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区地形起伏不平,给电阻率法勘探带来严重的地形影响.为了对实测资料作出正确的推断解释,必须进行地形改正.在电阻率法工作中均用点状电极供电和测量.计算点源电场受实际地形的影响是极为困难的,所以过去通常是用土槽或水槽实验来模拟.由于造型繁琐复杂,实验精度不高,以致这种模拟方法在实际中应用不广.在解释山区电测结果时,往往借用线源电场的理论计算(或模拟实验)对点源电场所测资料的地形影响作近似的改正.但是点源电场和线源电  相似文献   

2.
对于具有一定走向长度的三维地质构造模型而言,若用一般点源三维的数值解法求解电场时,由于方程数目过多,需要用贮存能力很大的计算机才能完成。为了使上述问题能在较小型或中型计算机上进行计算,芬兰地球物理调查所的L·Eskola和H·Hongisto等人提出了一种在三维点源激发下,求解电导率为各向异性的2(1/2)维模型电场问题的方法。它们用一个走向长度有限的圆柱体来表示2(1/2)维模型,并忽略圆柱体两个底面对电场的作用。在垂直柱体走向的平面中,模型的边界是用任意指向的多边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线源和点源供电方法的差异,在实验室利用水槽建立物理模型。由于水相对于油层而言呈低阻特征,因此试验中用铜板模拟低阻体,用铜棒模拟线电源供电,铜柱模拟点电源供电,改变低阻体与供电电源的相对位置,测试表面电位的空间分布,从而分析驱油介质(水)的空间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电源供电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电场特性,线电源供电方法对电场的影响较大,对低阻体的识别效果较差,而点电源供电方法用于低阻体的识别和监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拟解析近似方法是一种求解积分方程的一种近似方法,它可以处理强散射或者大扰动的电磁散射问题,在计算过程中避免了传统微分数值方法解决问题时所遇到的大型矩阵或大型代数方程组的求解。孙建国[5]将其引入直流电场的积分方程中,并给出了求解异常电场积分方程的标量拟解析近似公式。在以前的研究中,已经验证了均匀场中异常球体的拟解析近似解的精度,这里对均匀场中的立方体异常体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直流电场中异常立方体模型的标量拟解析近似解。由于复杂地电模型可以用立方体的组合进行模拟,因此对立方体异常电场拟解析近似解的研究,为三维直流电场中复杂地电模型的快速正反演模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河流中污染源垂向紊动混合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重研究了河流中点源及线源污染物的垂向紊动混合过程.根据大江河中污染物在排放口近区范围内的垂向紊动混合过程,提出了部分均匀混合水深的新概念,建立了点源及线源的垂向紊动混合过程基本方程.通过求解方程,得到部分均匀混合水深随纵向距离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全水深垂向均匀混合距离的理论公式,且用相关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将所建立的垂向紊动混合过程基本规律引入数值模型中,建立了部分均匀混合水深平均二维水质模型,并用现场罗丹明示踪实测资料进行验证,表明该模型较传统的全水深平均模型在近区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与三维模型相比则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6.
电阻率法点电源二维地形改正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除地形对电阻率法的影响,是提高电阻率法勘探效果的重要课题。二十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1966年,我国开始应用保角变换法和基于保角变换原理的坐标网法居,线源二维地形影响的研究取得了进展。但线源与实际应用的点源存在着差别。七十年代后,开始研究点源二维地形影响,提出了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可分两类:(1)角域地  相似文献   

7.
无网格法作为一种新型数值方法,精度高、自适应分析容易,避免了复杂的网格生成过程,在计算力学领域应用广泛。尝试将无网格算法用于点源二维电场的计算,从点源二维变分问题出发代入移动最小二乘近似构造的形函数,推导了与之对应的无网格总体矩阵表达式并用含背景网格的高斯积分将其离散化;通过一个简单的二层模型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文百红  林蓓 《地质与勘探》2003,39(Z1):99-102
油气藏上方存在自然电位异常,经典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氧化还原电池效应所产生的.但这种观点无法解释油气藏上方自然电位异常空间变化大,甚至还出现明显的正异常现象.模拟油气微渗漏气泡上升迁移的实验表明,由于气水界面偶电层具有明显的负ζ电位,不同数量气泡在不同盐度水溶液中上升迁移时均起着一种天然的负电荷流的作用,因此可产生一定的自然电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气微渗漏气体运移生电模型.该模型为自然电位资料预测油气藏的埋藏深度提供了定量解释依据.初步研究表明,自然电场的性质和异常强度与地面测量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金属颗粒与溶液界面处的场激发双电层是地下含金属介质表现出低频极化现象产生的基础之一,极化过程涉及到外电场、极化电场和扩散场在溶液和颗粒双相介质内的复杂耦合,探究这些物理场在极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这里基于Wong极化模型对场激发双电层的极化电荷和不同物理场特征进行详细地分析,首先推导双电层中极化电荷产生的指数衰减电场和偶极子电场,通过计算颗粒和溶液极化电荷密度随频率的变化,明确了极化过程中电荷和不同物理场的变化规律以及对电导率频散的影响,最后利用数值模拟研究颗粒形状对极化电场和电导率频散曲线的影响。结果显示,偶极子电场是引起电导率产生频散现象的主要因素,而指数衰减电场和扩散场是影响溶液极化电荷密度的主要因素,且金属颗粒的形状与极化电场和极化率密切相关。本研究为从微观角度认识金属的激发极化过程和解释电导率频散数据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电提取法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金铭  卢军 《物探与化探》1992,16(4):275-285
本文从电解质溶液的基本电化学性质出发,根据传导类电法的电场分布理论,以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为例,对点源电流场中离子迁移一定距离所需时间和电极(液态、固态元素接收器)提取的物质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量曲线的模拟实验结果给出了离子淌度、迁移距离和迁移浓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水平地形下二维地电断面的电阻率及面激发极化异常的数值计算方法。首先用镜象法将半空间问题变为全空间问题,然后用付氏变换将点源二维地电断面的三维电场边值问题变换成二维边值问题。再用格林公式将二维边值问题转变成积分方程。用边界单元法解积分方程,并由付氏反变换,获得三维空间中的电位。用本方法计算了几种模型的电阻率异常及激发极化异常,并与模型实验对比,效果是良好的。与起伏地形二维地电断面的边界单元解法比较,本文所需的计算机内存减少很多,计算时间节省几倍。  相似文献   

