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成果     
正"海洋六号"海底取样长度破纪录"海洋六号"在中太平洋作业区第11站位进行了该航段第二个超大型重力活塞取样作业,经过近6个小时的作业,取样器从6000米深的海底顺利返回,收获样品长度达13.7米,打破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大洋调查航次历史上取  相似文献   

2.
<正>"星火燎原"、"奋斗发现",这是地质部老部长李四光为第一代海洋地质调查船"星火号"题名时对中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寓意和心愿。作为海洋科学调查与研究的基础平台——调查船,伴着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装备从简陋到精良,力助调查工作从近海迈向远海、走向大洋、登上南极,在海洋地质、海底矿产、环境工程等方面研究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一起与新中国海洋地质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时过境迁,当时的第一艘海洋调查船是什么样,海洋地质调查船都有哪些?本刊选登主要海洋地质调查船和部分科考船图文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2012,(8):22-25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今年该局共安排了"海洋六号"等4艘调查船,在南海北部西沙海槽等3个海区展开7个航次的综合调查,对我国南海北部的"可燃冰"资源开展了地质取样、海底摄像、浅层剖面、多波束调查,并采用了高分辨率二维地震、准三维地震等调查手段,以及海底地震仪、水下机器人、海底可控源电磁等新方法和新手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21世纪,"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已成为全球各国共识。海洋被誉为"蓝色国土",是一个巨大宝库,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而且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能源矿产资源。全球海洋油气资源潜力丰富,探明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2种海上物探方法对海底管线的探测效果。【方法】根据给定的番禺30-1天然气海底管道和亚欧海底光缆位置,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和海洋磁力仪对2条海底管线分别进行声学剖面探测和磁力探测。【结果】番禺30-1天然气海底管道的平面位置未发生偏移,而亚欧海底光缆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光缆整体往东南方向偏移。【结论】浅地层剖面仪在海底管道探测的应用上表现出较大优势,而海洋磁力仪在海底光缆探测的应用上表现出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6.
<正>海洋的竞争,其实质就是海洋新技术与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那么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海底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的海洋地质事业自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创业、发展、创新提高阶段,在海岛、海岸带与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近海大陆架油气勘查、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探查、滨海砂矿与海底矿产勘查评价、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地质-地球物理系列编图、深海大洋和极地地质科学考察等诸多学科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海洋的竞争,其实质就是海洋新技术与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那么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海底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9.
单道地震调查技术方法是海洋地震调查的主要手段之一,海上单道地震具有配置灵活、施工效率高、中—浅部地层分辨率较高、应用面广等特点,在海洋地质调查领域应用广泛。该文简要介绍了单道地震的工作原理,并以威海褚岛北部海域为例,通过分析该区单道地震资料,结合探测目的及仪器性能,制定了针对性的试验方案,确定了分辨率较高的参数优化组合,获得了高质量、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层资料。通过对实测单道地震剖面的比较和分析,结合钻孔数据,对威海褚岛北部海域地层进行分层划分及地层单元体系域分析,得出威海褚岛北部海域中—浅地层结构特征及海底地质灾害特征。通过对威海褚岛北部海域单道地震调查应用实例的分析,阐述了海上单道地震在数据采集、处理和解译方面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大家都知道,在医学上有一种给人体做检查的方式——B超,它通过发射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内部组织或器官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的走时和振幅等参数并进行处理成像,来判断人体的组织和器官是否存在病灶。大家可能还不太了解,在海洋地质、油气和矿产资源调查中,也有一种给海底之下的地壳(海洋地壳)做"B超"的方法,那就是海洋地震探测技术。海洋地壳与海洋地震探测海洋幅员辽阔,面积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0%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开展海底地名标准化工作较早的国家之一,以其全球视野开展海底地名工作,在国际上掌握了较大的话语权。通过在美国地名委员会内设立海底地名咨询委员会,对海底地名的命名原则、通名选用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不断完善纪念性命名管理制度等,美国形成了比较严密的地名标准化管理和技术体系。这些对我国的海洋管理和地名标准化工作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声纳测深在海洋探测中的应用原理与方法,分析影响测深精度的因素及处理方法;并提出用差分GPS配合声纳测深进行动态连续定位,从而建立海底地形模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正>深海海底有何资源?近30年来,以大洋钻探为代表的深海地球科学研究和以多金属结核资源为先导的深海底勘查活动,促进了对地球内部结构和海底地质与动力过程的了解,增加了对深海海底多种矿产资源、生物基因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对21世纪全球经济潜在影响的认识。这样的科学探  相似文献   

