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地球》2021,(3)
正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是一个专为保护地球这一人类共同家园而设立的节日。"世界地球日"活动最早始于美国,至今已经持续超过50年,中国也于1990年正式参与到这项保护地球的活动当中。目前,以倡导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为使命的世界地球日活动已经在全球普及,围绕这项活动的文创产品也层出不穷,许多国家还发行了主题纪念邮票。通过这些邮票,我们可以梳理和窥探地球日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2.
徐绍史 《地球》2012,(4):1-1
每年的4月22日,我们都会探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地球和谐相处这一永恒的命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母亲为我们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一切物质需求。但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是矿产资源,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大量消耗,以至于我们今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许许多多重要能源与矿产资源供应瓶颈。正因为如此,今年的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围绕"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的主题,将"推进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3.
段雯娟 《地球》2013,(9):42-45
正大气中的臭氧层是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线辐射"杀戮"的重要屏障。但是科学家们在极地上空发现了巨大的臭氧空洞,而且这个洞的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大。臭氧是大气中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作用极大的高空物质。臭氧层是地球的天然屏障,如同一把撑在大气层高空的无形"保护伞",是保护地球生物和人类安全的"天兵天将"。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5,(7)
分布式能源技术是未来世界能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负面影响小、提高能源供应可靠性和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目前,分布式能源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那么,如何更好地推进我国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就此,《地球》杂志采访了国家分布式能源实验研发中心华电电科院副院长范炜。  相似文献   

5.
推动地球物理方法创新,引领探测仪器技术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光鼎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11):4145-4148
<正>地球物理学是一门应用物理学原理、方法及仪器研究和认识地球及其近地空间的学科.地球物理研究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巩固国防有着密切关系.它不仅对能源的勘探与开发、环境的监测与保护、灾害的预测与防治、国防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随着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党中央"一带一路"倡议的展开,还有相当多的领域有待于运用地球物理方法及探测仪器进行开拓.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广泛需求,向地球物理学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良  相似文献   

6.
关于气候系统与地球系统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地球系统的能源和运转方式,指出地热涡和地冷涡是地面气候系统的重要成员. 利用全球地磁场资料,研究了地球内部焦耳热的分布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全球地磁场的变化与全球气温的变化有密切联系,而且焦耳热场的分布与地热带、火山分布、全球最大降水量带有很好的对应. 因此,要对气候变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必须研究整个地球系统.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7,(2)
<正>"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3年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企业积极跟进,沿线国家高度重视和响应,全球专家和学者随之关注并瞩目。在不久前《地球》记者参加的中国能源智库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发表题为"一带一路战略当中的能源投资机遇"的主旨演讲时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绝好的条件,也为中国能源"走出去"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9,(10)
正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它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源以及承载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几乎人人都熟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这些地球的化石能源,然而地球内部蕴藏的地热能远比化石能源还要丰富。地热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可再生能源中最现实和最具竞争力的能源之一。地热是研究地球内热的一门学科,地热资源又是地球本土的一种宝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5,(8)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简称"9号文")和《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因地制宜投资建设各类分布式电源。在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影响下,我国能源格局正在从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传统能源结构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未来能源结构转变,分布式能源作为节能减排的新供能方式,将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最为倚重的手段。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徐晓东近日在接受《地球》记者采访时表示,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前提是与电网相连,只有接入大电网,才能促进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分布式能源发展趋势和发展环境向好,但分布式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发展,只有"强身健体"才能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磁倒转与生物灭绝因果关系研究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勇  万卫星 《地球物理学报》2014,57(11):3841-3850
地磁场源于地球内部的地核发电机,经由近3000 km厚的地幔和地壳到达地面,穿过生物圈、大气层和电离层后延展至太空形成磁层.地磁场对生物圈有双重保护作用:阻挡了高能粒子向内入侵,也避免了氧和水等挥发性物质向外逃逸.尽管地磁场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帮助维持了地球的宜居性,人们仍认为地磁倒转所导致的保护作用削弱会给生物圈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生物灭绝.本文梳理地磁倒转与生物灭绝因果关系研究的五十年发展历程,结合历史背景评介早期"一对一"假说的得与失,并着重阐述空间环境变化在最新提出的"多对一"假说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研究成果已经清晰地说明,从地核到磁层的地球各圈层是一个耦合的复杂系统,地球演化中的重大事件应当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待,并借助比较行星学来研究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6,(9)
正6月30日,《地球》记者受邀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智能电网建设及分布式能源展览会",在分论坛"一带一路新能源高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的孔涛探讨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走出去的成绩和挑战。孔涛指出,国家自从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在规模、质量和价格上都有了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可再生能源走出去的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第15章结论     
《内陆地震》2005,19(4):444-446
地震作为地质现象来说,可以反映地球内部现代地球动力学过程。地震是最具威胁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年轻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而言,30%以上国土属于地震活动区,因此保护居民免遭地质灾难是主要课题。并且,由于油田开发、能源和其他类型工业的大型构建物建设,灾害危险性逐年增加。在实现地震安全性保障方面的基本总结中得到下列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3,(9):16
正前言刚刚过去的这个盛夏,热浪席卷国全球,用媒体的形容就是地球进入"烧烤模式"。专家指出,异常的酷暑是近极端天气的表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极端天气的出现?是谁在"烧烤"地球?通过一层层抽丝剥茧,我们看到,极端天气的背后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背后是碳排放,碳排放的背后是人类的现代生产方式。自有人类以来,各种各样的气体便源源不断地排入地球大气层中。当地球人口数量较少而地球承载能力较大时,这不会造成什么  相似文献   

