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湘西松柏场寒武系车夫组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沉积,通过层序界面识别和沉积特征分析,将车夫组自下而上分为3个三级层序,其中第2个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第3个层序的海侵体系域中发育典型的风暴岩沉积。风暴沉积含有冲刷—充填构造、风暴砾屑层、风暴层理构造(丘状或洼状交错层理、粒序层理、浪成波痕和平行层理、水平层理等),包括5种岩相单元:砾屑灰岩段(A段)、发育水平层理的砂屑灰岩段(B段)、发育丘状交错层理的含砂屑粉屑灰岩段(C段)、发育水平层理或沙纹层理或波痕构造的粉屑灰岩段(D段)和薄层状泥晶微晶灰岩段(E段)。这些岩相单元组成ABCDE、ABDE、AD、ADE、AB、ABD、ACD共7个近源风暴岩类型和1个远源风暴岩类型DE。风暴岩的识别与发现表明该地区在寒武系车夫组沉积时期位于低纬度的风暴作用带,对湘西北寒武纪时期的古纬度与古板块演化、古地理及沉积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湘西北寒武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探讨该区风暴沉积模式的空间变化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系风暴岩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袁静 《沉积学报》2006,24(1):43-49
利用钻井取心、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和手段,对惠民凹陷古近系风暴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凹陷风暴岩岩石类型丰富,包括各类碎屑岩、生物灰岩和火山碎屑岩。粒度分布具有“高斜多跳一悬式”、多段式和高斜一段式等多种样式。沉积构造也反映出重力流和牵引流兼有的水动力机制,发育渠模、冲刷面和截切构造等底层面侵蚀构造,递变层理、块状层理、丘状层理、洼状层理、平行层理等层理构造,波痕和各种同生变形构造、生物逃逸构造等。研究区风暴岩理想的垂向层序从下至上可抽象为“似鲍玛序列”:Sa递变层理段,Sb较大型浪成交错层理段,Sc平行层理段和丘状交错层理粉砂—细砂岩段,Sd波状纹层段,Se泥岩段和Sf正常半深湖泥页岩段。主要根据风暴岩的垂向序列类型、沉积构造特点和原地沉积物特征等总结出九种风暴岩序列和原地风暴岩、A型近源风暴岩、B型近源风暴岩和远源风暴岩等四种风暴岩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3.
川西北江油马角坝地区黄龙组下部风暴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北江油马角坝地区上石炭统黄龙组下部发育典型的风暴沉积,包括介壳灰岩、砾屑灰岩、瘤块状灰岩、砂屑灰岩和正常沉积灰岩或泥岩等沉积类型,以及冲刷沟槽、瘤块状构造、粒序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和生物扰动等沉积构造。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显微分析,结合风暴沉积标志组合,在江油马角坝地区2个剖面的黄龙组下部各识别出4层风暴层,并划分出5套风暴沉积组合。组合Ⅰ以冲刷沟槽、介壳滞留层、粗砾滞留层、块状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泥灰岩层和生物富集层为特征,沉积于正常浪基面以上强风暴作用的开阔台地环境。组合Ⅱ以瘤块状构造、粒序层理和块状层理的生物碎屑灰岩为特征,沉积于正常浪基面之上受重力流影响的局限台地环境。组合Ⅲ以冲刷沟槽、粗砾滞留层、粒序层理、块状层理为特征,沉积于浪基面以上持续风暴流作用的开阔台地边缘浅滩环境。组合Ⅳ由冲刷沟槽、正粒序层理和块状层理的生物碎屑灰岩组成,产出于组合Ⅲ之上,表明该组合在前一期风暴未完全结束时又遭到后一期风暴的侵袭,接受浪基面之上的浅滩沉积。组合Ⅴ由冲刷沟槽、粗砾滞留层和泥岩层组成,沉积于晴天浪基面以上缺少物源的极浅水开阔台地环境。以上5种组合风暴岩都发育于台地中上部,与一般的斜坡风暴岩有明显的差别,均属于近源极浅水风暴岩。风暴岩的研究对地层对比、古气候、岩相古地理、沉积盆地演化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豫西登封地区寒武系第三统馒头组三段发育了一套含大量生物成因构造的碳酸盐岩风暴沉积。风暴沉积标志包括冲刷面构造、砾屑灰岩及各类交错层理,生物成因构造包括微生物成因构造-叠层石及后生动物扰动构造-各类垂直潜穴。该区风暴沉积包括3种沉积序列:序列1由侵蚀底面、砾屑灰岩段和交错层理段组成,代表了风暴高峰期和衰减期形成的原地型风暴沉积;序列2由侵蚀底面、砾屑灰岩段和泥岩、泥灰岩段组成,为风暴高峰期和间歇期形成的近源型风暴沉积;序列3由侵蚀底面、交错层理段和叠层石灰岩段组成,反映了风暴衰减期和间歇期形成的远源型风暴沉积。这些风暴沉积代表了不同风暴作用留下的多期不完整风暴沉积记录。  相似文献   

5.
