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宁芜北段铜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与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龙海 《江苏地质》2008,32(4):263-270
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铜矿床基本特征、主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的前提下,对该区寻找铜矿的前景提出了看法,指出宁芜北段今后寻找铜矿应侧重斑岩型铜矿,提出了皇姑山等地区可作为今后寻找铜矿的重点地段及今后找矿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铜矿是传统的战略物资.四十年来经过广大地质工作者努力,找到了一批铜矿床,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生产发展,铜矿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因此,加快寻找新的铜矿床和迅速增加铜矿工业储量已成为地质找矿工作中紧迫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新疆斑岩型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斑岩铜矿是世界上重要铜矿工业类型之一.斑岩铜矿主要形成于聚合板块的活动大陆一侧,一般为典型的边缘构造岩浆活动带的陆缘弧和岛弧环境,裂谷环境也有斑岩铜矿产出.在对斑岩铜矿一般特征介绍基础上,分析了新疆斑岩铜矿产出地质构造背景条件,初步总结了斑岩铜矿床(点)的时空分布规律.认为新疆目前发现的斑岩型铜矿床(点),大多属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产物.晚泥盆世—石炭纪卡拉先格尔-琼河坝岛弧带和达拉布特、博罗霍洛、伊什基里克-阿吾拉勒铜矿带,是寻找海西期斑岩铜矿的首选地区,工作程度相对较低的那拉提和大同铜矿带,是寻找加里东期大型斑岩铜矿的有利地区.位于华南板块北部边缘岩浆弧带上的双羊达坂南和云雾岭铜矿带,是寻找燕山期大型斑岩铜矿值得重视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贵州西部玄武岩型铜矿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邓克勇  王东  张正荣 《贵州地质》2007,24(4):247-252
为打开贵州西部寻找玄武岩型铜矿的新局面,本文通过对玄武岩型铜矿成矿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在贵州西部玄武岩分布区寻找玄武岩型铜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屋山断隆带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来运  王纪中 《华北地质》2006,29(3):185-192
王屋山断隆带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部,系中条山铜成矿带的东延部分。区内有与铜矿化关系密切的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构造窗200余平方千米;断隆带内分布有以铜为主的综合地球化学异常数十处;区域重磁异常还显示带内隐伏—半隐伏岩体、与铜矿化有关的矿化蚀变比较发育。由于已发现的铜矿床与遥感异常分布十分吻合,但王屋山遥感异常区内还未发现成型铜矿床。根据该区良好的铜成矿地质条件并结合本区矿床类型和矿点分布规律,确定出的找矿方向为:清虚宫—虎岭地区寻找变斑岩型铜矿;石板道地区寻找热液型—变斑岩型铜矿;软枣角沟—小沟—柳行沟铜矿化带及其东西延伸方向是寻找变基性火山岩型铜矿床的有利地段;西端是变斑岩型铜矿床和热液型铜矿床分布的有利地段;瓦庙坡地区主要寻找沉积变质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6.
最近提交的“福建省大型隐伏铜矿床预测”研究成果表明,上杭紫金山铜矿田铜远景储量达364.34万吨,在该矿田继续寻找隐伏铜矿床大有潜力。该成果估算上杭成矿远景区铜资源量为505.77万吨,其中紫金山矿田达364.34万吨,并求得C D级储量104.81万吨。指出在矿田中继续寻找潜火山中低温热液硫酸盐型铜矿和斑岩型隐伏铜矿仍大有潜力。  相似文献   

7.
云南东川昆阳古裂谷型铜矿的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国泰  包昌良 《矿产与地质》2003,17(Z1):342-344
从东川铜矿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环境、富集规律和控矿因素的角度入手,对东川昆阳古裂谷演变的整个过程作了简要的说明.形成和建立了一整套东川矿区铜矿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式;确定了东川铜矿区以寻找稀矿山式、东川式、桃园式和滥泥坪式铜矿为主要目标.同时根据东川矿区各类型铜矿的分布特点,预测了东川铜矿区新一轮找矿的方向及靶区位置,为东川铜矿区的找矿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尼勒克县甫太依乔克地区找矿方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5万尼勒克县幅区域地质调查及尼勒克县乌郎达坂一带铜矿预查项目的地质工作中,新发现甫太依乔克铜矿点一处,表明甫太依乔克地区具有寻找隐伏斑岩型Cu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与越南生权铜矿初步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化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对中国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与越南生权铜矿进行了初步对比研究,认为它们具有诸多相似性,其成矿作用可以类比.因此,在金平龙脖河铜矿区具有寻找"生权"式大型铜矿的找矿前景,成果对区域找矿工作有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铜矿床区域成矿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周边地区铜矿的地质找矿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以及内蒙古铜矿勘查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新进展,在内蒙古开展铜矿地质勘查工作已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笔者经综合研究地质构造、铜矿勘查及有关地球化学等新信息后,均显示出巨大的铜矿找矿潜力。从内蒙古自治区铜矿勘查史以及与邻区对比研究人手,研究总结了全区铜矿床及铜异常空间分布特征,划分出3个铜成矿区(带),并进一步划分出铜矿床或异常密集区,初步提出了寻找大型及超大型铜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卢社香 《矿产与地质》2007,21(2):152-157
论述了济源西北部地区的地质背景、铜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与中条山地区铜矿床进行了对比,探讨性地将济源西北部的铜矿归为中条山地区的胡蓖型、铜矿峪型、横岭关型等几种成因类型,并指出在济源西北部寻找这几种类型铜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2.
