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光道  刘星 《地球学报》2003,24(5):463-468
数据的融合不同于叠加,前者是信息的优化,后者是把多种数据显示在一层,本文分析了成矿预测工作面临的社会和技术挑战以及在对地质数据分析基础上,介绍了数据融合技术的原理及其适合地学数据处理的框架,进一步论述了数据融合的基本方法,探讨了在成矿预测工作中应用影像融合技术可以实现地质目标细节与色彩纹理结构的结合,该方法有助于信息表示的制图优势,最后给出了实现多源地学信息与遥感图像的融合过程和算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Trous小波的影像融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修国  高伟等 《地球科学》2002,27(3):338-340
基于Mallat小波算法的影像融合,由于存在抽取和插值运算,其结果存在一定的相位失真。Trous小波算法通过有限滤波器内插近似,实现对影像数据的无抽取离散小波变换,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在阐述影像数据融合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Trous小波变换的影像融合处理方法和过程。通过对遥感影像数据融合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中,认为基于Trous小波的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方法,能保持参与融合影像的信息特征,从而获得较好的融合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3.
张迁 《安徽地质》2001,11(4):265-269
数据融合是目前遥感应用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传统的数据融合方法,以及最近比较常用的融合手段如基于附加小波分解的方法,并且提出将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作为空间数据来源来进行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数据融合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及多卫星遥感数据融合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以其特有的成像机理和对地物信息的属性描述及其全天时、全天候作业能力,形成了对传统多光谱遥感数据的互补。通过数据融合技术,可以优化遥感信息资源,实现多卫星遥感数据的优势互补,使遥感信息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为地学研究中的各种模型方法和决策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信息的抽象程度不同,融合可分为原始数据融合、目标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三个层次。在不同的层次具有相对应的信息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学数据融合技术综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将数据融合的概念与理论引入到地学数据的处理中,在分析地学数据特点的基础上,给 学数据融合的一般模式;对空间数据融合处理的特点、优选方法、需注意的问题作了说明;最后简要说明了地学数据融合与GIS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自控垂钻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在军事和工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论述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过程,针对自控锤钻检测系统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系统的顶角和方位角检测方案,给出了基于多传感器算术平均值与递推估计,多传感器算术平均值与分批估计二种数据融合计算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自控垂钻检测系统,抗干扰能力,以保证参数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在上饶地区1∶5万区调构造地质研究中,运用了航磁数据专业化处理及遥感—航磁数据图像融合处理方法,通过对融合图像深部构造和隐伏地质体的特征信息提取,增强了对区域基底构造的认识能力,揭示了该区中生代盆地下垫面的深部构造的产出状态特征,建立了区域深部地质构造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质矿产调查的特点,介绍了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概念、基本方法,总结归纳了其在地质矿产调查中工作流程、实施步骤、注意事项,分析了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应用意义。结合新疆黑山岭东南一带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构造信息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中,对遥感图像数据和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融合处理和叠合显示,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检潮仪表的测量精度和测量的稳定性,文章探讨了适合于检测仪表的数据融合方法.针时单传感器的检测仪表,采用分批估计和统计相结合的融合方法;对于多传感嚣的检测系统,主要讨论了加权平均和神经网络两种数据融合方法.最后用神经网络方法采处理多压力传感器构成的检测系统的数据,并进行了效果分析.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数据融合方法在检测仪表中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遥感图像融合可以发挥多源遥感数据的优势。但由于不同传感器的遥感数据有着不同的特征,不同数据所采用的融合方法也应不同。文章探讨了ASTER多光谱波段与SPOT全色波段数据融合的方法,通过对PCA融合、IHS融合和基于小波的IHS融合方法的对比研究,得出基于小波的IHS融合法在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地物的多光谱信息。  相似文献   

11.
遥感与化探数据融合技术在金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先进的多元数据融合技术,遥感与化探数据融合技术的目的在于能从原始的遥感图像中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和提取实际需要的蚀变信息.文章首先研究了几个典型的遥感与化探融合的算法(如PCA、ISODATA、MLC等),然后提出了一个新的使用了专家系统的基于3个层次(像素级、特征级和决策级)的遥感与化探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招远金矿区应用示范,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方法较之传统的遥感与化探融合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遥感找矿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分辨率的多光谱遥感影像与低分辨率的航空放射性测量数据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地质体识别效果,可以为地质填图和找矿提供重要参考。从多光谱遥感影像及航放数据特征出发,建立了基于Curvelet变换的线性融合方法,实现了高分一号多光谱数据与航放数据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对融合结果的地质解译效果评价表明,在融合系数为0.7时,多光谱数据与航放数据的融合图像所反映的地质信息最丰富,表明所提出的基于Curvelet变换的国产卫星影像与航放数据融合方法对实现此类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ERDAS软件支持下,对ETM遥感影像数据的TM1-TM5,TM7与其全色波段TM8进行融合,采用主成分、乘积法、Brovey转换三种融合方法,重采样方法分别为邻域法、立方卷积法及双线性内插法。采用相同的训练样本区及最大似然法分类方法,对融合产生的9幅影像及未融合影像进行土地覆盖分类,通过对分类影像的Producers Accuracy,Users Accuracy,Kappa三者的精度数据和地物波谱信息的对比分析,在总体上,上述的影像融合方法对提高土地覆盖分类的精度不明显,但就某些地物类型来说,还是值得采用的;三种融合方法和三种重采样方式它们之问相比较而言,乘积法融合法和立方卷积重采样法相对较为可取。  相似文献   

