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月中旬,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在宜昌召开了中南地区地质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省(区)地质局的代表,地质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的同志到会指导,并邀请了冶金部中南地质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会议。通过学习讨论,初步明确了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地质科技情报工作的方针任务。  相似文献   

2.
在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贯彻党的十届二中全会和四届人大会议精神,掀起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中,《西北地质科技情报》编辑委员会于1975年3月1日召开了所内编委(扩大)会议。会议认为,《西北地质科技情报》刊物自1971年7月出版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和中共中央(1970)75号文件精神指引下,由于西北五省(区)地质局系统各级领导与广大职  相似文献   

3.
1972年9月8日至23日,冶金工业部在湖北省黃石市召开了冶金地质工作质量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冶金地质单位和有关设计单位的代表,共一百六十人。这次会议,主要是传达、学习和贯彻伟大領袖毛主席和党中央負責同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三次情报工作会议于3月17—19日在宁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22人。会议主要学习和贯彻全国第7次情报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和交流我局近三年来的情报工作主要进展,并落实了1987年度情报工作计划;讨论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局科技情报工作的意见和措施”;同时还成立了省地质力学专业情报网。会议由局副总工程师王学孟同志主持,朱国承副局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他首  相似文献   

5.
科技图书情报工作是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是整个科学技术工作的组成部份.在科技知识的积累与传播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因而,搞好地质科技图书情报工作,对地质事业的繁荣和创新,都有现实意义。 一、地质图书情报工作的作用 科技图书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八十年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图书情报工作关系密切。地质科技图书情报工作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王家枢 《地质通报》2009,28(203):384-387
科技情报工作是指在广泛搜集各种情报来源的基础上,运用类比、分析、综合、判断、逻辑推理等方法,鉴别各种情报信息,洞察当前科学技术的变化和发展,研究这些变化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意义,分析这些发展的内在规律并预测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判断其目前所达到的水平和未来可能达到的水平。加强地质科技情报工作是当代地质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中国的地质情报工作必须坚持3个服务方向,即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科技进步服务和为生产一线服务。建议中国地质调查局组建地质情报研究中心,选择重点领域开展情报研究,力争建立地质情报研究工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由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筹备并主办的地矿部东北地质实验科技情报分网第四届岩矿学术交流会,于1990年9月12日—15日在长春市召开。吉林省地矿局局长周翔、总工程师叶天竺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东北地质实验科技情报分网网长、秘书长、吉林省地矿局科技处和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测试所领导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计61人,他们来自东北三省地矿局系统,长春地质学院、吉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吉林石油指挥所、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等37个单位,西北地质实验情报分网也派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开展的大好形势下,为了传达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最近在西安召开的西北、西南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发动群众,做好科技情报工作,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于1974年11月26日至12月3日在临潼召开了陕西省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共120多个单位130多位代表。陕西省地质局和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西北、西南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总结、交流了1972年陕西省情报  相似文献   

9.
科技情报工作是指在广泛搜集各种情报来源的基础上,运用类比、分析、综合、判断、逻辑推理等方法,鉴别各种情报信息,洞察当前科学技术的变化和发展,研究这些变化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意义,分析这些发展的内在规律并预测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判断其目前所达到的水平和未来可能达到的水平.加强地质科技情报工作是当代地质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中国的地质情报工作必须坚持3个服务方向,即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科技进步服务和为生产一线服务.建议中国地质调查局组建地质情报研究中心,选择重点领域开展情报研究,力争建立地质情报研究工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受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委托,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于1990年6月5日至8日在北戴河召开了冶金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总局下属各冶金地质勘查局(院)的总工程师和部分总经济师,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工学院、冶金部科技情报研究总所、武警黄金指挥部等单位的专家和教授共38人,其中冶金地质学会理事和名誉理事20人.中国金属学会的代表及中国矿产地质经济研究院的同志莅临会议.总局姚培慧总工程师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冶金工业部和国家计委地质局分别委托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和地科院地质矿产研究所联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稀有稀土元素地质科研工作交流会》,1972年12月5日至23日在贵阳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科研、生产和教学等部门的149个单位,190多名代表.会议学习了马恩列斯、毛主席以及中央负责同志关于科研工作的论述,以批修整风为纲,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所鼓吹的"政治可以冲击其它"等反动谬论.贯彻毛主席  相似文献   

12.
1983年4月9—15日,地质矿产部在西安召开了地质矿产部1982年科技进展情报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司、地质矿产部科技情报研究所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各地质学院、各石油海洋地质普查勘探指挥部、海洋地质调查局等单位情报室负责人,各专业情报网组长单位等共60个单位90位代表。  相似文献   

13.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在全国胜利开展的大好形势下,《北祁连山地区铬铁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的研究》协作会议于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七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青海、甘肃省地质局及有关队(所)、兰州大学、西北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四十名代表。国家地质总局生产组、科技组及青海省科委也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首先学习了毛主席一系列最新指示和中共中央的有关文件,以阶级斗争为纲,  相似文献   

14.
1984年10月17—21日,地矿西北分网兰州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地质矿产情报调研成果交流会。这次会议是为了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把开发重点转向大西北”的战略决策,进一步落实地质矿产部第二次地质情报、图书馆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地矿部地质科技情报总网提出的紧紧围绕‘为“开拓大西北”作好情报服务’的课题,而召开的一次小型情报工作调研会。会前,  相似文献   

15.
实现四个现代化,地质工作要先行.全国地质部门工业学大庆会议在首都胜利闭幕.会议开得很好.地质战线新跃进的号角吹响了.英明领袖华主席、党中央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华主席、叶副主席亲切接见会议代表,体现了党中央对全国地质战线工人、干部、科学技术人员和职工家属的无比关怀和殷切期望.地质工作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尖兵.他们从事的是光荣  相似文献   

16.
1.1984年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科技情报》受地质矿产部政治部通报表扬,其编辑部被授予情报工作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17.
1990年5月16日~21日,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在山东蓬莱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安全工作会议.会议采取工作会与现场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上总结了1989年冶金地质系统的探矿与安全工作,表彰了先进,部署了1990年的工作.代表们通过现场参观,全面了解和学习了冶金部山东地质勘探公司探矿工作和安全工作方面的经验.冶金部地质勘查  相似文献   

18.
地质科技情报工作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科技情报工作自1958年起步至今已经过了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间,我局地质科技情报工作有了明显的发展,为促进本局地质、科技工作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当庆祝我局建局三十周年之际,回顾一下我局科技情报工作走过的历程,总结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使科技情报工作适应改革的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0月17日下午2时,“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第一次会议在国土资源部804会议室隆重举行。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油气勘探开发管理部、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地震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等单位的2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国土资源部部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田凤山同志主持。田凤山主任首先肯定了“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  相似文献   

20.
地质局于1988年3月7日—12日在广东省韶关市召开首届黄金地质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所属单位和部有关司局、情报所、广东省黄金公司的代表,共140多人。陈肇博副部长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部署1988年和“七五”后三年的任务。这次会议交流了金矿地质工作组织管理经验,学习了金矿地质专业技术知识,不仅开阔了找矿思路,而且明确了今后的任务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