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本:赤潮研究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本是赤潮多发国家,对赤潮防治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在赤潮发生机理、生态特征、监测预报和防治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为学习其经验,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在国际合作司的指导下,“黄渤海赤潮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六名同志组成“中国赤潮防治考察团”,赴日本西海岸赤潮防治和研究单位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工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日本的做法和经验,以便做好我国的赤潮防治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日本沿岸水域的赤潮监测研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赤潮或有害藻华已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海洋环境问题,赤潮的发生不但破坏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概述了日本赤潮监测研究及其防治对策的现状,以便为我国在赤潮调查研究工作中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虾塘赤潮灾害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一次虾塘赤潮的防治过程,结合国内外有关赤潮防治的动态和作者的经验,提出了一些为避免虾塘内发生赤潮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受海洋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近海赤潮灾害频繁暴发,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赤潮同时也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活、经济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赤潮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海洋灾害之一,如何有效防治赤潮,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治理赤潮的方法主要是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力。文章综述了生物防治赤潮中微生物防治赤潮的微生物种类,并对微生物防治赤潮的作用方式及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海域赤潮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长江口海域的赤潮发生形势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探讨了长江口海域赤潮灾害的成因及其防治对策。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是我国赤朝高发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赤潮发生越来越频繁,赤潮生物种类增加,2002年首次发生了有毒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赤潮,赤潮危害程度在增大,这与长江口海域的环境和生物条件、河口最大军浊带、长江上游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长江口海域赤潮高发区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同时河口海域甲藻孢囊也是赤潮发生的种源。建议建立赤潮立体监测体系、赤潮信息管理系统、海产品赤潮毒素卫生检疫制度和赤潮应急响应机制,全面加强长江口海域的赤潮监控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和探讨了几种赤潮快速预警的技术,介绍了这几种赤潮预警技术在863项目赤潮重点监控区监控预警系统和青岛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中赤潮监测预警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实现高精度、高时效的赤潮预警,达到了减少赤潮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赤潮已成为我国海域频发的主要海洋灾害,其威胁危害程度明显加重。为保障海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在目前综合整治海洋环境的进程中,需把赤潮灾害列为重点防治管理的对象。沧州海域为赤潮灾害的典型区域。现从1989、1999年形成的两次沧州特大赤潮入手,探讨赤潮的防治管理。 一、有史以来沧州两次特大赤潮的发生及其灾害影响 1989年和1999年发生的赤潮为沧州海域发生的最有影响的两大赤潮。 1989年沧州海域发生了我国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赤潮灾害,这次赤潮称为“黄骅赤潮”。这次赤潮自7月底在黄骅海域形成后…  相似文献   

8.
赤潮的监测技术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海洋污染的日趋严重,由海水营养化所引起的赤潮化害已愈来愈引起民了全球的关注,文章首先介绍了赤潮的发展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沿海养殖业及旅游资源乃于人类生命安全的巨大危害,着重阐述了赤潮的监测,预报及防治技术,文章就赤潮可靠预报的定性判断原则,预报的科学依据及试验模式作一一介绍,并综合了国内外常用的赤潮治理方法,提出了防治赤潮灾害研究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对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和日本新糠虾(Neomysis japonica)的毒性影响采用生物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赤潮异弯藻对蒙古裸腹溞和日本新糠虾的毒性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赤潮异弯藻导致二者较快死亡的机制。结果发现,赤潮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和探讨了几种赤潮快速预警的技术,介绍了这几种赤潮预警技术在“863”项目“赤潮重点监控区监控预警系统”和青岛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中“赤潮监测预警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实现高精度、高时效的赤潮预警,达到了减少赤潮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赤潮的研究和预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赤潮灾害对我国沿海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海洋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威胁了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赤潮灾害,防治赤潮灾害,本文对赤潮灾害的特点进行初步研究并总结了目前使用的赤潮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物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赤潮异弯藻对蒙古裸腹溞和日本新糠虾的毒性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赤潮异弯藻导致二者较快死亡的机制。结果发现,赤潮异弯藻不仅对蒙古裸腹溞和日本新糠虾的存活有显著影响,而且使其个体变小、产幼前发育时间延长、总生殖量降低、平均存活时间缩短,种群数量增长受抑制。显微观察发现,蒙古裸腹溞能摄食赤潮异弯藻,但摄食后,其粪便紧紧地粘在蒙古裸腹溞的肠道末端;日本新糠虾不摄食赤潮异弯藻,但该藻粘附在其触须、附肢以及腹部、尾部的刚毛上,以及作为食物的卤虫幼体也被大量粘附在一起,聚集成团,或通过赤潮异弯藻粘附在日本新糠虾的附肢上。因此赤潮异弯藻很可能通过干扰蒙古裸腹溞和日本新糠虾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导致其快速死亡。  相似文献   

