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在某工程的区域稳定性研究和水库区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水库的区域地震地质条件。依据实际存在的诱发地震条件组合,对该水库诱发地震的环境进行了分区评价。重点研究了水库区地质背景、水库诱发地震的关键因素及水库诱发地震的潜在危险性预测等方面。研究表明水库在运行过程中有发生裂隙断块岩体型或裂隙喀斯特岩体型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但诱发地震强度仅为微震或弱震,其基本烈度不会超过历史构造地震对区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岩溶地区水库诱发地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耀华 《中国岩溶》1991,10(4):283-293
本文叙述了岩溶地区水库诱发地震概况,初步划分了岩溶水库地震成因类型,探讨了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方法,指出贝叶斯(Bayes)概率模型和水库要素综合影响法可以作为半定量法对大型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几个典型水库地震事件,总结了目前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分析方法及其依据,重点从地震发生的时间、空间、强度、活动特征、震源深度5个方面介绍了水库诱发地震的特征,最后简要分析了水库诱发地震的动力学机制,认为通过人为调整库水载荷大小等因素来研究水库地震活动性,对于研究地震触发及地震预报等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潘别桐  唐辉明 《地球科学》1989,14(2):145-154
文章简介了下汤地区区域地质及地震地质条件,分析了下汤地区岩体渗透性、现代地应力场特征及车村—鲁山断裂现代活动性。从地质条件分析、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类比、危险度估算及统计检验等诸方面,论证了下汤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结合岩石断裂力学研究成果预测了下汤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震级和震中位置。  相似文献   

5.
系统查阅谷德振先生的生前论著,发现他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而且还是我国工程地震研究的开拓者。早在治淮工程开始就注意工程建设中的地震问题,1959年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后,特别关注工程地震问题,提出了工程区域地震稳定性评价的科学思路与技术方法,提出了活动断层的新概念,建议把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断裂称为活断层,并提出了从区域构造发展历史出发识别活断层的方法,提出了水库诱发地震是水库水体荷载与沿断裂带库水下渗引起的强度弱化和孔隙压力共同作用的科学观点等。他把上述观点、思路与方法,成功应用到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治理、葛洲坝工程与丹江口工程坝址勘选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6.
通常认为水库可能诱发地震的物理机制有两种:在原有的地应力背景上附加了储水重量的载荷,因而诱发地震;以及由于孔隙压力作用使地下岩层的孔隙压力增高,使断层面上的有效正应力降低,从而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7.
用神经网络理论预测水库诱发地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神经网络理论中改进的BP算法对水库诱发地震进行了研究,并根据不同的资料和不同的诱震因素,建立了两个水库诱发地震震级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般统计学相比,用神经网络理论预测水库诱发地震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水文地质结构与水库诱发地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基于断层渗透结构和岩体渗透稳定性两个概念,提出了水文地质结构及其分类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水库地震案例解析,阐述了水文地质结构对诱发地震的制约作用。提出了基于水文地质结构进行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思路。对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玉宝  颜新荣 《地质与勘探》2003,39(Z2):355-359
文章根据水库诱发地震机制,从库区附近活动断裂的应力状态,应力积累程度、岩体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等综合因素分析研究,从而论证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可能诱发地震的地段与最大震级,以及水库地震对工程建筑物及库坝区地质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水库诱发地震机制和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光祥 《云南地质》2004,23(2):266-269
由诱震的内因和外因两大个因素入手,论述水库诱发地震形成的机制。通过百余座水库地震实例,总结出水库诱发地震的一些基本特征,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网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着重对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网的建设过程、成果以及井网试运行与考核运行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并对井网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内在质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 ,井网数据具有较高的内在质量 ,不仅可为一定震级以上的水库诱发地震趋势预测提供地下水前兆依据 ,而且还可为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水库诱发地震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在总结了水库地震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后,以工程地质学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地震地质学,对水库地震进行了评价。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大坝施工期与建成后的安全运行,并根据库坝区的诱震地质条件,正确评价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为工程建设采取合理的对策提供依据。其步骤分为三步:水库地震可能性评价、水库地震危险性评价与水库地震监测和预测研究。其内容为区域工程地质、构造地质、水文地质、地震与水库地震监测,并依据世界水库地震资料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构造断裂型、地表卸荷型与岩溶塌陷型3种主要水库地震类型的判据。其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水库地震综合性分区评价及水库地震强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袁金荣 《地学前缘》1996,3(1):10-10
孔隙流体压力在诱发地震过程中的作用袁金荣(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诱发地震是由于人类的某些工程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地震现象。水库蓄水、采矿、向地下高压注水、抽水和大型地下爆破等都可诱发地震。由于诱发地震伴随大型工程,所以对它们的研究具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20起比较典型的水库诱发地震震例资料的分析,论述了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和形成机制,进而说明其不可忽视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将诱发水库地震的主要因素(岩性、岩体完整性、断层性质、库区区域应力状态、库区地震活动背景)划分为11个因子,并进行定量化;再根据每个样本到所属类内超平面的距离计算每个样本点的模糊因子,确定其对分类超平面影响大小;然后建立水库地震的支持向量机(SVM)和模糊支持向量机(FSVM)模型,并应用于水库诱发地震等级预测。实例分析表明,两种模型均可用于水库诱发地震等级预测,具有预测精度较高、考虑因素全面的特点,相比之下SVM模型预测结果略优于FSVM模型。另外,在应用SVM和FSVM进行分类时,如果样本离散性较高,则SVM模型优于FSVM模型;相反,如果样本离散性较低,则FSVM模型优于SVM模型。  相似文献   