14.
正"土生万物,地发千祥"。这句话的意思是,土地是万物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土地,世间一切生物都将销声匿迹。土地是我们值得守卫的珍宝,保护土地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第23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地球》杂志就我国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6,(4)
正你知道一块牛肉需要消耗多少水资源吗?你知道少吃一餐猪肉可以减少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吗?你知道地球上有多少森林因为畜牧业而被砍伐吗?正值"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是时候行动起来了,从"吃"开始,养成更环保、更低碳的饮食观念,由口及心,一起来保护我们所珍爱的地球。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7,(1)
<正>在环境污染压力巨大的今天,全国从上到下都在大力推行"低碳减排、消除雾霾",呼吁市民绿色出行,自行车无疑是最为绿色环保和节能的出行方式之一。而要推广自行车出行,充足、便捷的自行车道是其中一大重心。国务院在2016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提出了"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的要求,如今,快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全国各地的自行车道建设进展如何?  相似文献   

17.
正杂的相互作用的地球系统。适宜于了解地球系统状态的过程,其范围从原子到行星的空间尺度和从毫秒到数十亿年的时间尺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相互作用并对这个复杂的地球系统有很大的影响。人类也与之互相影响,随着地球的有限性变得越来越明显,对可用能源、矿产资源和淡水的限制也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活动,这些方式对自然世界及文明的未来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地球受到各种地质灾害的影响,人们对这些灾害了解甚少,但随着城市化程度的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3月24日晚,"开启我的60+生活‘地球一小时’"北京主场落地活动在鸟巢文化中心举行。当晚8点30分,北京鸟巢、水立方及深圳海岸城等全国各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熄灭了灯光,通过具有视觉性象征意义的熄灯仪式,再次向公众传达了应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号召和激励更多的个人、企业、社会组织、政府等社会各界采取环保行动,从减少塑料、减少一次性日用品、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利用5个方面做起,开启"60+"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军事上应用地球物理技术,可以将地球的自然能量与自然环境通过人为的方式改变。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军事上利用自然能量和资源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比如通过地球物理技术这一方式。地球物理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军事的发展,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既然地球物理技术如此重要,我国就应该重视其在军事上的应用。本文旨在分析地球物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段雯娟 《地球》2014,(4):25-27
正今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以下简称"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指出,按照"十二五"期间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要求,结合当前国土资源工作重点和社会关注热点,确定2014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通知指出,地球日是宣传我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提高公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地球科学技术知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