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荣庆  郭良杰 《探矿工程》1984,(2):19-22,63
湖南省地质矿产局四六八队,使用液动射流式冲击回转钻具(简称射流式冲击器)在1980年恩口矿区ZK6103孔试验基础上,于1982年及83年又在恩口、枫溪江两矿区使用,共进尺11411.96米,其中有四个钻孔自孔口开始用该钻具钻进孔深达835.56米、743.31米、662.43米、660.34米,创我国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最大孔深记录。单机年进尺为2811.73米,台月效率795米。恩口、枫溪江是两个老矿区,钻进工作量分别在万米以上,但孔斜严重,均未达到要求。自推广使用射流式冲击回转钻进方法后,在减少孔弯,提  相似文献   

2.
合金冲击回转钻进,一般在Ⅴ-Ⅶ级的中硬岩层才能取得较理想效果。当钻进Ⅶ级以上岩层时,合金冲击回转钻进就远不如钢粒回转钻进了。我们在某煤矿区的ZK1004孔(孔深405米上下)、ZK2705孔及某钨矿区的ZK805孔(斜孔)进行了钢粒反循环冲击回  相似文献   

3.
苏联地质部把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列为近十年重大技术成就之一.苏联用此种方法钻进的钻孔直径有59、76、93和115毫米.钻进岩层从V级到Ⅻ级,用硬质合金钻头钻进V~Ⅸ级岩层(部分X级岩层),用金刚石钻头钻进X~Ⅻ级岩层.最大钻进孔深达1200米.1976年此种方法的钻进工作量达九十余万米,计划1980年钻进160万米(另一资料为300万米).与钢粒钻进及金刚石钻进相比,钻进每米岩层的成本降低2~8个卢布.近年来还研制了绳索取芯液动冲击器. 七十年代后期,长春地质学院与有关单位研制成功了φ89毫米的液压射流冲击回转钻具.有关兄弟部门研制成功了φ75毫米的阀式及液压射流式冲击回转钻具.目前地质系统有关单位正在研制φ54毫米的阀式冲击回转钻具、特种硬质合金钻头及用于深孔钻进的变量泥浆泵,拟将液  相似文献   

4.
恩口煤矿区中的大冶灰岩孔斜比较严重。该煤层产于二迭系龙潭组,上部为三迭系下统大冶灰岩,厚度850~950米,可钻性4~5级,岩层呈薄层和极薄层状产出,单层厚0.2~10厘米,层理、节理、裂隙都非常发育,层理面上附着光滑的炭泥质薄膜,岩层倾角20°~88°,小型褶曲发育。由于层薄而硬、脆、软交错,极易造成孔斜。过去施工的钻孔,每百米一般为4°~5°,个别钻孔达6°~10°。为防治孔斜,曾采用合金钻进、钻铤加压、加长岩心管、带扶正器以及初级定向钻进等多种措施,虽不同程度起过一些作用,但一直达不到每百米不超过2  相似文献   

5.
我队曾在大河沟矿区进行金刚石钻探.该矿区矿体产状陡,变化较大.勘探设计有直孔,也有斜孔.施工中,直孔顶角有不同程度的上漂,斜孔顶角则普遍下垂,一般每百米下垂2~3°,严重的达6~7°. 通过对该矿区地层与孔斜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地层情况是造成钻孔弯曲的主要原因.当钻孔与层理面成某个角度钻进时,往往垂直于层理面的方向发生弯曲. 该区地层倾向北东20~40°,倾角一般为20~40°;矿体产于断层破碎带中,断层破碎带倾向南偏西190~210°,倾角75°左右.所以斜孔设计方向为北北东,与地层倾向一致.钻孔弯曲情况如表列.金刚石直孔钻进,钻孔与层理面交角大约  相似文献   

