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76年底开始,苏联科学院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南方分所开始对于《Apryc》号潜器进行试验。《Apryc》潜器重约10吨,推进器由两个翼型旋转电机组成,备有四个观察窗。壳体外面装有控制器,可有效地完成底质取样和搜索任务。潜器还装有大功率照明设备,磁带录相机,导航设备,水文物理调查设备。《Apryc》号可搭载乘员三人,目前,《Apryc》号潜器已完成150多次下潜任务。该次下潜深度达512米,采集了底质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科学院П.П.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的"和平-1"号和"和平-2"号深海载人满器于1987年12月由芬兰劳马.莱波拉公司按照苏-芬联合科学技术协议建成,并在太平洋完成水下试验后投入了实际应用.自"和平"潜器使用以来,共完成了22次海洋考察和专项水下作业任务.10年来"和平"潜器获得了一系列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深潜器技术是海洋高新技术。利用深潜器可以在海洋深处直接进行海洋生物、物理、化学和地质等科学考察活动,并可勘探深海地形地貌,采集海底样品,支持海洋开发利用。近年来的新发展是:无人遥控潜器逐渐代替有人潜器,无人无缆潜器向大深度发展,并出现了智能型潜器和仿生学潜器。 1 大深度无人潜器 日本继“深海6500”载人潜器下水之后,又  相似文献   

4.
苏联科学院“勇士号”所进行的海洋调查工作是举世闻名的。为完成国际地球物理年的科学任务,这艘船航行了几千海里,最后一次航行是在太平洋。苏联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H.舍索也夫领导了这次调查工作。 他说:苏联科学家用“勇士号”进行了四次航行。最后—次是在太平洋的北部,历时160天,航  相似文献   

5.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国际著名海洋贝类专家O.A.斯卡拉他教授及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室主任、白海海洋生物站主任(?).(?)赫列勃维奇教授于10月7日至12日到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斯卡拉他教授作了“北极海洋考察概况”报告;赫列勃维奇教授作了“盐度变化对海洋生物生理生态影响报告”,报告后进行了热烈讨论。访问期间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陈则实研究员与斯卡拉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四日——十七日,美将在加里福尼亚州召开第一届遥控潜器会议与展览会。会议发起单位是海洋技术学会圣地亚哥分会、加州大学海洋资源研究所及海洋技术学会海下潜器委员会。在圣地亚哥,有两个遥控潜器的设计、生产与销售单位,现共销售150台潜器。另外遥控潜器技术的主要研究单位海军海洋系统中心也设在圣地亚哥。预计将有500多人出席会议,50多家公司参展。参加会  相似文献   

7.
西德ZF-Herion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挪威的潜水设备公司合作,于1979年7月开始共同研制一种名为“DAVID”的新型潜器,其第一台样机定于1982年潜水旺季投入试验。这种新型潜器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动力供应系统;控制装置,操作系统;水下工作潜器。动力供应系统装在一个直径为10英尺,顶部水密的容器中,用一个225KVA的柴油发电机(440N/60H_2)供电。控制装置安装在一个空气调节的直径10英尺的容器里。它包括从海面操纵潜器所需要的全部指示和记录仪表,如用于控制运动方向的操纵杆、机械夹紧器、开关装置、电视控制装置、水下声纳,跟踪系统,报警装置,自动误差显示器,视频描绘仪和通话装置等。  相似文献   

8.
首次《世界大洋全球综合控制》国际讨论会于1983年10月2日-10日在苏联塔林举行。讨论会由苏联科学院主席ЛM布列霍夫斯基主持。会议研究和讨论了涉及大洋生态和物理控制等方面的科学问题,交换了这方面最新成就的信息,提出了关于国际协作的建议。来自26个国家和组织的150多名专家参加了讨论会。会上,与会代表以极大的兴趣听取了各国专家的报告——“生态学和世界大洋全球综合控制问题”,“世界气候调查规划中的海洋综合控制”“预报短期气候变化的海气相互作用调查”等。与会代表提出如下建议:1.世界大洋全球综合控制十分必要。建议联合各国专家的力量,在联合国系统范  相似文献   

9.
基于潜器水下状态的平衡方程,建立了潜器运动模型.通过对水锤压力的数值仿真计算,建立了潜器航行体发射时的运动控制模型.根据这一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潜器在完整火箭发射后效(发射冲击与完整的水锤效应)作用下的运动响应和运动控制.结果表明:发射单枚航行体对潜器运动姿态有较长时间的影响,潜器的初始速度越大,影响程度越小,影响时间...  相似文献   

