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阐述了本区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卢氏栾川台缘断褶带内,秦岭纬向系构造带与北东向新华夏系构造带太行山隆起带的交汇复合部位;矿体产于新元古界栾川群煤窑沟组、鱼库沟组的石英岩、二云片岩、白云石大理岩和下古生界陶湾群三岔口组、秋木沟组钙质砾岩、白云质石英大理岩等地层中;该区大地构造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围岩蚀变强烈、地球化学异常明显,形成了以Pb,Zn,Mo,Ag等为主的丰富的内生金属矿产,充分证明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远景乐观。  相似文献   

2.
东昆仑中带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昆仑中带 ,发现和查明和金矿有蚀变构造岩型、隐爆角砾岩型、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 4种矿化类型 ,其中前两者为金的主要成矿类型。研究表明 ,构造和岩浆作用是该区金矿成矿两个最主要的成矿条件。成矿显示与以闪长玢岩为代表的印支期浅成 超浅成岩浆岩密切相关 ,且金矿床及闪长玢岩等浅成 超浅成岩均受NW向剪切带的脆性复活构造控制而产出。金的成矿具深源、浅成的明显表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湘东北金宏金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找矿方向等进行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表明:(1)中元古界冷家溪雷神庙组(Pt2l)为矿源层;(2)北西西向压扭性剪切断裂带为该区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北北东向压扭性剪切断裂带是该区金矿的次要控矿构造;(3)该两组压扭性剪切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是金矿富集最有利部位,很容易形成品位较高、厚度较大的矿床;该矿区矿床远景规模可达大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区域地质成矿背景及矿区地质、物化探及矿(化)体特征等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并与邻区矿床进行类比,认为该区金及多金属矿赋矿围岩主要是五台群高凡亚群浅变质的杂砂岩-粉砂岩-泥质岩组合,矿体赋存于NW-SE向的主干断裂带及其次级裂隙中,总体走向为NW向,NE倾向,主要矿化和蚀变类型有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和碳酸盐化等。最后,文章指出了本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系统总结彭家老庄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地质特征,分析成矿控制要素,认为矿区内中元古界信阳群龟山岩组变质绿片岩、NW向脆韧性剪切带和老湾花岗岩体三位一体的地质环境有利于成矿,而龟山组地层与老湾花岗岩的接触带、脆韧性构造的局部引张和构造交叉及倾向上倾角由陡变缓部位有利于富矿体的形成与定位,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滩间山矿区地层、构造及岩浆岩与成矿关系的研究,认为中元古界万洞沟群是金的矿源层;成矿构造具有多期次、多阶段活动的特点,矿体受单一及复合型式的构造控制;华力西期侵入体对成矿作用仅体现于为矿床的形成与再造提供热源。矿质在弱酸—中偏碱性溶液中,主要呈硫络合物的形式搬运、并在还原条件下成矿。特别指出,含磷质物地层是区内重要的岩金找矿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位于熊耳山中段的青岗坪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矿床主要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本区矿体产于太古界太华群与中元古界熊耳群接触带两侧的层间破碎带内;金矿化主要受拆离断层构造和岩浆活动的控制;层间破碎带是控制矿床定位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要介绍广西长屯—弄屯铅锌矿的地质特征,初步分析和研究该区的断裂活动及铅锌矿成矿期次。认为该区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晚期,成矿活动主要位于寒武系地层,与EW向、NE向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具有多期次、多阶段的成矿作用特征,成矿热液(硫化物)活动有5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产于元古界双溪坞群古岛弧火山沉积岩系中的岩山明矾石矿床,经矿床地质、成矿作用与成矿时代、构造与成矿演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岩山明矾石矿床系元古代古岛弧火山喷发沉积热液交代成矿。  相似文献   

10.
一、地质背景概述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前寒武系变质岩系,少部为古生界及中新生界,分布最广的为中上元古界的片岩、片麻岩、大理岩及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构造复杂,各种构造体系均有形迹。以北北东向的新华夏系,纬向构造和北西向的伏牛—大别弧形构造带为基本构造格架。后者是河南省的主要基岩和岩浆岩出露区,也是河南省有色金属矿产的主要成矿区。各种构造体系的复合,对地层、岩浆活动和矿产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区内岩浆活动极为强烈,各期岩浆岩均有分布。本区集中了全省岩浆岩的绝大部  相似文献   

11.
淅川—西峡地区构造复杂 ,断裂发育 ,多期次岩浆活动强烈 ,为金矿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条件。通过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与金矿化关系的探讨及地球化学测量成果的总结 ,认为陡岭群是本区的矿源层 ,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区内石英脉型金矿主要受北东向次级断裂控制 ,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受北西西向次级断裂控制 ,斑岩—爆破角砾岩型金矿与燕山期浅成—超浅成侵入 (爆破 )花岗斑岩关系密切。据此 ,提出三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豫西地区并涉及中朝准地台原生金矿床,初步确立了原生金矿的成矿模式:中基性火山岩(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及其变质产物(太古界绿岩)是金的矿源层。在燕山晚期,由中基性火山岩经混合岩化、深部重熔、交代作用形成的花岗岩浆期后热液,使矿薄层中的金活化、迁移、富集,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成矿。金最有利的成矿部位是燕山晚期花岗岩体的内部及其与中基性火山岩的外接触带中。  相似文献   

