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利用大气中的多时态概念,对准地转运动的物理过程与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指出由于运动的水平尺度不同,准地转运动的特点也就不同,特别是当水平尺度L小于某一特征长度尺度L_c时,层结大气的准地转运动还具有多时态特点的一类运动。大气中的多时态现象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本文中,对这些条件及其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论大气运动的多时态特征——适应、发展和准定常演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叶笃正  巢纪平 《大气科学》1998,22(4):385-398
对中国气象学家在地转适应和运动多时态特征方面的研究作了概要性总结。其中主要介绍在风、压场的地转适应以及适应过程完成后,尚可区别出以Rossby波频散为特征的发展过程,和以平流过程为特征的准定常演变过程。文中指出,运动的多时态特征是由于动力系统中存在多种物理过程造成,因此在小尺度、中尺度以及热带大尺度运动中都存在适应、发展和准定常演变过程。文中进而指出,这种多时态特征也存在于海气耦合的气候系统中,以及更复杂的气候系统中,也即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3.
伍荣生  巢纪平 《大气科学》1978,2(4):267-275
一、引言 众所周知,旋转大气中的运动,存在两个在时间尺度和动力学特征上都有明显差别的过程,即适应过程和发展过程。最近,叶笃正、李麦村等进一步指出:在发展过程中,大气运动还具有迅速变化和缓慢变化的两个阶段,对于这种发展过程中的双时态特征,巢纪平从物理上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因此,联合适应过程与发展过程,运动至少存在三个时态,事实上,这种多时态特征是旋转流体中运动的一种固有现象,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关部门已由需要短期天气预报,发展到需要更细,更准确的长期天气预报。为适应这种需要,从1996年始,围绕延长预报时效问题进行探讨,并在学习和总结用主要天气系统的变化周期,进行分型预报基础上,应用“大气运动的多时态特征[1],引导气流和大气长波”原理,对北半球500hPa,大型槽脊的时态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与本地天气的相关关系,并归纳成预报指标和判据,用于作旬月降水预报。通过预报检验,效果较好。1北半球500hPa大尺度的槽脊活动在重力场和地球旋转力的作用下,中层的长波槽脊演变更明显的表现为自…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流     
柯甫 《气象》1976,2(10)
一般所说的大气环流指的是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这些运动的水平空间尺度是以千公里计的,垂直空间尺度是10公里以上的,时间尺度是1—2日以上。这种大尺度运动的现象很多,它们构成大气运行的基本状态,不但影响天气的改变,也影响了气候的形成。因此不论从事天气预报或气候研究都需要了解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5年中,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项目支持下,针对以大气上下层相互作用中的多时空尺度过程特征及其与天气气候的关系为主要关注内容,开展了几个方面的研究。本文介绍其中的一些主要进展与结果,包括:(1)平流层臭氧的探测与分析研究;(2)平流层-对流层质量交换(STME)与对流层顶特征研究;(3)中层大气多尺度波动特征研究;(4)大气辐射传输和中层大气卫星临边遥感新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在一些作者中,在决定时间特征尺度,垂直速度特征尺度和分析高阶微商量级上的分歧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初步结论。即对于单一尺度的运动,τ-L/U,W≤MUH/L和δ^nf/δx^n-F/L^n,根据讨论结果,给出了大气几种常用尺度运动的特征尺度的量级。还与中尺度重力波和强对流情况的分析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林爱兰  LI Tim  FU Xiouhu 《大气科学》2009,33(6):1123-1136
利用分辨率较高的SINTEX-F(Scale INTeraction EXperiment-FRCGC) 海气耦合模式, 进行多组长时间积分模拟和理想试验, 分析研究热带印度洋海气耦合对夏季大气环流气候态的影响。主要结果有: (1) 热带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使热带东印度洋产生明显的东风变化, 使热带中西太平洋赤道北部产生气旋性切变变化。 (2) 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对大气环流气候态的影响绝大部分由于大气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响应存在年际变化正负距平不对称性造成, 这种年际变化不对称性包括正偶极子与负偶极子的不对称、 海盆宽度正异常与海盆宽度负异常的不对称。 (3) 年际和季节内两种时间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对印度洋关键区大气环流平均态都有影响, 约各占60%、 40%; 季节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对太平洋近赤道区大气环流平均态有重要影响; 年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对太平洋赤道外地区大气环流平均态有重要影响。热带印度洋年际尺度、 季节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对大气环流气候态的影响, 都存在年际变化以及年际变化正负距平不对称性。这两种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年际变化正负距平不对称性而对大气环流平均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热带大气运动的长波和超长波(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热带湿大气运动的长波、纬向超长波(纬向扰动尺度L_1~10~4公里,经向扰动尺度L_2~10~6公里)和经向超长波(L_1~10~3公里,L_2~10~4公里)进行了尺度分析,得到了适合这些运动的近似方程。对于纬向超长波,与干大气一样为正压无辐散运动;但对于长波和经向超长波,它们的运动特征与干大气有着巨大的差别,在这类运动中,位势部分、辐散辐合和垂直气流相当重要,而且重力内波波速大大变慢,因而可以认定混合的Rossby-重力波是热带长波和经向超长波的一个重要特性。我们所得的结果与Charney对干大气的分析不一致,也与Murakami对湿大气的分析不一致。从而证实了谢义炳教授最近提出的空气温度对大气运动有重要影响的观点。同时,在假定基本气流U=0的情况下,对线性化扰动方程进行了频率分析,证实了上述尺度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重庆降水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相关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波分析和滑动相关技术,分析了重庆夏季降水和赤道东太平洋冬季海温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这种相关性具有多时间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李鸿洲 《大气科学》1990,14(3):373-378
本文对1985年3月27日珠江三角洲一次灾害性强风暴过程,分析了GMS间隔为半小时的卫星资料,并对风暴发生前后连续三个时次的资料,进行尺度分离和诊断,得到了以下结果:(1)风暴的发生、发展非常迅猛。云团强烈的发展约为一小时;(2)尺度分离后的环境流场,表现出强风暴天气发生在低层中尺度辐合流场与高层中尺度辐散流场的叠加区内;(3)以λ_(max)=1500km为尺度特征的大气运动对非地转所引起的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起主导作用。这种散度场对触发强天气是极其重要的。而这种特征散度场是由于各层偏差风分布的某些不均匀  相似文献   

