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水平定向钻工程及工艺的发展,难点工程越来越多。硬岩、破碎岩、卵砾石地层不再是定向钻不可攻破的难题。反到是在此种地层回拖过程中对防腐层的伤害,给管道寿命带来的危害最大。因此在管道外防腐层外再加改性无溶剂环氧玻璃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防腐层,继而保护运营管道寿命。  相似文献   

2.
水平定向钻进技术(HDD)在市政电力排管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由于电力管道施工过程中的多管组合回拖和压密注浆等施工特点,不仅使得回拖时的阻力增加,而且作用在管道外壁上的注浆压力同时会降低管道抗外压能力,与单根管道的回拖施工有明显差别。考虑多管组合回拖效应,利用管束的等效半径和管束与孔壁的等效摩擦系数,对常用的ASTM回拖力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使其更适用电力管道回拖力计算;同时将注浆压力作为管道所受外压力,分析注浆时管道的应力,从而保证管道回拖和注浆施工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岩土钻凿工程》2009,(3):50-50
哈萨克斯坦当地时间2月21日晚7时32分,管道局穿越公司承担的中亚管道伊犁河穿越B线主管一次回拖成功。 伊犁河穿越工程于去年11月3日开钻,12月18日,A线主管回拖成功;今年1月6日,光缆套管穿越成功。至此,中亚天然气管道关键控制工程——伊犁河定向钻穿越施工全面告捷。  相似文献   

4.
《岩土力学》2017,(1):67-74
饱和砂土在液化状态下呈现出非牛顿流体的特性,而常规动力试验要获得稳定的液化状态比较困难。采用塑料砂和相等密度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成了有效应力接近于0的饱和悬浮塑料砂试样,基于流体力学低雷诺数绕球流动理论并结合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开发了饱和悬浮塑料砂流动特性的试验装置。利用紧贴透明模型箱内壁的半球在饱和悬浮塑料砂中运动时塑料砂颗粒的运动来分析其流动特性,并通过拉力与速度的关系计算饱和塑料悬浮砂的表观黏度。试验结果表明,饱和塑料悬浮砂试样是剪切稀化非牛顿流体,可作为液化砂土的相似材料用于液化问题的研究。基于试验中的细观规律,提出了零速度线、剪切区、剪切角、剪切区高度等实用概念。研究表明,拖球速度对剪切角有重要影响,速度越大,剪切角也越大,相应剪切区也越大。剪切区高度反映了拖球运动方向的影响范围,提出拖球试验中应保持球体形心与边界之间的距离要大于6倍球体直径。分析了拖球试验中的孔洞产生机制,提出在拖球和拖管试验中,应降低拖球的运动速度,以符合低雷诺数绕球(管)流动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水平定向穿越管道回拖过程中,针对钻杆无法克服回拖阻力而发生断裂和回拖活节出现故障等问题,在此提供一种可将滞留管段重新拖回至地面的补救用振动拖管机械。所构思拖管器主要运用液压马达产生的驱动力结合振动马达所产生的振激力,将设备从管线端行走至事故管段,固定并产生振动,达到减小阻力的目的。在利用地面设备将地下管道拖回到管线工地。此类机械能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损失,为以后重新组织的施工节省时间,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定向钻穿越段周边地质超出规定范围,是导致定向钻管段卡管的内因,施工单位采取的预防和处置措施不当,是定向钻穿越卡管事故的外因。盲目扩大管孔直径,或增加洗孔次数,对预防卡管作用有限,甚至可能起负作用。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情况下,定向钻管段正式回拖前进行试拖,确定合适的回拖工艺参数,是预防卡管的有效措施。回拖前应编制和落实解卡预案,一味强拖可能越卡越紧,甚至拉断钻杆或连接万向节;没有钻机有效引导,夯管锤暴力强夯,管段会塑性变形严重。最好回拖前就在管道入土端事先备好地锚或夯管锤,以尽量缩短解卡时间,避免泥浆干涸凝固。对于存在孤石的复杂地质,应使用前端为尖锥状的回拖头。  相似文献   

