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 2 1世纪以来 ,四川盆地气候异常。自 2 0 0 0年仲秋到 2 0 0 1年立秋 ,蜀天相继出现了冬干、严重春旱、严重夏旱、严重伏旱 ,遭受了有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 ,降水量普遍偏少 4至 9成 ,气温持续偏高 1至 4℃。全省有 73个县发生春旱 ,80个县发生夏旱 ,61个县发生伏旱 ,有 37个县出现了冬春夏伏“四连旱”。持续干旱导致旱区 95 %的塘堰干涸 ,绝大部分溪河断流。历史罕见的“四连旱”致使盛夏持续高温 ,干旱少雨 ,异常炎热 ,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 2至 4℃ ,人们普遍感到酷暑难耐。今年仲春 4月 2 9日盆地内有 4 3个县遭受了 7级以上的大…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2001年干旱特征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甘肃省 6 3个气象台站建站至 2 0 0 1年的月和旬降水资料 ,对 2 0 0 1年前春旱和春末至夏季连旱的持续时间、范围、强度与历史同期进行对比分析 ,同时对干旱的成因也进行了诊断分析 ,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2 0 0 1年河东干旱与 1 971年基本相似 ,河西与 1 96 5年基本相似。干旱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重为近 70a所少见。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粤东出现历史罕见的秋冬春连旱 ,揭阳从 2 0 0 1年 9月 2 1日至 2 0 0 2年 5月 9日连续2 30天无透雨 ,2 0 0 2年上半年降雨量约偏少 7成 ,气温持续显著偏高。由于降水长时稀少 ,榕江水位持续下降 ,海水倒灌至市区。据统计 ,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 99 5万亩 ,严重受旱面积 41 9万亩 ,干枯 5 2万亩 ,有 74 35万人饮用水出现困难。 5月1 4日起 ,揭阳市政府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 ,以求缓解旱情。揭阳地处东南沿海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年降水量较充沛 ,年降水量在 1 70 0mm以上 ,但由于年、季雨量差别较大 ,容易造成干旱。揭阳年雨量最…  相似文献   

4.
郑明肇 《贵州气象》1996,20(6):38-41,34
贵州届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雨量在1000~1500mm左右,素有“天无三日晴”之称,但由于特殊的岩溶地理环境,水旱灾害十分频繁。解放后的44年中,有水灾的38年,有旱灾的40年,一年内既有水灾又有旱灾的36年。例如1985年,全省大旱、大水、大旱交替出现,灾情严重。至于1990年的大旱,1991年的大水,则更是记忆犹新。特别是旱灾,对贵州国民经济的影响尤为严重。仅自1985~1990年的6年间,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即达600万公顷,平均每年100万公顷;工农业因灾减产及救灾平均每年损失20亿元(按1990年价)。影响水旱灾害的因素很多,前人多从气…  相似文献   

5.
雷州半岛春旱原因及缓解途径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雷州半岛总面积12471平方公里,有耕地31.3万公顷,其中水旱田16.91万公顷,旱坡地14.43万公顷。1984~1994年,平均每年干旱面积达18.92万公顷,最多年达36.97万公顷(1991),最少年达6.4万公顷(1992)。干旱中,又以春旱最严重,局部地方春旱年年有。60%以上年份春旱的面积可达6.6万公顷以上,最多达20.3万公顷(1991)。1993年全市干旱面积17.72万公顷,损失稻谷1.58万吨,直接经济损失1.69亿元。1994年,春旱面积19.4万公顷,55.18万人、23.15万头牲畜缺水,每天出动67.01万人,投入抗旱各种机械5.0181万台,耗资达3500.5万…  相似文献   

6.
利用川西南地区1960—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结合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指标,基于Copula函数,构造川西南地区季节间连旱的危险度评估模型,对各站春夏连旱、夏秋连旱、秋冬连旱及冬春连旱的危险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layton Copula函数可用于季度间连旱模型的建立。通过各站的危险度评估模型得出,川西南地区遭遇春夏连旱的危险度最低,其中乐山市低至452%;而遭遇冬春连旱的危险度最高,攀枝花市高达2899%。针对各站点而言,攀枝花市遭遇各种连旱的危险度最高,而乐山市遭遇各种连旱的危险度最低。对同一种连旱而言,各站遭遇不同强度连旱的危险度特征也有所差异。总体而言,当相邻季节均为重旱时,各站的连旱的危险度最小;当两季节均为偏旱强度时,各站的连旱的危险度最高。  相似文献   

