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上海天文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于6月19、20两天,在上海科学会堂联合举行了1964年学术工作报告会.参加人数70余人.会议共收到报告38篇,会上宣读了33篇,另5篇作为书面发言.由万籁、刘振锐、邹惠成等同志宣读的6篇有关利用人造卫星及月球测定地面绝对坐标和历书时的调研报告,引起了与会同志的广泛兴趣和热烈讲座.这组报告,对天文学为  相似文献   

2.
学术活动     
全国第五次脉冲星与活动天体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4月8日至4月13日在四川省乐山市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各天文台及有关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等28个单位的代表共86名。会上报告了学术论文56篇,其中高能天体物理论文28篇,星系和宇宙学论文28篇。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学术交流和准备亚太会议,1987年3月24日-27日在上海市金山县由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和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天文学会和上海天文台联合举办了第二次全国恒星和行星物理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76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宣读了43篇学术报告和9篇邀请报告。 会议学术交流报告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包括密近双星、行星、各类变星、Be星、星团和恒星动力学等领域。主要内容有: (1)银河系结构和动力学常数新值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天文学会和上海天文台联合举办的“1987年射电天文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9月1日至3日在上海天文台举行。有来自全国11个单位的代表共39人参加,提交的学术论文报告共51篇。 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要目的是交流近一、二年来射电天文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为“亚太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作好学术准备工作。提交会议的学术论文报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可分为下列五  相似文献   

5.
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委员会于1984年11月16日至21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了人造卫星资料处理和定轨方法学术讨论会。到会的有中国科学院各天文台站和空间中心、南京大学天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测绘和国防科研部门以及其他有关单位的代表共59人。会上宣读了论文报告共26篇,书面报告8篇,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卫星观测资料处理、卫星  相似文献   

6.
学术活动     
由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持的第四届卫星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中旬在福建漳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学校、国防科委和总参测绘部门所属十九个单位的五十位代表。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卫星动力测地中的精密定轨和近地卫星定轨中的大气研究两个方面。会上共宣读了26篇论文和综述报告。紫金山天文台和总参测绘研究所的代表作了有关卫星动力测地中的多普勒资料处理和精密定轨问题的报告;上海天文台提出的报告中对Lageos卫星精密定轨所涉及到的各种摄动源作了详尽的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数学模式。总参郑州测绘学院和广州人卫站的两篇报告,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在大地测量等方面的应用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注意。关于大气及其在近地卫星定轨中引起的各种问题(密度模式,阻力系数和卫星面质比的变化等)也是与会代表所关心的问题,对紫金山天文台和57653部队  相似文献   

7.
天体物理前沿讨论会(1984年7月,上海) 上海天文台举办的“天体物理前沿讨论会”,在各天文台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于1984年7月14日至7月21日在上海召开。与会代表共75人。参加讨论会的除来自国内天文界外,部分高等院校物理系的同志及出版界的同志也出席了这次讨论会。 这次讨论会就当前天体物理的一些前沿课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其中十二篇邀请报告的内容涉及等离子体天体物理、类星体、X射线、黑洞物理、广义相对论中的奇异性定理、中子星、宇宙大尺度结构、星系数值模拟、银河系大尺度结构的红外特征及密度波理论等。加籍华人郭新教授应邀在会上作了“恒星风与质量损失”的报告。 整个讨论会讨论热烈,气氛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海天文台叶叔华台长在会上讲了话,对代表们莅临上海天文台表示欢迎和感谢,希望以后能在天体物理领域加强上海天文台与其它台站和天文系(专业)的合作。 这次讨论会的邀请报告将陆续在本刊全文发表。 (宋国玄) Colloquium on the Frontiers ofAstrophysics(Shanghai,July 1984) (Song Guoxuan)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文学会天文仪器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报告会于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一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天文学会共同举办。来自全国十个单位的四十七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天文仪器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德培、副主任龚守身、王传晋和蒋世仰分别主持了报告会。中国天文学会副理长、上海天文台台长叶叔华到会并讲了话。会上宣读了二十四篇论文(见附录及会议资料),其中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文学会1962年年会于8月20—26日在北京举行.代表一百多人,会上印发论文报告四十多篇,内容丰富,讨论热烈,盛况空前.在全体会议上,紫金山天文台张钰哲台长宣读的一篇论文“七颗变光小行星的观测研究”受到普遍的重视.该文采用小行星光电测光资料研究确定出七颗小行星的自转周期和自转物理根数,其中特别是确定了它们自转轴的方向.许多同志认为这是一项很有意  相似文献   

