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吃老鹰的事,近期发生在东海洋面大陈岛。当日,冷空气过后,海水较凉,一只章鱼(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也称蛸,足部形成八条腕足)蠕动着八条腕足,悠闲地爬上大陈岛杨府咀海岸边的礁石上晒太阳,好似一块蠕动的“肉团”。章鱼的行踪已被在岛上盘旋的老鹰发觉。老鹰居高临下,监视着礁岩上的章鱼,在上空盘旋一周后,一头俯冲下  相似文献   

2.
李蓓 《海洋世界》2004,(6):45-46
章鱼,又叫“八带蛸”,是一种味道鲜美的海洋动物,沿海的人特别喜爱食用新鲜的章鱼。而北方沿海的人们又更愿意将煮熟的整只章鱼蘸着盐沫吃,他们通常是一口咬下章鱼的圆圆的部位,嚼起来津津有味。不过,很  相似文献   

3.
贝类动物约有11万多种,是动物界中第二大门类,仅次于节肢动物。它们因身体柔软被称为软体动物,又因多具贝壳而被称为贝类。除头足类等少数种类外,贝类的活动能力都相当微弱,难以快速运动来逃避敌害。那么它们是如何御敌的呢?下面的几种方式,便是贝类保护自身的鲜招。喷墨:除鹦鹉贝、须蛸和章鱼外,头足类体内通常都有墨囊,内具墨腺,遇敌时可放墨御敌。如乌贼遇敌时,首先处于紧张状态,周  相似文献   

4.
蛸类俗称八蛸、章鱼、八带鱼或八爪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为近岸渔业的一种捕捞对象。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十分丰富的诱蛸和钓蛸经验,为调查了解蛸类的生活习性和自然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科研资料。 蛸类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软体动物,其肉质的脂肪含量高,维生素甲丰富,是良好的副食。 我国近海蛸属(Octopus)种类丰富,目前已知16种(包括本文中描述的三新种),约占全世界蛸属总数(约90种)的六分之一。遵照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作者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在我国海域采到的蛸属标本,通过内外形态的综合鉴別,以及和本属中一些近似种的比较,描述了三个新种,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章鱼、墨鱼、鱿鱼的祖先是鹦鹉螺,同属软体动物头足纲,在海洋动物中是一个大家庭,号称“头足类三兄弟”。我们不妨戏称其为“软氏三兄弟”。“三兄弟”叫鱼,其实并非鱼类,它们没有鱼类的特征。“三兄弟”外形十分相似,都是流线体型,左右对称,头部连着肢体,故称头足纲;在头部,嘴的周围有8条腕(墨鱼和鱿鱼还有两条较长的触腕),这些腕柔软、富有弹性,每条腕的内侧都有吸盘。腕和吸盘是头足动物捕食和对付天敌的有力武器,8条腕蠕  相似文献   

6.
2020年6~12月在南麂列岛采捕一种中大型章鱼44只,描述了形态特征,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形态多样性,并比较了与真蛸的差异,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并计算了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结果表明,此种章鱼形态特征与中华蛸基本一致,而与真蛸存在显著的形态差异:其第二、三对腕的扩大吸盘位于第12~15个吸盘之间,而真蛸则位于第15~19个吸盘之间;茎化腕吸盘数少于真蛸;舌叶指数小于真蛸。主成分分析与判别分析能将真蛸群体显著区分开,判别准确率为100%,而其余四个群体(南麂列岛与三个中华蛸群体)间存在重叠;聚类分析表明南麂列岛群体与中华蛸更近,二者均与真蛸存在较大距离。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南麂列岛群体单倍型4个,单倍型多样性水平为0.320±0.121,多态位点6个,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1 11;系统发育树表明,该群体与中华蛸亲缘关系最近,K2P遗传距离0.14%,而与真蛸复合体其他类型为2.96%~12.11%。因此,从形态和分子水平鉴定南麂列岛章鱼为中华蛸。  相似文献   

7.
徐学良 《海洋科学》1991,15(1):64-64
世界海洋头足类动物的总捕获量近几十年来一直在稳步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统计,1945年全世界海洋头足类动物的总捕获量为500000t左右;捕捞头足类动物的国家为30个;到了1980年世界海洋头足类总产量约达153×10~4t,有75个国家参与了头足类的捕捞生产。 由于对头足类的过度捕捞,一些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头足类动物,如柔鱼、墨鱼以及章鱼的产量在过去20  相似文献   

