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80年代在天水放马滩古墓中出土的<邽县图>(暂名),绘制于战国末期,距今已有2 200多年的历史,它是迄今存世最早的实物木板图.这证明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地图绘制,已经达到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
《地图》1991,(1)
1986年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地图,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形图,它证明我国先秦时期的地图学居世界领先地位。放马滩出土的地图共七幅。分别绘在四块大小相等的木板上。据曹婉如、张修桂、朱玲玲等专家论证,它的绘制时间为公元前三百年左右的战国后期,比我国经实测保存至今的最早传世地图——西安碑林中的《华夷图》和《禹迹图》早一千三百多年,比1973年湖南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图约早三百年。该地图包括今甘肃天水伯阳镇西北的渭水流域和一部分放马滩周围水系。地图中有关地  相似文献   

3.
《地图》1992,(3)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地图,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图,它证明我国先秦时期的地图学居世界领先地位。放马滩出土地图共7幅,分别绘制在4块大小相等的木板上。据专家论证,它的绘制时间为公元前300年左右的战国后期,比我国经实测保存至今的最早传世地图——西安碑林中的《华夷图》  相似文献   

4.
《地图》1996,(2)
一块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质地图碎片一些文献当谈到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地图时,多指天水《放马滩地图》的7幅木板图。下面介绍一块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质地图碎片。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了一块纸质地图碎片,此图是一汉墓中的随葬器物,此墓的时代,考古断代为西...  相似文献   

5.
“古图之最”再探刘家信(西安地图出版社710054)一、世界最早的木板图(县图》古县位于甘肃东部、关中西端的渭河上游。春秋战国时,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代戎取胜,同年取其地置县,成为中国最早的县置之一。八十年代在天水放马滩古墓中出土的《邦县图》共七...  相似文献   

6.
訾冬梅 《地图》2000,(1):17-19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由内蒙古测绘局委托内蒙古地图制印院编制印刷了<内蒙古自治区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该<图集>是一部中型普通地图集,由序图12幅,盟(市)图12幅,盟(市)政府驻地街区图12幅,旗(县、市)图86幅,共计122幅地图构成.  相似文献   

7.
张德梅  尹贡白 《地图》1998,(2):36-40
虽然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帛地图及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的发现,改变了“宋代地图为我国现存最古老地图”的观点,但宋代地图品种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使宋代地图不仅在中国地图学史上,而且在世界地图学发展进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宋代地图学的成就1.宋代地图数量众多,品种齐全宋代以前中国古代各朝代遗留的地图,总共不过十余幅,而宋代一朝存留至今的著名地图则有《华夷图》、《禹迹留》、《地理图》、《舆地图》、《九域守令图》、《平江图》、《静江府城池图》、《地理之图》及《禹贡论断》中的中国西部水系图、程大昌的《禹…  相似文献   

8.
正朋友到俄罗斯旅游,在彼得堡的旧货市场上一美元买了一幅老地图,卖图的白发老人说是二战时期用过的军用图。接过地图后,我先谢了朋友而后打开。地图拼贴后的长宽比为130×80 (图1),是1931年到1937年修图的苏军总参谋部制图,八幅连缀,而且图上确有使用中标图的符号(图2)。我认为这符号应该是粗略标示的火炮地域,苏军当  相似文献   

9.
此图是康熙《皇舆全览图》的重要版本,也是中国第一部实测全国地图。原图山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主持,中西方测绘人员通力合作,引进并采用西方先进的天文、三角测绘技术,还利用了官府所藏舆图文件及实地调绘采访,经十年努力,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成图,五十八年(1719年)制成铜版,共41块。如此大规模的全国范围的地图实测工作,在中国和世界测绘史上都是空前的盛举。民国十年(1921年)在沈阳故宫发现这些铜版,后据此印行,合订成册,由金梁题名为《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41幅地图可拼合为一整幅中国全图。  相似文献   

10.
丁建伟 《地图》1993,(4):56-57
1989年《文物》月刊第2期公布了1986年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实物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严格意义的地图。这个发现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和研究探讨。一、放马滩地图的绘制年代根据对史料(同墓出土的竹简《墓主记》)的考察分析,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普遍认为放马滩  相似文献   

11.
《地图》1993,(4)
地图品种五花八门、质底各异笔者不久前在乌鲁木齐市古物商店的古旧地毯展览会上目睹了一幅罕见的地图作品:地毯式全国物产分布图,并作了初步考察研究。这幅图民国19年(1930年)织于新疆和田县。图名位于左下方,为《中国物产象形图》,是一幅小比例尺的全国平面图,范围包括当时全  相似文献   

