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冬青(Ammopiptanthus)是蒙新砾质荒漠中唯一常绿阔叶灌木孑遗,且已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沙冬青属内分类争论已久。利用分子手段对国内沙冬青居群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以对其保护提供准确的遗传学信息。核序列和叶绿体间隔数据均表明,沙冬青属包含两个明显不同的分支,分别分布于塔里木荒漠与阿拉善荒漠,我们据此建议恢复分布于新疆的沙冬青居群的物种地位,即新疆沙冬青(A.nunas)。沙冬青属属下两个种遗传多样性均比较低,可能由于先天遗传不足及破碎化小居群的遗传漂变与近交作用。新疆沙冬青无明显的遗传结构。蒙古沙冬青(A.mongolicus)在阿拉善荒漠北部与南部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歧,这可能是由于南北部居群由不同的避难所扩张而来。也为沙冬青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蒙蒙  刘丹  刘玉冰 《中国沙漠》2016,36(3):708-717
以中国西北荒漠地区的10种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的叶片为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选择叶片厚度、气孔密度、绒毛盖度、角质层厚度等10项叶片结构指标对叶肉细胞解剖结构和表皮微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探究10种锦鸡儿对干旱环境的适应特征,并用层次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种锦鸡儿在长期适应各自生境的过程中,叶片表面微形态结构和叶肉细胞结构均表现出明显的适应特征。10种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形态结构适应特征聚为3类,第1类主要特征是气孔、叶片厚度和表皮细胞厚度大,绒毛盖度和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小;第2类是绒毛盖度较大,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小;第3类是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大,气孔、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和表皮细胞厚度小。根据隶属函数值,10种锦鸡儿属植物的抗旱性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卷叶锦鸡儿>荒漠锦鸡儿>短脚锦鸡儿>狭叶锦鸡儿>柠条锦鸡儿>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红花锦鸡儿>鬼箭锦鸡儿>刺叶锦鸡儿。  相似文献   

3.
沙冬青是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掌握其地理分布范围及生境特征,有助于分析其所处境况以及展开相应的研究与保护工作。通过搜集历史文献资料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沙冬青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围、时空动态以及生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从地形、气候、土壤三个方面探讨了限制沙冬青属植物生长分布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1)新疆沙冬青分布范围为38°55'~40°09'N,74°42'~76°43'E;蒙古沙冬青分布范围为36°27'~42°01'N,102°36'~108°49'E,两种沙冬青在地理分布上不连续,以条带或块状方式呈现小聚集分布状态。(2)两种沙冬青的生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限制新疆沙冬青分布的生态因子主要包括气候指标中的热量因子以及土壤指标中的pH、盐分和全磷,限制蒙古沙冬青分布的生态因子主要包括气候指标中的水分因子和土壤指标中的有机质、全氮。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6种沙生柳树叶片解剖结构的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内蒙古地区6种沙生柳树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种柳树的叶片结构具有相似性,均为全栅型的等面叶,表皮均具有角质层,主脉为双韧维管束,栅栏组织发达,5~6层。差异表现在角质层和表皮厚度、主脉和叶片厚度、栅栏组织的厚度等方面。应用SAS和SPSS软件进行分析,根据几种柳树叶片的结构特征,得出抗旱性大小顺序依次为:黄柳、砂杞柳、沙柳、乌柳、筐柳、小红柳。  相似文献   

5.
沙冬青抗旱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60,自引:13,他引:47  
蒋志荣 《中国沙漠》2000,20(1):71-74
通过对沙冬青抗旱机理的探讨,经数理统计分析,初步认为沙冬青具有很低的水势和蒸腾强度,而束缚水含量很高,说明沙冬青原生质细胞具抗旱特点。叶片具有厚的角质层,浓密的表皮毛,气孔下陷,叶肉全部为栅栏组织,具抗旱结构。沙冬青不但具有较发达的根系,水势低,吸水能力很强,而且从叶到茎都具有抑制蒸腾失水的旱生结构。可见沙冬青是以尽可能多地吸收水分并减少蒸腾失水的方式来调节体内水分平衡,以适应干旱的严酷环境  相似文献   

6.
解剖表明,沙葱(Allium mongolicum)根、茎、叶结构都具有抗旱性特征。根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加厚,皮层占根横切面90%以上,内有薄壁细胞,中柱占根横切面不足10%,与皮层比值大;初生木质部为四元型结构,无髓分化。茎由多层鳞茎片环形包裹形成,内部存在异常维管束,韧皮部内有厚壁组织,中央髓腔大,内实,贮水组织同型排列,维管束发达;表皮细胞角质膜厚,外向壁加厚;肉质鳞茎片由同型组织构成,薄壁组织和维管束分布其中。叶片表面被蜡质层,表皮角质层发达,细胞壁加厚,气孔下陷,具孔下室,数量多;肉质叶,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不发达,中间髓腔大。  相似文献   