徐州地区震旦系贾园组的风暴沉积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州地区震旦系下部的贾园组具有丰富典型的风暴沉积标志,包括各种冲刷-充填构造、丘状交错层理、碎屑流沉积、粒序层理及卷曲层理等。通过详细的野外观测及室内研究,根据风暴沉积标志的组合可划分出6种风暴沉积序列类型。其中,类型Ⅰ为具粒序层理的薄层含粉砂灰岩,形成于风暴浪基面以下的远源风暴浊流的末梢;类型Ⅱ以渠模与丘状交错层理的组合为特征,出现在风暴浪基面与晴天浪基面之间;类型Ⅲ为风暴流成因的碎屑流沉积内碎屑灰岩与底面的冲刷沟槽、丘状交错层理的组合,是形成于晴天浪基面附近的槽道碎屑流型风暴沉积;类型Ⅳ为具颗粒流沉积特征的内碎屑灰岩与冲刷面构造及丘状交错层理的组合,丘状纹层段中常见卷曲层理,形成于滩前陆棚斜坡的上部;类型Ⅴ为夹于湖相薄层灰岩中的鲕粒砾屑灰岩,为风暴水流冲越鲕滩,在滩后湖近滩一侧的风暴沉积;类型Ⅵ为湖相风暴岩,由冲刷面构造、薄层内碎屑灰岩及丘状交错层理的组合,顶部具晴天沉积。各种序列在垂向上叠置,构成向上变浅序列。风暴沉积的研究对于深化区域古地理及地层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鄂东黄石地区中上寒武统风暴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鄂东黄石地区中上寒武统中下部发育一套典型的白云质风暴岩.该风暴沉积的底面侵蚀构造清楚,长条形白云质灰岩砾屑具放射状构造或叠瓦状构造,并发育渠铸模、粒序层理和小型波状层理等沉积构造,为典型的浅水风暴岩.该风暴沉积具有原地或近原地特点.根据其中的叠层石和无明显泥裂构造,推测为潮间带-局限潮下带沉积环境.该风暴岩的发现对重建鄂东黄石地区中晚寒武世古地理及区域地层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鲁南新元古界石旺庄组风暴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鲁南地区新元古界石旺庄组为一套以白云岩为主的地层,其中发育多层竹叶状砾屑灰岩,同时还发育丘状层理、粒序层理等沉积构造以及波状、不规则状、含V字形、U字形槽模等底面构造所代表的冲刷面,表现为较典型的风暴岩特征。研究表明,石旺庄组竹叶状砾屑灰岩形成于缓坡型台地的浅缓坡环境之中,为揭示鲁南新元古界岩相古地理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竹叶状砾屑灰岩所代表的风暴岩在前寒武纪碳酸盐岩地层、尤其是潮下缓坡相碳酸盐岩沉积中较为普遍,对该类型沉积及其共生的沉积构造进行系统描述将有助于前寒武纪古环境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徐庄组发育碳酸盐岩风暴沉积现象。风暴沉积主要包括侵蚀底面、风暴砾屑层、丘状和洼状层理等沉积构造。沉积构造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沉积序列,理想的沉积序列包括5个沉积单元,从下到上依次为:A侵蚀底面及砾屑段,代表风暴高峰期和衰减期的沉积作用,底面有突变的底界及特殊的沉积构造;B粒序段,为风暴减弱时沉积物从下向上变细的层段;C平行纹层段;D丘状纹层段,为风暴衰减期流体性质逐渐由密度流变为牵引流时形成的产物;E水平层理泥岩和泥晶灰岩段,为风暴停息期晴天条件下的产物。经野外考察发现研究区共可识别出5种不同类型的沉积序列组合,每种序列组合有不同的沉积特点,代表的沉积环境也不同。