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Bouto.  C 徐肇忠 《地图》1992,(4):49-56
本文中,采用滤波技术和有条件的最佳拟合调整来介绍线划制图综合的过程,首先将原始线划的一系列坐标变换成它们的斜率值,再通过会立叶变换计算出斜率的光谱,使用数字指数滤波和逆付立叶变换得到滤波后的斜率。然后再将滤波后的斜率变换成派生的光滑线划,该线划就是对原始线划进行最佳拟合。这个最佳拟合处理确保原始线划与派生线划之间的相似 ;采用滤波是根据原始地图和派生地图的比例尺自动选择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和图像去噪常见的滤波方法,采用几种常见滤波分别对模拟差分干涉图和EVISAT卫星获取的矿区真实合成孔径雷达(ASAR)数据的差分干涉图分别进行滤波去噪处理,并对其去噪效果进行分析。采用小波变换和中值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对矿区真实ASAR数据差分干涉图进行去噪处理,并对先中值滤波再小波变换和先小波变换再中值滤波两种方式去噪结果分别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先小波变换再中值滤波去噪后,图像保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在简略分析Fourier变换滤波、中位数滤波、人工检测滤波以及方向滤波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方向模块拟合条带的斜率,并用概率统计的思想检测条带的位置,线性内插得到条带上各像素的灰度值的滤波方法,它不仅能很好地消除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图像条带噪声,而且保留了图像上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XAS80到CGCS2000坐标转换的自适应拟合推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自适应滤波思想,将相似变换作为坐标变换函数模型的趋势项,把模型变换后的残差看成随机场,通过自适应因子调整信号向量与观测向量的先验权比,尝试通过自适应拟合推估法进行坐标变换,并将其应用于1980西安坐标系(XAS80)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坐标变换。计算结果表明,自适应拟合推估法的坐标变换结果精度明显优于相似变换结果和拟合推估变换结果。  相似文献   

5.
韩买侠  王文利  王小华 《东北测绘》2012,(10):175-176,179
带状地形图狭长,带状数字线划图坐标转换涉及坐标转换参数和接边问题。本文采用多项式拟合法和分区块重叠带,确定区块坐标转换参数,实现了带状数字线划图坐标转换,解决了分区图形坐标转换的接边问题。并采用实测带状数字线划图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实验,转换精度高,能够满足大比例尺带状数字线划图坐标转换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存在的条带噪声,提出了一种频域滤波与直方图匹配相结合的去噪方法。首先利用变换域的方法提取条带噪声;再利用butterworth滤波器滤除条带噪声成分;最后将滤波后的结果影像作为参考影像,对原始含条带噪声的影像进行基于影像列的直方图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条带噪声。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Gabor滤波和马尔科夫随机场的彩色纹理特征图像的分割算法。首先对色彩和纹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将RGB色彩空间非线性变换到CIE-LUV空间,构造颜色的特征向量;然后对原始彩色图像进行Gabor滤波和高斯平滑处理,得到恰当表示原图像的灰度纹理图像;再对原图像建立MRF分割模型,结合色彩和纹理信息,运用贝叶斯理论和迭代优化算法估计最大后验概率(MAP)。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图像分割。  相似文献   

8.
K-L变换是将图像的多维信息进行数学正交矩阵变换,从而将原始图像的多个指标简化成几个少数综合指标的一种方法。多极化遥感图像经过K-L变换后,保留了原始图像辐射信息主要成分,从而降低图像的维数,节省图像存储空间,大大提高图像检索和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FIOUGH变换为基础的海浪波长波向分析法,并对SEASAT合成孔径雷达获取的海洋遥感图像进行了方向和波长分析。该方法模拟人类纹理视觉机理,首先应用CFCM动态聚类方法对波峰、波谷和过渡带进行分类,然后采用随机行走模型对分类图像进行滤波,以获得整图的全局走向信息,再以此先验信息为先导对分类后的纹理图像进行定向跟踪拟合,得到代表海浪波峰的直线族图,最后在再对此图进行HOUGH变换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精确的波长与波向。  相似文献   