14.
航测遥感技术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怀武  韩长青 《铀矿地质》2001,17(6):368-373
本文概述了应用航测遥感测量技术,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及其在铀矿勘查中取得的良好效果。强调了多元地学信息的融合和互补,计算机数据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及弱信息的增强和提取是该方法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张婉  张玄杰  李筱  佟晶  范子梁 《地质学报》2020,94(8):2545-2555
海陆过渡区是海洋与陆地复合与交叉的地理单元,是资源与环境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将航空重力与地面重力有效融合,形成连续的重力场资料,对海陆过渡区资源与环境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日照—连云港海陆过渡区为示范区,开展了航空重力数据与地面重力数据的融合研究。通过数据整理与对比分析,总结了数据间系统差的确定方法,提出了空地重力数据间一致性与差异性的评估方法,并分别采用剖面和平面两种形式对数据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了量化评估;在数据量化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平面均方根误差法分别对混合法与缝合法的数据拼接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为数据融合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定量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日照—连云港海陆过渡区航空重力与地面重力数据间剖面上的一致系数为0. 81~0. 99,平面上的一致系数为0. 95,数据间一致性较高,具备较好的数据融合基础;对比试验表明,缝合法对于海陆过渡区空地重力数据融合效果更佳,采用缝合法融合后的重力数据与原始空地重力数据间的均方差分别为2. 63×10 -5 m/s 2 、0. 98×10 -5 m/s 2 ,取得了较好的融合效果。日照—连云港海陆过渡区空地重力数据的融合,为同类地区开展多源重力数据的融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多源遥感信息融合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现状、层次类别、融合原理及融合的算法,并以新疆策勒绿洲一荒漠交错带的Landsat TM与SPOT-HRV为源数据进行基于像元级融合.实验中借助遥感图像处理软件PCI分别进行IHS、PCA和Brovey3种变换.得出结果并对3种融合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无论在军事领域还是在非军事领域,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正在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中。数据融合就是将来自多个传感器或多源的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估计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数据融合是人类或其他生物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功能。人类通过应用这一能力把来自人体各个传感器(眼、耳、鼻、四肢)的信息和外物(声音、气味、触觉)组合起来并采用先验知识去统计,理解周围环境和正在发生的事件。  相似文献   

18.
各种尺度的地学空间数据已成为地质找矿和环境研究中的重要信息源.在遥感数据与地球化学数据的融合处理中存在着空间尺度问题.基于两种数据的性质和特点,利用立方卷积的方法进行两种数据处理中的尺度转换研究,并以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地区为例,实现了尺度转换后的化探数据和遥感数据融合处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冲积含水层中,由于岩相的非均质分布,渗透系数一般呈现出明显的非高斯特性(例如砂和黏土两种岩相),非高斯特性给地下水模型参数的推估带来了困难与挑战。目前广泛使用的集合平滑数据同化方法(ESMDA)虽然有效且计算成本较低,但仅适用于高斯场。多点地质统计方法虽已广泛用于模拟非高斯场,但其无法融入动态观测数据推估参数。基于多点地质统计方法中的直接采样法(DS)与集合平滑数据同化方法,构建一种新的数据同化框架(ESMDA-DS),既可保持参数场的非高斯特性,又可融合多源数据精确推估非高斯场。构建三个理想算例验证ESMDA-DS对非高斯参数场的推估效果,并探讨了不同类型观测数据对推估效果、水位与浓度预测精度的影响。三个理想算例包括仅融合水位数据(Case 1),同时融合水位与浓度数据(Case 2),同时融合水位、浓度与对数渗透系数数据(Case 3)。结果表明:ESMDA-DS方法结合了ESMDA与DS的各自优势,能有效融合观测数据推估渗透系数场,并保持参数场的非高斯特性。通过对比三个算例推估结果,Case 3的参数场推估效果最好,水位与浓度预测精度最高,Case 2次之,Case 1最差,表明融合多源数据可改善推估效果,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技术的成熟发展,如何提高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利用效益和使用质量已经成为影响其应用效果的瓶颈问题.针对QucikBird-2高分遥感数据光谱分辨率不足等问题,结合ASTER多光谱遥感数据,引入3种融合方法:主成分分析(PCA)融合、小波PCA融合和基于小波的IHS(色度、亮度、饱和度变换)融合,实现了对多光谱图像和高分辨率图像的融合,得到了多光谱高分辨率影像,使得在增强影像空间分辨率的同时也尽可能地保留了影像的多光谱信息.最后对3种融合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