研究区寒武系徐庄组碳酸盐岩风暴沉积的发现和研究,对于古板块演化与古纬度恢复、鄂尔多斯盆地古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西桂林地区中、上泥盆统风暴岩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林地区中、上泥盆统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地层中夹有多套风暴沉积.风暴沉积特征包括底面侵蚀构造、放射状组构、丘状交错层理、递变层理、平行层理、块状层理等.风暴沉积主要包括A、B、C、D、E 5种沉积单元:A.块状层理段,由具块状层理的竹叶状砾屑灰岩构成,代表风暴涡流沉积;B.递变层理段,由砾屑灰岩和砂屑灰岩构成,代表风暴浊流沉积;C.丘状交错层理段,由具丘状交错层理的砂屑灰岩构成,代表风暴浪作用沉积;D.平行层理段,由具平行层理的砂屑灰岩组成,代表风暴浊流沉积(相当于鲍马序列的B段);E.均质层理段,由具均质层理的泥晶灰岩构成,为风暴后期的快速悬浮沉积.由上述沉积单元组合成不同的风暴沉积序列.桂林地区风暴沉积的发现表明,广西在泥盆纪时位于低纬度区域,该沉积对于认识该区中、晚泥盆世的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海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灿  陈孝红  李旭兵  曾雄伟  周鹏  张保民  张华 《地质学报》2013,87(12):1901-1912
本文首次报道了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石板滩段地层中的风暴岩。通过详细的剖面观察、测制和室内研究,识别出石板滩段典型的风暴沉积标志,包括各种丘状交错层理、粒序层理、冲刷 充填构造、平行层理及变形层理等。结合各类风暴沉积标志在剖面上的组合关系将研究区风暴岩划分出4个风暴沉积序列类型:其中类型Ⅰ为风暴流成因的滞留沉积与底面的冲刷面、丘状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的组合,属形成于正常浪基面附近的近原地风暴岩; 类型Ⅱ为具颗粒流性质的块状内碎屑灰岩与丘状交错层理的组合,常见变形层理,形成于斜坡上部;类型Ⅲ为以渠模、丘状交错层理与水平层理的频繁叠加为特征,出现在风暴浪基面与正常浪基面之间;类型Ⅳ为具粒序层理的砂 砾屑浊积灰岩,形成于风暴浪基面以下,划归为风暴成因的远源浊流沉积。研究区风暴岩的特征表明:风暴层蕴含了强烈的气候信息,风暴频发是灯影期气候转型的重要响应;该时期构造相对活跃、海底地形复杂化是风暴沉积形成的原因之一;研究风暴岩的特征对等时地层对比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关键井的岩性,测井相和地震相的研究,认为东营凹陷广北地区的下第三系沙四段为滨湖亚相的砂坝,砂泥混合滩,泥滩等微相以及浅湖亚相的远砂坝,席状砂,浅湖泥等微相构成的滨湖沉积体系,由老到新的垂向上沉积演化为浅湖亚相(ES^64)-滨湖亚相(ES^34,ES^44,ES^54)-浅湖亚相(ES^14,ES^24),反映出水进-水退-水进的沉积旋回,通过地震剖面的对比和地震相的解释,建立和各沉积微相与地震相对应关系,探索不同沉积微相砂体中油气的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2.
