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总面积为30.25万km^2,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素有“江河源”、“亚洲水塔”之称。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线和西部地区的生态屏障,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它不仅是一项造福于青海三江源区子孙后代的生态工程,也是一项惠及三江流域乃至全国人民的宏大工作。  相似文献   

2.
历时4天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2009年度项目初步设计和预算编制专家评审会2009年12月11日在哈尔滨市结束。土地、水利、道桥、财务等方面的专家对2009年计划投资9.95亿元、建设规模85.07万亩、新增耕地8.27万亩的三江平原东部地区的23个土地整理重大项目进行了论证,其中的21个项目通过评审。这标志着该省“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开始实施。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顶勋参加了最后一天的评审会议。  相似文献   

3.
三江源生态工程实施以来草地恢复态势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改善。为了正确认识该地区草地退化恢复的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2004年和2012年2期遥感影像,利用人工解译的手段获取了工程实施后三江源地区退化草地变化态势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退化草地的恢复态势,以及草地退化现状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 2004-2012年三江源生态工程实施以后,该地区草地退化呈现不同程度的减缓态势,而且局部地区草地状况明显好转;② 三江源地区各县草地退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退化草地变化以轻微好转和明显好转为主,退化发生和退化加剧现象仅发生在极少数县;③ 2012年三江源退化草地面积比2004年降低了5.78%,其中中度退化草地的面积减少最显著,下降了5.35%。黄河源和长江源草地退化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玛多县、曲麻莱县、称多县北部和治多县东南部草地退化最明显。三江源生态工程自实施以来,草地恢复态势及现状分析对归纳总结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基本教训,以及合理指导二期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记者从青海省发改委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2005年至今,我国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投入资金已超180亿元,今年将再投9亿元。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20世纪70年代起,气候变化及人为因素致当地草原、河湖等生态系统发生退化,源头涵水能力下降,对下游产生影响。2005年,我国启动为期9年的三江源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5.
近20年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植被生产力变化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江源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的生态安全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作为生态系统功能重要指标之一的净初级生产力的大小及其速率,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利用GLOPEM模型模拟得到的青海三江源地区1988-2008年的NPP数据,计算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外1988-2008、1988-2004,以及2004-2008年3个时间段的NPP年际变化速率,比较了三江源保护区内外的NPP年际变化。同时对三江源各个下属保护区的NPP增长潜力进行了排序,结果认为,三江源地区自生态系统工程实施以来,NPP有了明显的回升,回升速率约为0.47 gC/m2·a,其内部大多数子保护区的NPP也有了明显恢复,NPP回升的保护区占到总保护区数量的72%。  相似文献   

6.
一、在农牧业区多目标化探项目实施的意义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实施,国家对农牧业进行了战略性结构调整,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等再造西北秀美山川工程,生态环境地质的发展将对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7.
以“三江源”地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区遥感影像NDVI指数的提取,对植被盖度多级灰度分割,并通过野外的查证,对“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及其分布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为以后“三江源区”的草地分布状况以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三江源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敏感的区域之一,一旦遭到破坏则不可逆转。受三江源地区多云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很难获取大范围尺度上季相一致的、无云的Landsat遥感影像。本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对1990-2015年的相同季节的3766景Landsat影像进行像元级融合并重构最小云量影像集,借助GEE的并行云端计算,快速得到了能够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与监测。三江源时空变化与差异分析表明:1990-2000年生态环境质量呈快速下降状态,RSEI平均值从0.588下降到了0.505,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轻度恶化为主;2000-2015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速度变缓,并于2015年呈现变好态势,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不变为主,且轻度恶化面积大幅减少;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呈现出空间分异,自西向东,生态状况变差。基于GEE平台在三江源地区的实验结果表明,GEE可以作为大区域范围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的计算平台。  相似文献   

9.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的腹地,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故称三江源。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最重要、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调节区和产水区,是青海、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重要生态屏障。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几十年前还是令人称羡的  相似文献   

