低,各勘查单位编制的资源储量(勘探)报告中的煤层对比和构造解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该矿区资源储量核查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浅谈岿美山钨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常青 《矿产与地质》2010,24(2):136-140
岿美山钨矿包括西部含黑钨石英脉组及南部矽卡岩白钨矿体,探矿均未超过500m标高以下范围;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和对深、边部的勘探,认为石英脉型黑钨矿向南西方向侧伏明显,内接触带中有大量石英脉,且有不同程度矿化,有二次成矿的条件,砂包常见。指出矿区西部及北东、南东方向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卢尚春 《探矿工程》2019,46(6):31-35
北京大安山煤矿地表只有少数钻孔控制到+550 m水平,为探明下部煤层赋存条件,提高资源储量级别,应用ZDY1000G型全液压坑道钻机、S75绳索取心钻进工艺进行了硐内深孔钻探,完成了坑道内试验钻探孔深505.17 m。随之在2012-2014年共计钻探进尺8237 m,勘探增加资源储量1877.7万t。深孔钻探技术不仅加快了对深部水平煤层的勘探,探明了深部水平煤层赋存条件。为开拓工程部署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而且减少了巷探成本,提高了工程效率。本文对井下硐内深孔钻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依托“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工程,对晋城矿区进行了旨在提高小断层,小陷落柱探测能力的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根据面元选择因素及该区地质任务,采用5m×5m网格进行野外数据采集;考虑炮检距、方位角、覆盖次数、排列片横纵比及煤层埋深(350~500m)等因素,采用中点放炮、60道接收,24次覆盖(横向4次,纵向6次)的8线16炮束状观测系统,基岩中激发。原始资料经同一处理流程后,获得5m×5m×1ms、5m×10m×1ms、10m×10m×1ms及2.5m×2.5m×1ms不同单元的三维数据体多个,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小断层,小陷落柱在其小面元叠加时间剖面、顺层切片及相干切片都有清晰的反映。实例说明,小面元采集技术可以提高对小构造的纵、横向分辨能力,满足山区对三维地震精确勘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经地质详勘证实,仙人岩铝土矿是遵义铝土矿带中矿床规模最大的一个矿段,探明矿石工业储量1543.26万吨。本文在前人地勘工作的基础上,对该矿床所选用的勘探工程网度进行了验证,其验证结果表明,仙人岩矿床勘探类型划为第III类及以50×50m、100×100m的勘探网度分别求获B级、C级储量是合适的。从而达到了用较少的勘探工作量取得良好地质成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攻深找盲是大水金矿矿山勘查的主要任务。根据Pb同位素示踪的有关理论和隐伏矿预测的方法,以甘肃玛曲大水金矿区为例,利用Pb同位素剖面化探法在大水金矿典型剖面70、72勘探线采集Pb同位素样品78个,进行成矿截止深度预测。取本区域的成矿V2截止值在22.4~234.36之间,70、72勘探线在3450m标高左右V2值分别为49.11、64.83,预测70~72勘探线深部及以西成矿截止深度在3000~3100m之间,还有400~500m的勘查空间,找矿潜力大,是今后矿区勘查的重点地段。  相似文献   

19.
胶东一分队在玲珑矿区的勘探任务是探明O2级以上黄金储量,O2级以上黄铁矿储量,普查云母、压电石英产地和金矿的后备基地。为完成上述任务,所采用的勘探手段是机掘硐探、手掘硐探和地表揭露的槽井工程。  相似文献   

20.
在刘官庄矿地面二、四层露头区进行了地面高密度二维电法勘探,勘探共布设5条测线,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正反演处理,获得1#-5#测线的电阻率断面图。从该成果图上可以看出,在2层煤与4层煤中,5条测线都存在低阻异常。经钻探验证,在1#测线与5#测线相交位置,孔深35.21m处为4煤层采空区;在2#测线孔深19.3~21.3m处,发现2煤层采空区,孔深38m时,发现4煤层采空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