薛武强  李波  颜佳新  申欢欢 《沉积学报》2012,30(6):1010-1020
黔南罗甸沫阳剖面中二叠世茅口组以海相碳酸盐为主,下部地层中发育风暴岩,露头特征明显,主要以介壳灰岩为识别标志。风暴沉积构造包括底面侵蚀构造、截切构造、波痕层理、递变层理、块状层理等。风暴沉积主要包括一个底面构造A和B、C、D、E等四个沉积单元:A.侵蚀底面,代表风暴流对海底沉积物的作用;B.介壳灰岩层,代表风暴浪、风暴涡流沉积;C.粒序层,代表风暴衰减期重力分异沉积或风暴浊流沉积;D.块状层,代表风暴快速悬浮沉积;E.波痕层理段,代表风暴衰减后期沉积。它们共组成4种风暴沉积序列,分别代表不同深度的风暴沉积,反映了不同的风暴沉积作用和风暴流的类型。沫阳地区风暴沉积的沉积特征表明,该区风暴沉积主要发育于风暴浪基面之上的内陆棚沉积环境,风暴强度大,为近源风暴岩。仅个别风暴沉积发育于风暴浪基面之下的外陆棚沉积环境,为风暴引起的浊流沉积,为远源风暴岩。风暴岩类型的正确识别,对确定该区沉积相与深入认识扬子碳酸盐台地南部边缘沉积演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松嫩盆地扶余地区白垩系嫩江组岩石地层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松嫩盆地白垩纪地层发育,其嫩江组沉积厚度大,呈盆地演化后期的沉积特征。本文从扶余地区嫩江组岩石组合、韵律变化、厚度及区域分布入手讨论其特点,对其影响因素(泥质、粉砂质、细砂质岩石)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岩石组合,该区嫩江组可划分成三段:下段黑色泥(页)岩—粉砂质泥岩互层;中段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互层;上段杂色粉砂质泥岩互层。分析沉积岩石颜色、构造及韵律组合特征,推测嫩江组由下而上为半深湖—深湖—半深湖(浅湖)相交替变化—滨湖(湖滩)相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沉积微相发育特征对页岩油赋存及开发潜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以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古龙地区松页油1井和松页油2井泉头组四段上部-青山口组二三段下部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大比例尺岩心观察和精细描述,以岩心岩性、层理构造、化石、含有物、电性特征为依据,开展沉积微相研究.研究认为,松页油1井和松页油2井岩心中,主要发育湖泊相沉积,分为浅湖和半深湖-深湖2种沉积亚相,可进一步识别出浅湖滩坝砂、介壳滩、泥质浅湖、半深湖-深湖泥和油页岩5种沉积微相.青一段下部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亚相,浅湖亚相主要分布在青一段上部、青二三段下部和泉四段上部层位.泥质浅湖微相、半深湖-深湖泥微相以及油页岩微相均是有利于页岩油形成的沉积微相类型.  相似文献   

15.
米钵山组复理石中的内潮汐沉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海军  孟祥化  葛铭 《安徽地质》2008,18(4):241-247
贺兰拗拉谷米钵山组复理石由具有递变层理、双向交错层理、单向交错层理、复杂多向交错层理、飘逸层理和波痕构造的韵律性砂岩、粉砂岩、泥岩薄互层组成。根据双向沉积构造等典型物性特征识别出5种内潮汐沉积微相,即飘逸层理砂泥岩韵律性薄互层微相,单向交错层和交错纹理砂岩粉砂岩微相,双向交错纹理和羽状交错纹理砂岩粉砂岩微相。结果表明:研究区复理石为深水牵引流(内波、内潮汐)、重力流以及原地沉积复合成因;经典的鲍玛序列是有待商榷的;重力流与牵引流存在流态转化。  相似文献   

16.
