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GIS中缓和曲线的不确定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推导了缓和曲线上任意点坐标的方差的加权平均值,来建立描述曲线元不确定性的模型。给出了以缓和曲线法方向的中误差表示误差带宽的εσ模型,以及以最大方向误差表示带宽的εm模型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说明了εm模型是理论上更加严密的缓和曲线误差模型,而εm模型是一种简化的描述模型。  相似文献   

2.
首先研究了线元不确定性的εm模型,将该模型误差带边界线分为左边界线、右边界线、左误差半圆和右误差半圆四部分,利用代数的方法推导了这四部分误差带边界线的解析表达式;利用误差带边界线的解析表达式,绘出不确定性区域的图形.给出了平均误差带宽和误差带的面积作为线元不确定性的精度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3.
考虑实用性和合理性,将线元看成离散点的集合,将线的不确定性看成点的不确定性的聚合体,将线元的位置不确定性模型看成以各点误差椭圆的长半轴E为半径的误差圆的聚合体,建立了以线元上任意点处的误差椭圆的长半轴E为带宽的线元不确定性εE模型。给出了基于该模型衡量线元位置不确定性的三种度量指标:可视化图形、平均误差带宽和误差带的面积。最后,将该模型与εσ模型和εm模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GIS中圆曲线的不确定性模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应用圆曲线上任意点坐标的协方差来描述圆曲线的不确定性,推证了一种坐标加权平均值的协方差公式,给出了以圆曲线方向的中误差表示误差带宽的εσ模型,同时还导出了以最大方向误差表示带宽的εm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和可视化表达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该模型是一种实用且理论严密的圆曲线不确定性模型。  相似文献   

5.
分别利用直线、圆曲线与多项式曲线的拟合空间曲线实体,估计出拟合曲线与真实曲线之间的模型误差,建立包含模型误差与法线方向位置误差的曲线综合误差带模型。并通过算例证明了含有模型误差的综合误差带模型能更好地反应圆曲线的位置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GIS中线元位置不确定性的随机过程模型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本文基于随机过程理论导出了随机线元的分布函数和分布密度表达式,定义子不确定性信息矩阵,引入了广义误差带概念,进而从理论上概括和统一了前人提出了的ε-带和e-带模型。  相似文献   

7.
GIS中线型要素数字化数据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法,分别建立了GIS中直线、规则圆曲线和不规则曲线数字化数据处理的严密平差模型,讨论了数字化精度评定的方法,改善了数字化数据的精度,进一步完善了GIS数字化误差处理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针对GIS中对曲线位置不确定性分析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值方法计算拟合曲线点位误差的算法,给出了确定GIS中任意曲线误差带模型的具体计算步骤与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绘制了三次样条拟合曲线的误差带。  相似文献   

9.
GIS中曲线误差带模型的一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GIS中对曲线位置不确定性分析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值方法计算拟合曲线点位误差的算法,给出了确定GIS中任意曲线误差带模型的具体计算步骤与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绘制了三次样条拟合曲线的误差带。  相似文献   