对中条山铜矿集中区4个主要类型的铜矿床,提出进一步找矿思路。(1)研究成矿场及指示矿物的标型变化是扩大横岭关型铜矿规模的重要关键;(2)研究剥离断层与回曲构造是寻找胡蓖型铜矿床的主攻方向;(3)建立火山机构模式,按照热卤水成矿理论是寻找铜矿峪型铜矿床的最佳途径;(4)按照沿断裂—地层—花岗岩的地质找矿模式寻找落家河型铜矿床的有效步骤,找矿前景仍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3.
刘凯 《地质与勘探》2014,50(6):1096-1108
柞水-山阳矿集区为秦岭造山带内一晚古生代构造-裂陷沉降带和热水沉积盆地,是秦岭造山带内重要的矿集区之一。盆地内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较为发育,且围绕小岩体的铜矿化作用较强。以往的找矿工作中,由于找矿思路等方面的束缚,对区内小岩体的深入工作较少。近年来,对区内一些小岩体的野外地质特征、成矿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勘查、评价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池沟地区和冷水沟地区均发现了厚大铜矿体,矿体多赋存于斑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附近,蚀变强烈,主要发育钾硅酸盐化、青磐岩化、绢英岩化,其中钾硅酸盐化与青磐岩化叠加部位铜矿化尤为强烈,具有典型的斑岩型矿化特征,认为区内铜矿化作用与燕山期小岩体关系密切。本文在分析区内现有斑岩型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的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提出找矿方向,认为围绕燕山期斑岩体寻找斑岩型铜矿可作为本区寻找铜矿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黄世全 《矿产与地质》2001,15(Z1):511-515
回顾江西有色地勘局在江西第三次找铜高潮中,起步进行铜矿勘查,取得寻找隐伏、半隐伏铜矿床的重大突破,研究成矿规律,并提出银山火山岩-斑岩铜多金属矿床体系的成矿模式,指出寻找隐伏斑岩铜矿床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砂岩铜矿是目前国内外重要铜矿床类型和铜矿石的主要来源之一,储量仅次于斑岩铜矿,一般规模较大,品位较高,伴生的有用组份丰富,分布面积广,国内外地质工作者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研究。为加速寻找含铜砂岩矿床,近两年我们应用有机碳分析方法在砂岩铜矿床作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回顾江西有色地勘局在江西第三次找铜高潮中 ,起步进行铜矿勘查 ,取得寻找隐伏、半隐伏铜矿床的重大突破 ,研究成矿规律 ,并提出银山火山岩—斑岩铜多金属矿床体系的成矿模式 ,指出寻找隐伏斑岩铜矿床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科罗拉多州地质调查所M.A.查菲提出,在干燥地区的地球化学找矿工作中,特别是寻找浅覆盖层下的金属矿床时,深根植物可成为区域普查采样工作的有效手段。查菲在著名的亚利桑那铜矿附近采集了岩石、土壤和植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研究。在基岩露头中仅有次生铜矿物是具有潜在经济意义的矿物。采集的基岩和残余土壤样品的测距为500英尺,  相似文献   

18.
埃达克岩与斑岩铜矿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埃达克岩与斑岩铜矿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级的斑岩铜矿大多与O型埃达克岩有关,表明板片部分熔融形成的(O型)埃达克岩最有利于成矿,而我国的斑岩铜矿大多与C型埃达克岩有关。埃达克岩可以作为找矿标志来使用,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打矿思路,对寻找超大型和超巨型斑岩铜矿会有所启发。文中指出,中国北方造山带、吉黑东部和冈底斯地区具有寻找斑岩铜矿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筏子坝铜矿矿体与围岩磁性差异显著,各矿体均有明显的磁异常反映,说明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是寻找碧口群中火山岩型铜矿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对磁异常特征分析研究,建立了该区火山岩型铜矿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提出了碧口—阳坝铜矿带火山岩型铜普查应按综合研究圈定成矿远景区,地质测量和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异常检查验证三步进行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面高精度磁测在筏子坝铜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筏子坝铜矿矿体与围岩磁性差异显著,各矿体均有明显的磁异常反映,说明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是寻找碧口群中火山岩型铜矿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对磁异常特征分析研究,建立了该区火山岩型铜矿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提出了碧口—阳坝铜矿带火山岩型铜普查应按综合研究圈定成矿远景区,地质测量和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异常检查验证三步进行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