14.
利用谷歌三维地图勾绘出全球海底现今主要断层构造带的分布图,为观察海洋地壳运动与演化过程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对海底活断层的分布和演化机理、海底扩张、地幔对流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海上新能源发电,鱼虾贝藻养殖,跨海桥梁、海底电缆管道和隧道的建设……在同一海域,海洋开发利用有时难以避免重叠用海。与此同时,随着用海需求持续扩大,海域空间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如何在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海域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是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海洋牧场是改变近海生态环境和增养殖水产资源的渔业模式,其聚鱼效应、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及增殖渔业资源效果明显。该文选用海水深度及质量、海底地形、地层结构、沉积物类型、水动力条件等指标对日照市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选址适宜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日照市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8个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中,不适宜建设人工鱼礁的海洋牧场有5个,适宜的有7个,主要位于日照市北部的两城镇东南侧海域和南部的涛雒镇东侧海域。7个海洋牧场所在海域离岸3~20km,水深6~22m,沉积物以砂为主,海底地势平缓,海底表面承载力为5~6t/m~2,流速介于0.2~0.8m/s,海水水质清洁,饵料生物丰富。  相似文献   

17.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屏障,也是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关键领域。海洋调查监测体系作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在海洋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建立健全海洋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结合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任务与要求,从海洋自然地理特征出发,全面分析我国海洋自然地理格局和自然系统的性状特征;构建我国海洋调查监测体系,分析海洋调查监测面临的关键技术,总结海洋调查监测体系在海洋管理中的典型业务应用,提出海洋调查监测的后续工作思考。  相似文献   

18.
科技     
<正>我国首次完成近海底动态高分辨率重力测量试验近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组织相关单位,在南海某海域成功完成我国首次基于ROV(水下遥控航行器)平台的近海底动态高分辨率重力测量试验,有效验证了深海及近海底开展动态重力测量的可行性及其独特优势,为下一步深海重力测量奠定了良好基础。此次水下测量区域位于南海中北部,海底环境复杂,海况较为恶劣,但ROV及重力仪水下全程无故障运行、作业时间超过12小时,水下测线长度超过7公里,测量数据完整,仪器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9.
南海是中国四大海区吕最大的海区 ,海域面积辽阔 ,其中大陆架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仅北部大陆架 (2 0 0 m等深线以浅 )海域面积约 3.74× 1 0 5km2 ,海区平均水深 1 2 1 2 m,海洋水文环境相对稳定 ,具有热带和亚热海洋的特征。南海北部地下自然环境优越 ,沿岸入海河流多 ,径流量大 ,水质肥沃 ,渔业资源丰富 ,渔场广阔 ,全区海底为大面积平缓地带 ,为发展海洋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 ,目前南海区海洋捕捞渔业的形势并不乐观。1 渔业现状1 .1 渔船数量及其功率不断增加  据报告 ,南海区海洋捕捞机动渔船从 1 95 3年的 4艘 ,发展到…  相似文献   

20.
李响 《国土资源》2012,(11):5-7
在全球已进入资源、环境制约经济发展瓶颈在期的今天,沿海国家和地区正纷纷将竞争的视野转向海洋,并加快调整海洋战略,制定海洋发展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被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中国,自然不能落后。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海洋事业经历了积极的变革和发展:海洋战略地位日渐重要,民族的海洋意识不断增强;海洋管理立法实现突破,海洋法律体系基本建成;海洋战略研究初见成效,发展规划成果显现;海洋产业不断壮大,海洋经济发展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