8.
章鱼、墨鱼、鱿鱼的祖先是鹦鹉螺,同属软体动物头足纲,在海洋动物中是一个大家族,号称“头足类三兄弟”,我们不妨戏称其为“软氏三兄弟”。“三兄弟”叫鱼,其实并非鱼类。它们没有鱼类的特征。“三兄弟”外形十分相似,都是流线体型,左右对称,头部连着胴体,故称头足纲;在头部、嘴的周围有8条腕(墨鱼和鱿鱼还有两条较长的触腕),这些腕柔软、富有弹  相似文献   

9.
关于西沙群岛海域的头足类,过去仅报道过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 Linnaeus和白斑乌贼Sepia hercules Pilsbry 两种。 1975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又在西沙群岛海域采到了一些头足类标本。经鉴定共2科2属6种,其中花斑蛸在南海中国近海为首次记录;枪柔鱼和小管蛸据Sasaki(1929)报道产于我国台湾海域,我们采到标本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10.
欢休 《海洋世界》2013,(3):40-43
〉〉你能分清章鱼、鱿鱼和乌贼的不同之处吗?章鱼、鱿鱼和乌贼同属头足类肉食性海洋生物。几乎所有的头足类都是灵活的游泳者,壳基本退化或者消失。它们能从墨囊里喷射墨汁一样的液体来迷惑潜在的捕食者。它们的足退化成腕和触须,通常还配有吸盘用来捕获猎物。大大的眼睛一般在头的旁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头足类增养殖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头足类(Cephalopods)是软体动物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海洋渔业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开展头足类增养殖,对于保护中国种质资源、提高头足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中国主要的经济头足类,包括金乌贼(Sepia esculenta)、拟目乌贼(S.lycidas)、虎斑乌贼(S.pharaonis)、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长蛸(Octopus minor)、真蛸(O.vulgaris)以及短蛸(Amphioctopus fangsiao)的繁殖习性、幼体培育、成体养成等各阶段生活史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中国头足类养殖产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4种头足类的食性和营养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美珍 《台湾海峡》2004,23(3):331-340
本文研究中国枪乌贼、杜氏枪乌贼、目乌贼和短蛸4种头足类的食性与营养级.结果表明,中国枪乌贼和杜氏枪乌贼整年摄食率都高,目乌贼在春、夏季高,短蛸则在秋季摄食率高.4种头足类胃饱满系数皆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中国枪乌贼属游泳生物食性类型,杜氏枪乌贼和目乌贼属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混合食性类型,短蛸属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食性类型.4种头足类混合饵料的营养级分别为2.62、2.85、2.88和2.04级,均处于第三营养层次.其食物的重叠指数均超过0.7,食物重叠明显,对该海域的鱼类、甲壳动物(长尾类和短尾类)、头足类、糠虾类、端足类、樱虾类、腹足类等饵料生物存在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中国头足类物种多样性研究历史,分析了头足类的种类组成、分布特点,结果显示中国海域头足类记录的有效现存种达154种,隶属于34科79属:鹦鹉螺目1科1属1种,乌贼目3科12属37种,闭眼鱿目1科4属13种,开眼鱿目17科38属47种,八腕目8科20属51种,幽灵蛸目1科1属1种,未定目3科3属4种。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头足类种类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性,呈自北(渤海)向南(南海)逐渐增多的趋势:渤海9种,黄海15种,东海91种,南海140种。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对深入开展头足类多样性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章鱼,说是鱼却不是鱼,它是从头足纲软体动物中进化而来的。章鱼身体一般很小,八条触手又细又长,故又有“八爪鱼”之称。章鱼的攻防本领之全令人惊讶,是名副其  相似文献   