10.
GIS中面元的误差熵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整个线元边缘分布的平均信息熵确定了“ε-带”的宽度,提出了线元的平均误差熵带模型,进一步扩展到面元的误差熵环模型。误差熵环的带宽取构成边界线的各线段误差熵的加权平均值。最后通过算例比较了面元的误差熵环和误差环模型,绘出了它们的可视化图形,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GIS中一般曲线的不确定性模型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本文对GIS中一般曲线的误差进行了研究。曲线的误差由构成该曲线的任意点之误差描述。曲线上任意点的误差由端点及距离误差传播导出的误差之加权平均值的协方差表示,本文分别给出了垂直方向误差(εσ)及最大方向误差(εm)的计算模型。以三次B样条曲线为例,给出了其建模及可视化结果,进一步地将该结果与折线及圆曲线的情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UAVRS影像空中三角测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人飞行器低空遥感系统(UAV Low Altitude Remote Sensing System简称UAVRS系统)适合于在阴云山区低空获取高分辨率垂直和倾斜影像,但获取的影像存在像幅小、数量多、基线短、重叠度不规则且倾角过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国内外现有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面临的新问题。本文提出以带权观测值光束法平差解决UAVRS复杂影像区域网的空中三角测量问题的方法。其技术要点在于,从提高单模型定向的精度出发,以单模型定向元素为基础构建自由区域网,为带权观测值光束法平差提供有效初值。经试验表明,空三加密点的平面精度为0.386m,高程精度为0.525m,基本能达到1∶2000地形图测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GIS中平面一般曲线误差模型包络线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误差模型包络线是GIS位置不确定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是GIS可视化研究的关键指标.为了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求解符合GIS精度要求的包络线,以不规则曲线为例,叙述基于数值算法的一般曲线误差模型包络线的确定原理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可视化分析,验证原理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不规则曲线拟合时,需要按最优原则依据曲线的形状来选择拟合函数,构造函数模型。给定数据点的多少以及数据的拟合方向对曲线拟合也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曲线进行最佳的拟合。衡量曲线拟合模型误差的精度时,要求观测数据的方差相同且观测数据的协方差为零,这与一般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在曲线最佳拟合的基础上,对评定曲线拟合精度的质量标准方法进行了改进,从不规则曲线拟合的精度及形状2个方面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GIS中矢量数据缓冲区操作的不确定性传播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保钢  朱凌  朱光 《测绘学报》1998,27(3):259-266,281
研究了矢量数据缓冲区操作点,线,面状地物的不确定性传播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点状地物做缓冲区操作,操作结果的绝对精度与缓冲区的宽度和点位中误差成反比,相对 精度与点位中误差和绘冲区宽度的比值成反比;对线状或面状地物做缓冲区域操作时,操作结果的绝对精度与缓冲区的宽度和“ε-带”或点位中误差成反比;相对精度与缓冲区的宽度成正比,与地物的“ε-带”或点位中误差成反比。  相似文献   

16.
线元点位误差带的“纺锤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GIS界流行的以点位误差描述线元位置不确定性的误差带理论提出相反的观点。最早提出的线元误差带理论为"ε-带"模型,后来又提出了"E-带"模型和在其基础上发展的"G-带"模型。后两者均认为以控制点点位误差描述的线元的误差带的基本形状呈"哑铃"形,即认为线元上端点的位置不确定性大于端点之间的点的位置不确定性。笔者的看法与此相反,笔者认为线元上两控制点之间的点的位置不确定性应大于控制点的位置不确定性,且在两控制点的中间达到最大,即线元误差带的基本形状应为"纺锤形"而不是"哑铃形"。  相似文献   

17.
曲线化简是自动地图综合的重要内容,但其中广泛应用的DP(Douglas-Peucker)算法却是非自动化的,原因是需要在算法执行之初由人工输入距离阈值ε。为此,首先提出了一个多尺度曲线相似度的计算公式;然后基于该公式,以河流数据为例给出了地图比例尺与曲线目标相似度的函数关系推导方法和曲线目标相似度与ε的函数关系推导方法,进而得出了ε与比例尺的函数关系;最后实现了DP算法的自动化。实验研究表明,利用提出的自动化DP算法可以获得指定地理区域不同比例尺的水系要素的化简结果,化简结果与经验丰富的制图员的手工化简结果的相似度平均值为0.927,相似度总体表现良好,表明了该方法良好的可靠性和较高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8.
借鉴误差椭圆和ε误差带建模思想,提出了DEM地形描述误差(简称为Et)的中误差场和极值场(统称为Et场)模型,研究建立了Et场的构建方法,并以平原河网、黄土丘陵、秦岭山地等为例,采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Et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矢量GIS图上地理曲线的定位误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宝  邓敏  夏宗国 《遥感学报》2000,4(4):316-321
为了分析GIS图上地理曲线的定位精度,首先探讨地理曲线的表达与定位误差,区分“数字曲线”和“连续曲线”两个概念;然后结合由数字曲线生成连续曲线的GIS算法,建立连续曲线的误差带模型,并导出地理曲线长度的误差估计公式;最后通过算例说明地理曲线误差带的可视化方法和曲线长度误差估计公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过去研究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方法及其缺点,提出了一个基于地理数据场模型和模糊集合论的生成ε-误差带的新方法。某城郊的土地覆盖制图的实例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理论性强、效率高,并且有助于今后对地理信息系统不确定性的理论问题展开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