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贵州早二叠世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全 《贵州地质》1989,6(2):123-132
本文是在研究了本区地质构造背景为前提,采用现代沉积岩石学中岩石的分类命名(以突出岩石的环境),及生物生态相。并考虑了沉积岩石中保留微量元素的多少等多重相因素概念,讨论了二叠系三分后新建立的下二叠统(早二叠世即以(?)类Pseudoschwagerina带之始—Pamirina带之顶,牙形刺Streptognathodus elongatus-S.simplex带之始至Neostre-ptognathodus pequopensis带之始,菊石Properrites plummeri-Eoasianites subhaniei组合至Propinaceras simile组合,珊瑚主要为Kepingophyllum组合。将原阳新统划归中二叠统,乐平统划归上二叠统)沉积相。划分出四个沉积区,十个沉积(亚)相。即①盆地沉积区:包括盆地亚相,丘台亚相,陆棚亚相,斜坡亚相。②台地边缘区:为台地边缘礁、滩相。③台地沉积区:包括开阔海台地亚相(内含台地浅滩亚相,台内洼地亚相),半局限海台地亚相。④陆地边缘沉积区:滨岸沼泽相。根据各相区特点,建立起贵州早二叠世综合沉积模式。提出二叠纪海侵始于早二叠世晚期——羊场期初。  相似文献   

2.
中扬子晚二叠世沉积特征及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秋  李双应  孔为伦  王松 《地质科学》2011,46(2):336-349
通过剖面实测、岩相及沉积相分析,中扬子区晚二叠世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开阔台地沉积、陆棚沉积及盆地沉积,吴家坪期以浅海相沉积为主,深水盆地范围较小,长兴期发育台地相及盆地相,深水盆地范围变大,研究区晚二叠世的沉积主要受南秦岭海活动控制和盆地演化影响,沉积分异在晚二叠世较发育.古地理演化表明,吴家坪期中扬子北缘为深水盆地沉积,...  相似文献   

3.
湖北秭归兴滩二叠系沉积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省秭归兴滩地区,地层出露良好,特征明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剖面实测,运用沉积相分析,结合微相及古生物学研究,对湖北秭归兴滩地区的二叠系进行了岩相及沉积划分,对沉积演化做了初步研究。岩相分析表明,研究区中-上二叠统主要由生物碎屑颗粒灰岩、泥晶灰岩、砂屑灰岩、砾屑灰岩、硅质岩等组成。沉积相分析表明,中-上二叠统主要为碳酸盐斜坡、台地沉积,其次为滨岸和盆地沉积。中二叠世发育两个海进-海退旋回,分别为栖霞期和茅口期,晚二叠世吴家坪期主要为开阔台地沉积,总体为2个半旋回。  相似文献   

4.
贵州早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岩石组合,古生物组合,沉积构造及剖面结构,将贵州早二叠世沉积相划分为四个相区、九个相带,它们是: 1.滨岸漫滩沼泽相 Ⅰ.陆地边缘相区 2.潮汐泥坪相 3.潮坪沼泽相 4.半局限台地相带 Ⅱ.碳酸盐台地相区 5.开阔台地相带 6.较深水台沟相带 7.碳酸盐合地边缘生物滩相带 Ⅲ .碳酸盐台地边缘相区8.碳酸盐台地边缘生物礁相带   Ⅳ.浅海盆地相区 9.浅海陆棚相带。 贵州早二叠世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旋回,茅口早期是最大的海侵期,就沉积的演化而言,它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栖霞早期)系清水和浊水混合的缓坡型沉积,其特征是:1.碳酸岩与碎屑岩共同发育;2.碳酸盐台地边缘礁滩相不发育。第二阶段(栖霞晚期至茅日晚期)为清水碳酸盐台地沉积,特征是:1.主要为碳酸盐岩,2.碳酸盐台地边缘生物滩礁带发育。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地震、测井和野外剖面对孔雀河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识别出次深海相、浅海陆棚相、台地前缘斜坡相、生物礁、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和台地蒸发岩相7种沉积相。这些沉积相可以划分为3个沉积区,分别是盆地沉积区、台地边缘沉积区和台地沉积区。在草湖、尉犁和铁干里克3个地区发育前台地边缘沉积区和台地沉积区的沉积相,3个地区之间发育有盆地沉积区的沉积相。台地蒸发岩相只发育于草湖地区的北部。生物礁在3个地区开阔台地向海和背海一侧都广泛发育,这些生物礁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沉积期继承了二叠系长兴组末期沉积格局,经历了由陆棚相、斜坡相到台地相的演化。综合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及8个四级层序(C1—C8)。SQ1沉积早期(C1—C2),受长兴末期古地貌差异性的影响,西北部相对快速充填,发育台地边缘相沉积。SQ1沉积晚期(C3—C4),主要发育两期鲕粒滩,第一期发育于台地边缘相带,第二期鲕粒滩大面积分布,在开阔台地和台地边缘均有发育。SQ2沉积时期(C5—C8),沉积相带相对单一,仅在C5沉积期有一定差异,在相对低部位发育开阔台地鲕粒滩和滩间亚相,晚期全区演变为局限台地相和台地蒸发岩相。鲕粒滩的分布受控于层序-沉积相,但鲕粒滩储层的发育受控于高频层序与微地貌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金若谷 《沉积学报》1987,5(4):78-89
本文从沉积序列、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和生物共生组合以及古地理位置等探讨了四川龙门山北段晚二叠世晚期的沉积相和沉积模式。提出了晚二叠世晚期沉积模式为缓坡型生物浅滩边缘沉积较深水碳酸盐-硅质岩边缘海槽环境。晚二叠世晚期(长兴期)由于华力西运动的波及和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系的活动,海侵继续扩大,导致了碳酸盐台地发生破裂分化,出现了岩相和生物相分异明显,深沟纵横交错的古地理格局。四川龙门山北段晚二叠世晚期属边缘海槽沉积。  相似文献   