10.
4月19日,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3年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召开。、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并明确了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3年行动方案,指出了有效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实“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经济调控目标的重点工作方向.由此可见,“双保”作为土地管理的永恒主题,从“行动”发展为“工程”,不但体现了国土资源部党组不断深化科学发展理念的正确方针,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2011年扩大红层找水层位,从红层拓展到岩溶地区,实施的岩溶找水示范工程取得突破。据重庆市国土房管局负责人介绍,重庆市红层找水工程已进入常态化,连续9年列为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岩心钻探工作量的增加,高寒地区的岩心钻探施工也改变了“五一”出队,“十一”收队的老传统,冬季施工已逐步增加。但在高寒地区,冬季施工的难度巨大,对设备、工艺的考验尤为突出。本文以伊春地热钻探工程YCDR-井为例,旨在为高寒地区的岩心钻探冬季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浙江国土资源》2006,(11):F0002-F0002
浙江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位于杭州湾南岸的海涂围垦地.是浙江省重点培育的沿海三大省级化工基地之一。园区自1998年创建以果.已引进欧美、日韩.港台等国家(地区)发国内的投资项目165个,其中投产的生产性企业90余家,实施国家“一优两高”、“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工程”等高科技项目20余个,形成了以医药及其中间体,高档染料.有机颜料为主.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0-2013年三江源MODIS NDVI数据,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三江源植被生长季累计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的相关统计数据,探讨了人类活动对三江源植被变化的影响,最后通过气候因子与生长季累计NDVI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影响三江源不同地区植被变化的主要气候限制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3年三江源植被NDVI整体上呈增加趋势,NDVI明显增加的区域面积比例达17.84%,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西部和北部;明显减少的区域仅占0.78%,多零星分布于研究区中部;NDVI变化稳定或没有显著变化趋势的区域面积比例为59.64%,主要位于研究区东部和南部。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虽然促进了植被恢复,但对区域植被整体变化的影响有限,研究时段内区域植被整体好转主要受气候因素控制。西部长江源区的植被生长主要受气温影响,东北部黄河源区主要受降水制约,南部澜沧江源区降水和气温的限制性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国土资源》2006,(12):F0004-F0004
密山市国土资源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落实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政策为重点,以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为已任,创造性地开展了“提高素质年、依法行政年、业务建设年”等素质工程、责任工程和形象工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呈现出“三新”亮点。  相似文献   

16.
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三江源地区雪线上升,冰川后移,降水和径流减少,草场退化,土壤沙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根据三江源地区当前所处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环境背景以及土壤侵蚀营力作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类型与特征,重点研究了冻融侵蚀分布范围和强度、分布规律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各种土壤侵蚀类型中,冻融侵蚀分布范围最广;不同强度的冻融侵蚀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商丘地区是一个水资源总量偏少的地区。按可供水资源量,现状尚可维持,预计2000年和2010年全区将缺水2.16×108m3/a和7.37×108m3/a。为了尽快将商丘地区建成河南东部具有经济带动力的区域中心地带,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已成为关键性因素之一。对于本地区来讲,依法治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加大引水力度是实现地区水资源开发和保护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核心是抓好农业节水和城镇用水。本研究对地区性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行了可行性探讨,可供地区国土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日,商丘市政府为保护基本农田,对该市一重点工程——民权电厂中水利用工程,及时进行了点刹车,作出重新修改工程设计方案的决定。市长王保存指出:“一定要严格保护耕地,项目占地尽量避开基本农田,宁愿多绕道、多投入地上附着物拆迁资金,增加用地成本,也要保护好基本农田。”据悉,此项目是商丘市政府2007年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19.
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由于该地区沉积时间短,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不良工程地质条件严重地制约了港口的发展。该文查明了东营港地区工程地质问题,以区域地壳、地面和地基稳定性评价为基础,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分析,分别针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高层重型建筑,划分出基本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境内青海湖而得名。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与全国同步,全面开展国土调查,摸清全省自然资源基础家底,科学规划利用好自然资源,支撑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2019年,青海省在前面扎实开展各项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吹响全面开展“三调”工作的号角,把今年定为“决战年”,从三江源到祁连山,从青海湖到昆仑山,在72万平方公里的壮阔高原上,在世界屋脊、江源大地发起“大决战”、“攻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