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堆积层滑坡临滑预报的新判据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研究表明,仅用速率大小作为滑坡的临滑判剧是不充分的。笔者在分析新滩堆积层滑坡位移矢量角动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堆积层滑坡临滑预报的新判据。  相似文献   

2.
堆积层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其时间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堆积层滑坡分类及其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堆积层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堆积层滑坡稳定性评与滑坡时间预报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堆积层滑坡预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土滑坡临滑预报的应变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西北部地区黄土沉积巨厚,地质构造复杂,土体强度低,水敏感性强,各种类型的黄土滑坡广泛分布。黄土滑坡具有滑动规模大、滑动速度快、灾害损失严重等特点。黄土滑坡滑动时间预报,特别是临滑预报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具重要意义。根据黄土力学性质试验与典型黄土滑坡变形分析研究结果,在对比分析黄土剪切应变特性与滑坡滑动破坏机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种黄土滑坡临滑预报的应变控制方法。建立了中、浅层与厚层黄土滑坡的应变破坏标准。经多处滑坡实例验证,结果基本合理,可应用于黄土滑坡临滑预报。  相似文献   

4.
滑坡临滑时间预报可根据滑坡变形时间曲线来建立,但现有临滑时间预报模型并未统一计算区间,因此相同模型在不同计算区间得出时间预报值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以贵州省龙井村滑坡为例,通过分析滑坡精细化变形数据,以斋藤时间预报模型为基础,确定出进行临滑时间预报的变形计算区间为切线角70°~75°之间,并根据变形曲线在临滑时具有明显上翘特征,导致滑坡发生时间提前的特点,通过分析切线角斜率与计算区间斜率的比例关系,引入修正系数0.5对滑坡时间预报值进行修正。通过近年来甘肃黑方台多次黄土滑坡的精细化变形数据进行检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滑坡变形临滑时间预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一定的普适性,为滑坡时间预报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滑坡预报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回顾了滑坡预报的概念、类型及已有滑坡预报的几种主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了非线性回归预报模型,提出滑坡破坏的时间为位移.时间曲线的拐点,此方法一般适合于临滑预报。结合实例,利用黄龙西村滑坡位移.时间监测资料,采用该模型进行滑坡时间预报,和其他滑坡预报模型预报的结果接近,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以三峡库区奉节县黄莲树滑坡和曾家棚滑坡的成功临滑预报为例,以地表位移、降雨、地下水、库水位的监测为依据,综合分析研究了监测参数的变动和致灾因子相互作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关系,总结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成果对滑坡的监测预警预报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对其它以库水位涨落和降雨为主要致滑因子的滑坡的监测临滑预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测氡(Rn)在滑坡预报方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以四种不同类型滑坡及周边地区为试验场,通过多项目的长期监测,对氡的平面分布规律与滑坡空间预报,垂直剖面分布规律与滑带位置的确定,临滑前运移规律与滑坡时间预报三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滩滑坡滑动机理及稳定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滩滑坡为一大型堆积层滑坡,本文在勘探竖井地质调查及滑移层取样力学试验基础上,对新滩滑坡的滑动机理及其滑前滑后的稳定进行分析,指出新滩滑坡在85年6月大滑后,其再滑的隐患仍然存在,大滑的最主要触发因素是雨水对滑移层粘土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南地区堆积层斜坡众多,在降雨等诱发因素下,发育有大量规模较小的浅层堆积层滑坡,威胁到