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气候与环境预测和调控中的数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数学无所不在,现代科学与数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未能用严谨的数学方式表达的科学问题难于说是属于现代科学范畴的,现代的数学方法与现代提出的科学问题密切地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作者论述了现代的气候与环境预测和调控中的一些重要的数学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即预测问题,也包括数值天气预测等在内.在这方面论述的问题有预测问题提法的适定性;非线性系统的分叉、混沌、突变等和可预测时效的关系;不完整的观测资料四维同化问题;不同分辨率模式的嵌套问题;和数值求解的算法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自然环境的调控或即自然控制论,举例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改良局部气候、泥沙冲淤调控和最优航道工程、以及生态建设规划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气象软科学》2008,(1):189-190
杜朝晖在2007年7月23日《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按照问题和课题组织学习的方式,其基本要求就是以学科领域的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将体验和经验的获得作为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问题、内容和团队就是这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的基础,其教学组织具有如下特点:(1)按照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戴清娥 《湖北气象》2005,24(2):40-42
结合近几年武汉气象中心气象报务工作实际,指出了当前气象报务值班中存在的若干技术问题和责任问题,简单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对报务人员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二是熟悉所有操作规程,三是增强工作责任心,四是积累处理各类报务问题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基于KKT条件的稀疏编码算法.首先,将非凸非光滑的稀疏编码问题分解成两个凸非光滑问题;然后,巧妙地运用两个矩阵使两个凸非光滑问题转换成三个光滑凸优化问题,并通过KKT条件对三个问题进行求解,再通过凸优化理论证明三个问题在其对应规则下是非增的.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就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认识及其解决方法谈一点浅见,供参考。1认识2000年问题2000年问题似乎已成了本世纪末计算机的焦点问题,俗称“世纪虫”。事实上,2000年(Y2K)问题源于第一台计算机的设计者。为了降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6.
针对人脸识别技术中存在的高维问题、小样本问题和非线性问题展开研究.围绕人脸特征提取,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和Fisher线性鉴别来克服在人脸识别中的小样本问题,同时将人脸图像从高维空间映射到低维空间从而解决了高维问题;在分类识别方面,采用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功能的RBF神经网络进行模式分类,能够解决人脸识别中的非线性问题.在ORL人脸数据库上进行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进行人脸识别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7.
<正>Science杂志从2014年1月24日到3月14日,以"气候科学的挑战"为题,发表了7篇论文~([1-7])。这7篇论文评述了当前气候科学的一些核心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气候作为一门科学的生长点。了解这些问题以及研究这些问题的途径、困难及可能性,对我们是非常有益的。当然,这里介绍的观点也许并不都是完全正确的,也不是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核心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可以从这些问题的评论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从自然控制论看黄河上游人工增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用自然控制论原理和方法,从理论上探讨了用人工增雨来解决黄河断流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只有在黄河上游地区增加降水才可以缓解黄河断流问题,河曲地区是最佳人工增雨区.针对河曲有限区域人工调控天气问题,首次提出了解决人工增雨的正问题与反问题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河曲地区人工增雨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9.
我国气候变化概况及近50年来度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2007年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一线气象职工时指出:“气候变化是国际上的热点问题,气象工作者要做好研究工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人民群众福祉安康服务。”  相似文献   

10.
周洪祥 《浙江气象》2001,22(2):7-9,13
通常在研究预报问题时,只考虑预报因子,而没有考虑预报的克星因子.本文以夏天高温为例,来说明它的克星因子,克星因子在预报问题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浅议雷击事故鉴定的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雷击事故鉴定主体、鉴定程序、鉴定结论的探讨,阐明雷击事故鉴定的重要性,以使雷击事故鉴定更规范、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雷击事故鉴定主体、鉴定程序、鉴定结论的探讨,阐明雷击事故鉴定的重要性,以使雷击事故鉴定更规范、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13.
苏州紫金庵雷击原因分析及古建筑防雷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和总结了紫金庵遭雷击的3个原因:①高大古银杏树成为接闪点,②古银杏树接闪后对周围建筑造成雷电反击,③雷电电磁感应造成室内电路短路。对紫金庵内罗汉堂进行了系统的防雷设计,重点对紫金庵电源架空线直接入户部分进行了防雷整改。从古建筑物自身特点出发,对比分析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防雷。古建筑物和现代建筑物一样,也要注重雷电感应方面的防护。古建筑也有一些防雷方法,将防雷与艺术相结合值得现代建筑防雷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呼和浩特市区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中某汽车4S店遭受雷击的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和实地勘察,并综合各种调查结果,对雷击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完善电源及信号系统防感应雷设施方面,对该汽车4S店电子信息系统提出了雷电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次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及农村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天华 《河南气象》2014,(2):117-119
通过对2011年濮阳县农村一次雷击事故现场调查,分析和总结了此次雷击的3个原因:1)杨树成为雷击事故接闪点,在雷电发生过程中起到避雷针直接引雷的作用,是发生雷击事故的源头。2)杨树遭雷击后对村民住宅建筑造成雷电反击,当雷击到树木上时,树木上的高电压与附近的房屋、金属物体、电子电气设备之间间隙不够也会发生反击。3)雷电电磁感应引起雷电侵入波造成电气设备损害。此外,分析了当地农村住宅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主要问题:当地农村住宅大多为自建房,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标准化施工,基本没有防直击雷装置,易发生雷电灾害事故;随着农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冰箱、空调、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家用电器的推广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庭,这些电器的电源、信号线路多数是裸露架空引入,线路长且布线不规范,杂乱无章,一般没有任何雷电防护措施,是雷电波侵入的主要通道。因此应加强农村防雷安全监管和防雷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9年6月江西省九江一次雷击事故现场的勘察结果,利用雷电监测数据和剩磁检测数据对雷电流大小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造成雷击事故的可能原因有三方面,分别是电源SPD的保护级别不够、SPD的容量太小、接地引下线过长和截面积太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6—2010年广西雷电灾害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5a雷电灾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广西雷电灾害的时间分布、地理分布和行业分布以及人员伤亡雷灾地点分布情况。广西每年每一百万人中大约有0.56人死于雷击,农村是雷击重灾区,农民是雷灾的主要受害者。雷灾主要发生在汛期(4~9月),桂林雷灾最多,钦州雷灾最少,受损行业最多的是民用领域,占25%,人员伤亡雷灾中的雷击地点,...  相似文献   

18.
闪电监测定位资料在湖北省雷灾调查与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闪电监测定位资料在湖北省范围内所开展的雷灾调查与鉴定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的现状,介绍了湖北省闪电监测定位系统的特点;通过2个具体的雷击灾害事故,探讨了闪电监测定位资料在雷击事故分析、灾害调查与鉴定中的应用情况;初步分析了闪电监测定位系统的定位误差。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闪电监测定位资料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雷电为世界上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对煤矿安全生产同样构成严重的威胁,可造成煤矿电力系统故障、瓦斯爆炸等事故发生。文章重点介绍了煤矿的内部防雷和外部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与闪电定位仪资料,对2008年8月11日发生在鹿寨县的特大雷击伤亡事故进行分析得出,此次雷灾事故的直接致灾原因是石棉瓦小屋内的群众因跨步电压和旁络闪击以及接触电压而被击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