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大多数水文缆道是用“无线法”测流(即通过缆索—水—大地—二次仪表形成回路)。由于缆道有一定的跨度和高度,相当于一条很长的架空线,在上面势必要感应各种干扰信号,特别是在电台附近,干扰更为明显;测深时的水面、河底信号多是凭听觉,用手动控制;流速信号凭心记,伴随着一定的人为影响。根据我们几年来的实践,研制了一套水文缆道防干扰、半自动测深测速信号简易装置,经在我省通化水文站使用,效果较为理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子臣  孙世翘 《水文》2003,23(1):50-53
水文缆道是一种深受测站欢迎的测流设施,但水深测量常发生河底信号失误情况,影响测验精度。拉力式河底信号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水文缆道测深经验交流会,于今年4月27~30日在四川夹江召开。会议由缆道拉偏实验研究协作组牵头单位长办水文局、四川省水文总站主持,除该专题协作组成员派人参加外,还邀请了其他有关省水文总站共30余人与会,水电部水文局也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了缆道拉偏的经验,参观了夹江水文实验站缆道拉偏试验的现场操作。四川水文总站详细介绍了他们连续三年来在夹江站进行拉偏与不拉偏测深实验研究的成果;对固定拉偏和可调拉偏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对各种拉偏不改偏的误差情况做了大量分析;发现了铅鱼测深由于到达河底失重引起缆道  相似文献   

4.
目前水文缆道所用的水面河底信号器,一般都要求在水面和河底各发出一个脉冲信号,这样既便于搞自动控制,又利于安排多种信号传递。这种信号装置一般都由浮子式或其它机械结构形式构成。本文介绍一种由电子线路组成的模拟浮子式水面河底信号器。除具有上述浮子式信号器功能外,并有延时防浪装置,克服了用浮子在水面时容易产生多个水面信号的弊病。另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使用。其电原理图  相似文献   

5.
水文缆道信号传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戴建国 《水文》2001,21(4):22-25
利用缆道回路传递流速,水面、河底、采样等多信号问题,至今尚未彻底解决,严重影响了我国水文缆道测验技术的发展,根据近期研制的全自动水文缆道测流系统和近20多年的缆道测验实践,提出了缆道的交流等效概念和多信号的产生与传输以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水文缆道测流发展很快,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但若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则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例如:兴建了电动缆道,如果没有一套控制设备就无法准确定位;水面、河底信号不可靠,就无法测深等等。对此,我们几年来为提高无偏角电动缆道测深和定位的精度,在工作中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介绍如下。一、电机控制无偏角缆道水平来回运行与垂直升降是分别由两个电机带动的。我们采用JZ-Ⅱ型绞车和两台电动机功率各为1.5KW。控制线路如  相似文献   

7.
水文缆道无线测流利用牵引索和大地作为信号的传输回路,对这种传输回路要求传输两种信号互相不干扰,易于分辨。本文推荐一种用于无线测流的信号装置,原理可靠,结构简单易行,经使用,效果良好。无线测流的测深信号(水面、河底信号)、测速信号,通常采用直流正负脉冲型和交直流脉冲型。直流正负脉冲型,由于存在牵引索对地静电位的影响以及水面极板极化等问题,抗干扰能力差一些,同时还必须设置两组水下电池,增加了水下部分的装置。这里介绍的装置采用交直流脉冲型,交流信号振荡器采用音频振荡器,交直流信号只使用一组水下电池。水  相似文献   

8.
用JAG型千簧管组装的水文缆道信号传输电路简单可靠,易安装易维修,且只需要一组水下电池即可输出水面、河底和流速三种信号,线路如附图。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许多水文测站,测流时采用起重索、河水、大地、铅鱼水下极板、水面极板等构成通路的测深、测速信号回路。这样的信号通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悬索的偏角、提高测量精度。而搞清信号的传输效率问题,对于水文测验精度的提高、水文电测仪器的设计、水文缆道的综合利用等,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为此,我们曾对长江主要测站测船、缆道测流时的信号传输效率做过一次调查研究和分析,对信号传输回路的各个参数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0.
北方河流一般采用开口游轮式拉偏缆道。主索负担循环索、起重索,铅鱼测深、测速。副索负担拉偏角,与副索平行架设钢绞线或钢芯铝线作为信号传递。用两支二极管隔开流速、河底信号。水面信号采用河底信号串水面极板,或用浮子干簧管作水面触发设备。但受水草、大沙的影响,信号常发生故障,而误动作。LJ—1型、2型流速计算器是重庆水文仪器厂70年代生产的一种晶体管放大器。该仪器设有有线、无线测流档,有延时档和信号灵敏度词节旋纽。经我们使用,该仪器不但用于流速仪信号的接收计数,而且  相似文献   

11.
重庆水文仪器厂出产的JLC-Ⅰ型积时式缆道采样器的河底信号装置,主要由两尾翼、托板、弹簧等组成。该装置在淤沙、细沙河床施测水深时常出现托板被卡,造成水深信号失灵。因此,该装置只限于无细沙、无淤泥的河床使用。我站河床主要以细沙和淤泥组成,故在使用该仪器同时施测水深时遇到了困难。  相似文献   