7.
叶片形态特征与功能性状可以反映植物采取的协同或权衡策略。测定了塔里木河下游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荒漠河岸林建群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的叶片解剖结构、叶片水力导度、叶片δ13 C值,探讨了胡杨结构性状指标和功能指标对地下水埋深的响应,叶片水力传输能力与叶片解剖结构变化趋势,以及叶片水力参数、解剖结构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胡杨叶片结构指标(叶片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气孔参数、叶脉密度、主脉导管直径)、功能指标(叶片最大水力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比叶质量)在地下水埋深最深处与地下水埋深最浅处差异显著;(2)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胡杨水分传输能力变化有解剖结构基础,叶片水分传输能力与水分散失能力存在协同关系;(3)胡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表皮厚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气孔密度)具有相关关系;(4)胡杨叶片水分传输与叶片碳投资具有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8.
植物光合器官形态解剖结构对叶片水力导度(Kleaf)有一定指示作用。对塔里木河下游4个地下水埋深下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和叶片最大水力导度(Kleaf-max)分析结果显示:(1)胡杨叶片具有明显的旱生结构特点。叶片较厚,等叶面,复表皮,栅栏组织发达,排列紧密,叶肉细胞中含有两种结晶体——棱晶和簇晶,叶脉密集,气孔下陷。(2)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胡杨叶片厚度(LT)、表层厚度(ET)、栅栏组织厚度(PT)、栅海比(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PT/ST)、叶脉密度(LVD)、主脉导管直径(MVD)、气孔密度(SD)、Kleaf-max都出现显著增加趋势,气孔面积(SA)则呈显著减小趋势,表明胡杨叶片在受到水分胁迫下通过改变形态解剖结构和水分传输效率来适应干旱。(3)胡杨叶片Kleaf-max值与LT、ET、PT、PT/ST、LVD、MVD、SD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SA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这表明胡杨叶片具有的形态解剖结构特征,是其叶片水力传导能力变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叶片形态特征与功能性状可以反映植物采取的协同或权衡策略。测定了塔里木河下游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荒漠河岸林建群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的叶片解剖结构、叶片水力导度、叶片δ13 C值,探讨了胡杨结构性状指标和功能指标对地下水埋深的响应,叶片水力传输能力与叶片解剖结构变化趋势,以及叶片水力参数、解剖结构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胡杨叶片结构指标(叶片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气孔参数、叶脉密度、主脉导管直径)、功能指标(叶片最大水力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比叶质量)在地下水埋深最深处与地下水埋深最浅处差异显著;(2)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胡杨水分传输能力变化有解剖结构基础,叶片水分传输能力与水分散失能力存在协同关系;(3)胡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表皮厚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气孔密度)具有相关关系;(4)胡杨叶片水分传输与叶片碳投资具有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分布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ZYG)、张掖市临泽县(ZYL)、武威市黑山镇(WWH)、武威市扎子沟(WWZ)、兰州市仁寿山(LZR)、兰州市九州台(LZJ)等6个地理种群的红砂(Reaumuria soongocica)为对象,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和光学显微观察方法对其叶片解剖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用方差分析和变异系数对各指标的差异性和变异性进行比较,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6个地理种群红砂进行抗旱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6个地理种群红砂的各项指标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种间差异,其中ZYG叶片的直径、角质层厚度、表皮细胞厚度均大于其他5种。叶片直径和角质层厚度最小的均是LZR,而表皮细胞厚度最小的是LZJ。ZYL的CTR最大,而ZYG最小。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7.104%,可基本概括所选指标的主要信息;6个地理种群红砂抗旱综合能力表现为WWZZYGZYLWWHLZJLZR,总体趋势表现为水分条件越差抗旱性越强,这是植物通过自身调节对外部环境条件产生适应的结果;叶片直径,角质层厚度以及表皮细胞厚度这项指标在红砂的抗旱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沙冬青种子萌发期抗逆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和NaCl溶液处理沙冬青种子,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叶片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增加,沙冬青种子萌发能力下降,幼苗叶片电导率上升,MDA含量上升。PEG浓度由5%升至15%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超过15%时,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NaCl浓度在0到1.5%范围内,沙冬青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随NaCl浓度增大而上升。对两种胁迫条件下生长及生理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沙冬青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有较强的抗旱和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内蒙古乌海市郊外定位观测了沙冬青的开花动态、花粉胚珠比(P/O)、花粉活力与寿命、柱头可授期、访花者的物种多样性、访花频率及自然条件下的结实率,结果表明:沙冬青单朵花的花期为5 d,P/O为(1 190±125),花粉寿命约4~5 d,柱头可授期3 d,访花者有30余种,以膜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昆虫为主,自然条件下的结实率因植株不同而差异较大,一般在30%~35%左右。  相似文献   

