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陈仕兴 《贵州气象》2004,28(3):44-45
作为气象观测仪器的维护和安装,特别是地温场的维护及地温表的安装,如稍有疏忽,将会导致整个地温表安装不规范,甚至反复重新安装的现象发生。而且安装不合格的地温表所测得的地温数字又有许多矛盾。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工作实践中采用了一个  相似文献   

2.
一种安装曲管地温表的方法安装曲管地温表时,由于对表的深度、角度、距离的严格要求,安装时既费时也不易安装标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制作了一个简易装置来辅助安装白管地温表。装置的制作。用一块长40cm、宽和高为15cm(或20cm)的方木,沿对角线锯开,取...  相似文献   

3.
在安装曲管地温表时 ,挖出的土须按层次有序堆放 ;培土时 ,依顺序把底层的土放在底层 ,把表层的土放在表层。特别是在冬季 ,由于不同层次的土壤温度不同 ,有的土层冻结了 ,有的土层没有冻结 ,因而按次序培土 ,有利于准确地测量土壤中不同深度的温度。若不是特殊情况 (温度表损坏或丢失 ) ,最好不在冬季更换曲管地温表。此外 ,培土时 ,土层须和地温表贴紧 ,土壤和表身间不能留空隙 ,因空隙大时 ,大量空气存在使温度表感应部分和土壤接触不良 ,温度表测得的不是土壤的温度 ,而是空隙中的空气温度。曲管地温表安置时的挖土与培土@胡彩菊$长葛市…  相似文献   

4.
袁银庚 《气象》1984,10(8):24-24
气象台站在安装曲管地温表时,因没有辅助工具,既费事又不易使曲管地温表的安置符合《规范》要求,以致使观测到的资料失真。为了便于按《规范》的安置要求进行安装,我们设计并试用了以下方法,效果较为理想。 一、标温度表深度记号 一般在曲管地温表表身上有一个凹陷记号和一个红漆记号,或者只有一个凹陷记号。此记号和安置深度部位相差不多,所以不少台站就以它替代深度记号。但这样做有时会有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5.
直管地温表弯头连接方法改进设想赵家峰奚邦忠(安徽省芜湖县气象局·241100)当前,气象台站1.6m、3.2m直管地温表的木棒连接弯头,大都采用铆钉铆接。在使用时我们发现,由于铆钉铆接的松紧程度不易掌握,常给深层地温观测带来麻烦:铆接过紧,不利木棒弯...  相似文献   

6.
冬季雨雪期,地面0cm温度表和地面最高(低)温度表,常容易被雨淞和雨雪降水结冰冻结在土壤的地表层上,或与潮湿的地表层冻结在一起。这种地温表与地表层冻结住的情况,可以事先用等量的凡士林和机油的混合物,涂抹地温表表身贴地的一面,来防止出现或减轻冻结住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观测仪器是整个地面观测工作的基础,而潜在于仪器安置的每个环节的内在质量往往为大家所忽视,它直接影响着内在质量的提高。就以地温表的安置为例,谈一谈地温表安置对于记录的影响。按规范的精神,地温场为2m×4m,要求地面三支温度表感应部分及表身,一半埋入土中...  相似文献   

8.
赵翠萍 《黑龙江气象》1995,(2):48-48,F003
提高地面温度观测质量的建议赵翠萍地面温度是指直接与土壤表面接触的地温表所示的温度。它包括地面温度、地面最高温度和地面最低温度。近几年,通过对地面气表审核情况的分析,发现有的台站不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维护和使用地温表(场),造成地温资料的...  相似文献   

9.
检查曲管地温的一种方法规范规定,曲管地温表表身与地面成45度角,角度允许误差范围在±5°之间。曲管地温表每月都应检查一次,以保持正确状态。目前检查角度的方法,一般用等腰直角三角板进行。但用这一方法检查时,只能了解安置是否正确,不能判定角度究竟相差几度...  相似文献   