13.
特大赤潮袭击了我国香港和广东珠江口近海海域。在这股来势凶猛的赤潮灾害中,香港养殖鱼户损失上亿港元,深圳市仅海水网箱养的鱼就死亡达150吨,赤潮灾害给两地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为此,记者就赤潮灾害的研究与防治问题采访了我国著名的赤潮专家、联合国政府间海委会赤潮工作组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邹景忠研究员。  相似文献   

14.
林川 《海洋信息》1994,(1):13-15
近十几年来,由食用含有毒赤潮生物产生的赤潮生物毒素的海产品引起人体中毒和人员死亡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区频繁发生。为减少有毒赤潮带来的危害,防止赤潮生物毒素造成人体中毒和人员死亡事件发生,在一些有毒赤潮多发国家(如美国和日本)都根据各自情况采取了相应对策。 在美国,东、西沿岸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有毒赤潮和赤潮生物毒素的威胁。在美国引起人体中毒的赤潮生物毒素有:麻痹性贝毒、神经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赤潮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最近10多年的赤潮典型事件、研究进展为主要依据,综合论述了国内外赤潮发生的新特点。分别从组学技术、食品安全与公共健康、赤潮生物学、赤潮监测与预测预报、赤潮应急处置等几方面,介绍了目前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还回顾了我国赤潮研究的主要发展历程,结合科技部2017年启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我国近海致灾赤潮形成机理、监测预测及评估防治技术"项目,展望了我国赤潮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藻类形成的生化机理 ,富营养化水体中大量氮、磷的存在是藻类暴发性增殖、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是防止赤潮的重要途径。污水深度处理及脱氮除磷 ,是根治海洋赤潮的根本方法。对赤潮成因及根本防治提出新见解。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藻类形成的生化机理,富营养化水体中大量氮、磷的存在是藻类暴发性增殖、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是防止赤潮的重要途径。污水深度处理及脱氮除磷,是根治海洋赤潮的根本方法。对赤潮成因及根本防治提出新见解。  相似文献   

18.
近海水域有机物污染,引起海水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赤潮不仅给渔业生产、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而且破坏了海洋环境,危及人民的健康。近年来,我国沿海赤潮时有发生,应加强对有发生赤潮潜在危险海区的经常性观测和监测;切实控制沿海工业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广科学养殖技术,防止海水养殖自身污染;大力开展有关赤潮科学的研究,特别是赤潮的防治方法和技术研究,避免或减少赤潮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赤潮的危害和预测预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朝贤 《海岸工程》2000,19(2):86-89
近岸水域有机物污染,引起海水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沿海赤潮频发,不仅给渔业生产、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而且破坏了海洋环境,危及人类的健康。对赤潮的观测和监测是开展赤潮预测预报的基础,应加强对时有发生赤潮潜在海区的经常性观测和监测,卫星遥感监测赤潮是目前所采用的一种先进技术。对赤潮的预测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根据观测结果发布长、中、短期预报应加强对赤潮的防治方法和技术的研究,避免或减少赤潮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赤潮的监测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令梅 《海洋预报》1998,15(3):116-123
随着海洋污染的日趋严重由海水富营养化所引起的赤潮公害已愈来愈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赤潮的发生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沿海养殖业及旅游资源乃至人类生命安全的巨大危害,着重阐述了赤潮的监测,预报及防治技术。文章指出,赤潮监测应在抓好常规水质监测,浮标站定点连续自动监测基础上,还要重视海洋遥感探测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赤潮的准确监测是其科学预报的基础,赤潮的可靠预报在赤潮的防灾降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