13.
濒危植物沙冬青大田育苗试验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采用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干旱沙区沙冬青大田育苗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沙冬青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下旬到5月上旬之间,适宜的播种深度为1 5cm,适宜的播种量为330kg·hm-2,理想的水肥适配量为每公顷施肥22500kg,浇水8次。不同播种期对出苗率及苗木的质量均有显著影响,采用地膜覆盖床面能显著提高出苗率,覆土类型对出苗率也有较显著的影响。采用优质壮苗措施,可使沙冬青一年生苗木的单株鲜重达8 249g,是对照区单株鲜重(2 763g)的3倍。单纯的浇水对沙冬青苗木的质量无显著影响,只有采用合理的水肥适配方案,才能有效提高苗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沙冬青抗旱、抗寒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15,他引:35  
由于长期在恶劣生境中生长,沙冬青逐步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典型的超旱生结构。研究其抗旱机理表明:其根、茎、叶都通过其特有的结构实现抗旱、脱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其水分生理指标表明沙冬青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其体内的可溶性糖、脯氨酸、保护酶系统在抗旱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沙冬青所具有的典型的超旱生结构也是其抵抗冬季严寒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根、茎、叶中存在着抗冻蛋白,对抵御冬季冷冻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体内的脯氨酸在抗寒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濒危灌木沙冬青育苗方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采用大田作床、塑料大棚容器、露地容器、移植等育苗方式,通过2 a多的试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大田作床育苗的沙冬青根、茎、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优于其它3种育苗方式,且生长健壮,发枝率高,根系分布广,干物质产量高,无病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16.
沙冬青根瘤菌结瘤基因nodA PCR-R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结瘤基因nodA PCR-RFLP和nodA PCR产物序列分析技术,对36株分离自沙冬青根瘤菌菌株的共同结瘤基因nodA进行了遗传类型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6株根瘤菌nodA PCR-RFLP分析显示在80%的相似水平上聚为两个类群5个亚群;选取不同基因型代表菌株的nodA进行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表明,测试菌株CCNWNX0117、CCNWNX0068、CCNWNX0083、CCNWNX0062、CCNWNX0058与中慢生根瘤菌聚在一起,系统发育地位相近;测试菌株CCNWNX0089、CCNWNX0081、CCNWNX0064与中华根瘤菌聚在一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本研究中nodA基因所揭示的沙冬青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说明沙冬青根瘤菌nodA基因遗传多样性较高,宿主结瘤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17.
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的开花物候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新蓉  谭敦炎 《中国沙漠》2007,27(4):572-578
 对自然生境与迁地保护条件下开花物候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新疆沙冬青每年开一次花,具有相同的开花频率;自然种群的始花期及进入开花高峰期的时间比迁地保护种群晚,开花持续时间长,二者在始花日期(F=764.23, P<0.001 )及持续时间(F=46.50, P<0.01)上存在极显著和显著差异;自然种群每花序的开花数比迁地保护种群多,开放持续时间长,二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F=80.10, P<0.001和F=84.06, P<0.001);花序开放持续时间的频率分布明显不同,迁地保护种群较自然种群更为集中;花序上花的开放顺序基本相似,均从花序近基部向两端开放;单花寿命较稳定;花序开花振幅明显不同,自然种群呈双峰不规则间断开花式样,迁地保护种群呈单峰集中开花式样;花序的开花时间、开花数、座果数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在不同生境下其相关性的表现有所不同。在上述开花参数中,种群的开花频率以及花序的开花顺序和单花开放持续时间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一致,而个体与种群的开花时间和开花持续时间、花序的开花数与持续时间及开花振幅则表现不同,说明其与生长的环境条件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马松梅  张明理  陈曦 《中国沙漠》2012,32(5):1301-1307
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物种分布模型是预测物种潜在分布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蒙古沙冬青和新疆沙冬青在亚洲中部荒漠区的潜在分布;借助模型启发式搜索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了控制其潜在分布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①蒙古沙冬青的潜在适生区和实际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局限在阿拉善荒漠区的东部和南部、鄂尔多斯西部;最适生的分布区局限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和贺兰山北部的小部分区域。控制蒙古沙冬青潜在分布的关键因子主要是反映极端的温度和降水条件的因子,如最干月降水量、极端最低温和最冷季平均温度等。②新疆沙冬青最适生的潜在分布区局限在新疆乌恰县和沿昆仑山向南延伸的区域。反映极端气候和气候变化范围的因子,如温度季节性、最冷季平均温度、最湿月降水量和降水季节性等以及海拔,基本控制了新疆沙冬青的潜在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