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努力提高我国铀资源保障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勤 《铀矿地质》2005,21(4):193-195
核地质事业是核工业的基础和先行。半个世纪前,毛主席、党中央高瞻远瞩.做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1955年4月2日,核工业地质局的前身地质部第三局在北京成立。专门负责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5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核地质工作者以地质找矿为荣、献身铀矿地质事业为荣、艰苦奋斗为荣,经受了种种艰难困苦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2.
何奕强 《铀矿地质》2012,(6):I0004-I0005
《铀矿地质》作为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的会刊,自1962年6月创刊以来,伴随着我国核能及铀矿地质事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目前我国铀矿地质面临的形势和国内外铀矿地质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述了寻找经济可采用可溶浸的铀矿床是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目前的必然选择。铀矿地质工作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近期的主攻方向是寻找经济可溶浸的铀矿床,尤其是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文中还提出了确保铀矿地质找矿目标顺利实际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调整电力结构,加快核电发展的决定,并对铀矿资源保障形势十分关注。据此,中核集团公司提出“铀资源大基地”战略设想。为实施这一战略,需要构建铀矿地质工作新格局,加强管理和队伍建设,深化改革,使我国铀矿地质事业不断迈向新高潮。  相似文献   

5.
张金带 《铀矿地质》2021,(1):131-132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没有铀矿地质专业队伍,没有开展专门的铀矿勘查工作,也就没有探明任何铀矿床。但是,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江西地质调查所地质学家南延宗在广西调查锡钨矿时首次发现的铀矿物及留下来的宝贵资料,为新中国铀矿地质事业开拓者采集到第一块铀矿石标本提供了重要线索和方向。人类在1789年发现铀元素,西方国家铀矿开采始于19世纪。与之相比,我国检测到铀元素及发现铀矿物较晚,始于20世纪30、40年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家地质工作战略调整,261大队又迎来了属地化后地质找矿的第二个春天。一度荒凉的居隆庵,再一次沸腾起来。笔者有幸参与了“居隆庵铀矿地质详查项目”的会战,相逢了几位老地质工作者,他们对事业的执着。深深地触动着我。  相似文献   

7.
《铀矿地质》2008,24(2):F0004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制定的《铀矿地质科技创新指导意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密切跟踪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开拓科研思路,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创新性地开展铀矿地质科研工作,不断提升我国核地质事业的整体科研水平和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我国铀矿地质科研工作的成就,并保证我国核电发展对铀资源的需求,必须继续加强铀矿地质科研工作问题和如何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彻底改变其现行的运行机构,建立一个高效、精干、机动的新型科研体系。  相似文献   

9.
发刊词     
为了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我国铀矿地质科学的学术水平和促进铀矿地质事业的发展,经国家科委批准,自1985年起,《放射性地质》改名为《铀矿地质》公开和广大国内、外读者见面了。铀矿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铀矿地质工作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铀矿地质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积累了大量找矿经验,探明了一大批有重要工业价值的铀矿床,提出了若干有独到  相似文献   

10.
这是赣南黄陂山下的一片坟茔,这里静静地躺着二六二大队的上百名地质忠魂。为了祖国的铀矿地质事业,他们过早地倒在这片红土地上.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48岁……  相似文献   

11.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新疆可地浸砂岩铀矿论文集,不是一般的地质研究成果集,而是我国铀矿地质事业自90年代中期以来进行找矿方向战略转移取得的首批重要成矿成果的反映,是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和科研上的创新,对今后我国铀矿地质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铀矿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是军民两用战略性资源,铀矿的保障供给,对于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核工业面临发展的新形势、新阶段,作为我国铀资源大省的江西铀矿地质工作专业局。如何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不断加快江西核地质经济发展,为国家找到更多更好的铀矿资源,是我们必须努力做好的工作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铀资源潜力概略分析与铀矿地质勘查战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金带 《铀矿地质》2004,20(5):260-265
本文通过对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程度和铀资源潜力的概略分析 ,提出铀矿地质勘查的战略是 :政府应对铀矿地质勘查进行长远规划 ,坚持“立足国内、增加储备”的基本方针 (“增加储备”应包括积极利用国外铀资源 ) ,以“主攻地浸砂岩型铀矿与积极探索其它经济型铀矿相结合”为基本勘查战略 ,以新的成矿地质理论体系为指导 ,运用先进的勘查方法技术体系、GIS预测方法体系和数字化地质图件系列进行铀矿地质勘查为基本技术思路 ,加快摸清和查明我国潜在铀矿资源 ,为核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4.
刘昌梅 《铀矿地质》2007,23(1):55-59
我国西南地区现有7个铀矿地质实验室,历年集有大量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样品。本文在对铀矿地质实验室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铀矿地质实验室的退役治理方法,并对退役治理后的环境进行了环境放射性水平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污染及危害因素被全部清除,恢复了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一部二六三大队的历史,就是铀矿地质事业发展史的缩影,就是一部二六三人以天下为己任,矢志不移的爱国史。  相似文献   

16.
相山铀矿田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在新一轮的地质找矿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成果,铀资源量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铀矿资源找矿大基地之一。依据相山铀矿田成矿规律为指导,认真分析了以往及近期相山北部找矿成果,选取相山北部游坊地区作为找矿远景区,详细阐述了该区成矿地质特征、铀成矿地质条件和铀资源找矿潜力,对今后在该区地质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仉宝聚 《铀矿地质》2007,23(6):F0004-F0004
惊悉涂光炽院士逝世的消息,铀矿地质系统全体同仁无不表示沉痛的哀悼和深切的怀念。涂光炽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资深专家,他不仅在地球化学和矿床学领域具有很高的造诣,还积极推动我国铀矿地质事业的进展。在铀资源勘查的不同阶段,他研究铀矿床成矿规律,为铀资源勘查工作出谋献策,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例如,在连山关铀矿床研究、华北地台铀资源开发、不整合面类型铀矿床的目标类型选择,以及相山铀矿田研究等方面均提出了真知灼见。涂光炽院士以他广博的学识,多次在铀资源研讨及学术交流中,开拓新思路、探讨新命题,为我国铀矿…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赣杭构造带是铀矿成矿的重要地段,具有成为大基地的良好前景,二六五大队要将盛源——鹅公山盆地作为下一步地质找矿的重点,用新理论、新技术进行重新认识,要运用普通物探、区域水文等先进找矿手段进行深部探索,要加强地质科研,努力使这一地区的铀矿地质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尽快成为铀资源基地。这是省核工业地质局副局长戴民主前不久在二六五大队调研时特别强调的。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系统地整理华东地区铀矿地质勘查成果,总结地质找矿经验,深化对铀成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分析铀成矿远景,提出下步地质找矿的战略选区。为今后开展铀矿地质工作提供重要依据.2002年5月。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决定由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和核工业270研究所共同组织编写《华东铀矿地质志》。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战略性资源,铀矿的保障供给对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核工业地质局组织编写的《华东铀矿地质志》指出:“华东地区具有良好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是我国铀和多金属成矿的有利地区,有着极大的找矿潜力。”就如何加强铀矿资源勘查工作,记者近日采访了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副局长戴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