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邮电部通信广播卫星公司和西藏自治区邮是管理局与美国休斯公司于1992年1月19日在北京签订了引进甚小天线卫星地球站设备(VSAT)的合同。这批设备包括设在北京的主控站及58个终端站。VSAT技术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卫星通信方式。该项工程将于  相似文献   

2.
1984年国际卫星通信系统首次开设了VSAT业务,立即引起了我国邮电等部门的关注。1988年,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引进国外VSAT通信设备,建成我国第一个VSAT通信网。它包括1个主站(设在北京、由邮电部主控)、35个端站(按照各行业部门和需要设点),为我国铁  相似文献   

3.
随着卫星传输技术的提高,已研制成功成本低、体积小、集成度高的“甚小天线口径终端”(VSAT)的地球站。VSAT主要用于直接向星形网络配置中的用户提供信息。它由一个具有大天线的主站与许多小天线的端站组成有效的传输链路,并能构成性能高、投资省的VSAT通信网。VSAT网络既可以用于单向通信,广播视频、音频或数据信号;又可以用于双向通信,在  相似文献   

4.
编后记     
我国卫星通信网建设的起步并不晚,早在1974年就已开始筹建。“八五”期间,我国在已建成5个大型地球站的基础上将再新建14个大型地球站,构成国家卫星通信干线网。 1984年国际卫星通信系统首次开设VSAT业务,立即引起了我国邮电、航天部门的关注。1988年,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引进国外VSAT通信设备,建成我国第一个VSAT通信网,为我国铁道、能源、地震、海洋、民航、海关、银行等部门提供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5.
前言     
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卫星通信网是在七十年代末出现、并在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新颖卫星通信领域。所谓VSAT,是指一种面对天线口径甚小的智能卫星地球站,它可以非常方便地安装在用户处。VSAT通信网通常由大量这类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与一个大型枢纽站协同工作,构成一个卫星通信网,能够支持范围广泛的双向综合电信和信息业务。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现代多制式移动通信频段的需求,设计一种可覆盖大部分移动通信频段的超宽带天线。同时为了抑制与其他通信设备的干扰,在天线馈线旁加载两个U型谐振环用来获得双阻带特性。天线总尺寸为200mm×150 mm×3 mm。通过调整U型环可以获得不同的阻带特性。设计结果表明:天线工作在750~1150MHz和1650~2450MHz。该天线成本低、易集成,同时具有全向辐射特性,适用于现代移动通信需要。  相似文献   

7.
天线罩是一种为保护天线正常工作而设置在天线外部的结构物.为避免受到外部机械损伤,保证天线的电性能以维持正常运行,许多北斗/GNSS基准站的天线都会使用天线罩进行遮盖.由于天线罩本身材质特殊,不同型号天线受其影响不同,特别是对北斗/GNSS高程解算影响差异显著.本文首先给出了天线罩对北斗/GNSS信号吸收和折射基本原理,然后针对北斗/GNSS基准站更换天线或者天线罩时对定位、特别是高程方向的影响,提出了使用偏心观测量进行重新标定的方法.基于广东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改正天线罩的影响,满足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坐标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给出国家授时中心昊平站40 m口径射电天线相位中心参考点坐标的测量技术方案,包括GPS控制网布设、观测及解算,天线旋转中心的测定与曲线拟合以及天线旋转中心坐标到参考点坐标的转化等。精度分析表明,所得的天线相位中心参考点在CGCS2000坐标系下的点位精度优于8 mm。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子工业部六所华胜计算机有限公司最近与美国升阳软件公司就建立初始设备制造合作关系,在北京签字。 美国升阳软件公司是当今世界上大型工作站生产厂家。华胜计算机有限公司在全面引进该公司生产、开发和设计技术的基础上,推出了华胜系列工作站;共同开发了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文语言环境和一系列支撑软件。 这些工作站已成功地运用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石油、地质勘探、气象预报、能源、交通管理、信息处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利用精密单点定位程序对IGS站的实测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平面方向,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和变化对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影响较小;高程方向,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可造成厘米级的影响,天线相位中心变化的影响约5 mm;相比相对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使用绝对相位改正模型具有更多优点,尤其用于高精度GPS授时其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小天线,能有效地俘获红外辐射。目前,无论是电视机的室内兔耳形天线,还是接收遥远天体传来的无线电信号的盘形天线,其作用都在检测长波段电磁辐射方面。新型小天线的研制成功使天线技术扩展到了超短波范围。  相似文献   

12.
智能天线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当前信号处理和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对智能天线算法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的基础上,有必要构建一个灵活、通用的实验平台,用以验证各种智能天线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探讨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麦克风阵的智能天线实验平台的实现方法,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能够调整电调天线电下倾角的需求,讨论电调天线嵌入式系统AISG协议的分析与实现方法。采用分层思想对协议栈各层进行解析;物理层使用RS485接口标准,数据链路层是HDLC协议的子协议,应用层完成电调天线设备的扫描、校准、读电下倾角、设置电下倾角等操作。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能够应用AISG协议完成电调天线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2011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站GPS和25m VLBI天线的归心测量方案、局域三角测量网、高程控制网与靶标交会测量方法及资料解算。利用测量数据,首次建立了南山GPS与VLBI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并置站本地连接参数,测量精度优于1mm。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小口径抗滑桩在某滑坡抢险工程中的应用实例,介绍了小口径抗滑桩的施工工艺及其有关要点,为处理类似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油田井下设备通信系统难以满足油田井下工况恶劣、电磁干扰强、通信距离长等特殊使用环境要求,通信不可靠.基于新型通信技术——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建立油田井下设备电力线模型并分析特性,选择合适载波频率确定通信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利用软硬件结合方式进行抗干扰设计,研制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井下设备通信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通信距离达到3km,准确率为100%,可以满足油田井下及其他恶劣工况环境下设备使用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青海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的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土壤盐碱化以及无人区网络、电力供应困难和安全性不足的问题,尝试建设临时参考站以及企图依托通信铁塔建设参考站,最终通过结合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和通信铁塔的建设特点和要求,设计建设了全新的青海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其性能除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外,同时具备成本低、环保性好、可自主状态监测和实时侦测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介绍我国天气雷达的发展概况,论述在科研生产及实际应用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文章强调既要抓紧新设备的研制与引进,又要重视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把科研和技术改造成果变成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加速我国天气雷达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日前,笔者从灵宝市国土资源局获悉,自该市小秦岭金矿整装勘查项目启动后,小口径岩心钻探首次突破2000米,成为河南省小口径岩心钻探第一深孔。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青海省海东市CORS站建设内容、特点及应用,包括:建立覆盖全海东市的连续运行参考站;建立各个参考站到数据处理与控制中心的通信网络及数据处理与控制中心对外分发定位数据的通信网络;建立青海省海东市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管理和数据库平台,管理各参考站的运行,并实现数据入库和分流;建立网络RTK和DGPS服务平台,向青海省海东市全境提供实时定位服务;建立用户管理中心,为各行各业用户提供登记、认证、咨询、技术帮助等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