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参数统计方法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参数统计方法在水文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和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依研究内容不同可分三类:(1)在水文频率分析中的应用和研究;(2)在水文水资源预报中的应用和研究;(3)在水文水资源模拟中的应用和研究.对非参数统计方法在水文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对NaCl和K2SO4晶体在流化床中的动态生长行为及单个晶体在溶液中的静态生长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还考虑了晶体表面的完整程度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并对上述晶体的生长机理进行了分析.此外,对存在添加剂及纯溶液中NaCl和K2SO4晶体的溶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所选用的添加剂在低浓度下即能有效抑制NaCl和K2SO4晶体生长.  相似文献   

3.
研究海洋中的氟氯烃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环流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氟氯烃不仅是温室气体,还破坏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也是近代海洋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可以作为化学示踪剂,广泛用于示踪海洋环流、水团运动混合过程、海洋通风过程,测定水团年龄、海水混合和循环速率以及海气交换速率等的研究.对过去几十年海洋中氟氯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介绍了海水中氟氯烃的分布特征与通量研究、氟氯烃在海洋中的应用及分析方法,同时简述了大气中氟氯烃的分布特征.概述了该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火山碎屑岩熔结过程的讨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关于火山碎屑物熔结过程的研究历史做出了简要回顾,对与熔结过程相关的术语进行了归纳和说明,进一步探讨了熔结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构造.此外,分别从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两方面总结了火山碎屑的熔结机理,对其研究意义做出主要说明,以期引起国内对火山作用中的火山碎屑物及碎屑流熔结过程研究的重视,以便更好地理解火山的喷发作用和重建火山喷发历史等火山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多维分形理论和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规律   总被引:66,自引:2,他引:6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秋明 《地球科学》2000,25(3):311-318
多维分形模型不仅采用常规的低阶矩统计, 而且采用高阶矩统计对多维分形分布进行度量, 从而能较细致地刻划正常值以及异常值.地球化学元素的正常值往往服从统计学中的大数定量, 即满足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 然而异常值会服从分形分布(Preato).介绍了多维分形领域中的最新发展以及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特别是研究超常元素空间分布和富集规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通常的统计方法只对应于多维分形围绕均值周围的局部特征.为了有效地研究异常值的分布和富集规律, 建议采用高阶矩统计方法和多维分形方法, 并给出了两种分析地球化学元素, 并突出异常值贡献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可应用于研究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和富集规律, 而且可以区分地球化学背景与矿化有关的异常值.还介绍了该方法在对加拿大B.C.省西北部Mitchell-Sulphurets地区金铜矿化蚀变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地震模型试验中震相的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用超声波模拟地震波的模型地震学研究在我国有了较深入的发展.地震波在各种地质构造中的传播特征的研究,以及空气中的模型试验方法的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这些成果对推动国内地震勘探的实验室研究和解决生产部门的实际问题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作为模型试验最基本的震相识别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我们将近来工作  相似文献   

7.
GIS技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国内外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的最新动态,并对GIS技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归纳.此外,还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应用GIS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宏松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242-248
从石质文物保护工程与工程地质学研究方向的关系、石质文物保护中所面临的主要工程问题及工程地质学方法在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对以往工程地质学理论在石质文物保护工程中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同时重新界定了工程地质学在文物保护工程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石质文物保护中面对的工程地质学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古代生物分子在第四纪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赖旭龙  杨洪 《第四纪研究》2003,23(5):457-470
从第四纪化石和沉积物中获得的古代生物分子为第四纪研究者提供了丰富和独特的有关古代生物、遗传和古环境信息的定量和高分辨率的数据.过去10多年的研究证实来自第四纪材料中的各种古代生物分子的分离、鉴定和应用的能力在不断增加.文章总结了古代生物分子在第四纪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不同类型的古代生物分子在地质体中的保存和降解;2)古DNA和古蛋白序列中的生物遗传学信息;3)单体分子同位素与第四纪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4)建于古代生物分子水平上的第四纪年代学.作者预见对第四纪地层中的原位和分散保存的古代生物分子的研究将在广度上以多分子综合研究而深度上与单体分子同位素技术相结合,为第四纪科学家们提供大量解决地质学和演化生物学问题的高精度数据.随着地球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人们对古代生物分子的降解过程和机制的进一步理解,对古代生物分子的研究无疑将进一步促进和推动第四纪科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类潜在的储量巨大的清洁能源.近年来,水合物的研究已经逐渐拓展至纳米、介观层面.纳米科学贯穿了水合物研究的全过程,包括上游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开采和下游的储运、分离等水合物应用技术,其核心在于研究水合物在纳米材料表面、内部、间隙中生长和分解的传质传热过程.将以第九届国际水合物大会(ICGH9)为切入点,从水合物成藏、开采和下游技术应用几个方面综述近年来水合物研究中的纳米研究进展.目前对水合物的研究尺度并未做到全覆盖,水合物在纳米材料间隙中的传质传热过程研究较少,纳米材料的累积放大效应研究也存在空白.这正是水合物成藏、开采研究中的瓶颈问题.未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水合物在纳米材料中生成和分解的传质传热作用,以此为主线将水合物技术和水合物成藏、开采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进行统一协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反转构造作为盆地和造山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油气勘探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也日趋显著.介绍了盆地反转构造的研究概况,总结了过去近80年的盆地反转构造研究历程,阐述了反转构造的概念、识别方法、分类、定量研究、成因机制.随着诸多新方法技术的应用和原有技术精确度的提高,盆地反转分析越来越朝着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反转构造定年、反转构造综合分析方法、反转作用与盆地演化研究等集中体现了现阶段盆地反转构造研究的进展.详细总结了反转构造在造山带内的应用进展,指出了先存构造的结构对反转构造几何学特征的控制作用以及正确区分薄皮构造与厚皮构造在反转研究中的重要性.造山带前缘的逆冲体系作用也是引起前陆盆地反转的主要因素,走滑反转和斜向反转在造山带中也很普遍.通过对沉积盆地和造山带反转构造研究的分类介绍,提出了盆山一体化反转构造研究的思路,并基于盆山耦合关系理论,阐述了构造反转在油气成藏和富集成矿中的作用.这种思路是顺应地球系统科学和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需要而提出的.此外,新方法技术的综合运用是盆山一体化反转构造研究的重要支撑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工程建设给城市提出了新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工程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西安城市建设中的几个工程地质问题,以期引起对类似城市地质环境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农药在土壤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辉  刘广民  姜桂兰  唐杰 《世界地质》2000,19(2):199-204,208
农药的使用带来了严重的负效应,人们对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国内外的有关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爆破漏斗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阐明了爆破漏斗这种爆破破坏的基本形式在爆破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系统介绍了集中和延长药包爆破漏斗研究的进展及其成果,特别对利文斯顿漏斗理论进行了阐述.在分析爆破漏斗形成机理的过程中,对岩石破碎理论做了综述性的回顾.  相似文献   