7.
李铮  汪波  何川  李福海  朱培  宋洋 《岩土力学》2015,36(4):1071-1077
针对地下工程中锚杆防腐性能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多重防腐锚杆的构造和防腐机制。通过模拟不同的腐蚀环境,进行双重和多重防腐锚杆的抗腐蚀性试验研究,观察腐蚀后锚杆的表观变化并测试其抗拔力,分析比较两者锚筋与水泥砂浆之间的粘结强度与滑移位移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多重防腐锚杆由于在水泥浆中设置了套管,在不同腐蚀环境中其拉拔力始终高于双重防腐锚杆,且随时间更加明显;硫酸盐的结晶作用和腐蚀因子间的牵制效应会使防腐锚杆拉拔力有短暂的提高;多重防腐锚杆产生相同滑移位移对应的粘结强度更大,粘结强度超过极值后的残余强度高于双重防腐锚杆。以上成果能够用于地下结构中防腐锚杆的设计和后期服役期间的耐久性分析,为实际工程中防腐锚杆的抗腐蚀性能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鬼波衰减是深拖平缆采集资料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实现宽频处理的关键步骤。为此,笔者分析了深拖平缆资料特点,推导了鬼波的时距曲线方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线性Radon域最小平方反演方法衰减鬼波的基本原理,该方法首先通过最小平方方法求得无鬼波的Radon域数据,再应用反变换算子中的一次波算子进行反变换,从而实现了对鬼波的压制。采用该理论对模型数据与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试处理,结果表明,深拖平缆资料通过本文的鬼波衰减技术处理后,陷频点得到了补偿,有效频带得到了拓宽,达到了宽频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死端孔隙对溶质运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拖尾分布是溶质运移规律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死端孔隙、透镜体等空间结构形成的非均质性以及密度变化产生的指状流会导致溶质运移拖尾分布。论文选择保守性溶质氯化钠作为示踪剂,采用砂柱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以死端孔隙导致的非均质性以及由不同浓度和温度形成的变密度条件对溶质运移拖尾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死端孔隙的存在会延迟溶质运移穿透曲线出峰时间,降低峰值及出现拖尾分布,随着死端孔隙介质体积或数量的增加这一现象越明显;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拖尾现象越明显,且温度的升高会加剧这一现象。对比死端孔隙、温度和浓度三者对溶质运移拖尾分布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死端孔隙,其次是浓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岩溶管道中溶潭对溶质运移的影响,在实验室内构建水箱-管道系统,在不同管道结构和水流条件下进行定量示踪实验并得到相应的穿透曲线(BTCs);采用Qtracer2软件分析溶质运移参数,采用滞后系数R分析实验结果与一维经典对流弥散方程解析解之间的差别。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水箱数量的增加,示踪剂(NaCl)峰值质量浓度逐渐降低,弥散系数和弥散度逐渐增加,穿透曲线拖尾逐渐增长,表明水箱的瞬态存储使溶质运移滞后;与不对称水箱相比,对称水箱BTC拖尾较长;峰现时间随着不对称水箱数量的增多明显滞后;出口流量增加时,弥散度减小,BTC拖尾变短。一维经典对流弥散方程解析解仅对单管道最大流量条件下的BTC拟合较好,对流量较小的单管道和水箱-管道系统的BTC拟合较差,需研究适用的模型解释其拖尾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化新网讯近日,来自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的管道防腐专家齐聚河北省廊坊市,与中石油管道局管道工程专业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管道工程防腐及补口技术交流。会议期间,来自加拿大BrederoShaw公司、英国Corrocoat公司和美国TMAG公司的专家学者作了主题报告,内容涉及国际管道防腐涂层技术面临的最新挑战与进展,管道防腐涂层材料、技术和设备,c扫描麦蒂管道防腐检测系统及微孔开挖修复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技术作为非开挖铺管的主要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时常发生打导向时,钻杆埋钻,管线回拖时拉不动等事故。本文就此分析了发生事故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如东长江定向钻穿越长度3 300m,为管径711mm管道穿越长度的世界之最,穿越地层主要为粉砂、粉质黏土层。由于本工程穿越长度为世界之最,没有相关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面临钻杆易断裂、导向孔对接难度大、防腐层易破坏等问题,而且其两岸经济发达,道路和民房、工厂等结构物遍布施工场区周边,回拖场地十分受限,设计新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思路解决了以上诸多问题,并在施工中成功实施,确保了长达3 300m长江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的顺利完成,可为今后同类型江河定向钻穿越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21日8时58分,随着渭河穿越定向钻成品油管的顺利回拖出土,管道局穿越分公司渭河穿越施工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标志着制约兰郑长管道最关键的一个卡脖子工程——渭河穿越成功。  相似文献   