10.
直管地温表及冻土器的检查张荣俊在每年入冬前安装冻土器时,我什们按照规范“应注意检查内管、外管的0线与地面是否齐平”的要求进行检查,发现外套管位移数达5—6厘米。基于此,我们又对40、80、160、320厘米直管地温表分别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都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1.
为防止野猫等小动物夜间进入观测场损坏地温表,本台观测组用对地温表夜间加罩的方法加以防护。为了估计加罩后对地温的影响,我们在地温罩外另安装了一支地面最低温度表,用以对比观测罩内外最低温度的差异。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观测,我们发现,夜间加罩对地面最低温度的影响是显著的,罩内最低温度(用T_g表示)与罩外最低温度(用T′_g表示)之差(用△T_g=T_g-T′_g表示)经常在1.0℃以上,最大达1.5℃。  相似文献   

12.
曲管地湿表雨后重新理置之我见t河南气象》1994年第2期刊登了《由省地温表用后应重新埋且》一文.对文中的“重新埋置坡些不同看法.首先,用后重新埋五曲管地温表,《规范》对此没有规定.对地记场的维护,t规范》强调了“而后造成地表板结时,应及时将表土粑松”...  相似文献   

13.
上海医用仪表厂整顿气象温度表的质量,重点抓了以下四个质量问题:一、曲管地温表及地面温度表的水银氧化;二、最高温度表的最高性不良;三、最低温度表的最低性不良;四、温度表套管内凝结水汽。经多年的努力,这些质量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现介绍如下。一、水银氧化问题:引起曲管地温表及地面温度表水银氧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毛细管内的清洁程度、水银中的微量杂质、灌充气体的纯净  相似文献   

14.
梁胜民 《山东气象》2001,21(1):54-54
通过实际对比观测,分析了地面温度表与曲管地温表几种不规范安装与使用所造成的误差,明确了以上两种温度表使用与维护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谢允 《湖北气象》1994,(4):15-1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曲管地温表的安装要求是表身与地面成45°夹角,并确定其安装及每月定期检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为土5°。即表身与地面夹角在40°~50°之间均在允许范围之内。为了保证曲管地温表安装准确,现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供大家在安装及定期检查时参考。 如图:设表身与地面的夹角为,温度表伸出地面的长度为,温度表顶端到地面的垂直高度为。根据规范要求,应为45°,其允许范围为40°~50°,的长度对于一支温度表来说是可实测得到  相似文献   

16.
冬季白霜较多,观测员在夜间巡视或观测时均需刮去地温表表面霜层,稍不注意就会损坏温度表,尤其是曲管表。为此,在不违背《规范》的前提下,将一简便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冬季雪量较大,积雪消融后,地温场土壤水分含量猛增,湿润的土壤到了傍晚很快冻结成坚硬的土层,与之紧密接触的地面最高、最低温度表也与土壤冻结到一起,调整时稍不小心,就会将地温表折断.  相似文献   

18.
自动与人工测温仪器观测地温极值差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门头沟气象站2004-2009年不同温度传感器(自动和人工)在地温测量中得到的日极值差值序列的特征分析发现:地面最高温度月均差值在-2.5~2.0℃之间,并呈现季节和年际波动,平均差值超标率为17.5%,但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地面最低温度月均差值在-0.5~2.0℃之间,并呈现季节和年际变化,平均差值超标率为3.8%.分析了铂电阻温度表和玻璃液体温度表仪器自身误差和土壤状态、降水等因素对差值的影响.由地温表接触的土壤环境、安装状态、太阳辐射强度、天气条件等外部因素影响所产生的误差比仪器自身原因引起的误差要显著;外部因素造成的误差可以通过规范安装、改良土壤环境等方法减小或消除.提出了降低人为误差的具体建议,为观测人员正确维护地温表、提高观测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韩城市气象站由于未能及时发现20cm深地温表地下部分损坏,造成将近两个月的缺测事故。在正常情况下,一月份地温值是随深度增加而增高的,韩城站一月份5、10、15、  相似文献   

20.
战士爱枪、司机爱车、外科医生爱手术刀、气象员爱温度表等等,历来都被人们传为佳话。下面,记述一段发生在八十年代第一个春天里气象员以身挡雹保护地温表的动人事迹。今年3月3日中午,强劲的冷风席卷着雹云向桂西山区铺天盖地压来。刹时,一场罕见的雷雨、大风、冰雹灾害就要在百色山城出现了。正在观测值班的百色地区气象台吴任贤同志预感到露放着的地温表很危险,找防护罩来不及了。每秒十七米的大风伴随着雷雨、冰雹阵阵袭来,他顶风冒雨冲进雹天,纵步赶到地温场,横身护住温度表。他被风刮、雨浇、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