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文中采用石英的(40)Ar-(39)Ar法和单颗粒锆石的U-Pb测年法,结合前人资料,提出本区绿岩带初生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其中辽西排山楼金矿的成矿时代为(2 105.2±10.4)Ma,金厂峪金矿的成矿时代为(2 539±23)Ma,小营盘金矿的成矿时代为1 800Ma左右.构造期后再生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华力西中期,其中东坪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350.9±0.9)Ma,冀东头道门子沟金矿的成矿时代为(217.32±2.04)Ma,峪耳崖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金厂沟梁和二道沟金矿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2.
对华北板块东南缘蚌埠隆起区内凤阳县老山含石榴子石片麻状花岗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所研究样品中锆石通常具有核-幔-边结构。其中,核部年龄为新元古代(一个谐和年龄为673Ma±12Ma)、幔部年龄为三叠纪和具有岩浆结晶环带的边部年龄为159Ma±2Ma。锆石边部明显具有岩浆结晶环带以及高的Th/U比值(一般为0.14~0.45),其年龄代表该岩石的形成时代;幔部具有低的Th/U比值(一般为0.02~0.15),为变质成因;而核部常具有岩浆结晶环带,有时因重结晶等原因而模糊,其年龄应代表源区岩石的形成时代。由于继承锆石的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并经过印支期变质作用,这些年龄记录与大别山超高压岩石一致。因此,证明老山含石榴子石片麻状花岗岩为159Ma±2Ma,其为经历了三叠纪多期变质作用改造的华南俯;中陆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即由华南三叠纪俯冲陆壳物质再循环的结果。而华北板块通东南缘深部存在华南俯冲陆壳岩石,进一步证实在中生代华南板块至少已俯冲至蚌埠地区。  相似文献   

3.
碱交代作用的发育对于铀矿床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碱交代岩的特征与时代问题一直是铀地质工作者十分关注的关键问题。对诸广南部201矿床、361矿床、302矿床以及坪下水矿床的碱交代岩进行了室内外观测与鉴定并分别对采集的四个样品采用钾氩法直接测定碱交代岩的钾长石的年龄,测得其年龄分别为:201矿床(93.13±1.42)Ma,361矿床(75.46±1.47)Ma,302矿床(81.96±1.76)Ma,坪下水矿床(51.86±1.36)Ma。测年结果显示碱交代岩年龄比围岩年龄小得多,比矿床附近的中基性岩墙年龄也小,碱交代岩年龄与铀成矿年龄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4.
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对出露于青藏高原腹地羌塘地体唐古拉山中央隆起带北坡不同高程的木乃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裂变径迹测年,分别获得(66.9±10.9)Ma,(66.7±16.1)Ma,(65.2±9.9)Ma,(55.8±5.4)Ma和(55.6±7.5)Ma等中值年龄;部分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花岗岩体的形成年龄(67.1±2.0)Ma相当,这从另一角度证明了唐古拉山木乃花岗岩形成于白垩纪末期的事实。根据青藏高原羌塘地体的古地温梯度为2.45℃/100m~2.68℃/100m,磷灰石冷却温度为110℃,求得的木乃花岗岩浆成岩深度为4100m~4500m,木乃花岗岩的平均剥蚀速率为0.061mm/a~0.081mm/a,据此推算出藏北唐古拉山木乃地区的在中生代末以来的地壳隆升幅度至少在9550m~9950117.以上.  相似文献   

5.
西大别红安地区榴辉岩样品的锆石CL图像显示这些锆石为经历了后期变质重结晶改造的岩浆锆石;挑选锆石内部无变质重结晶区域进行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典型的岩浆锆石微量元素特点;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为1068Ma±23Ma(MSWD=1.8),应为该榴辉岩原岩形成年龄,指示该地区在中元古代晚期有岩浆活动发生;而锆石的εHf(t)值为8.2~18.1(加权平均结果为14.06±0.62),TDM为892Ma~1300Ma(加权平均结果为1062Ma±21Ma),表明榴辉岩的原岩来自亏损地慢。这些结果证实,大别地区存在中元古代晚期到新元古代早期的岩浆作用,且这一时期扬子板块有不同程度的地壳生长。  相似文献   