8.
贵州安顺旧州晚二叠世龙潭期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华  牟军  黄道光  石磊 《贵州地质》2010,27(4):241-244,290
本文通过安顺旧州地区地面调查及钻孔岩性分析研究,从岩性组合、沉积构造、沉积相特征、沉积模式分析,进一步说明该区处于晚二叠世三岔河地区龙潭相区与吴家坪相区的相变位置,属于潮坪—泻湖相至半局限台地相过渡带,是具有特殊组成含义的"龙潭组"。由此推断晚二叠世龙潭期相变线(带)应为由北(遵义)向南延伸至贵阳后经林歹—平坝—天龙—旧州(研究区)一线向南西延伸到兴义,北西为龙潭相区,南东为吴家坪相区。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沉积相与沉积演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对岩心、钻井、测井、地震及古生物等相关资料分析,以地震地层学和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为指导,对玉北地区奥陶系沉积相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奥陶系可划分为台地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陆架内缘斜坡和陆棚等6种沉积相,并明确了研究区奥陶纪各期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总结了纵向上的沉积演化规律为:早奥陶世早期发育台地潮坪相;早奥陶世晚期随着海平面的持续缓慢上升,过渡为局限台地相;中奥陶世演化为开阔台地相;晚奥陶世早期演变为斜坡相,至晚奥陶世中晚期则发育陆棚相沉积体系。综合考虑古地理沉积环境、沉积相平面组合规律及控制因素,建立了玉北地区奥陶系沉积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早石炭世海侵范围较小,莫莫克以东为古岛,以西为向北西倾斜的水下隆起,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相清水碳酸盐岩和混积陆棚相沉积:晚石炭世早期海侵范围扩大.铁克力克古岛沦为水下隆起,莫莫克以西为较厚的混积陆棚相和滨岸相砂岩沉积.以东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相清水碳酸盐岩沉积;晚石炭世中期为稳定的海侵期,形成潮坪-局限台地.开阔海台地相清水碳酸盐岩沉积:晚石炭世晚期--一早二叠世早期为规模最大的海侵期,也是塔西南碳酸盐岩台地发育的鼎盛时期,其重要标志是形成了台地边缘礁滩相带,高能浅滩相最为发育.莫莫克以西地区下二叠统棋盘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上二叠统达里约尔组为湖泊一河流相沉积.莫莫克以东地区下二叠统普司格组为河流-湖泊-扇三角洲相沉积、上二叠统杜瓦组为冲积扇-扇三角洲相沉积.  相似文献   