13.
烟台福山北部地区金及多金属矿成矿系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台福山北部地区地处胶东栖(霞)-蓬(莱)-福(山)成矿带北段。该区粉子山群大面积出露,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形成一完整的热液成矿系统。对区内邢家山(钼钨)、王家庄(铜锌)、杜家崖(金)等典型矿床(式)研究发现:该区金属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燕山晚期斑岩关系密切,由高温至低温成矿作用在空间上展布规律明显,共同构成了与中生代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金及多金属成矿系列。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中低温热液脉型、斑岩-矽卡岩型以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及多金属矿应作为该区找矿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4.
高家堡子金银矿床赋存于辽东裂谷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与盖县组变粒岩互层过渡带中,容矿岩石主要为变粒岩、大理岩和硅质岩。矿床分布严格受推覆构造及其剪切作用形成的北东向剪切构造与层间剥离构造控制。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以深成火山喷流流体为主,岩浆热液流体叠加混合形成成矿热液。因此,高家堡子金银矿床成矿过程中地层岩性是成矿的基础,韧性剪切构造作用是条件,岩浆热液 (硅化 )是成矿关键。据此可以认为高家堡子矿床具有火山喷流-韧性剪切-岩浆热液叠加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叙述杨庄金矿床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总结分析了地质特征与矿体分布在空间与成因上的关系,认为金矿床的控矿主要因素为:一是受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鸡蛋坪组(Pt2xj)地层岩性控制;二是受1烧瓦窑断裂、店房破火山口构造和北东东向(NEE)次级构造控制;三是受燕山晚期合峪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复式岩体控制。以此作为找矿标志,希望在该区以及外围找矿工作中少走弯路,并尽快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6.
湘东北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是雪峰-九岭巨型弧形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多年来在本地区的勘查工作,认为本地区蓟县系坪原组为金的矿源层;近东西向的韧性剪切带为成矿前构造,北东向长平深大断裂为导矿构造,北西(西)、近东西向断裂为容矿构造;北东向次级构造为成矿后构造;燕山期岩浆岩为湘东北金矿的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并提供了能量;本区金矿体向深部延伸稳定,据此,本文认为万古金矿床和黄金洞金矿床的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摘 要:安徽张八岭隆起区内成矿期构造是郯庐断裂带长期性、多阶段活动的产物。以该区西张郢和瓦屋刘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根据野外地质测量共厘定出4种与成矿有关的断裂构造,分别为NWW向、近SN向(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NW向和NNE向断裂构造。其中NWW向断裂与近SN向断裂(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规模较大,为郯庐左行走滑断裂带的派生构造,前者为右行扭压断裂,后者为左行扭张断裂;二者控制了矿床( 点)的区域分布,是主要的导矿构造。NW向断裂主要分布于西张郢矿区,为NWW向断裂的次级断裂,成矿期受扭张性应力作用,使张八岭群片理构造发生活化,形成顺层滑动破碎带;NNE向断裂主要分布在瓦屋刘矿区,为近SN向断裂(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的次级断裂,成矿期在扭压性应力作用下形成挤压破碎带。NW向断裂及NNE向断裂均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是张八岭隆起区内重要容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使矿体在平面上具有平行斜列,近等距性分布特征,垂向上具有南西向侧伏,尖灭再现、尖灭侧现规律。在对张八岭隆起区断裂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总结了控矿规律,建立了张八岭隆起区构造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灵丘县支家地矿床处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断块的涞源块隆,区域上受太白维山推覆构造和破火山口构造控制。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长城系和中生界侏罗系。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支家地石英斑岩,为该区的成矿母岩。矿床的形成与支家地次火山岩隐爆作用有关,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找矿标志包括岩石、构造及围岩蚀变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阐述了本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秦岭构造带北侧与太行山新华夏系隆起南延部分之复合部位;矿体主要产于太古宇太华群斜长角闪片麻岩、片岩地层中;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断裂发育、矿化明显,充分证明了该区成矿条件良好,找矿远景乐观.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丰宁二道沟-北灰窑银多金属矿区地处大窝铺-上黄旗构造岩浆岩成矿带西部,多组深大断裂交会区域,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发育,构成该区主要成矿地质背景。已发现营房银铅锌矿床、北岔沟门铅锌矿床和牛圈银金矿等众多大型—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区域矿床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和断裂构造活动密切相关。通过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分析,该区Pb,Ag,Zn元素富集,主成矿元素组合异常发育,共圈定出4个组合异常,化探异常与矿(化)体相吻合。区内已发现8条蚀变矿化带,矿体形态、产状及矿化范围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通过不同地质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可知,燕山期花岗岩岩体和红旗营子群地层内Ag,Pb,Zn元素属于富集型和强分散型,利于成矿,同时为该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铁锰矿化等是识别蚀变带的有利标志,亦是寻找银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二道沟-北灰窑银多金属矿区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该区的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类型,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