10.
InSAR干涉图的零中频矢量滤波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提出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干涉图的滤波方法。该方法引入无线电技术中的零中频技术,将干涉图由高的中心频率变为零中频信号,再将信号分解至矢量空间中的两路正交信号,得到正弦支路信号和余弦支路信号,并分别进行低通滤波处理,最后根据滤波后的两路正交信号计算出滤波后的零中频干涉图,并恢复干涉图的原始频率,得到原始干涉图的滤波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滤波效果较好,能够解决干涉图条纹密集时滤波处理困难、效果较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的满足经济建设中规划和设计、信息化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现有的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缩编成所需比例尺的数字线划图,这一作业项目势在必行。本文简要叙述了1:2000数字线划图缩编成1:5000数字线划图操作过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将模型的动态系统分析与具有统计特性的多尺度信号变换方法相结合,首先将状态方程采用数据块变换的方式以得到新的状态块方程,并将量测方程表达为数据块的形式;然后将量测向量进行多层小波变换以得到新的量测向量,并结合状态块方程进行卡尔曼滤波;最后根据卡尔曼滤波结果建立多尺度分布式融合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尺度的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器及原始尺度的多尺度融合算法,本算法可明显地提高系统的滤波精度。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小嵩草高寒草甸返青期遥感识别方法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嵩草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研究其返青期识别方法对于模拟及预测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植被返青期遥感识别方法主要是先对遥感植被指数原始时序数据进行拟合去噪声再求取返青期,各种方法对研究区域、研究经验、参数设置、函数初值设置等有很强的依赖性。为避免返青期识别方法在曲线拟合时对参数初值的依赖性和陷入局部最优解,本文引入了模拟退火算法对双高斯和双逻辑斯蒂函数进行参数优化,并分别对基于以上两种函数及多项式拟合的植被指数时序曲线进行对比,从而选出最佳拟合方法,最后采用最大斜率阈值法、动态阈值法和曲率法识别返青期。利用青藏高原小嵩草高寒草甸34个样本点的返青期地面观测数据及相应的8 km分辨率的NOAA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时序数据对以上各种组合的返青期遥感识别方案进行了测试,并选取了153个遥感实验点求取了近30年(1982年—2011年)青藏高原小嵩草高寒草甸的返青期,结果表明:采用双高斯函数拟合的NDVI曲线与原始NDVI时序数据最为接近,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大斜率阈值法识别的小嵩草高寒草甸返青期及其变化趋势与地面物候观测结果最为一致;同时发现近30年青藏高原小嵩草高寒草甸的平均返青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第120—140天,并且呈逐年提前趋势,30年来提前了7天。  相似文献   

14.
结合无人机航摄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优势,对硬件系统总体架构和软件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进行分析,采用合理的数据编辑和滤波算法,形成了一套无人机空中激光扫描测绘系统。并在西安未央湖附近进行了实地飞行试验,对系统硬件的稳定性和软件各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最后对采集的点云数据处理后的线划图精度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该系统采集的点云数据滤波后内插生成的地形图主要指标达到了1∶500地形图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原始序列平滑处理和用直线斜率代替t=k+1/2时刻导数两方面的问题,该文在分析GM(1,1)建模过程和原理的基础上,应用中心逼近原理,提出了基于原始序列的灰色预测模型OGM(1,1)。对于严格呈指数增长趋势的原始序列,通过平滑处理使其更利于建模,再通过累减获得新的初始序列,建立OGM(1,1)模型。通过对高增长、低增长和缓慢递减3种类型实测数据序列验证分析,比较GM(1,1)、PGM(1,1)和OGM(1,1)3种模型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拟合和预测结果,结果表明OGM(1,1)模型拟合效果更好、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多分辨率方向高程限差的LiDAR数据滤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了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原理的基础上,将小波变换引入到机载LIDAR数据滤波中,利用金字塔分层理论实现原始DSM数据的快速组织,加快计算速度,提高滤波效率。同时在滤波阈值选择中顾及整个区域的方向高程差,使判断条件更加符合地形特点,提高滤波的准确度。本文最后利用实际的LIDAR数据进行了实验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局部极值抑制的Harris算子,实现了特征点和边缘线的联合提取。采用基于主方向的边缘跟踪,实现了边缘的矢量化存储。实验证明,改进后的Harris算子在特征点和边缘线联合提取时较原始算法效果更好。本算法采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对边缘线进行拟合,从而进一步对边缘特征进行描述,有利于数据管理和后期的特征匹配。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ICA算法的全极化SAR的滤波方法.首先对全极化SAR的四通道dB强度影像进行ICA变换,分离出信号及噪声分量,将噪声设为极小值,然后利用混合矩阵混合得到滤除噪声后的强度影像,结合原始相位信息,计算滤波后的散射矩阵.采用Foulum地物的EMISAR数据进行试验,并采用相干斑指数、均方差指数、边缘保持系数以及极化相关系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有效滤除影像的噪声,在边缘等细节信息保持上也具有较大优势.此外,滤波后影像虽散射特性发生改变,但维持了地物间的差异,在基于统计特性的精细分类、边缘信息及小目标检测方面仍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李全  杨明  陈飞 《测绘通报》2007,(11):14-16
根据图形线划矢量斜率即栅格图形中"台阶"对栅格图形的无损放大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栅格图形放大方法。该方法在保持原图形的形状和走向不变的基础上,使放大后图形的台阶保持原图形的单个像素宽度,不随着放大倍数增加而增加,有效地提高了栅格图形放大后的图形质量。  相似文献   

20.
图像融合可以提高原始图像的质量、增加可视性效果、充分挖掘影像特征,为影像后期的深入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但现有与Pleiades-1卫星影像有关的图像融合方法还甚为少见。因此,本文以遥感处理软件(ENVI4.8)为处理平台,采用该软件自身提供的HSV,Brovey,PC,Gram-Schmidt,Color normalized,PAN Sharpening变换6种融合方法对Pleiades-1卫星影像进行融合处理,经主观评价和定量评价后可以看出,Gram-Schmidt变换能明显提高原始图像的质量,融合后的效果最好,因此Gram-Schmidt变换是Pleiades-1卫星影像最佳的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