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小城镇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过程中的用地粗放与人均耕地锐减之间的矛盾,是提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依据。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入手,分析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探讨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的原则,从城镇存量土地产出率、土地利用强度、土地投入强度和土地可持续度4个方面建立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总系统。指出城镇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花楼 《干旱区地理》2001,24(2):172-176
在提出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的结构,指出我国现有开发区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不合理是引发开发区土地利用问题的根源。实现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有赖于优化目前的结构,即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系统的各要素进行优化重组,从而改革其功能,以解决开发区土地利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最后对如何优化开发区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土地系统研究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华 《自然资源》1996,8(1):29-35
系统方法是土地系统研究的基本方法,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等级层次性原则和性原则是土地系统研究所依据的原则,土地系统研究的过程可概括为协调(具有两重含义--平衡和优化),综合以及环境意识。土地系统研究的方法的核心是基于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针对土地系统研究的不同内容建立起相应的数学的或非数学的模型,并借助于技术、表格、图式以及其它表达方法,达到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杭州湾六市土地资源优势与潜务的基础上,探讨在市场经济导向下区域土地资源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主攻方向与重要途径;并担子同建立内外经济循环相结合的开发系统。加速土地开发总体规划的对策。结果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的综合一切可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甘肃人口-土地-粮食系统主因子进行预测分析,勾绘出系统调控的目标和方向,提出强化计划生育,加强土地管理,加快土地综合开发,提高农业资金和科技投入,加快发展省内三个商品粮基地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4  
土地整理是现阶段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土地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阐述了土地整理的历史与发展以及土地整理的概念和内涵,重点综述了土地整理的程序、土地整理的规划与设计、土地整理的评价、土地整理的产权分析以及土地整理的资金等5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探讨了它们的优先研究方向,以期对我国土地整理的发展与深化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定级研究——以益阳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是城镇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有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城镇土地定级因素所具有的空间特征和相关性,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技术和方法,运用空间数据库存贮、管理和操作各类与城镇土地定级有关的信息和数据,建立了一个城镇土地定级信息系统,并结合益阳城区土地定级的实践,对城镇土地定级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土地系统科学的土地利用转型与城乡融合发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龙花楼  陈坤秋 《地理学报》2021,76(2):295-309
土地系统科学的研究视角可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本文在梳理国际上土地系统科学发展历程基础上,基于土地系统科学研究视角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方式与路径以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利用转型调控途径与措施.土地系统科学致力于监测土地变化,解释驱动因素和反馈机制,理解发生于土地上...  相似文献   

9.
南迦巴瓦峰地区土地结构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慧  田亚平  彭补拙 《山地学报》2001,19(5):392-397
从土地空间结构、土地数量结构、土地质量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演替结构等方面对南迦巴瓦峰地区土地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土地结构独特,垂直分异现象明显,宜农、宜牧、宜林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平衡。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该区合理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措施为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保护森林资源和加强草场建设。  相似文献   

10.
复杂系统理论与Agent模型在土地变化科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与Agent 模型,分别从理论与方法的角度梳理并总结了当前土地变化科学的研究进展。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土地变化所处的“耦合的人类-自然系统”及其复杂性问题提供理论支撑;而基于Agent 的模拟作为研究复杂系统的重要工具,为传统土地变化模拟提供新的方法支持。当前,ABMs与土地变化模型相结合(ABM/LUCC),无论是模型构建还是模型应用均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其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理论与应用脱节,使很多建模者容易陷入“为建模而建模”的误区。此外,现有的ABM模型设计较为随意,模型间差异太大,不利于跨区域比较研究的开展。因此,虽然ABM是认识复杂系统的有效方法,但是建模之前离不开对系统复杂性的深入研究;基于Agent 的土地变化模拟的意义在于充分表达“人类-自然”系统的综合复杂关系,从而合理的预测土地变化(结构与功能) 的动态过程,解释并评价土地变化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丘陵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景观生态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远  华璀  邓兴礼 《山地学报》2004,22(5):533-538
景观生态学以人与景观的相互关系为着眼点,既注重景观系统的功能特征,又注重景观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概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以位于桂东南丘陵地区的广西横县为例,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将土地利用持续性评价与景观生态学原理相结合,从景观生产力、景观受胁度与景观稳定性3方面构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土流失面积比、地均工农业产值、景观破碎度和生产力多样性等14项指标,对丘陵地区土地持续利用的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和程序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3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3.1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目标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其运行目标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目标的复合,这一运行目标集合体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1)合理配置土地资源;(2)持续增殖土地价值;(3)创建且发展有序的人地关系格局;(4)构筑并保持土地生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整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土地在企业资产重组及用地归并,闲置土地开发与调整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开展开城市土地整理的内涵、程序,模式和要点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深入加工、改造,调整及整治,促进城市土地整理的有序,合理化,科学化,以期有助于城市土地整理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4.