16.
水库诱发地震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和诱震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对比水库诱发地震的水文地质条件,库区水文地质条件是控制地震序列的主导因素,两类水库诱发地震发震机制不同,“快速响应型”诱震机制为水库荷载作用,“带后发生型”为孔隙压扩散作用。水库诱发地震预报的关键是查明库区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7.
黄河龙羊峡水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的初步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该水库的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活动背景与水库诱发地震的工程地质特征,将水库区划分为四个诱震环境的工程地质区段,并初步指出水库蓄水后可能潜在的水库地震的震中区及可能最大的震级。初步结论是:主要危险地段在Ⅰ区(即库首附近),最大可能的震级M_s<5级,影响到坝区的烈度不超过Ⅶ度(低于坝区的基本烈度),对坝区不会产生特殊不利影响,但应注意库首右岸的库岸滑塌以及大规模的滑塌所产生涌浪的影响。最大主震可能发生在满库前后。由于库盆是由第四纪的松软堆积物组成,在水位的多次变动所引起的库岸滑塌及黄河泥淤积的特点,可能很快在库首形成铺盖,起到阻挡库水沿断裂下渗的作用,而不利于诱发地震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水库诱发地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总结了水库地震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后,以工程地质学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地震地质学,对水库地震进行了评价.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大坝施工期与建成后的安全运行,并根据库坝区的诱震地质条件,正确评价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为工程建设采取合理的对策提供依据.其步骤分为3步:水库地震可能性评价、水库地震危险性评价与水库地震监测和预测研究.其内容为区域工程地质、构造地质、水文地质、地震与水库地震监测,并依据世界水库地震资料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构造断裂型、地表卸荷型与岩溶塌陷型3种主要水库地震类型的判据.其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水库地震综合性分区评价及水库地震强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常祖峰 《河南地质》1995,13(4):314-318
本文根据小浪底水库地区的地震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浅析了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并以其最大震级进行了多种方法的估算预测。  相似文献   

20.
李雪平  姚运生  汪洋  李井冈 《岩土力学》2010,31(9):2941-2945
将数值模拟成果与监测数据集成,对三峡水库库首区诱发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动态评价。在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平台上将数值模拟结果用专业地震模型进行评价,其成果作为评价背景数据库。用实时的地震监测数据、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地壳形变监测数据对背景数据库进行更新。选用FLAC 3D为数值模拟工具,MAPGIS为GIS基础平台,VC++为开发工具,研发了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动态评价系统。系统提供在一定蓄水位条件下、一定评价范围、一定深度内的水库诱发地震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在GIS平台上,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可以将水库诱发地震的数值模拟评估、监测数据评估进行集成,实现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