12.
刘领群 《水文》2004,24(5):52-53
介绍了一种悬杆缆道测深测速信号装置。该装置通过多年使用,简单易行,故障极少,维修方便,适合北方地区宽浅河道测深测速。  相似文献   

13.
水文缆道信号包括水面、河底、流速以及取样控制等。信号问题包括由“发生”、“接收”、“传输”三部分。前二部分可纳入电子技术,有单元电路可借鉴应用,本文不予赘述。而“传输”则是目前信号问题的关键。水文缆道信号传输多利用缆道与水体构成通道,即水文测流工作中习称的“无线测流”。常以缆道中的一条被处理成同地相对绝缘的索道兼作信号索用(以下称信号索),另一条线路以水体、大地、接地装置引入操作室(下称地线)。所谓传输的技术处理,即在信号线的组件上应用绝缘材料以提高其绝缘度;同时做好接地装置以降低接地电阻,确保信号可靠稳定,提高缆道信号的传输效率。一、信号线的技术处理1.信号索的选择横跨测流断面的缆道中,最上面为承重主索,其下为循回索、起重索。在没有专门设置防雷索的测站上,承重索宜优先作防雷用,将主索二端经支架接地。在这种情况下,循回索则兼作信号索。为便于说  相似文献   

14.
在水深、流急的江河中,使用水文缆道测速、测深时,都会因水流将测深铅鱼冲向下游发生飘移和摆动,以致影响测深精度。为了克服这一现象,我国水文工作者于60年代初创造了在缆道主索的上游加设副索以“拉偏”,使  相似文献   

15.
SL-4型水面、河底讯号器是水文缆道测流用来施测水面与河底讯号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水下不需安装电池或其他电子发讯装置,只是利用缆道的主索和付索两根导线来传递讯号,因而水下线路简单,安装方便,容易检修,故障减少,该讯号的电路若和测流控制仪相配合,便能输出水面与河底讯号脉冲去完成自动或半自动化的测深目的。工作原理:电路见图1。该讯号器由四只三极管所组成。在未测水深前,BG_1饱和导通,BG_2也处于导通状态,BG_3、BG_4复合管处于截止状态。由于BG_2和BG_3、BG_4复合管串联连接,此时复合管截止,串联回路不通,则SZ指示灯泡不亮。当施测水深,主索和付索碰水面后,电路状况发生了变化。此时,BG_1仍处于饱和导通,而BG_3、BG_4复合管得  相似文献   

16.
使用“JLC——I 型积时式缆道采样器”,由于没有单独的测深信号,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我们为它增装了直流脉冲的测深信号,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所加的“水面”、“河底”信号电原理图如图1。图中:继电器是小型直流弱继电器JRC——1M 型 RG4、553、004。BG_1可用任何小型锗 PNP 型三极管,BG_2最好用耗散功率稍大的3DK10或3 DG12等。其它元件无严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水文缆道测量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以致不能正常操作运用,或使用效率不高。本文拟就目前缆道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设想,供各地在改进缆道测量工作中的参考。一、缆道信号可靠传输问题在缆道测流中大多采用缆道钢绳—水—大地作为信号传输回路即所谓“无线传输”。如下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问与答     
《水文》1986,(6)
问我国目前水文测验工作中测深器具主要有哪些?如何选用? 答目前我国水文系统普遍采用的测深器具有测深杆、测深锤和铅鱼。在水深流急或缆道跨度较大的情况下,主要是采用各种类型的回声测深仪。此外,还有压力式测深仪等。下面着重介绍回声测深仪和压力式测深仪: 1.回声测深仪回声测深仪是利用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不同  相似文献   

19.
《水文》2008,28(1):F0003-F0003
EKL-3A型全自动水文缆道测验系统是专为水文缆道测流研制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完成自动化缆道测流的控制核心,配合交流变频调速、光电编码测距定位、流速自动测算、音频信号传输等成熟技术和计算机测流控制软件及流量成果自动生成软件等构成。系统可通过计算机对缆道测流装置进行全自动、半自动、手动测流控制,各种测量方式均可最终生成断面流量报表和断面流速分布曲线图。  相似文献   

20.
汪敏 《地下水》2019,(3):127-128,214
通用工控技术是工业生产的通用控制技术,以工厂大规模生产、社会普遍应用为主要特点,其无线控制技术具有可靠性高、灵敏度强、误码率低等优秀性能和模块化的部件特征,可通过搭积木式的优化组合,研发出适合水文缆道测量信号的传输系统。针对陕西省水文缆道遥测信号系统存在问题,对工控技术在水文缆道遥测信号系统应用进行分析,提出水文缆道遥测信号系统设计方案,经在鹦鸽水文站试点试用,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全自动缆道信号自动化控制的各项要求,在水文测报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