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试题中选用学术情境素材的情况日趋普遍.本文通过分析2020年高考文综新课标Ⅰ卷第44题与高考地理天津Ⅰ卷第10-11题,梳理了2017-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学术情境素材的来源,综合学术情境试题特征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试题情境是高考的考查载体,以此实现“四翼”考查要求。地理试题情境内容在不同的考查要求下具有不同特点,旨在引导学生结合必备知识、运用关键能力解决现实地理问题。分析“四翼”与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内容的联系,对于高考地理的备考与教学均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23年高考广东省地理卷为例,分析“四翼”在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内容中的体现及特点,并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安徽省高考地理试题近几年来出题趋势是无图不成题,我们不难发现,地理试题由原来考查那些记忆性的死板知识,脱离具体情境的理论,逐步变为侧重于利用图表来创设情境,考察学生获取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能力,探求和讨论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试题内容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灵活性较强。从今年安徽省高考试题来看,整体难易适中,考生们能对每道题都略知一二,但是要答题准确、完整,  相似文献   

4.
刘龙华 《地理教学》2021,(22):62-64
高考评价体系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本文通过对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地理试题中问题情境的分析,整理归纳出以情境为载体命制的四类试题,分析四类试题中情境的作用,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庄平 《地理教学》2010,(23):37-39
每年的高三地理复习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将前一年甚至前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作为迎考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师在讲评高考试题的时,往往局限于就题讲题,仅处于对试题知识的识记上,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知识的迁移却不能兼顾,从而导致复习质量较低,复习效果较差的局面。如果教师在讲授的时候能够触类旁通,对原有的高考试题进行变式,即对原高考题条件进行变换,就能起到举一反三和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几题高考题为例进行变式转换。  相似文献   

6.
梁海斌 《地理教学》2012,(24):53-55
高考(试题)就像一根指挥棒,指挥着千军万马(考生)渡过独木桥。笔者站在命题者、指导教师和考生的不同视角和立场对2012年福建省高考地理试题进行评析,从试题中去寻找规律,即试题特点、命题趋势、考核倾向等,以指导2013年地理高考复习。  相似文献   

7.
陈宣良 《地理教学》2013,(22):42-44,37
各地高考卷的地理试题中,有明显的取材偏好,如2013年重庆卷中地球上水的相关知识选择题有4题16分,综合题二个大题中只有一个小题不是水的知识外,其它48分都是对水的知识进行考查。而纵观2013年各地文综卷的地理题,取材“偏爱”大气环境知识还是非常明显的。考察这些高考试题的特点,对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还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塘颖 《地理教学》2021,(16):53-57
高考试题是一线教师优质的教学研究资源,也最受学生重视,但因多种原因在教学中尚未发挥其最大效益.在高三复习中,尝试了以高考试题为学习支架:通过"题题"对比,找寻异同;以"题"带"题",探究迁移规律;借力高考试题,撬动情境教学的方式,让不同年份和地区的高考题跨越时空进行"对话",以期提高复习效益,形成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地理试题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但和2005年、2006年相比主观题结构略有变动,原来的第36题通过增设问题情境变为第36题和第37题,打破了原来36题命题的固有模式,使考查变得开阔和富有变化。“36题(36分)”现象不再明显。试卷秉承了往年试题的优点,在整体构思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0.
俞峰  许晓梅 《地理教学》2014,(9):58-59,56
题目(201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题)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评析 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到试题第l题正确答案为B,即太阳直射点位置最接近(15°S,135°W),可以通过对试题所给条件以及图示信息进行分析得出该答案。  相似文献   

11.
日本大学入学共通考试是适应日本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测评课程目标落实情况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本文以2023年日本大学入学共通考试地理B试题为例,通过对试题内容与结构的分析,从主题情境、试题类型、试题材料、能力考查四个维度评估日本地理试题对改革要求和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根据《学习指导要领》中的学科目标,本文结合典型试题探讨了目标素养在日本地理试题中的考查方式与命制思路。最后,本文总结日本地理试题的题型设计、情境设定与能力考查特点,以期为我国地理试题命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高中地理学科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地理试题中,地理信息是以文字、图像、统计图表等各种背景材料的形式呈现的。一道好的地理试题,题中的背景材料与问题的结合往往是浑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高考地理试题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在众多的地理试题中,背景材料应用失误的例子也并不少见,这类试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也对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仅就地理命题中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13.
杨晓  周维国  刘永花 《地理教学》2021,(14):12-15,24
依托于地理学"一般性"与"特殊性"原理的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在地理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和运用更加明显,其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更为突出.然而,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对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原理的解读不够充分,对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复习的针对性不强.本文通过充分解构与剖析地理试题中所体现的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认识了地理试题中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的辩证关系,呈现了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原理对高考地理试题的重要意义.基于以上分析,将学生的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水平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根据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的地理试题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围绕高中地理主干知识,创设情境。无论是试题提供的情境还是问题聚焦的主题,都凸显出与时代紧密结合,与国家发展方向紧密联系的特点。通过考试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更能增强其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范莲萍 《地理教学》2010,(10):12-14
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文科能力测试强调以能力立意,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高考考纲中特别强调如何从试题材料中“获取信息,提炼信息,解读信息”。在地理试题中的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表格信息等。其中地理图表在高考试卷中占有相当多的篇幅,比重所占极大,最能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新高考的推进,地理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试题情境的创设和呈现方式。每一道试题都需要通过考生与情境素材的互动,完成相关情境任务,解决现实的复杂问题,从而实现核心素养考查。本文从选择多样化和真实性的素材、创设创新性和开放性的任务、设计挑战性和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探索地理试题情境,以期发挥地理高考对学生价值取向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中提出的重要原则,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通过深度解析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Ⅱ卷第9-11题,阐明高考试题如何引导学生科学认知"人与自然和谐"这一命题,以及地理试题在助力素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考地理试题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考查,关注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新高考的实行,高考地理综合题还呈现开放性、探究性强的趋势。为此,在考试中学生往往会觉得试题“切入容易、  相似文献   

19.
代璇  张海 《地理教学》2021,(8):59-64
德国高级完全中学毕业证书考试(Abitur)相当于我国高考,针对不同科目选择的学生,其考试试题分为基础版和进阶版两种版本。文章从试题结构、试题情境、知识考查、能力考查四个方面对德国北威州Abitur地理试题基础版与进阶版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其选用国际背景真实情境,侧重对学生信息加工能力、地理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对我国高考试题命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立新 《地理教学》2007,(10):15-16,38
从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地理高考关注区域性和区域特征,很多试题利用区域地图作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区域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说明高考对学生空间定位准确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要适应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趋势,必须做好区域地理的针对性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