11.
渝东-鄂西地区黄龙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渝东—鄂西地区由于受海西早期强烈构造隆升和侵蚀作用影响,大部仅残存不完整的上石炭统黄龙组,为川东地区天然气藏主要产层,也是盆地周边地区寻找新气源最有利层位之一。根据岩心观察、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镜下岩石薄片鉴定分析,并结合岩石学、古生物及测井等沉积相标志研究,确定该区黄龙组发育萨勃哈、有障壁海岸、海湾陆棚和开阔陆棚等沉积相带,连接川东—渝北海湾与鄂西广海海水通道的发现对区域沉积相带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在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上,以LST、TST和EHST三个体系域作为编图单元,编制了各体系域的岩相古地理图并对其演化特征进行了描述。结合各相带储集物性特征,认为障壁粒屑滩和滨外粒屑滩为最有利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特征,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保德扒楼沟剖面及周缘上古生界的层序与体系域界面类型、层序结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依据区域性不整合面、下切谷冲刷面、海侵方向转换面和区域性海退面等层序界面将研究区上古生界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本溪组、太原组2段、太原组1段、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保德扒楼沟及周缘上古生界剖面发育16种岩石类型和8种岩石组合。区内上古生界发育障壁海岸相、碳酸盐岩台地相、辫状河相和曲流河相。SQ1-SQ3中低位体系域发育风化壳和潮道亚相,海侵体系域发育潮坪亚相和潟湖亚相,高位体系域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相、潟湖亚相和潮坪亚相;SQ4-SQ7中低位体系域发育辫状河河床亚相,海侵体系域主要发育曲流河泛滥平原亚相,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多期曲流河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泛滥平原亚相的演化序列。区内上古生界经历了由障壁海岸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向河流相的演化过程,沉积演化主要受物源供给、海平面变化和构造活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湖北东南部西临江汉平原,北抵襄广断裂及郯庐断裂,东南大致以省境线为界(图1),是我省的重要煤产地之一。1986—1987年,笔者和彭安群、汪颂桥等在这一地区研究了近20条上二叠统含煤岩系的沉积剖面,采集了部分样品,通过分析研究,对本区龙潭早期的沉积环境及聚煤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晚二叠世早期,大致以大冶-嘉鱼断裂为界,北部武汉、黄石等地沉积了龙潭组;南部蒲圻、阳新一带沉积了吴家  相似文献   