12.
张强  于学泉 《高原气象》2001,20(1):58-65
利用一个非静力平衡的、高分辨的、二维中尺度大气数值模式,并在仅考虑简单过程的情况下,模拟了干旱区中绿洲所诱发的中尺度运动,并进行了这种中尺度大气运动的强度对绿洲水平尺度、绿洲与周围环境的水平热力差异、大尺度背景场水平风速和大尺度地表加热率等一些重要物理参数关系的敏感性实验研究。研究发现:中尺度大气运动强度随水平热力差异的增大而加强,随背景场水平风速和大尺度地表加热率增强而分别减弱。但随绿洲水平尺度的变化并不像前三个因子一样为单调函数,而是在绿洲水平尺度为20km时中尺度大气运动最强,绿洲水平尺度更大或更小时中尺度大气运动强度均会减弱。通过统计甘肃省河西地区的绿洲水平尺度分布规律,发现绿洲分布最集中的尺度在15-25km,与模拟所得到的能源发最强中尺度运动的绿洲水平尺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江淮梅雨具有多时间尺度特征,利用1979-2017年欧洲中期预报中心逐日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和台站逐日降水观测数据,采用滤波和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江淮梅雨期间不同时间尺度强降雨过程的特征,对比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强降水对应的大气环流系统波动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江淮梅雨降水集中期开始前1~9天和...  相似文献   

14.
王为德 《气象》1981,7(7):38-41
一、概述 各种天气情况都是大气运动的产物。大气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长波槽脊、锋面气旋、飑线、龙卷风等等,每一种形式都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根据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大小,可将大气的各种运动形式分为四类: (1) 行星尺度:包括全球规模的大气环流、高  相似文献   