10.
海洋人物     
卡皮查(Андрей Нетрович Кацица[俄],Andrey Petrovich Kapicsa[英],1931.7.8~)苏联现代地理学家。1931年7月8日生于英国剑桥,是苏联著名的物理学家П.Л.卡皮查的儿子。1953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地理系,1965年获地理学博士学位。1953~1970年在莫斯科大学任教。1962年为苏共党员。历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66)、莫斯科大学地理系主任(1966~1970)、苏联科学院远东科学中心主席团主席(1970)、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委员(1971)、现任苏联科学院远东科学中心太平洋地理研究所所长。卡皮查在海洋科学上的贡献是:自1956年以来,曾四次(即苏联第一、第四、第六、第九次)参加南极考察。此外,在1967~1969年期间,任苏联科学院东非地理考察队队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的标本系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成的考察队在海南岛沿岸采到的。其中包括在新盈(海南岛临高县)水深5-11米的8个潮下带拖网站及海口和三亚附近的8个潮间带站。 我们采到的标本中,唇口目(Cheilostomata) 有12种,环口目(Cyclostomata)1 种,共计13种,其中6种在南中国海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深渊生物资源研究的需求,自主研发了用于全海深深度的深渊沉积物、水体和宏生物的保压取样装置,深渊沉积物保压转移装置,深渊微生物原位过滤及保存装置和高压培养高压酶学测定装置。在深海模拟环境验证了取样装置在万米深度下的工作性能。相关装置在“探索一号”科考船的TS15、TS21-1和TS21-2大洋科考航次中,搭载“奋斗者”号载人潜器、“2号”深渊着陆器、“原位实验”号着陆器于西菲律宾盆区和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海上试验,成功获取了万米深度沉积物、水体和宏生物保压样品以及微生物原位过滤滤膜;成功进行了沉积物保压样品的保压转移试验。初步形成了深渊海域生物资源取样的装备技术体系,为深渊海底生物和基因资源开发,深渊生命过程等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85年2月在菲律宾召开的太平洋科学协会(PSA)第十五届大会上“海洋学科”委员会的决定,1986年8月7—12日在苏联远东新兴城市纳霍德卡举行了第一次海洋学科讨论会,会议的议题是:“水体内、海气间和海水与海底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及这种交换对生物群的影响”。会议由苏联科学院远东中心太平洋海洋研究所(POI)主办,并得到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合了现有资料,系统地介绍潜器脐带电缆有关电气和机械方面的技术问题.电气方面讨论了导体材料与选择;绝缘材料选择、介电强度和绝缘电阻;屏蔽;同轴导体的线参数;电阻与感抗.机械方面讨论了电缆直径、铠装设计等强度问题,以及电缆设计与使用和操纵设备操作方式的关系。 遥控潜器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在我国可说尚处于初级阶段,希望本文能对潜器脐带电缆的开发研究和正确选择与使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1820年2月28日,两艘俄国考察船“东方”号和“和平”号在海军大尉别林斯高晋的率领下,前往南极探险。这两艘俄国帆船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曾九次靠近南极海岸,取得了三百多年来许多国家航海家没有取得的结果——南极大陆总的轮廓。在南极早期发现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为纪念这位俄国航海探险家的功绩,苏联设在乔治岛的科学考察站被命名为别林斯高晋站。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水下机器人的研制史上,共和国记录着一页页辉煌的篇章:“海人-1”号实现了我国水下机器人零的突破;“瑞康-4”号开创了我国近海石油勘探钻井首次使用国产机器人的成功纪录;“探索者-1”号则刷新了深潜1000米纪录;中俄两国共同研制成功6000米水下机器人,使我国跻身于世界机器人研制的强国行列……短短十几年,我国水下机器人事业由梦想变成现实。这一连串耀眼的成果都与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可靠的水下通讯对于潜水员来说是一个生命攸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轻便的自容式无线电话机,它不仅可用于潜水员的水下通话,而且可用于潜水员与其工作母船或潜器之间的通讯联络。该装置由一个发射机,一个接收机,一个声控开关和一个球型换能器(既可作为发射器又可作为水听器)组成。其工作频率为50KH_2,声发射功率分别为200mw(用于潜水员)和1w(用于船上)。试验表明:该装置的最大通讯距离大于200米,最大使用深度限制到60米。  相似文献   

18.
1955年11月,苏联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考察船“勇士号”在其第二十二航次从太平洋返航途中,曾穿过中国东海的北部,航向由琉球群岛的吐噶喇海峡指向济州岛,然后穿过日本海的朝鲜海峡。在此航程中设了十二个海洋观测站,在这些站上,除了其他的观测外,还获得了底部沉积物和底栖动物区系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我国第一艘半潜式海洋石油钻井船“勘探三”号,最近在上海造船厂整体安装成功,不久即将出海试航、试钻。“勘探三”号钻井船,总长度91米、宽71米、高100米,工作排水量两万吨以上。钻井船上面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钻井平台,下面为两个潜艇式形状的沉垫,中间用六根直径为9米、高24米的大立柱将平台和沉垫联成一体,从沉垫底部到平台甲板的高度相当于一座十二层大楼。 半潜式海洋石油钻井船“勘探三”号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设备特殊、质量要求和技术难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游览了新加坡圣陶沙岛。圣陶沙岛位于新加坡南部,是东南亚著名海滨旅游岛。以一条跨海大桥与新加坡本岛相连。距新加坡本岛800米,东西宽4千米,南北长1.5千米,面积2.88平方千米。原是个军事基地,现为海滨度假游乐区。圣陶沙马来语意为“和平与宁静”,优雅恬静是该岛一大特色。岛上由美丽的海滩、高大的棕榈树和各种景点共同谱成的热带风情。蓝湛湛的海水环抱岛上的美人蕉、南洋松、椰树等各种热带树木和花卉。环境优美,旅游景点众多,被人们称为“最佳度假胜地”。——充满热带风情的度假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