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岩石相对硬度分六个等级,在实际工作中,可不考虑某一岩石的抗压强度的准确性,只需求出它隶属于某一级硬度的可靠程度即可,为此提出模糊模式识别方法解决这类问题:首先确定与岩石抗压强度相关的3个数字测井参数——强度指数、杨氏模量、密度参与计算,然后分配相应权重,构建与硬度级别相对应的6个模糊子集,最后建立判别岩石硬度分级的6个隶属函数作为模糊模式识别岩石硬度等级。判别原则:将任一深度的强度指数、杨氏模量、密度3个数据加权求和,将其值作为判别对象依次代入6个模糊模式得到6个计算值,按照最大隶属原则,确定其相对的硬度级别,该值越接近1,则其隶属于那个硬度级别的程度就越大。  相似文献   

2.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在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这一多因素评判问题,在分析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原理及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减法聚类获得模糊推理规则数目,确定网络结构,建立了适用于膨胀土分类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两个实际工程的膨胀土分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能实现BP网络和模糊综合评判的分类功能,而且比BP网络具有更透明的网络结构、比模糊综合评判更具学习功能,在膨胀土胀缩等级的分类中显示出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模糊子集论为指导,在迪戴的DCM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聚类-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实际上,它是一种新的模糊聚类的方法。该方法以DCM法的动态聚类部分做为原始数据变换的手段,而将迪戴的强模式概念推广为模糊模式,将强模式识别推广为模糊模式识别。此外,还提出了模糊模式间联系度的概念,从而解决了类间联系、类内典型个体、类间过渡个体、个体对各类的隶属程度以及内部有某种演化趋势的类别的划分等问题。文章还给出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概要。最后,通过一个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水库控制流域汛期分期的有效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诸多因素影响的水库汛期分期其实质是一个聚类数目未确知的高维时间序列聚类问题,它要求聚类方法具有能处理高维和时序性数据,且能同时回答聚为几类最为合理的能力。鉴于目前常规聚类方法不同时具备这些能力,在模糊C-均值聚类和紧密与分离聚类有效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处理高维时序聚类问题的动态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时序聚类有效性函数,耦合二者建立了适用于汛期分期的有效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提出采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优化求解,克服了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常规迭代优化求解对初值敏感的困难,并给出了完备的建模步骤和模型的合理性检验。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滦河流域潘家口水库汛期分期中,得出了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张愉才  李家英 《地球学报》1996,17(Z1):163-167
非常好的硅藻和金藻组合出现在南极乔冶王岛菲尔德斯半岛西湖全新世沉积物中,共计硅藻有21属,131种和变种。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西湖W5、W4、W3、W24个钻孔柱状剖面中硅藻群进行研究,可以划分出10个硅藻组合,显示出硅藻组合的演化趋势和变异特征。研究重点是硅藻群的生活环境特征及其变化,重建古地理环境,提示南极西湖环境与气候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 GIS支持下的一种基于“单元簇”概念和模糊逻辑推理的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分析方法及其在区域矿产预测中的应用。针对以往矿产定量预测中的单元划分方法对空间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 ,用单元的空间组合 (“单元簇”)代替单元作为定量类比的基本单位 ,从而能较充分地利用地质变量的局部空间结构信息 ;将单元作为 GIS区图元 ,利用 GIS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对单元及单元簇的管理和操作 ;建立两个层次即变量对单元和组成单元对单元簇的模糊推理规则 ,经两次模糊推理计算出所有未知单元的找矿有利度 ,为进一步圈定找矿远景区提供了基础 ,并以新疆康古尔塔格地区金矿预测实例说明了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For mineral resource assessment, techniques based on fuzzy logic are attractive because they are capable of incorporating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measured variables and can also quantify the uncertainty of the estimated grade, tonnage etc. The fuzzy grade estimation model is independent of the distribution of data, avoiding assumptions and constraints made during advanced geostatistical simulation, e.g., the turning bands method. Initially, fuzzy modelling classifies the data using all the component variables in the data set. We adopt a novel approach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atial irregularity of mineralisation patterns using the Gustafson–Kessel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The uncertainty at the point of estimation was derived through antecedent memberships in the input space (i.e., spatial coordinates) and transformed onto the output space (i.e., grades) through consequent membership at the point of estimation. Rather than probabilistic confidence intervals, this uncertainty was expressed in terms of fuzzy memberships, which indicated the occurrence of mixtures of different mineralogical phases at the point of estimation. Data from different sources (other than grades) could also be utilised during estimation.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 on a real data set gave results that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obtained from a turning bands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8.
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评价地质环境质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讨论了应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根据陕西省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受多因素制约的特征,将全省剖分成350 个样品单元,选取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水质、土地资源、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植被、气候、地震、滑坡、泥石流、地方病、水土流失、沙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盐碱化、沼泽化等15 个变量作为评价因子,采用Q 型聚类分析方法,将全省分成37 个地质环境质量分区,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将其划分成7 个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客观地反映了陕西省地质环境质量的宏观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应用模糊统计和灰色识别评价水淹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颖忠  黄智辉 《现代地质》1999,13(3):345-349
在评价水淹层的系统方法还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 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油田现有的资料来评价水淹级别将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测井解释系统, 该系统先应用普通多维模糊统计方法从油层、水层和水淹层中识别出水淹层; 然后用灰色识别方法对水淹级别进行评价。应用结果表明, 模糊统计方法能可靠地识别出水淹层, 灰色识别方法对评价水淹级别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综合优化模型的地下水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运海  郑西来  彭辉  王欢  辛佳  张博 《地学前缘》2019,26(4):301-306
在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估中,存在地下水质量标准与方法要求的分级标准不匹配以及隶属度绝对化的问题。文中在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础上,引入相对隶属度概念表征评价指标与水质标准间的模糊关系,从而建立起模糊综合优化模型。应用该模型对青岛市大沽河地下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质量标准符合优化模型对评判标准类型的要求,克服了传统模型存在的标准不兼容问题。指标实测值介于某中间等级时,该等级与左右相邻等级的相对隶属度值均大于0。与绝对的隶属度分布相比,优化模型拓展了指标在各等级隶属度的分布,真实反映了其相对的特征。水源地南部地区(监测井S1和S3)地下水的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与其他特征污染物的含量均超过Ⅳ类水质标准,优化模型判定的水质等级也为Ⅳ类水,评价结果符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表明优化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To deal effectively with the evaluation problem of natural disaster risk system affected by many uncertain factors, a multivariate connection number expression is presented. This expression is based on the index samples and evaluation grade criterions of natural disaster risk system and is capable of describing the hierarchy property and fuzziness of membership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ex samples and evaluation grade criterions. In this proposed method, the fuzzy evaluation grade criterion problem is resolved by combining triangular fuzzy numbers with multivariate connection number theory, and triangular fuzzy numbers are used to express the discrepancy degree coefficients of connection number and evaluation index weights. Accordingly, a connection number-based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natural disaster system of China (named CN-TFN for short) is established using triangular fuzzy numbers and stochastic simulation.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disaster risk grades of China has the trend of aggrandizement from west to east of China.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nd densely populated coastal areas are very likely to have a high level of natural disaster risk grade or above; thus, these areas are the key regions of the natural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of China.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CN-TFN is able to reflect practical conditions of the evaluation problem of natural disaster system and to provide more reliability information as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evaluation methods. This is as a result of its comprehensive usage of various information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uncertainties in 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natural disaster risk system and its expression by confidence intervals. Due to the simplicity and generalization, the CN-TFM is applicable to comprehensive risk grade evaluation of various natural disaster systems.  相似文献   