15.
水分配网络(WAN)是特殊的质量交换网络(MEN).介绍了水分配网络综合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进展,并着重对其研究方法中的目标设定法和数学规划法详细介绍.指出今后应加强质量集成思想在水分配网络综合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能量集成和水分配网络集成相结合的全面的过程集成研究,以满足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殷永元 《冰川冻土》2002,24(4):426-432
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对策方法评估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建立和应用先进有效的分析工具和评价方法对气候变化脆弱性和适应对策进行科学评估. 因此需要了解当前已经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决策分析工具,掌握和了解各种适应对策评估工具的关键特性及其优缺点. 首先介绍各种有关适应对策的定义及两大类适应评估方法途径, 同时举例介绍不同方法在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评估研究中的应用. 常规的适应对策评估分析主要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对策评估技术指南中的方法工具为代表, 另一种适应对策研究则致力于改善各种对气候变化敏感系统的适应能力和复原能力. 文中对各种适应对策评估方法和工具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并提出气候变化适应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地学中的若干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洪超 《地球科学》2011,36(2):347-354
对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全球冰川监测、局部断裂带提取、滑坡监测和稳定性评价以及海岸线提取和海岸侵蚀等方面的应用做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作为一种新型的对地观测手段,激光雷达(含星载、机载、车载和地面)的应用已经从传统的测绘扩大到包括文物保护在内的诸多其他应用领域.所综述的激光雷达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4个应用方面,是传统地学研究中与全球变化和人居环境最为密切的方向.分析表明,激光雷达技术在这些研究方向中的应用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8.
汞,作为地球化学找矿中的通用探途元素,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目前,国内外对汞的次生晕、原生晕在找矿中的前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通过栖霞山铅锌矿床汞在矿体及其围岩中的原生分散晕的特征和分布规律,矿床晕、矿体晕的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了矿体和围岩中汞的存在相态,以及不同相态汞的比值在不同高程中的分布规律等,并以此来判断矿体的剥蚀程度,为汞的原生分散晕在寻找盲矿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土壤水分与溶质运移机制的分形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中水分和溶质运移一直是土壤-水环境系统中的研究热点,也是目前仍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将分形理论应用于土壤水分溶质运移机制的研究,探讨其领域中的众多复杂问题,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对土壤结构定量化的分形表征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分形理论在水分特征曲线和水力传导度等土壤水分运动基本参数的分形模型、土壤水分运移过程模拟、土壤溶质运移的非费克现象、弥散度的尺度效应以及溶质运移机制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就分形理论今后在土壤水分、溶质运移研究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断层相的概念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层相是相分析方法在断层研究中的应用,它实现了对断层三维空间结构、断层结构单元及断层内部岩石物性特点的精确描述.从空间展布上来看,断层具有明显的带状结构,可以将其划分为破碎带和诱导裂缝带2部分.结构单元是断层空间的基本组成,也是断层相研究的基本对象.通过应用断层相分析手段对典型断层包络体内部变形特点进行精确描述,介绍了断层相在实际工作中的研究方法,并最终建立了硅质碎屑岩地层中拉张性断层相模式.分析表明,断层相分析方法对于研究断层的封闭性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油气勘探开发及工程建设过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