6.
理塘混杂岩位于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中段新龙县-理塘县一带,其内部保存有完整的混杂岩系,包括蛇绿岩残片、洋岛残块、洋内弧残块、复理石建造、裂谷残片、高压变质岩等,是恢复和反演甘孜-理塘洋盆演化的理想地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理塘混杂岩的物质组成、构造环境及形成时代,进一步约束了甘孜-理塘洋盆的时空、性质以及演化历程。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甘孜-理塘混杂岩带内蛇绿岩年龄为(346±17)Ma、(286.2±5.1)Ma、(219.5±2.2)Ma、(216.1±2.3)Ma,洋岛年龄为(271±10)Ma、(245.1±1.5)Ma、(211.8±1.8)Ma,在侏罗纪瑞环山组粉砂岩夹层中测得碎屑锆石最新年龄为(196±3)Ma,结合大量的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分析认为理塘混杂岩最早的年龄记录可追溯至中泥盆世,最晚可延至早白垩世,是甘孜-理塘洋盆中泥盆世-早白垩世连续演化的记录。综合以上研究成果,笔者还大致建立了甘孜-理塘洋盆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演化过程模式。  相似文献   

7.
武当群是南秦岭基底岩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时代及构造性质的研究,对认识南秦岭早期地质演化历史及其与扬子板块新元古代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武当群的时代归属、划分对比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采自南秦岭西峡-内乡和陨西地区武当群4件变质酸性火山岩及1件侵入武当群的花岗斑岩样品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定年,其中采自西峡-内乡接近武当群底部的1件火山岩样品的年龄为802±13 Ma,这一年龄可代表武当群底部地层的时代;采自该群中上部的3件火山岩样品,年龄分别为725±9 Ma、732±6 Ma和725±7 Ma;1件侵入武当群的花岗斑岩样品的年龄为703±5 Ma。根据上述结果,结合前人对武当群的研究资料,确定武当群的形成时代为810~720 Ma,相当于扬子地台板溪群;介于武当群与震旦系之间的耀岭河群可与南华系对比。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西天山地区比较典型的达巴特斑岩铜钼矿床矿区范围内出露的英安岩和花岗斑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对流纹斑岩和花岗斑岩中的锆石进行了SHRIMPU—Pb定年研究,分别获得了315.9±5.9Ma和278.7±5.7Ma。岩石化学、微量以及稀土元素特征表明从英安岩到花岗斑岩,岩体具有明显的分异演化特征和很好的继承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精确定年为准确厘定火山岩形成的时限和地球动力学背景提供了依据。结合已有的Re-Os法获得的矿化年龄,表明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初(278.7±5.7Ma),西天山地区进入板块碰撞-板内伸展阶段,由于深源岩浆侵位,在达巴特矿区形成了由花岗斑岩、流纹斑岩和流纹质角砾熔结凝灰岩组成的椭圆形火山机构,并导致相关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毛伟  李晓峰  杨富初 《岩石学报》2013,29(12):4104-4120
广东大宝山矿床位于南岭花岗岩带中带。它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多金属矿床,开采历史久远。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宝山矿床与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体为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因而人们较多地关注中生代的岩浆活动,而忽视了对其他时代岩浆活动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方法系统地测试了大宝山多金属矿床多个花岗质岩体和辉绿岩脉的形成时代,研究表明徐屋片理化流纹斑岩年龄为426.9±2.2Ma、九曲岭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船肚花岗闪长岩和大宝山花岗闪长斑岩形成时代分别为162.2±0.7Ma、160.2±0.9Ma和161.0±0.9Ma。矿区内两条辉绿岩脉的年龄分别为210.4±1.4Ma和163.9±1.8Ma。这些结果证实大宝山矿区内存在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等多个旋回的岩浆活动,中晚侏罗世铁镁质的岩浆活动可能存在对成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吉林辽源西保安群是大面积花岗岩侵入体中的残留的构造岩片,传统认为属于华力西晚期或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系。本文通过对接触界线附近花岗质糜棱岩样品采集和锆石SHRIMP U-Pb定年,获得多组锆石年龄值为236~231Ma、267.6~358.6Ma、416.3±6.8Ma、956±16Ma。认为该区花岗岩的侵入期次相当复杂,发育有早中三叠世岩体和发生了中、晚华力西期岩浆活动,西拉木伦河碰撞带可以东延至此,残留锆石的年龄与加里东期和Rodinia期拼合的构造岩浆活动相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