12.
以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岩溶水系统为例,着重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法进行了岩溶水化学分类,并且与舒卡列夫分类法得到的结果作了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模糊聚类分析法分类更合理,更能系统地、全面地反映地下水各种属性、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以及地下水的补排关系.  相似文献   

13.
岩土质边坡是一种自然地质体,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模糊分析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采用模糊数学分析法,构建了二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类归纳,并根据不同的稳定状态,将边坡划分为5个等级,再结合某水电站右岸泄洪洞出口开挖边坡稳定性的实际问题,利用梯形函数构建了与该边坡稳定性分析相关因素的隶属函数、运用专家评分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最终对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分析结果与实际相吻合,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模糊聚类分析的吉林省黑土结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土结构指标的定量研究,确定颗粒组成、团聚性和孔隙性3个方面的9个结构指标,建立结构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对黑土的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吉林黑土的结构质量及肥力状况。结果表明,肥力中-低等样品数量占总量的53%,吉林黑土总体肥力状况不容乐观。以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评价土壤结构不需要建立评价的分级标准,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最优聚类分析,采用结构性指标对黑土肥力和退化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模糊聚类在地层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鹏  张在明  杨宇友  胡鹏飞 《岩土力学》2009,30(8):2348-2352
传统上,对于依据原始资料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合并往往依靠工程师个人的经验与习惯。引入了模糊聚类概念,提出了一种根据基本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土层归并分类的合理方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捷,具有普遍意义。还提出了一种用参数的变异系数来检验模糊聚类结果的方法,使模糊聚类的结果与统计参数对应起来,从而使验证结果满足规范的规定,保证了地层归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大同煤田塔山煤矿构造复杂程度的定性-定量综合分析和分区评价,本次研究充分收集研究区钻孔实测数据和井田详查和勘探阶段的区调资料,以及各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统计了研究区近百条褶皱和断裂构造产状、落差和延伸长度等参数,绘制了研究区构造纲要图.厘定了断层密度、断层强度、断层影响指数和褶皱的平面变形系数4个构造评价指标,应...  相似文献   

17.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本指标体系把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归为三大类23项指标,提出以指标指数作为划分环境地质问题危害程度等级的依据,给出2类指标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各指标相应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评定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影响程度。在考虑矿山区位条件和恢复治理难度的基础上,最终给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综合评价等级,该等级也同时反映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优先顺序。  相似文献   

18.
砂土地震液化的模糊概率评判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章军  叶燎原  彭刚 《岩土力学》2008,29(4):876-880
利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概率理论,建立了砂土地震液化的模糊概率综合评判模型。在此模型中,提出了模糊权重的概念,可充分考虑权重的模糊性,从而避免权重取值带来的不确定性。结合砂土地震液化特点,选取地震烈度、标准贯入击数、平均粒径和上覆有效压力作为主要评价影响因子,同时将液化程度划分为不液化、轻微液化、中等液化和严重液化4个等级,进而使其评判结果更为精细化。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文中方法对砂土液化评判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间歇式热处理炉温度控制对象的特性要求,提出了参数在线自调整模糊控制与智能积分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系统误差较大时,用参数在线自调整模糊控制算法以提高系统的响应;在系统误差较小时,加入智能积分作用以消除静态误差,智能积分作用是有选择的施加积分作用,克服了一般连续积分控制的缺点。论述了带智能积分参数在线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及软件实现。并且通过在MATLAB软件上的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模糊主成分模糊聚类的原理,模型及地质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邹敬东 《地球科学》1991,16(3):287-2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