15.
以长蛸(Octopus variabilis)、短蛸(Octopus ocellatus)、真蛸(Octopus vulgaris)和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的血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对血液中的血细胞形态结构进行比较。根据观察结果,将头足类血细胞分成3种类型: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颗粒细胞,但在真蛸血细胞中有一定数量的血细胞其细胞核呈马蹄形,因此将此类细胞独立划为马蹄形核细胞。通过比较发现,曼氏无针乌贼的血细胞与其它3个种存在明显的差异,其胞质内的颗粒数量与性质均与其它3个种有较明显的区别差异。从总体来看,头足类血细胞内含颗粒数量较少,其颗粒的数量与免疫力的强弱无直接关联。通过对比,推断真蛸血细胞中的马蹄形核细胞为透明细胞到小颗粒细胞的中间类型,从而得出此4个类型细胞有从透明细胞→马蹄形核细胞→小颗粒细胞→颗粒细胞的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世界》2008,(9):6-6
章鱼又被人们称为“八爪鱼”,但是蕈鱼的八只触腕中,哪些是“手”、哪些是“脚”,要么都是“手”或者“脚”?最近,一只名叫“梅维斯”的巨型太平洋蕈鱼有可能帮助科学家们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章鱼的“手”“脚”数量是相同的,4条触腕负责行动,另外4条负责进食和操纵物体。但科学家们通过仔细观察后认为,章鱼有6只手和2只脚。  相似文献   

17.
贝类动物因具贝壳而得名,又因身体柔软被称为软体动物。如果把化石种类计入在内,全世界共有贝类动物14.5万多种,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门,包括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瓣鳃纲、腹足纲、掘足纲和头足纲等七大类。除瓣鳃纲有淡水种类和腹足纲有淡水、陆栖种类外,这七大纲的贝类都生活在海洋中。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头足类的分类提供更多依据,本文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枪鱿科和蛸科各3种头足类的齿舌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比较研究。研究显示:6种头足类的齿舌均由7列纵向齿组成,齿式为3·1·3。枪鱿科的3个种(杜氏枪鱿(Uroteuthis duvaucelii)、苏门答腊枪鱿(Loliolus sumatrensis)、莱氏拟乌贼(Sepioteuthis lessoniana)),中央齿1列,具有3个齿尖;侧齿位于中央齿两侧各3列,向外分别称为第一侧齿、第二侧齿和第三侧齿,也称为侧齿、内缘齿和外缘齿;缘板不发达。蛸科的3个种(卵蛸(Amphioctopus ovulum)、台湾小孔蛸(Cistopus taiwanicus)、Octopus sp.),中央齿1列,具有3~5个齿尖,侧齿各3列,缘板发达。结果表明,不同种的头足类动物,其齿舌形态差别较大,可作为分类依据对中国沿海分布的物种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9.
对虎斑乌贼、火枪鱿、日本枪鱿、阿根廷滑柔鱼和短蛸5种头足类的腕、胴体、肝脏、卵巢组织进行了胆固醇和牛磺酸含量的测定和分析。采用形态学鉴别和线粒体COI与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实验物种。采用GB/T 9695.24-2008,GB/T5009.169-2003标准测定胆固醇和牛磺酸。研究表明:5种头足类(虎斑乌贼、火枪鱿、日本枪鱿、阿根廷滑柔鱼和短蛸)腕、胴体、肝脏、卵巢等四种组织的胆固醇含量分别为0.140%-0.303%、0.132%-0.340%、0.203%-0.749%、0.408%-0.497%;牛磺酸含量丰富,分别为0.216%-0.743%、0.294%-0.713%、0.538%-0.696%、0.806%-1.357%。其中,卵巢的胆固醇和牛磺酸含量都显著高于腕和胴体的含量(P0.05)。5种头足类肌肉(腕和胴体)的种内比较显示,胆固醇含量大小顺序为:火枪鱿、日本枪鱿阿根廷滑柔鱼虎斑乌贼短蛸,牛磺酸含量的大小顺序为;短蛸火枪鱿、日本枪鱿阿根廷滑柔鱼虎斑乌贼。合理食用头足类,对人类营养和健康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1980年南海水产研究所调查船在南海200—5,000米深海区拖网试捕中采获一些少见的头足类。经鉴定,共发现5科6属6种。在中国海首次记录的有:帆乌贼科的相模帆乌贼Histioteuthis dofleini(Pfeffer),蛸乌贼科的阔鳍乌贼Taningia danae Joubin,爪乌贼科的爪乌贼Onychoteuthis banksii(Lea-ch),十字蛸科的烟灰蛸Grimpoteuthis um-bellata(Fischer)。柔鱼科的枪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 (Lesueur)和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Lesson)首次在我国深海区采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