12.
毕琼  李孝聪 《地图》2004,(4):45-50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一轴清人所绘地图,不具图名、绘者、内容是描绘自宝鸡县城出发,经大散关走连云栈到达留坝,再经褒城、沔县、宁羌州直达陕蜀边界七盘关这一翻越秦岭的道路走向及沿途景致。其中褒城至沔县之间的部分图幅缺佚。由于地图所反映的主要是自陕入蜀的一段道路沿途,故定名为《陕境蜀道图》。  相似文献   

13.
庄润森 《地图》1990,(4):33-35
《西安市地图集》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城市地图集。以全面系统地反映西安城市风貌、弘扬建国四十年的伟大成就为主题。总结了西安城市地理研究、地图编制研究的最新成果,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西安的城市风采。一、内容和结构图集内容包括序图、市区图、属县图与专题图四个部分。序图组共4幅图,主要表现西安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其中有两幅影像图,一幅是陆地卫星影像,一幅是航摄彩红外影像。向读者提供了用现代化测绘科研手段认识西安的最新成果,也介绍了一种新的地图图种和制图方法。市区图组共有21幅图,采用大比例尺(1:12000)连续统一  相似文献   

14.
孙果清 《地图》2004,(3):68-71
在著名的西安碑林中保存有一块刘豫阜昌七年(1136年)刻的石板.石板的两面分别刻着《华夷图》和《禹跻图》。这两幅图长宽均各为114厘米。 《华夷图》未画方格,方向为上北下南.图上中央竖刻“华夷图“三字。四周标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绘图范围,可以说是当时的中外地图.但以中国为主要部分。地图较详细地表示了山脉、河流、湖泊、长城及全国各州、府名称。其中长城的画法.形象逼真。  相似文献   

15.
白鹤群 《地图》2004,(4):82-83
我收藏的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版的《鉴史辑要图说》,是一册较为详尽介绍中国历史沿革的图册。该书共有14幅地图,均为彩色:书为16开本,地图为对页8开;封面、封底为布面烫印。书中14幅地图分别为唐虞夏商图、周朝列国图、战国七雄图、秦三十六郡图、汉代图、三国图、南北朝及隋图、唐代图、五代图、北宋及辽图、南宋及金图、元代图、明代图、大清国图。  相似文献   

16.
1973年12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三幅古地图,轰动了国内外。这三幅古地图于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绘制,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其中,一幅是地形图,一幅是驻军图,一幅是城邑图(城邑图因破损严重,修复困难,尚未公开发表)。它们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具有一定科学水平的地图。三幅古地图中,以地形图最为出色。图长宽各96厘米,上南下北。制图区域大致为:东经111°-112°30′,北纬23°-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整理资料中,见到了北京图书馆珍藏的一幅德文清北京城图。此图系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德国测绘部门完成的一幅实测地图,比例尺为1:17500,出版时间是1903年。它远较明清以来一些非实测的北京城图内容丰富、详尽。清乾隆年间的《京城全图》是北京最早的一幅实测大比例尺地图,虽然十分精细,但图幅过大,不便一目了然。而这幅德文清北京城图不仅精确,而且易读。图一打开,整个北京城跃然纸上,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北京城的全貌及城市布局。  相似文献   

18.
<正> 大清帝国全图图名:大清帝国全图。出版者:商务印书馆。版次:第一版。出版地:上海。出版时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地图幅数:25。开本:38×29厘米。该图集初版于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十五日,之后五年内,曾再版三次。图集包括全国总图和分省图,以八开本精装,从内容到形式已基本摆脱了古代地图的影响,是清末优秀的普通地图集。图幅内表示出了境界线(国界、省界、府界)、长城、电线、商埠、租界、铁路、地势、水系和居民地(省城、府城、直隶州、直隶厅、  相似文献   

19.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前夕,宁夏测绘局编绘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图册》,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区域性参考图册,图文并茂,反映了自治区的自然地理概貌和三十年来自治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图册包括序图、总图、县(市)图三个图组,共有地图24幅和相应的文字说明,并附彩照8页。它的出版,填补了宁夏没有自己地图册的空  相似文献   

20.
《地图》1989,(1)
现在西安碑林中保存着我国古代地图中的珍品——宋代制作的“禹迹图”和“华夷图”它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两图同刻在一块石碑的正背两面,正面是“禹迹图”,背面是“华夷图”。二图尺寸大小一样,长宽备约0.77米。“禹迹图”于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绘制。于南宋阜昌七年(公元1137年)四月刻石。“华夷图”于宋神宗王朝(公元1068年——1085年)时所做,阜昌七年十月刻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