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广西地震活动与我国主要地震区(带)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广西地震活动与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关联程度最大(r=0.86),根据这一结果,对广西与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的相关性作了进一步探讨,发现本世纪以来广西地震活动与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同步起伏,两区(带)之间发生中强地震的互相对应关系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2.
福建滨海牛山岛-兄弟屿断裂活动性与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闽南粤东沿海的泉州—汕头地震带是我国东南沿海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方.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是我国最著名的侨乡.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牛山岛—兄弟屿断裂带及其活动性对该区的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和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牛山岛—兄弟屿断裂带今后仍有可能发生MS≥7地震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1974年以来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发生的MS≥4.9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总体状态参量Rt的变化特点,同时对Rt值在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的地震预测效能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当Rt>0.82时,表明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地震活动状态比较正常,发生4.9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较低;反之,当Rt≤0.82时,则表明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地震活动比较活跃,发生4.9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4.
魏柏林 《华南地震》2000,20(3):45-51
东南沿海地震带可被划分为4条次级的NE向地震活动带,分别为滨海、汕头-惠来、河源-阳江和吴川-四会等地震带。分析了这些地震带上Ms≥4^3/4级地震的迁移方向和速率,发现地震沿带的主体NE方向作定向或往返迁移,但各带迁移路线和速率各异,这可能与断裂活动的均匀性、差异性和构造应力作用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地震活动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二十世纪末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地震活动的特征,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东南沿海地震带在地震序列分布上总体趋势是一致的。在1970~1997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b值滑动时间曲线从1984年起至1986年的高值异常可能是东南沿海地震带1986年开始的活跃幕的中期前兆。地震活动指数A(b)值曲线1988年及1994年的两处低值异常,则可能是本区1989年及1997年两个地震能量释放高峰的中期前兆。从本区及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发生的时间进程上来看,本区很可能是东南沿海地震带区域应力场的调整单元。  相似文献   

6.
闽粤海外历史地震与台湾海峡现今强震活动图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学仁 《中国地震》1998,14(3):51-59
闽粤两省强烈地震多发生在沿海地区,且福建南日岛至广东南澳一线的泉州-汕头地震带地震活动尤为突出。历史上东南沿海地震带曾发生过4次7级以上大地震,而其中3次都发生在泉-汕段海域,继华南地区本世纪著名的1918年广东南澳7.3级地震后,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又发生7.3级强震,这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闽粤沿海地区引起了极大关注。本文通过历史强震活动资料,分析闽粤沿海与台湾海峡强震在时间进程,  相似文献   

7.
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及其震后地震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美凤  林世敏 《地震》1997,17(2):184-194
通过对台海海峡7.3级地震序列研究表明,该地震是一次板内的主-余震型地震,震源机制解确定此次地震是NW走向断裂的走滑正断层错动;震区地震构造背景和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图像与我国东南沿海成一体性,表明属于我国东南涡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震前出现多项地震学异常。震兆演化过程存在明显的阶段性,本次地震有一寂的可预测性,根据地震活动分幕结果,认为近期东南沿海的一系列中强震活动属于该带第五活跃幕的地震群体活动并预  相似文献   