14.
盘龙洞剖面长兴组与普光气田同属于川东北的碳酸盐台地边缘相礁滩相层序,其岩石地层和沉积相研究结果对于认识普光气田、龙岗气田的储层发育和分布规律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根据对薄片的仔细观察分析以及对相关地层的认识,对剖面长兴组的结晶白云岩地层进行了原岩恢复。根据古生物面貌及岩石组构特征,将盘龙洞剖面长兴组自下而上划分四段:下生屑岩段、礁灰岩段、上生屑岩段、微生物岩段。下生屑岩段包括了下部含小型有孔虫的深水陆棚相泥晶灰岩、以及上部含腕足类和棘皮类的浅水陆棚相生屑泥粒岩。礁灰岩段厚达108m,由海绵骨架岩和障积岩组成。上生屑岩段厚约45.3m,已经白云石化为细晶白云岩,导致前人往往误划分为蒸发台地相。仔细观察后仍然可以进行原岩恢复,主要由生屑泥粒岩、粒泥岩组成,含棘皮类、有孔虫、粗枝藻、等组成的群落。微生物岩段厚约8.7m,不仅地层以不规则薄层状为特征,而且含有特征的微生物群落。与普光6井、湖北利川见天坝长兴组剖面对比后发现,它们有相似的沉积层序:下部的深水相灰岩、中部的生物礁岩、上部的开阔台地相或相似环境的生屑灰岩。这应代表台缘礁滩相带的典型层序,可作为认识台缘礁滩相储层的基础。前人研究未能识别长兴组顶部的微生物岩段。这直接导致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无法正确确定。本文提出可以把微生物岩段作为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对待,可以作为确定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标志层,把界线放在微生物岩段的中部。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具有演化历史长、沉积盖层厚度大、油气资源丰富等特点,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上扬子地区中、晚二叠世之间的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改变了四川盆地古地理格局,造成地壳的快速抬升,盆地西南地区地壳抬升幅度最大,呈现古剥蚀高地,往北东方向的影响逐渐减弱,从而导致沉积环境自西南向北东由单一的海相依次转变为陆相、海陆过渡相至海相沉积。本文讨论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过程及对四川盆地油气储层的影响,认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对四川盆地油气储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3种影响作用方式。两个阶段是指中二叠世末期和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时期。3种方式是指峨眉山地幔柱导致的地壳抬升对下伏中二叠统灰岩储层的改造作用,表现为地幔柱核心区(大理—永仁)中二叠世地层发育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火山喷发旋回对火山岩储层的空间发育的控制作用,发育了火山岩储层;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控制的晚二叠世盆地构造格架对上覆沉积储层的控制作用,导致了峨眉山地幔柱外围伸展区(川东北—西北)发育海槽,控制了晚二叠世礁滩相沉积的发育等。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过程不仅形成了优质的火山岩储层,同时也影响了沉积岩相的空间分布、改造了下伏碳酸盐岩的孔隙特征,进而控制了四川盆地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16.
川西南晚奥陶世五峰期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川西南汉源—马边—雷波地区典型剖面上奥陶统五峰组沉积岩性特征、充填序列、沉积构造及室内分析等研究,并结合研究区晚奥陶世构造特征,将川西南地区五峰期分为2期,划分为潮坪、浅水陆棚和深水陆棚3种沉积相。指出在晚奥陶世五峰早期,受加里东构造运动影响,扬子与华夏陆块发生构造挤压碰撞,川中、黔中等边缘隆起抬升扩大,上扬子地区由克拉通海相盆地转为被隆起围限的隆后盆地,除川中隆起、川西—滇中隆起周缘沉积潮坪相白云质页岩、泥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外,川西南绝大部分面积主要发育深水陆棚相炭质页岩和硅质页岩、含炭粉砂质页岩。五峰晚期,伴随着全球性冰期事件的发生,研究区乃至整个上扬子区发生大规模海退,大面积的深水陆棚相转为浅水陆棚沉积,岩性主要为粉砂质页岩、泥灰岩、钙质炭质页岩和硅质灰岩等,较前期钙质成分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二叠纪沉积相与油气富集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盆地的二叠系地层发育良好,层位齐全,分布广泛,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层系,为近期油气勘探的重要层位。本文完全采用前人的地层划分方案,测制了巫溪田坝等主干剖面,在详细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四川境内二叠纪沉积相图,经综合文字报告写成此文,供同行们参考。一、沉积相单元划分及特征四川盆地属上扬子地台的一部分。据600余口钻井及地震资料揭示和地表露头分布,二叠系展布面积约20多万km~2,除晚二叠世盆地西南部有陆地相和潮坪相沉积外,其它都为浅海碳酸盐台地相沉积。其基本相序可归纳为三类二级沉积相,以及所属八种亚相,有的还可以进一步划分至三级微相。  相似文献   

18.
李雄 《古地理学报》2016,18(2):197-206
通过地层、古生物、地震相、地震属性分析,笔者发现了利川和石柱地区存在晚二叠世长兴期台内盆地的证据,并分别命名为利川台内盆地和石柱台内盆地。基于上述证据和前人研究成果,对鄂西—渝东地区的古地理格局及生物礁展布提出了新的认识:利川台内盆地、石柱台内盆地及鄂西盆地共同控制了鄂西—渝东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台盆相间的古地理格局,生物礁主要沿这3个盆地边缘呈带状展布;鄂西盆地在长兴组一段沉积时期形成,该台地边缘坡度较陡,发育陡坡型生物礁;利川台内盆地和石柱台内盆地分别形成于长兴组一段和组二段沉积时期,其台地边缘坡度较缓,分别发育长一期和长二期缓坡型生物礁。与缓坡型生物礁相比,陡坡型生物礁横向及纵向发育规模更大。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是“九五”期间的勘探重点,通过对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的烃源岩、储层沥青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研究,确认了上二叠统的滨岸煤系泥岩和海槽相碳酸盐岩为主要烃源岩,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下伏的上二叠统烃源岩,天然气以垂相运移为主,飞仙关组部分气藏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较高与储层中膏岩层的分布和热硫酸盐还原作用有关,上述这些特征与沉积相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重庆地区上二叠统包括龙潭组/吴家坪组和长兴组,主要发育海陆过渡相(海湾-泻湖-潮坪)及浅海碳酸盐沉积,其中龙潭组和吴家坪组为同期异相沉积。通过对区内钻井剖面及露头剖面的分析,在本区上二叠统中识别出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和沉积相转换面等地层界面,并将上二叠统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基于近海煤盆地的背景,研究区厚煤层常靠近初始海泛面发育。总体来看,近海含煤盆地三级层序以海侵体系域聚煤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