15.
粉土性能不良,需改良后才能在高速公路路基中使用;麦秸秆环保可再生,掺入粉土会起到加筋作用,但自身易被水腐蚀,需防腐后才能使用。本文从孔隙面积比出发,分析聚乙烯醇对秸秆的防腐机理和防腐效果,通过抗拉强度试验分析防腐对秸秆抗拉强度的影响;通过直剪试验分析秸秆对粉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通过自身防腐性能的发挥、填充麦秸秆孔隙减小吸水通路、在秸秆表面形成保护膜阻隔水分进入来实现防腐,孔隙面积比越小防腐效果越好;试验范围内,麦秸秆的防腐最佳浸泡时间为4 d,防腐剂最佳溶液浓度为10%,此时秸秆孔隙面积比最小,且防腐耗时最短,或经济最优。麦秸秆长度对孔隙面积比的影响主要在4 d内,与最终孔隙面积比关系不大。防腐麦秸秆抗拉强度提高。秸秆加筋土的黏聚力随秸秆掺量、麦秸秆长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优掺量范围为0.4%~0.6%,最优秸秆长度为15 mm;内摩擦角随着秸秆掺量的增加略有增加,但增幅很小,不同长度下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6.
《岩土钻凿工程》2008,(6):24-24
当地时间12月18日23时6分,中亚天然气管道控制性工程之一——伊犁河穿越第一条主管完成回拖,宣告伊犁河单线定向钻穿越一次成功。为穿越紧张鏖战46天的石油管道人,脸上终于露出灿烂的笑容。  相似文献   

17.
立沙油品储运项目输油管道东江穿越工程,管道穿越水平距离为1085m。穿越地层主要为不同风化程度的花岗岩及砂层等复杂地层,其中穿越最硬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达到36.7MPa,采用大型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机进行施工。简述了施工测量及确定方位角、钻导向孔、扩孔及管道回拖等主要施工过程。通过采用加设直径300mm导向套管、布置人工磁场等施工措施,有效地保证了穿越轨迹与设计曲线重合;存泥浆中添加堵漏剂等外加剂,防止泥浆从岩石裂隙巾流失;在施工至砂层时增加泥浆粘度及添加润滑剂等措施防止塌孔.同时减小扩孔及回拖阻力:采用开挖发送沟并在沟内灌水,使管道存孔内保持悬浮状态等措施以减少管道的摩擦阻力,确保管道顺利回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定向钻穿越回拖管线在一般地形和特殊地形下发送管道的几种发送管道施工方法及成功案例,为同类型的定向钻回拖管线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新的非开挖铺管回拖阻力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表明新模型计算出的最大回拖阻力与实际阻力值较为接近。理论计算不可能算出完全准确的回拖阻力,但在尽量符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合适的取值,理论计算得到的回拖力已经能对钻机选择、设备布置、管道的最大承受力验算等施工设计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青海西宁盆地中低温地热资源丰富,但热储地层以含黏土矿物的弱胶结砂岩为主,地热水溶解性总固体较高,回灌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结垢风险。基于对西宁盆地地热成因及资源分布特征分析,采用矿物溶解度法、饱和指数法等方法对典型地热水回灌结垢趋势及风险进行了综合判断。结果表明:西宁盆地“凹中凸”构造有利于地热水在深部热储富集和增温,同时将深部溶解的大量矿物质带到西宁地区中央凸起地带;西宁地区地热储层埋深主要在700~1600 m,水温30~70 ℃,主要为SO4·Cl—Na水化学类型,溶解性总固体1.85×103~4.80×104 mg/L;回灌过程中结垢以碳酸钙结垢为主,当回灌水与地下热水性质相近时,结垢风险主要发生在回灌井筒中,地层结垢风险较小,而当回灌水与地下热水性质差异较大时,不配伍性将导致地层结垢风险大大提高,其中药王泉与DR2005原1∶ 1混合时结垢量最大可达177.57 mg/L,而其他地热水结垢量较小。根据以上特征,提出以下综合解决方案:物理防垢+管材防腐、系统增压防垢+管材防腐和地面预处理+管材防腐,并辅之以阴极保护防腐、优化排量、酸洗井筒等措施,可为今后保障地热水回灌能力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