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钻探现场,应把钻取的岩心进行清洗、编号、加牌、按顺序摆放在岩心箱中。随后,写好箱号和箱的回次号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影响地质资料的准确性。据笔者在现场的观察,最容易发生的错误就是岩心倒置。近年来,由于新工人比例增加,这种现象有增无减。岩心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1.现场记录员和班长责任心不强。①清洗岩心时,把岩心一次全部倒入水桶中,造成岩心混乱;②从岩心管中敲出岩心时,将钻具吊悬的角度过陡、造成岩心一次涌出,使岩心混乱;③从岩心管里取出的岩心顺次正确,但由于几个人同时动手向岩心箱摆放,使岩心发生倒置。 2.置于岩心箱中的岩心,本应把先进入岩心管的岩心摆在前头,使本回次的岩心与上回次的最后一块岩心相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字岩心技术,对岩心CT扫描图像进行处理,结合分形理论求取数字岩心的分形特征参数并通过构建数字岩心的等效分形介质模型对岩心渗透率进行预测。首先对两块砂岩岩心进行了微米CT扫描,提取岩心孔隙网络模型,分析岩心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岩心的孔喉半径分布与孔喉配位数分布对岩心渗透率有一定影响;其次利用MATLAB、Image J等软件对CT扫描得到的数字岩心及帝国理工学院网站公开的数字岩心进行处理,基于分形理论求取数字岩心分形维数、迂曲度、迂曲度分形维数和最大孔隙直径等参数;最后基于分形渗透率模型对岩心渗透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渗透率与岩心渗透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97。因此,基于数字岩心技术,通过构建数字岩心等效分形介质模型,可以有效预测岩心渗透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分辨率图像融合的多尺度多组分数字岩心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一分辨率的数字岩心模型无法完整描述岩心不同尺度结构信息的问题,以砂岩样品为例,通过对岩心多分辨率CT成像,采用基于特征的图像配准方法实现了不同分辨率岩心图像的精确匹配。通过融合不同分辨率岩心扫描图像进行孔隙分割和矿物分割,构建多尺度、多组分的数字岩心模型。结果表明:多尺度多组分数字岩心模型可以表征跨尺度的岩心孔隙结构,孔隙分布与核磁测量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与Qemscan相比,数字岩心矿物体积分数同X衍射测定结果更吻合,真实地还原了岩心不同组分的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4.
用双层岩心管钻进时采取岩心的方法多为干取或使用岩心提取器。但是这两种采取岩心的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干式采取”不能经常牢靠地将岩心全部提取上来和保证岩心质量。如钻进煤矿时能导致岩心样品的灰份增高等。采用岩心提取器就使得双层岩心管的结  相似文献   

5.
毛章甫  饶士良 《探矿工程》1984,(5):39-39,51
为了获得单孔岩心确定地下岩矿层或断裂面的产状,地质矿产部探矿工艺研究所与上海地质仪器厂共同研制成了KDS-1型随钻岩心定向仪和定向岩心产状测量器。定向岩心产状测量器是为定向岩心测量层  相似文献   

6.
陈辉 《安徽地质》2023,(2):186-189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原始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征,潜在使用价值很大。实物岩心获取成本高,且在保管和服务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地被破坏或风化,通过开展实物地质资料重要岩心数字化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岩心数字化与信息共享水平,还能够创新岩心数字化资料汇交、保管与服务机制。本文介绍了安徽省实物岩心地质资料管理现状,总结了当前岩心数字化技术方法及应用领域。通过安徽省区域中心重要岩心数字化项目实施,探讨了安徽省岩心图像扫描技术和工作流程,并阐述了岩心数字化的重要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工程勘探钻孔岩心图像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心是勘探的重要成果,传统的岩心管理方法已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以河南省钻孔岩心数据为例,建立了岩心图像管理系统。系统是在建立图像管理实体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借助于GDI+图像处理和文字显示技术,实现了岩心图像入库、图像绘制及图像编号,使用Image类打开和保存一个Image类对象,使用Graphics类在视图中绘制Image类对象,设计了CNNImage、CNNARowAlbum和CNNAlbum三个类用于管理三级图像;实现了岩心相册建立、岩心对比及岩心查询等功能。该系统便于勘探人员观察、处理和分析岩心信息。  相似文献   

8.
长期使用岩心管表明,钻粒钻进时岩心管的外径迅速磨损。岩心管的底部磨损最大。在岩心管与钻头连结处的管壁厚度是不牢靠的,因此不得不经常更换岩心管。近几年来,许多地质队在钻粒钻进时采用壁厚由6.5到7.5毫米的接头管料制造的岩心管。  相似文献   

9.
在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的带压转移过程中,岩心衬管抓捕装置是实现样品转移的关键。岩心抓取是在岩心管内进行,属于非可视化操作过程,同时岩心样品和抓捕器都处于高压液体中,岩心衬管与岩心管之间的间隙非常小,要保证岩心样品的原位状态,对岩心抓捕装置的结构设计、精准定位、快速抓取和释放都有很高的要求。根据该装置所需实现的抓取、拖动、定位和释放功能,设计挂盘自锁和触碰解锁机构,探针抓取衬管,经过室内抓捕实验,该机构可以顺利抓捕和解卡,其结构简单,能在压力状态下进行岩心转移,加快了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带压转移装置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岩心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的第一性资料。大庆油田勘探开发近四十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岩心资料。本文针对目前大庆油田岩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工艺合理性,技术先进性,成本投资等方面首次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法优选岩心管理方案,实施系统的岩心质量管理,提高了大庆油田的岩心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益。  相似文献   