15.
主编语     
在物理学研究中,尺度特征是一个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大气科学也不例外,在不同的时空尺度条件下,运动所遵循的规律会表现出很大差异,或者说运动的特征会因尺度的变化而完全不同。在以往的多尺度研究领域,尺度分离问题相对比较成熟,可通过有效的方法、技术来实现。相对而言,对不同尺度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尽管也从不同角度开展过大量工作,但仍显薄弱。如果不能清晰、合理地分析尺度间相互作用问题,就难以解释大气运动如何在较为平稳的状态下产生变异,并有新尺度系统产生。多尺度相互作用一般用尺度间的能量传输来衡量,但这种传输属流体的内部过程,要靠动力学理论来推断。然而流体力学中较长时间延用的能量传输经验公式有着重大缺陷——能量不守恒,导致我们用此所作的动力学诊断不能如实反映大气内部的物理过程。针对这个问题,过去20年来气象学家从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出发,通过构造物理意义上自洽的数学工具,在严格意义上导出了流体内部多尺度之间的能量传输公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眼于大范围暴雨过程天气尺度系统的诊断研究。采用平滑滤波的方法分解行星尺度及天气尺度谱,计算了暴雨过程不同尺度谱的涡旋场、散度场分布及演变趋势,对天气尺度系统的分布特征、低空急流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且运用描述不同尺度谱的变形涡度方程,对天气尺度系统的移动、发展进行了诊断研究。本文的数值分析表明滤波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大气运动的多尺度特征,深入认识暴雨过程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7.
1.引言在历史上气象学家们一直倾向于从空间和时间尺度有很大差别的两个观点出发来研究大气动力学。在试图解释最接近人们生活环境的地面上的细微运动特征方面,他们发展了微气象学,来处理空间尺度为几米和时间尺度大约一分钟的大气动力学问题。同样,为了预报大气中天气形势的发展,气象学家们对空间尺度为一千公里以上和时间尺度为一周的大尺度动力学的运动特征给以极大的关注。尽管“大尺度”气象学和“小尺度”气象学包含了许多大气过程,但仍然有大量重要的天气现象,它们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居于这二者之间。我们对这些中间尺度的认识是逐渐的,这倒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而是因为要获得那些与它们有关的观测资料是困难的。然而,近年来由于对城市环境和强风暴  相似文献   

18.
大气运动的特征参数和动力学方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曾庆存 《气象学报》1963,33(4):472-483
应用尺度理論及相似性原理分析大气动力学方程,可以揭露各种模式的相互联系并确定其适用范围。在准靜力平衡及气压梯度力与柯氏力同量級的假定下,对于无粘性流体的絕热运动,可以确定出三个由外部参数决定的特征尺度:由柯氏参数l_0决定的特征时間尺度l_0~(-1),由溫度层結及平均溫度决定的特征速度尺度C_0,及由此决定的水平距离尺度L_0=C_0L_0~(-1),这三个尺度与相应的大气运动的特征尺度之比值ε=1/Tl_0,μ=L_0/L及M_a~(-1)=C_0/U(或者λ=M_aμ)就是决定大气运动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当o(ε)<相似文献   

19.
β项对大尺度大气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由于柯氏力随纬度变化引起的β项对大尺度大气运动的影响。分大气长波、大尺度涡旋和行星尺度的大气运动三个部分来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大气运动时,往往按时间长短和范围大小分成不同的尺度。这是因为不同的运动尺度反映了不同的物理本质,也决定了该种大气运动影响的范围。这种分尺度研究运动的方法,有利于突出主要矛盾,搞清问题的主要性质。但是这种做法並不等于说不同尺度的运动相互之间是截然分隔而互不相关的,事实上,它们是互为条件而相互影响的。 首先指出积云尺度的运动能影响大尺度的是Riehl,Malkus,他们认为厚的积云对流在热带大气平衡中有重要作用,以后他们和Yanai讨论穿透积云塔在热带气旋的形成和增长方面的作用时指出,高层冷心涡旋转化成暖心结构,主要是积云中凝结潜热释放的结果,並且建议积云对流作为一个加热机制必须在大尺度运动中以参数化形式加以考虑。Charney,Eliassen考虑了边界层辐合,首先提出积云对大尺度运动作用的公式。Kuo认为,潜热对大尺度环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深厚的积云对流释放,而不是平均垂直运动产生的。他指出,积云在消散时,通过和环境空气混合,对平均大气的热和水汽平衡施加影响,而积云的产生量取决于大尺度水汽辐合和近地面的水汽向上输送。他在197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