6.
1985年我队104机在某矿区西部施工2/ZK42号钻孔,使用TK—60S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具(冶金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探矿技术研究所研制),钻进厚层“打滑”地层。全孔用冲击回转钻进总进尺230米,获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施工条件概况 1.地质情况与钻孔技术参数 2/Z K42号钻孔设计深度为350米,开孔倾角83°,方位角284°,所钻地层除开孔段和终孔段有少量硅化灰  相似文献   

7.
1984年,我局在某铀矿区的坚硬岩石中,进行了金刚石冲击回转钻进试验,在相同的地层中,与普通金刚石回转钻进相比,机械钻速提高72%,回次进尺提高94%,台月效率提高66%,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试验条件1.钻孔与地层试验钻孔ZK3001和ZK3002,孔深分别为200.16和250.42米,均为80°斜孔。为了便于对比,在试验中采取金刚石冲击回转钻进和普遍金刚石回转钻进交替进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某矿区104孔设计孔深300米,方位200°,倾角77°/70°曲线设计。钻孔所穿岩层为变质砂岩、砂质板岩、板岩互层,层次变化频繁,节理比较发育,可钻性6~7级。该孔钻到263.4米结束,但在110~230米孔段岩、矿心采取率低未达到设计要求,需补采岩、矿心,故从87米处导斜补采,但钻到159.4米时,由于扫脱落岩心,把导斜器全部破坏,不能继续钻进。若提到上部重新导斜,则要浪费80多米进尺,若不进行处理,则全孔报废,浪费更大。经研究后,决定在原导斜器位置重新下入导斜器,结果成功,仅用7个小班时间恢复了正常  相似文献   

9.
我们曾在某矿区的坑内和地表,使用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以下简称人孕金刚石钻头),在7~10级的硅化白云岩、复杂角砾岩、板岩和辉长岩类岩层中进行水平孔孔内钻进试验,完成八百多米工作量,最深钻孔达213米,平均时效1.64米/小时,台月效率达470米,取得了较好的钻进效果,比同地区、同岩层的直斜孔人造孕镶金刚石钻进效率都高。这次实践、为今后在水平孔中推广使用人造孕镶金刚石钻头开辟了途径,同时也对钻进工艺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现将在施工中所取得的效果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一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浅谈液动冲击锤施工工艺在硬岩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密士光  周志明 《安徽地质》2010,20(1):65-66,73
在河南禹州煤田景家洼矿区勘探中,遇到一层约90米左右的长石石英砂岩(俗称平顶山砂岩),钻进效率低,材料消耗大,通过ZK—09孔改用冲击回转钻进,取得了较好效果,介绍在硬岩层运用多工艺技术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是一种有效的钻探方法。特别是在不均质岩层,破碎岩层,致密打滑岩层,易斜岩层中钻进效果更为显著。冲击回转钻进具有如下特点。一、钻进效率高自1979年我局第一地质队首先使用射流式冲击器以来,二、三、四、五、六地质队也先后使用了冲击回转钻进。完成工作量4500m 左右,平均时效1.15m,比同径金刚石回转钻进时效提高61.7%,比钢粒钻进提高174%。最近四队对 SX-54-Ⅲ型冲击器进行了新的试验,进尺144.8 m,时效 1m,台效434.6米,比钢粒钻进提高200%。事实表明,冲击回转钻进已成为攻克硬质岩石、提高钻进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广冲击回转钻进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冲击回转钻进是一种优质、高效、低耗的先进技术,它投资少,见效快.1990年在局探矿处的支持下,我队在几个矿区的6个机台、15个钻孔中,全面推广应用了冲击回转钻进技术.5—12月完成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涌山勘探区岩层倾角一般在70°~800°之间。广泛采用了斜孔钻进。斜孔钻进,钻塔设计与安装,是一项重要问题。以往用木质钻塔打斜孔,存在如下缺点:  相似文献   