12.
天然低频电场法是利用雷电场和游散电流场作为场源,以岩矿石电阻率差异为基础,在地面沿特定的剖面测量大地电场的水平分量,并通过对其变化规律的研究,用来解决水文,工程地质和找矿勘探等地质任务。此法不需要人工供电,可省去笨重的供电设备,因此方法简单,轻便,经济,效率高、适合于快速普查和评价航磁和航电异常。 本方法类似于音频大地电流法,所不同的我们采用的工作频率几周至2K周,野外工作中只测量单方向的大地电场的水平分量,在场源上除了利用天然电磁场变化在大地中感应的大地电流之外,还利用了工业游散电流场,为了使方法名称更符合实际,故将  相似文献   

13.
采用BHTE 06型热电测量仪,选择磁铁矿、毒砂、黄铁矿、黄铜矿4种代表性天然半导体矿物进行了不同活化温度下热电势的测量。测试结果显示:几种矿物均有“热电势绝对值随活化温度增加而增加”的规律。根据半导体矿物热电特性的基本理论和天然矿物形成条件的分析,笔者认为:地壳内广泛存在天然半导体矿物,绝大多数半导体矿物具有热电特性。由于“孕震发震过程中存在同源电磁场和热场相互作用”,所以伴随孕震发震过程的热场变化可能激发半导体矿物产生热电效应,进而产生新的附加热电势场。这种附加热电势场可能是映震前兆信息源。这说明,广泛存在的天然半导体矿物极有可能是孕震发震过程大地电场异常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深入探讨天然半导体矿物的热电效应,对全面理解震前电场前兆异常变化的机理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回线源频率域非中心点磁场计算过程中,会遇到双贝塞尔函数积分问题。这里给出了一种基于静磁场毕奥-萨伐定律计算双贝塞尔函数积分的数值方法,将频率域电磁场写成由回线源直接激发的一次场和由地下导电介质感应出的二次场的和的形式,根据一次场和二次场被积函数的形态区别,对两部分的积分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将回线源剖分成若干个电偶极子,用电偶极子叠加的电磁场与本文提出方法计算的结果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相对误差很小,这有助于研究回线源电磁场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直流电法勘探中,三维点源正演计算复杂、计算量大,虽进行傅里叶变换可转化为二维点源,但相比二维线源计算还是复杂。基于Matlab编程,采用第一类边界条件,给出了线源直流电法二维有限元数值解法,通过与均匀半空间理论值比较,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再建立高阻、低阻地电模型,并采用单边供电和双边供电分别对其响应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到了相应的视电阻率断面图。结果表明单边供电可以准确反映异常体在纵向上的位置,而双边供电更能准确反应异常体的横向位置和形态。论文研究为生产实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理论计算研究表明,对于复杂条件下任意形状的充电矿体的充电场的研究,边界单元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本文从位函数满足的点电源位于地下矿体上所建立的稳定电流场的微分方程出发,论述边界单元法数值计算矿体充电电场的方法原理和技术,并给出部分算例。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室内和野外的实验资料,提出某些消除围岩电性不均对联合剖面曲线干扰的方法.一、方法的实质在复杂地电断面上,每个测点的电场强度是给定点源电荷和所有组成复杂断面的各电性体(矿与非矿地质体)感应电荷系所产生的合成场的强度,它和每个电性体单独产生的电场相对值的乘积类似,可由以下经验公式表达:?式中ρ_复——复杂断面的视电阻率ρ_S;  相似文献   

18.
倾斜线源的三维电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利用倾斜线状电流源的理论电位式和有限差分法理论,建立三维离散化方程组,并用ICCG法求解该方程组,设计三维电阻率异常体分布模型,经计算得到了地表视电阻率分布在垂直和倾斜线源情况下的变化规律。以上工作对利用直流电法勘探方法,来解决油田剩余油的分布及对地浸砂岩型铀矿矿层渗透性能的分析,有着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深部探测理论和勘探设备发展需求近年日益增加,对非常规地层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关注。这里采用有限长导线源作为井地电磁法测井激励源,通过对不同各向异性层的垂直电偶极子源线积分来研究层状各向异性地层,求解线源在不同地层中的磁矢位量,推导出地面测点电磁场响应的求解公式;并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仿真解与解析式滤波解对比,论证公式正确性和计算的高效性;分析典型简单模型得到结论:线源对油气藏的敏感度高,电磁异常响应大;沿测线方向的径向电场响应主要受油气层的纵向电阻率的影响,而对横向电阻率不敏感;覆盖层纵向电阻率的变化对径向电场响应影响较大,而基底层纵向电阻率变化对径向电场响应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影响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效果的因素较多,巷道空腔对全空间电流场分布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论述了有限单元法模拟井下稳定电流场正演模型,介绍了全空间条件下三维模型中的点源电场的边值及变分问题;模拟在巷道内加载定点电流源,通过巷道影响因子研究巷道空腔对全空间稳定电流场分布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巷道影响与巷道几何尺寸大小、供电电极布置及巷道围岩导电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