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该文以陈家岩滑坡为典型,分别介绍了残坡堆积层滑坡和崩滑堆积层滑坡的地质灾害特征,分析了其变形机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治理措施,以期为同类型滑坡灾害的勘查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Verhulst模型的滑坡位移预测研究及其程序化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甘肃省黄茨滑坡位移时间预测为例,在滑坡工程地质条件、成因、发生与发展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面监测桩以及位移计监测的位移时间数据,运用Verhulst预测模型建立了该滑坡位移预测研究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运用Ex-cel内嵌的VBA语言编写了相应的位移时间预测预报程序,解决了笔算困难问题.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将Verhulst模型、灰色GM(1,1)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在滑坡位移时间预测中的适用性以及程序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Verhulst预测模型适宜于滑坡临滑预报,而灰色GM(1,1)预测模型适宜于滑坡中短期预测预报,通过Ver-hulst模型预测黄茨滑坡的临滑时间在1995-01-26至1995-01-27之间,预测结果与滑坡实际滑动时间较为一致,由此说明运用Verhulst预测模型对滑坡进行临滑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抗滑桩的受力特征是进行抗滑桩设计工作的关键。我国三峡库区部分堆积层滑坡发育多层滑带,而目前抗滑桩的设计方法仅针对单层滑坡,因此,对多层滑带堆积层滑坡—抗滑桩受力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开展了多层滑带堆积层滑坡物理试验模型,在滑坡的后缘施加推力来模拟滑坡演化过程,同时监测滑坡—抗滑桩体系的多场信息。试验结果表明,在多层滑带堆积层滑坡的演化过程中,桩身受力表现出了很好的规律性。根据坡表位移的变化趋势,将滑坡演化分为4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桩身受力进行分析。滑坡推力分布图式中出现了4个极大值,土体抗力分布图式中出现唯一最大值,该试验结果为抗滑桩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李长明  唐波 《探矿工程》2013,40(7):45-48
以三峡库区奉节县黄莲树滑坡的破坏变形为例,以地表位移、降雨、地下水、库水位的监测为依据,综合分析研究了监测参数的变动和致灾因子相互作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关系,开展破坏变形机理探讨研究,总结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对滑坡的监测预警预报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对其它以库水位涨落和降雨为主要致滑因子的滑坡的监测临滑预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环剪条件下库岸堆积层滑坡滑带土强度特性对滑坡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在库岸堆积层滑坡滑带土力学特性方面研究薄弱的问题,以三峡库区童家坪滑坡滑带土为研究对象,采用ARS-E2环剪仪开展了不同剪切速率下的剪切试验,研究了等速剪切、加速剪切以及减速剪切作用下滑带土强度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滑带土试样在恒定的...  相似文献   

14.
思南县水麻坨堆积层斜坡受多期强降雨影响,从2011年初开始相继出现地表开裂、墙体倾斜、地坪及墙体裂缝变形加剧等地质灾害现象,危及大同社区93户509人、房屋556间,给当地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旦继续遭受强降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滑坡可能会变形滑动。基于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本文在明确滑坡区地质结构和地形条件对坡体渗流场产生重要影响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地气象资料,利用SEEP/W模块和FLAC3D软件继续探究降雨工况下滑坡变形失稳的进程,初步阐述了多期降雨诱发该类推移式堆积层滑坡(H1)及其引发的次生牵引式滑坡(H2)的成因机理。研究成果表明,主滑坡受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诱导开启失稳变形进程,但受制于地形条件,具有分段失稳、渐进破坏等特点。在滑坡长期蠕动变形过程中,多期降雨导致地下水位浮动变化,刺激滑体蠕变加剧。次级牵引式滑坡由于临空条件受主滑坡控制,其演化进程与主滑坡失稳变形表现出明显关联性和一定滞后性。