7.
2002年广东省东部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秋冬春夏连旱,是该区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旱灾。气候分析认为,当年冬春季冷空气偏弱,副热带高压偏强是本次干旱的主要成因,也与该区近十几年来春季进入相对少雨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2 0 0 1年 1~ 6月 ,阿拉善右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旱灾 ,境内降水仅为 3.8mm,气温偏高 2~ 3℃ ,出现大风、沙尘暴、浮尘、扬沙天气 6 7次。至今 ,全旗所有草场仍无返青 ,30多万头 (只 )牲畜均靠补喂维持生命。据统计 ,全旗因旱灾死亡牲畜已达 2 .5万头。面对持续的旱情 ,阿右旗气象局决定努力抓住一切有利天气形势进行人工增雨 ,缓解旱情。同时 ,全体职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伸出援助之手 ,纷纷解囊相助 ,7月 15日共捐款 2 0 0 0元 ,向右旗受灾农牧民献上了一份爱心、一片真情阿右旗局职工踊跃献爱心@陈秀莲…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畜牧业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及灾害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草原畜牧业生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春旱、夏旱、春夏连旱)、黑灾、白灾和暴风雪等。其中旱灾发生的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危害也最大。其次是白灾和黑灾。气象灾害在内蒙古草原东、西和中部出现的危险指数分别为5.1、5.5 和4.3。干旱对西部荒漠草原的影响最大;白灾主要出现在中部和东部,东部成灾的危险程度大于中部;黑灾主要出现在中东部。锡盟草原黑灾出现的次数多,但强度弱,呼盟草原出现次数少,但强度大。  相似文献   

10.
罗值贤 《贵州气象》1996,20(4):39-41
1概述1995年5月1日17:30~18:30,我县响水、六龙、凤山、大方、羊场、理化等16个乡镇112个村,784个村民组普降冰艺,其重灾乡镇是凤山、六龙、羊场和黄泥塘镇的部分乡村,冰艺最大直径为70mm,夏粮受损1.3x104公顷,损失产量300万公斤;春播作物玉米受灾6.1x103公顷,损失产量300万公斤;春播作物玉米受灾6.1X103公倾。损失产量6.5万公斤;打坏烤烟苗床1.5万厢,损坏民房1012间、畜圈150间;折断树木4.5万棵;打断邮电通讯线路2220m,损坏粮仓9幢,经济损失800余万元。在安置高炮的响水、文阁、双山、猪场、马场、牛场、大方、达…  相似文献   

11.
1 气候概况1 999年我州气候总的特点是 :气温正常略偏高 ,冬春秋偏高 ,夏季偏低。降水分布特征为 :冬春降水严重偏少 ,出现冬春连旱 ,在都柳江流域和清水江流域春旱尤为严重 ,5月下旬至 9月上旬降水正常略偏多。秋绵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基本上未出现 ,属于风调雨顺之年。2 主要气象要素变化2 1 气温全州年平均气温为 1 6 6℃ ,较常年偏高0 6℃ ;各地年平均气温为 1 5 1~ 1 9 0℃ ,较常年偏高 0 5~ 0 8℃。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 9℃ ,8月 8、9日分别出现在锦屏、镇远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 3 3℃ ,分别于 1月 1 2日和 1 3日出…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61—2019年安徽滁州地区7个国家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1980—2019年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及单产数据,采用多时间尺度的SPEI旱涝指数,探讨分析滁州地区气象旱涝特征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滁州地区SPEI具有明显的月际、季节变化特征,冬季各月的SPEI收敛性最强,夏季各月的SPEI离散度最大,且呈现明显的春旱、夏涝特征,季节性连旱、连涝中春夏连旱、春夏连涝造成的影响最重。滁州市2000年以后春季呈现干旱化态势,20世纪90年代后夏、冬季均转为变湿的态势,尤以冬季变湿趋势最为显著,而秋季干湿趋势不明显,但2009年以后略有增湿趋势。3月的SPEI3与小麦气候产量相关性最显著,两者存在二次项系数为负的抛物线关系,当3月的SPEI3值大于0.81或小于-1.93时,可能会造成小麦高度减产。  相似文献   

