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平顶山矿区二_1煤层煤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煤岩学和煤化学方法,对平顶山矿区二_1煤层的煤相组成、泥炭沼泽类型及其形成条件进行了探讨。将煤相划分为还原相和氧化相。它们具有相应的定性和定量指标。二_1煤层由3~4个周期性相序构成,反映了成煤沼泽由森林沼泽向草本或草本木本混生沼泽的演化过程。这种相序可能代表一种滨海平原环境下的聚煤特征。二_1煤属贫营养的雨成凸起沼泽,基本上为原地堆积成煤。二_1煤层形成于淡水泥炭沼泽,但其顶部曾受过半咸水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
济源煤田下冶勘探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西部山区。该区为一单斜构造,主要地层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等,地层倾角7~14°。共含六个煤组,14层煤,煤层总厚6.50m,其中可采煤层总厚3.17m。一_1、二_1、二_4、七_1为主要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不可采,但偶见可采点,如二_5、二_3、一8~2、一_2煤等,煤层多而  相似文献   

3.
登封煤田主要煤层中镓的赋存规律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对太原组一_1煤、山西组二_1煤、下石盒子组的四_3、五_3煤及其顶、底板,夹矸中镓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初步分析了富集原因,并对综合利用提出了浅见。  相似文献   

4.
研究区内二_1、一_1煤层为肥煤~无烟煤,煤等变质线倾角大于煤、岩层倾角,煤类围绕岩浆岩呈环状、弧状及条带状分布。据煤变质理论,该区以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5.
河南新郑矿区山西组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郑矿区山西组形成于海退环境,自下而上由滨岸海退旋回和二个不完整的三角洲旋回组成、二_1煤是潮汐改造的三角洲河口纵向砂脊上的潮坪泥炭沼泽沉积,由于纵向砂脊呈南东向排列,厚煤带也呈南东向展布。二_1煤形成后,高建设性浅水三角洲继续快速向东南方向推进,在下三角洲平原顶部形成了二_3煤。  相似文献   

6.
河南山西组二_1煤古泥炭沼泽的类型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山西组二_1煤成煤古泥炭沼泽的类型及演化可明显地分为3个区:豫北区,二_1煤形成于上三角洲平原的淡水森林泥炭沼泽;豫西西部区,形成于泻湖海湾演化来的半咸水草本和森林泥炭沼泽,底部分层成煤植物为草本,煤层形成于最大海退期,结束于一次短暂的海侵;豫西中东部区,形成于潮坪演化来的淡水森林泥炭沼泽,上部分层形成于半咸水泥炭沼泽,结束于一次短暂的海侵。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数字测井记录的数据与煤样化验数据,采用体积模型和回归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白坪勘探区二_1煤进行煤质分析。结果发现,研究区二_1煤的灰分含量与自然伽玛测井数据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利用其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灰分预测,效果较好(误差均小于10%),成果可靠,这为数字测井的综合利用提供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安鹤煤田伦掌井田二_1煤层瓦斯含量高,对其进行研究对下一步煤层气的开发和矿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勘探阶段资料,对二_1煤层瓦斯成分及含量的控制因素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二_1煤埋藏深,煤层厚,瓦斯含量高,为22 m~3/t左右,瓦斯成分甲烷(CH_4)在95%以上,具有较强的甲烷吸附和储集能力,压力在0.98~2.16 MPa。二_1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主要受煤层埋深、煤厚、地质构造、围岩、顶板岩性以及排放条件等因素的控制。结合邻近生产矿井二_1煤层瓦斯的资料,预测出本区二_1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通过对二_1煤层瓦斯赋存特征的研究,为瓦斯地质灾害的防范治理、煤层气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降低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相似文献   

9.
豫东永城煤田山西组二2煤形成条件与聚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认为二_2煤是在海湾—碎屑潮坪沉积体系与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二_2煤分布稳定、厚度较大,灰分与硫分含量低,其厚度与直接顶底板泥岩厚度及底板砂岩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焦作五里源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_1煤层属无烟煤三号,吸附瓦斯气能力强,含气量较高。根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要求,对二_1煤煤层气赋存情况做了勘查和样品含气量测试,对影响勘查区二_1煤层瓦斯赋存条件的主要地质因素如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岩性的气密性、以及区内断裂构造性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二_1煤层厚度越大,含气量就越高;泥质岩性对煤层瓦斯的富集和逸散能起到了良好的储存和阻隔作用;构造破碎带往往会形成导气通道,距离断裂带越近,煤层生成的瓦斯越容易逸散,从而降低了煤层的含气量。  相似文献   