推移式堆积层主滑坡受地形、地下水和荷载等因素影响,从滑带参数弱化到滑面蠕滑贯通需经历长期过程;而牵引式堆积层次级滑坡是由于关键阻滑体的缺失,导致坡体应力重分布产生的后退式滑动,一般历时较短。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堆积层-基岩接触面滑坡的形成机理,以陕西省岚皋县广泛分布的堆积层-基岩接触面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总结了该类型滑坡的基本特征,并以祖师庙滑坡为例,借助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堆积层-基岩接触面滑坡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堆积层-基岩接触面滑坡主要发育在坡度为20°~40°、下伏基岩为碎裂状结构的斜坡,多为浅表层滑坡;2)碎石土和堆积层-基岩接触面的内摩擦角随含水量增大而降低,堆积层-基岩接触面是斜坡变形破坏的软弱结构面;3)细颗粒物质的增加降低了堆积层-基岩接触面的内摩擦角,且细颗粒粒径越小,内摩擦角也越小,在饱和状态下降幅度越大;4)因细颗粒物质在堆积层-基岩接触面处聚集造成的强度降低和因水文地质条件改变造成的滑带土饱和是祖师庙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研究结果对揭示堆积层-基岩接触面滑坡的形成机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水平地层区堆积层滑坡作为一类典型的滑坡,有其特殊的成因与变形破坏特征。文章在研究万州近水平地层区堆积层滑坡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其物质来源、结构成因、形成模式以及变形破坏特征。通过总结万州堆积层滑坡的滑体和滑床特征,得出了近水平地区堆积层滑坡的物质来源和结构成因为:崩塌堆积为主,冲、洪积为辅;形成模式为:后部陡壁形成,滑床形成,滑体底部物质形成,滑体土石混合体形成,滑体表层物质形成,滑动解体等6个阶段。变形破坏特征为:滑动多沿堆积层和基岩接触面滑动,同时也会沿软弱夹层发生滑动;滑体存在多层剪切带,并在不同位置的剪切带其变形速率和累计变形量差别较大,滑体存在着差异变形,对此文章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频发,堆积层滑坡是最常见的滑坡类型.在分析三峡库区145处库岸堆积层滑坡资料基础上,选取地形地貌、地质岩性和斜坡构造作为控制因素、降水和库水波动作为主要诱发因素,探究堆积层滑坡在上述关键影响因子下的分布发育规律及变形破坏响应特征,阐明内在机理,结果表明:(1)受区域地质构造和基岩地层岩性显著控制,滑...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安徽省维尼纶厂房开挖所发生的坡堆积层滑坡,研究了坡堆积层滑坡的破坏因素,并根据坡堆积层滑坡特点,提出了以治水为主要目的的工程治理方法,工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2010年7月23日,广元宝珠村发生第四系堆积层滑坡,滑坡直接造成部分村民房屋损毁、道路中断,并对周边18户65人生命财产构成威胁。本文综合现场调查、滑坡勘察等相关资料,查明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并结合seep/w数值分析对滑坡成因机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形斜坡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第四系堆积层力学强度较差,且具有良好渗透性,工程开挖在减小坡脚抗滑阻力的同时产生临空面,种种因素成为滑坡启动的前提条件。"7.23"强降雨引起坡脚大范围土体饱和、斜坡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导致斜坡稳定性下降,最终发生失稳破坏。由此可见,滑坡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降雨是诱发滑坡的关键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0.
滑坡的临滑预警预报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热点也是难点。速度倒数模型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临滑预报模型,选择恰当的拟合曲线起始点将提高预报模型的精度。利用经济学上非常成熟的平滑异同平均线指标(MACD)快速寻找速度倒数模型拟合曲线的起始点,也就是滑坡临滑加速变形阶段开始加速(Onset of Acceleration,OOA)点,并以云南省会泽县的区布嘎滑坡为例,使用该指标对滑坡体进行临滑预报,并对该模型准确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当变形速度的MACD值在?1~1的区间时,代表滑坡变形速度虽然有所增加,但变形趋势并未整体改变;当MACD值超过?1~1的区间,代表滑坡变形趋势整体发生改变,可将此阶段短期平均线上穿长期平均线的点(同时也是MACD值由负转正的点),作为滑坡OOA点。利用MACD指标能够快速有效的寻找拟合曲线起始点,利用指数平滑函数(ESF)处理的监测数据,拟合曲线的确定系数最高,误差率最低,误差率低于2%,模型预测结果随着数据的更新,将不断逼近真实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