13.
大棚蔬菜雪灾的构成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新野县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已达 0 .33万hm2 以上 ,雪灾的危害越来越明显。 1 998年 3月 9日的暴雪使新野县1 .98万个塑料大棚倒塌 ,直接经济损失 5 94万元 ;2 0 0 2年 3月 4日的暴雪 ,使新野县 9.2 2万个塑料大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直接经济损失 2 76 6万元。1 大棚蔬菜雪灾构成因素1 .1 大棚的机械强度据 2 0 0 2年 3月 4日雪灾后调查 ,轻质水泥骨架大棚基本无倒塌 ,钢管大棚倒塌 1 0 %左右 ,竹木结构大棚和中小拱棚倒塌 6 0 %~ 70 %。同样是竹木结构 ,新拱杆大棚倒塌较轻 ,塌后拱杆多数未折断 ,棚上积雪清理后可从内部将拱棚撑起…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满足草原生态气象业务的开展和社会公共气象服务需要,针对内蒙古年内和年际气候干旱所引发的草地旱灾及其影响,根据内蒙古草地气候和草地类型等特征,通过土壤水分平衡基本原理、积雪情况建立适用于牧草生长季、两个枯草季和冬季时段的旱灾评判模式,以及确定为轻旱、中旱和重旱的三级旱灾等级系数阈值与之对应的表现特征。经检验:除两个枯草季因目前尚缺少典型实例未进行检验外,牧草生长季108个个例的准确率达96%,冬季37个个例的准确率达97. 3%,模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通过近几年气象业务应用和公共气象服务表明,旱灾指标体系应用效果良好,不同等级的旱灾指标均达到了可客观反映旱灾的目的,评判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15.
9810号台风移动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9810号台风于10月17日在菲律宾东部洋面生成,并向西北方向移动,20日发展为台风,25日02时移至东沙岛偏南方约200k。处,出现第一次大转弯,26日08时移至惠来偏南方约200kin处第二次大转弯,最后在揭阳市沿海(最近离岸约100k叫海面掠过,移入台湾海峡。受其影响,全市普降大到暴雨,沿海及内陆局部暴雨,风力5~6级,阵风10级。全市倒房991间,损坏5118间。农作物受害3.62万公顷,粮食作物受损2.447万吨直接经济损失11207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698万元。表19810号台风过程各地降水情况mm表29810号台风过程备地风情m/s本文针对9810号台…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度 (1999年 12月 - 2 0 0 0年 11月 )平均气温 16 .3~ 2 3.0℃ ,大部地区接近常年 ,全区平均 2 0 .4℃ ,与常年持平。年降水量 730~ 2 5 41mm,北部正常 ,南部偏少 1~ 3成 ,全区平均 136 0 mm,比常年偏少 1成。年日照时数 1118~ 2 194h,大部地区偏少 5 0~ 2 0 0 h,全区平均 15 40 h,比常年偏少 6 6 h。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以冬季大范围严重霜 (冰 )冻灾害最为突出 ,其次是夏秋连旱伴高温。  相似文献   

17.
孙伟 《山西气象》2003,(2):12-15
通过对长治、沁县等11个测站点的1960年至1995年36a的3月至8月逐月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根据旱月出现的个数,发生的月份,干旱的程度,持续的时间和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将长治地区的春旱和夏旱各分了5个等级,从中寻找春夏2季干旱发生的规律。并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春夏2季降水预报方程,对长治地区春夏2季降水定量预报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晋南地区典型盐碱地棉田的NO排放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NO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施肥农田是大气N0的第二大排放源,农田N0减排有利于减轻空气污染.但农田N0减排措施的制定需要以排放特征和清单研究为基础.本研究采用静态箱自动采样一化学发光在线实时测定方法,对晋南地区典型灌溉盐碱地棉田(实验期间以纯氮计的氮肥施用量为66. kg·hm-2·a-1)的NO排放进行了全天候周年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对于该棉田的NO排放测定,提高观测频率比增加空间重复(增加采样箱)更重要;年度N0排放表现出春夏高、秋冬低的季节变化特点;晴天普遍发生着与温度同步的日间极大值单峰型日变化,且大多数情况下的NO日排放极大值比5 cm深度的土壤温度极大值提前大约3 h;NO-N背景排放率约为0.64 kg·hm-2·a-1,肥料氮的年NO-N直接排放系数为0.32%±0.09%.这些结果揭示了盐碱地棉田NO排放的一些重要特征,并为编制农田NO排放清单提供了排放系数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9.
安岳县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煊茂 《四川气象》1999,19(1):30-35
安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区。无大江大河,水库、塘堰、农田蓄水灌溉,全靠自然降水。自1953年以来.46年中暴雨148天,年平均为3.22天。其中大暴雨20天,特大暴雨1天,年平均分别为0.43天和0.02天。暴雨年气候概率仅0.83%,以出现时段计,气候概率也只有1.29%。但它对安岳县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休戚相关。其形成主要是有充足的水汽、强烈的垂直运动和较长的降水持续时间等诸多因子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法和分类统计法,分析了1644—1949年榆林地区旱灾在时间维度上的趋势性、周期性和季节性;采用核密度估计法,探究榆林地区旱灾在空间维度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榆林地区旱灾具有三个特征,总体呈阶段式上升趋势,存在一个13 a的周期,以夏旱为主;(2)从空间维度来看,榆林地区旱灾的高发区位于东部,以佳县(葭州)为核心区;(3)榆林地区旱灾分布与耕地范围密切相关,耕地占比高的地区也是旱灾高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