8.
柯龙生 《华南地震》1989,9(1):17-22
本文通过谱分析方法,探讨了台湾东带、台湾西带和泉州—汕头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周期性。结果表明,这三条地震带均隐含了2—3种周种;三条地震带的卓越周期分别为17、30和335年。即由板块冲撞部位向大陆内部,地震活动周期由十几年增加到几百年。这一现象可能反映了板块活动及其对大陆内部作用的某种规律。深入研究这三条地震带的地震活动规律,有可能揭示板缘与板内地震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
福建地区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及活动断裂特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晨 《地震》2005,25(3):102-108
分析了1604年发生在泉州海外的8级大地震, 将所获结果结合其后400年间发生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作进一步的探讨。 在获取对该大地震的认识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地震观测数据资料, 对福建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进行再研究。 结果表明, 由于菲律宾板块向西挤压, 导致大陆东南沿海的应力积累, 从而诱发了当年泉州海外8级特大地震; 重要的是, 在震源区附近有一条近NE向活动断裂贯穿而过, 它在这400年间释放出的地震活动能量占福建地区(含近邻)所释放地震活动能量的绝大部分。 分析结果认为: 牛山岛-兄弟屿断裂这条基本平行于长乐-诏安主干断裂东约50 km海中的断裂才是福建地区近几百年来地震活动主要区域, 也是福建地区现今和今后一段时间易发生地震的构造部位, 是控制东南沿海近海地震带的主要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10.
漳州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泉州—汕头地震带上,历史上发生过两次破坏性地震,即1445年12月12日的6级地震和1791年4月8日的5.5级地震。是福建省陆地上历史强震次数最多、震级最大的地区。福建、江西两省地震烈度区划时,把漳州地区作为未来100年内泉州—漳州—东山Ⅶ度(53/4级)危险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东南沿海地震带近期地震形势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地震活跃幕、地震活动相关性和时空强特征演变等多个方面探讨了东南沿海地震带近期的地震形势.认为该带第四个中强地震活跃幕已经在1999年结束,目前正处于第五个平静幕的中期或后期阶段.短时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和5级以上地震丛集活动的可能性较小,未来1-2年内.有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泉州—汕头地震带的地震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州—汕头地震带是华南沿海的强震带。按已释放的地震能量统计,甚至超过海峡东侧的台湾西部地震带而远大于该带以西的各地震构造带。泉汕带作为统一地震构造带的时期可能开始于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加强并持续至现今。泉汕带发生强震的原因,除自身的地质构造特征外,还明显地受菲律宾板块活动的影响。它和台湾东、西地震带共同组成的“地震屏蔽区”,屏蔽了广大的华南内陆地区。  相似文献   

13.
地震区、带的划分直接影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选取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结果,它是地震区划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龙门山地震带位于南北地震带中部,地震活动相当强烈.目前编制的五代图,根据最新研究的资料,对龙门山地震带与长江中游地震带、巴颜喀拉山地震带东南边界以及柴达木-阿尔金地震带的边界做了相应改动,将成都盆地、龙日坝断裂划归龙门山地震带,将日月山断裂划归柴达木-阿尔金地震带.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对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活动趋势的一个预测,采用了人工神经元网络技术来获取有关地震活动涨落起伏韵律性的知识。网络训练的样本是用一个沿地震时间历程滑动的时间窗采样获取的。网络经济足够多次数的学习,很好地记忆了资料序列中蕴含的时序特征。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将在当前的剩余释放阶段延续二十年左右,然后转入下一个积累释放阶段。  相似文献   

15.
吕坚  高建华等 《地震学刊》2001,21(4):18-23,58
通过研究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分析该带近期的地震形势,并预测闽粤交界及其沿海地区为该带未来1-3年内可能发生5-6级或6级左或地震的重点危险区。  相似文献   

16.
泉州—汕头地震带与菲律宾板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以来,我国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共同作用。在东南沿海地区则以菲律宾板块的作用为主。我国著名的强震区—台湾地震带和华南的强震带—泉州—汕头地震带(简称泉汕带),  相似文献   

17.
2019年10月12日广西北流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该地震的发生,标志着东南沿海地震带已经进入第5活跃幕。在收集北流地震前广西及邻区地震地质和地震活动资料基础上,较系统地分析了此次地震序列和测震学指标异常的特征,结果显示:北流5.2级地震属前-主-余型地震序列,震前存在地震活动性异常。为广西地区强震震后趋势判断、震前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1研究背景华南沿海由于其特殊的构造背景,地震活动强度、频度均大于华南地块内部,一般称之为“华(东)南沿海地震带”(图1中蓝色粗线多边形范围)。由于该带地震活动集中在闽粤赣交界及近海地区和粤桂琼交界及近海地区,结合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的差异性,以广东阳山—从化—惠阳一线为界(图1中蓝色粗线),将华南沿海地震带分为东、西两段。华南沿海地震带包括东南沿海、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及南海北部,大地构造属加里东褶皱带。该区晚古生代以来大部分为相对隆起区,中生代构造运动强烈,  相似文献   

19.
用一种新思路、新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的迁移,结果表明其具有由东向西定向迁移的规律,其各个迁移过程的迁移速度也相对稳定,平均值为42km/a,这为该带地震活动的动力源和目前可能的地震危险区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泉州—汕头地震带地震地质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州——汕头地震带是华南地区主要的强震活动带。它的西界北起浙江温州一带,经福建的福鼎、宁德、过福州盆地、莆仙平原和漳州盆地的西缘入广东潮汕平原西,其东界大致与近岸海域40~50米等深线相吻合。地震带空间分布与沿海断裂隆起带的空间展布基本吻合,在地震地质方面有许多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