10.
1983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天文台连营寨观测站(河北省兴隆县境内)举行了“双星动力学”学术讨论班。参加这次讨论班的有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南京大学天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北京天文台等六个单位的36名科技人员。 这次讨论班上宣读的文章或工作报告共16篇,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天文学会天文仪器专业委员会主持的《光学望远镜的附属仪器》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上旬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八个单位的四十余位代表。上海天文台台长叶叔华到会向代表们讲了话,她鼓励从事天文仪器研究的同志团  相似文献   

12.
学术活动     
中国天文学会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于1987年11月15—18日在云南天文台召开了天文期刊编辑工作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北台、紫台、上海台、云台、陕台、南京天仪厂和北京天文馆等单位的学报、台刊,有关学术出版物和天文科普期刊的专职编辑人员20余人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上共收到学术和工作报告15篇。这些报告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1.如何提高天文期刊的质量;2.天文期刊的编辑技术规范;3.学术期刊对科研的作用;4.编辑工作的改革。 与会代表对报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交流了各刊多年的编辑工作经验,深入地探讨了天文期刊编辑工作中一些共同性的编辑学术问题。 “自然科学期刊的质量观”和“天文期刊的编辑  相似文献   

13.
学术活动     
1991年8月29日到9月3日,在浙江建德召开了第四次恒星和行星物理学术会议。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和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天文台和上海市天文学会联合举办。会议是以“恒星活动的观测和理论模型”为主题的专业会议,共收到学术报告40篇,包括邀请报告10篇,与会59名代表来自各天文台、大学和学术团体。 会议就恒星的四大活动:恒星的激变活动、类太阳活动、恒星的振动以及星周物质流活动为主要内容进行丁广泛的学术交流。会上报告了我国学者近期利用国内外仪器所做出的霞要天文发现,如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文学会图书信息出版工作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19~21日在安徽黟县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陕西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和南京大学天文系、北京天文馆的2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上共宣读了16篇论文。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在天文学知识创新工程业已启动的条件下图书信息出版工作的定位问题。代表们一致肯定了图书信息出版工作在知识创新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图书、信息、出版历来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建设,也是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的重要窗口。在当前知识创新工程中,科研更离不…  相似文献   

15.
1989年5月24日至29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了第三次恒星和行星物理学术讨论会,会议着重交流了近年来我国恒星物理研究成果和学科进展。会议克服了国内动乱造成的困难,实际与会代表65人,宣读学术报告35篇,内容涉及到: 1.高能源(脉冲星、X射线星和γ射线源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学术活动     
中国天文学会星表与天文常数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天文学会联合举办的“参考系连结和照相天体测方法研讨会”于1990年11月16—19日在湖北最省宜昌市召开。 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各天文台、大学天文系及测绘部门等14个单位共47名代表,会上宣读了有关的论文31篇,其中包括邀请报告、综合评述和近期研究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天文学会联合举办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运动和地球自转讨论会于1988年11月1日至5日在浙江省建德县举行。参加会议的六十位科学家和研究生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国家气象局,高等院校,黄河水利委员会等部门。会上提交的五十篇报告,涉及到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科学院和西德马普(Max Planck)学会联合主办的高能天体物理讨论会于1982年4月9日至17日在南京丁山宾馆举行.这是在我国举行的第一次国际高能天体物理专题讨论会.这次会议受到了我国有关领导部门的热情关怀和天文学界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9.
1982年3月8—12日,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史专业组在陕西临潼召开学术讨论会,出席代表约30余人.讨论的主题是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和利用.会议收到有关报告20篇,另有其它方面的天文学史报告10篇. 首先有席泽宗、宣焕灿分别就主题作了综合性报告:“东方古代天文记录在现代天文  相似文献   

20.
1986年8月25—31日,第一次全国恒星和行星物理学术讨论会在贵阳召开。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和行星物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和主持,得到了全国各有关天文台和大专院校的热情支持。出席会议的有十四个单位的六十五位代表,共宣读学术论文、综合评述和调研报告四十篇,内容涉及恒星的形成和演化,恒星风,恒星角直径、光度、光谱、偏振及同位素谱的观测研究,双星和星团,变星,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