14.
某矿区为极倾斜地层,岩石倾角一般在50°~70°左右,部分地区接近直立。若用直孔施工,不但增加钻探工作量,且由于钻孔与岩层夹角较小易造成坍塌;如操作不当,钻孔易顺层面歪斜,达不到地质目的。采用斜孔施工,必须按一定方向平筑机场、安装斜塔设备,本区多为高山,大大地增加了安运工作量,及辅助生产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据重力作用设计了重力定向偏心器,经多次改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队施工的矿区多属补充勘探矿区,钻孔深,网度密,又都是75~80 °的斜孔,对斜孔要求严.孔深为600~800米的钻孔,终孔偏离距不得大于25米.除了地质原因及操作工艺外,根据钻具结构,孔壁间隙,钻具长度及刚度等影响孔斜因素,我们设计了组合防斜钻具,对防止钻孔弯曲很有效.钻具结构图1为大口径组合防斜钻具.所用岩心管为表面淬火厚壁管,长4~5米.导正管用钻头料加工,长1~2米.上、下防斜接手均用钢砂钻头料加工,与导正管相连的一端车有台肩,长为48毫米,外径  相似文献   

16.
S59C型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具(简称S59C型绳冲钻具)是与S59型绳索取心钻具配套使用的一种新型钻具。它综合了冲击回转钻具和绳索取心钻具的优点,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该钻具可用于口径为φ59mm、倾角为75°~90°、深为0~500m的钻孔中。该钻具适用于中硬以上岩层中钻进,尤其是对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地层,可大幅度提高钻进效率,并能有效地减轻孔斜和岩心堵塞现象。从而提高了回次进尺长度和提大钻间隔,并且孔内事故减少,钻探费用降低。因此使用该钻具施工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蔡运 《探矿工程》1985,(2):49-50
坑道钻进是加快勘探速度、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勘探手段,是地矿系统目前推广的项目。我们自1982年以来,根据省局安排开动三台坑道钻机,钻孔均为100米以内的水平孔和300米以内的85°斜孔,全部采用金刚石小口径钻进,现已完成工作量5000多米,使用的设备为XU-300-2型及KD-100型钻机。为了更好地适应坑道钻进的特定条件和提高钻进  相似文献   

18.
一、钻孔弯曲的原因钻进过程中不管操作如何仔细,孔斜总是不可避免。但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可以使孔斜减轻到一定的程度。孔斜的原因很多。从地质角度来看与岩层的倾角有关。一般在水平岩层中钻进钻孔易于保持垂直(图1)。当岩层倾角大于45°时,钻孔易发生顺层跑的现象(图2)。当岩层倾角小于45°时,钻孔有垂直于岩层层面的趋势(图3)。  相似文献   

19.
我队在一个铁矿区开展了人造金刚石钻探的生产试验工作.施工210号孔,开孔方位110°,倾角35°40′,终孔深度188.9米.该孔地层复杂.主要为混合花岗岩,细粒或中粗粒花岗变晶结构,节理发育,破碎而且坚硬.这种岩石约占全孔进尺60%.其次为混合质斜长角闪岩,片状或致密块状构造,与混合花岗岩互层,约占全孔进尺36%.还有斜长绿泥石片岩等.钻孔上部(0~80米)岩层风化破碎,特别是O~30米孔段严重坍塌掉块.30米以下岩性软硬不均,硬度相差悬殊,硬的用人造金刚石钻头钻进,时效只达0.7~1.2米(用针状台金钻进时效低达0.1~0.2米),软的用针状合金钻进,时效可达2~8米,但钻过后有时发生严重坍塌掉块.由于钻孔岩层如此复杂,我们采取了如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探矿工程》1975,(3):13-23
(一)概述本矿区钻探工作量的70%是6~9级的蛇纹大理岩,混合岩化黑云母片麻岩及条痕——均质混合岩。大部分采用钢粒钻进,易超经,钻孔弯曲比较严重。超基性岩体多为4~6级,采用合金钻进,孔壁间隙控制好,钻孔弯曲度较小。钻孔设计方位角38°38′、倾角一般为85°~88°、孔深600~1200米。钻孔弯曲度平均每百米顶角允许上漂1°左右,方位角要求在工业储量地段出矿点最大不得偏离勘探线的1/4(25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