11.
煤相及相关地球化学特征,是指示古泥炭沼泽条件的重要标志。基于木里矿区义海煤矿下_1煤层的显微组分特征、煤相和地球化学等测试分析结果,对该煤层的煤相及古泥炭沼泽演化开展精细研究。结果表明,下_1煤层垂向显微组分含量构成5个演化旋回,对应煤相演化的5个阶段。时间序列上,下_1煤层的沼泽水体的水介质条件呈现出波动式变化,且这种波动式变化与煤相阶段及煤岩组分垂向分段存在一定的吻合,第Ⅰ、Ⅱ阶段水动力条件经历了由弱变强的演化过程,第Ⅲ~Ⅴ阶段水动力条件由弱至强再减弱的演化趋势,阶段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12.
文中简介了嵩山地区水文地质分区及其特征;分析了该区荥巩、偃龙两煤田的二_1煤层底板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从而论证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对正确认井温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焦作地区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太原组由潮下浅海、障壁岛、泻湖、潮坪等沉积环境组成,并发育风暴沉积的灰岩和砂岩。Ⅰ_2煤和Ⅰ_5煤是本组的主要煤层,系形成于广阔的潮坪泥炭沼泽环境。山西组由潮坪、海滩脊和三角洲平原等沉积环境组成,Ⅱ_1煤层是本组的主要煤层,厚度大、分布广、煤质低硫中灰。煤层厚度变化主要受沉积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云南临沧地区帮卖盆地含铀煤中锗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帮卖盆地是一个不对称山间向斜盆地,其基底为海西·燕山期(γ~3_4-γ~2_5)花岗岩体。盖层为新第三纪的含煤碎屑岩。锗矿体大部分存在于N_1~2煤层中。含铀煤主要为变质程度低的褐煤,属于半暗-半亮煤、暗亮煤及亮暗煤。锗在煤中的存在形式:1.主要为腐植酸锗络合物及锗的有机化合物;2.一部分呈吸附状态;3.极少数呈类质同象。  相似文献   

15.
张坤  柳蓉  刘招君  张超 《世界地质》2017,36(3):903-912
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及岩芯观察,岩石矿物组合、有机地球化学和工业分析等资料,对梅河盆地梅河组上含煤段煤与油页岩成矿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油页岩与煤相比,具有较低的挥发分及有机碳含量,较高的灰分。煤层顶板油页岩与煤层底板油页岩相比,具有较高的挥发分及有机碳含量,较低的灰分。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Ⅰ-Ⅱ_2型,其中,煤层底板油页岩主要为Ⅰ型,煤层顶板油页岩主要为Ⅱ_1-Ⅱ_2型;煤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_2-Ⅲ型。梅河组上含煤段发育于盆地萎缩阶段,含煤、油页岩岩系主要发育于扇三角洲前缘-浅湖-沼泽沉积环境,煤与油页岩的成矿序列形成于与沼泽有密切成因联系的浅湖环境,主控因素为浅湖时期的湖平面或沼泽时期的潜水面。  相似文献   

16.
用回归分析评价B2煤厚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地质概况吴桂桥井田属于豫南确山煤田,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含煤层35层,其中可采煤层22层,主要可采煤层7层。位于煤系下部的B_2煤层相当于豫西的二_1煤,是本区最主要的可采煤层。对影响B_2煤层厚度变化的因素,以往多从沉积环境、地质构造等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和评价。本文拟通过3个原始资料:侵入B_2煤的火成岩厚度、山西组内砂岩厚度和山西组地层厚度,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其对B_2煤厚的影响程度,并作出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7.
河南焦作矿区二1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河南焦作矿区地质条件、浅部煤田勘查区主要可采煤层二1煤煤层气含量,建立了数学模型,预测了深部煤田预测区二1煤煤层气含量.依据该矿区二1煤储层特征、煤层气资源条件,初步评价了该矿区二1煤煤层气资源潜力和可采性.  相似文献   

18.
孔位测量数据是见煤点定位计算的起始数据,当然精度要高,但又应该经济合理。本文拟通过分析计算,论证孔口测量误差对见煤点误差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一点个人看法。 笔者认为,见煤点定位中误差(M_C)由孔口测量中误差(M_s)与见煤点测井定位中误差(M_L)组成,即 M_c~2=M_s~2 M_L~2 测井误差包括测斜仪误差与电缆深度误差(本文以孔深丈量误差代替)。目前测斜仪倾角的标定误差(M_α_1)为±1°,读数误差(M_α_2)为± 0.5°;方位角的标定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二维地震、钻孔揭露及测试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认为三李深部勘查区滑动构造面行迹为宽缓的倒"抛物线"型展布。研究表明:因滑动构造的挤压、揉搓作用使二_1煤层原始结构遭到破坏,形成了碎粒状、鳞片状等构造煤;煤层厚度及煤质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厚煤带一般分布在煤层埋深的浅部或无煤(区)带的前缘地段,薄煤带和无煤(区)带则分布在中部地段;位于地堑之内的瓦斯含量较高(58.15 m~3/t)。  相似文献   

20.
登封-新密煤田滑动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 煤田构造基本特征本区地层属华北型,从老到新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第四系。煤层赋存于石炭二叠系中。位于山西组下部的二、煤为主采煤层,厚约6~8m;位于石炭系铝土质泥岩与L_1石灰岩之间的一_1煤,厚1m左右,局部可采。煤田构造形态为一宽缓、西窄东宽且较为完整的复式向斜。北界是荥密背斜,南界为龙坡寨背斜。区内以EW向高角度正断层发育为特征,除牛店、关口断层是南降北升外,其余都是南升北降。滑动构造的广泛分布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