11.
一、“无岩心钻进”应改为“部分钻孔不取岩心钻进”。这是因为:在所有普查钻及勘探中所打的控制钻都必须按规定取岩心;在勘探钻孔中具体到某一个钻孔也不是全部不取岩心,故称为部分钻孔不取岩心钻进(简称不取岩心钻进)。  相似文献   

12.
反循环钻具     
为了解决破碎地层岩心采取率不足的问题,我队配制了一种反循环钻具.经过三个钻孔的使用,岩心采取率均达到95%以上.钻具结构如图所示.短接管长300~500毫米,岩心管长3~5米.孔底的冲液在喷反作用下,沿着岩心管与岩心的间隙上升,顶开球阀.此时由于流速减慢,破碎岩心混层现  相似文献   

13.
在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能源勘探过程中,获取不同地层和不同岩性的完整天然岩心不仅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同时还需要较高的经济成本。因此,利用人造岩心模拟已知物性参数的原位地层来替代天然岩心已成为非常规能源领域内的一种研究趋势。针对现有人造岩心技术存在的长度较小、难以满足特殊实验需求,长岩心均匀压实较难以及对原位地层物性参数模拟的准确性不足等问题,研发了一种人造长岩心制作仪器与工艺。根据均匀性试验和正交试验等测试结果,得出一种可靠的均匀人造长岩心制作方法,提出了一种准确模拟目标地层物性参数的试验思路,同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岩心物性参数的影响机理,并量化研究了多因素及交互作用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出的岩心制作仪器与工艺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较高,所制岩心均匀密实。密度、渗透率和孔隙度随长度的变化均控制在3.3%以内,且可制作物性参数分段差异的岩心,既简单实用又成本低廉,而且,该人造岩心制作方法能准确模拟冻土区水合物地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孔隙尺寸空间分布也与天然岩心较为相近,仿真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钻探岩心编录一直是地质勘探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高光谱探测技术的发展为岩心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编录技术。为了使获得的岩心资料能永久保存且便于使用和分析,笔者开发了钻探岩心高光谱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通过该系统使用者能方便管理、查看钻探岩心数据,快速提取、分析岩心矿物的光谱特征,为后期矿物的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九江大队一分队,最近用竹子作岩心箱试验成功。用竹子作岩心箱好处很多:可以节约木材,搬运轻便,成本低,二角钱就可以作一只,比木制岩心箱要便宜十多倍。一分队预计今年全部用竹制岩心箱,可为国家节约一千四百多元。因而用竹子作岩心箱是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资源与环境深部钻探工程计划通过两井四孔的连续取心,获得国际上第一个连续的白垩纪陆相沉积记录。作为该项工程的主体钻孔,松科2井东孔采用非定向取心技术钻取营城组至火石岭组的连续岩心;为满足更高精度科学研究的要求,需要获取松科2井东孔岩心的准确深度与方位信息。基于电成像测井图像与岩心扫描图像上的4种典型特征,利用成像-岩心扫描图像综合处理软件开展岩心空间归位工作,完成了松科2井东孔三开中途完井井段的岩心空间归位工作;对归位结果进行了质量评级。结果表明,归位质量等级在AA和AB的岩心占半数以上;粗砂岩、砾岩及火成岩等层段岩心的深度归位比较准确;泥岩、泥质粉砂岩等层段岩心方向定位效果较好。岩心校正深度误差整体上随钻井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符合实际规律。岩心空间归位结果为下一步的地质分析及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岩心保管费用,我队试验用整箱岩心拍摄彩色照片来代替大部分岩心的保管。岩心彩色照片能辨别沉积构造特征,逼真地反映生物化石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准确地显示地质编录注记内容,是校验钻探地层编录和测井  相似文献   

18.
岩心管在使用过一个时期以后,大都因管子太薄,车不出足够强度的丝扣而报废。为了充分利用这种废岩心管,我们建议,将废岩心管进行接翻新,再利用。具体作法,将新岩心管截取150~200公厘长的两段,每段都是一端车成岩心管丝扣,另一端倒成  相似文献   

19.
过去我队钻进松软、塑性、易被冲洗液冲毁的砂质粘土、粘土等岩石时,采用普通双动双层岩心管取心。其缺点是钻进效率低,岩心不易从岩心管中敲出,岩心管易损坏。在技术革新运动中,我机工人创造出了木质分水器。其优点不仅制作简单、不影响钻进效率,同时保证了高的岩心采取率,初试十个回次,岩心采取率都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20.
反循环双重岩心管是苏联最近试验的一种钻具。这种岩心管适用在严重破碎和裂缝的岩石中钻进。利用它可以比用普通的方法钻进提高岩心采取率,并能减少岩心的堵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