彭珂珊 《热带地理》1994,14(2):143-151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人口、土地、粮食与灾害系统内各因素的相互协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基本问题越来越多地摆在我们面前,致使在人口增长过快情况下,产生了土地资源质减量退,粮食生产徘徊不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危害生国计的社会问题,在跨入21世纪的关键时期,如何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已为90年代的重要任务,针对针中国国际本文分析了人口,土地,粮食,灾害相互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相应之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甘肃人口—土地—粮食系统主因子进行预测分析,勾绘出系统调控的目标和方向,提出强化计划生育、加强土地管理、加快土地综合开发、提高农业资金和科技投入、加快发展省内三个商品粮基地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土地系统多主体模型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尔阜  马良  杨微石  王亚慧  尹乐  童苗 《地理学报》2019,74(11):2260-2272
土地变化科学是理解人类—自然耦合系统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多主体模型(ABM)作为过程导向模型,对揭示土地变化驱动力,理解土地变化过程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理论、应用与建模框架三方面出发,总结了ABM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阐述了ABM在城市和农业土地系统两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进一步介绍了横断山区退耕还林ABM研究案例;在梳理ABM建模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主体视角的土地系统ABM建模框架和实施流程。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ABM研究从最初基于景观研究城市扩张,到研究城市内部居住分隔,规划分区,生态功能等多方面;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ABM应用则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包括农民行为、农户决策、种植系统、农业政策等。相比于传统模型,ABM因其依靠本地知识与数据而使得其构建更为复杂,且不易推广;但因其独特的自下而上模型构架,在探究土地变化驱动力、刻画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影响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煤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近年来土地复垦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实践的经验和特点,对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最后对新技术在矿区土地复垦工程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土地退化态势分析   总被引:77,自引:1,他引:77  
刘彦随  Jay GAO 《地理学报》2002,12(4):443-450
以陕北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区为例,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1985-1998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及土地退化时空规律,趋势和机制等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土地退化的主导类型及土地沙漠化。从成因分析,土地沙漠化主要是长期以来的人口超载,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高强度的土地开发行为激发了地表自然过程伯退化性演替,致使潜在的自然环境脆弱怀转化为现实的破坏。过去13年土地退化程度部体上在不断剧,而且退化类型正向多样化发展。最后,依据评价与分析结果,进一步对该区土地退化防治和沙漠化土地生态恢复的措施与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国土资源和耕地资源人均数量少,被破坏的土地复垦率仅占2%左右的国情,文章以平顶山市郊区土地复垦为例,阐明了目前土地复垦研究概况及被破坏土地资源分类系统的编制方法及分类命名法;并以《河南省待复垦土地现状调查技术要点》为指导,进行了土地复垦的调查和现状图编绘研究。最后论述了平顶山市郊区土地复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邓祥征博士撰写的关于"土地系统计量模型"的两本书(<土地系统动态模拟>、 <土地用途转换分析>)已于2008年11月由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这反映了我国青年科研工作者积极响应并参与了全球土地科学研究计划(GLP)相关研究活动,并在土地系统格局演替动态模拟、土地用途转换分析的方法与模型研究方面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