野外地质露头为精细刻画沉积体内部结构、建立准确地下地质模型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延河剖面长7段为例,采用岩石学、野外露头沉积学方法,详细剖析了湖泊细粒沉积的岩相类型、特征、垂向组合及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延河剖面长7段发育平行层理细砂岩相、流水交错层理细砂岩相、浪成交错层理粉砂岩相、沙纹层理粉砂岩相、变形层理粉砂岩相、水平层理(泥质)粉砂岩相、块状泥岩相、水平层理(砂质)泥岩相、水平纹层页岩相9种岩相类型。在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基础上,研究认为长7段为远源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和浅湖-半深湖沉积,进一步细分出7类沉积单元,其中水下分支河道、支流间湾较为发育,水下天然堤、远砂坝、席状砂发育规模较小,浅湖-半深湖沉积只在长72段下部发育,河口坝基本不发育,仅局部可见。对各沉积单元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识别出Ⅰ、Ⅱ、Ⅲ、Ⅳ 4类垂向分布形式,其中Ⅰ、Ⅱ组合主要分布在研究区长71、长73亚段,Ⅲ、Ⅳ组合主要分布在研究区长72亚段。剖面相分析表明,长7沉积期整体为一套先变细、再变粗的细粒沉积序列,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浅湖-半深湖沉积—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  相似文献   

17.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岩芯、薄片、录井和测井等资料,在识别各级次基面旋回界面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6个中期旋回,44个短期旋回,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在总结地球化学、岩性、沉积构造、电性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古生物化石、测井等资料,以识别沉积相标志为主,进行单井、连井及平面沉积相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为咸化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岩性复杂多变,在机械、化学、生物等沉积作用共同影响下,形成由细粒碎屑岩、泥岩、碳酸盐岩构成的混积岩层。芦草沟组发育上、下两个致密油甜点体,上甜点体(SSC37-SSC42)为咸化湖相沉积,微相类型以滩坝为主;下甜点体(SSC6-SSC17)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微相类型为席状砂、远砂坝等。利用开发试验区及水平井部署区的井多、井密的有利条件,对沉积相边界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平面微相的精细刻画,研究表明芦草沟组优质甜点以滩坝主体微相为主,主要集中发育在凹陷中心低隆起处。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古近系东营组三段沉积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录井、岩心及分析化验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和系统沉积学编图,确定了黄河口凹陷古近系东营组三段(东三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湖底扇。东三段下部辫状河三角洲发育于黄河口凹陷的西南部和南部,在渤南凸起的南北两侧均发育扇三角洲朵体,半深湖-深湖主要分布于西部深凹部位,在B-2断隆带南部的半深湖区发育湖底扇,绝大部分地带为滨浅湖沉积,以滨浅湖泥滩和混合滩沉积为主。东三段上部辫状河三角洲发育于黄河口凹陷的西南部、南部及D-4断隆带的南侧,仅在渤南凸起的北侧发育扇三角洲朵体,半深湖-深湖主要分布于西北次凹部位,绝大部分地带为滨浅湖沉积,以滨浅湖泥滩和混合滩沉积为主。E-1-1-F-4-1井一带继承性发育滨浅湖砂质滩坝沉积。滨浅湖砂质滩坝由含砾粗砂岩、含砾中砂岩、含砾细砂岩及中、细砂岩组成,骨架颗粒成分以石英为主,发育低角度交错层理,纹层由定向排列的砾石或暗色组分显示,纹层平直,以低角度相交。滨浅湖砂质滩坝微相区为东三段优质储集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元古代碳酸盐岩中常见席状、透镜状、脉状和块状等形态的微亮晶碳酸盐岩。微亮晶体宏观、微观边界清晰,内部充填均一等粒结构的方解石微亮晶。宿主岩相以含泥质或粉砂质的细砂屑、粉泥屑灰岩为主,经常与风暴岩共生。微亮晶构造碳酸盐岩发育在缓坡型台地,沉积层序中常见潮汐流、风暴流侵蚀-充填和浪成交错层理与递变层理。微亮晶构造碳酸盐岩发育严格受沉积环境和岩相约束,形成于 (内缓坡深部-中缓坡浅部 )潮下带和环潮坪,风暴浪基面是其发育的最大深度。垂向序列由高频潮下带和环潮坪微层序加积而成,单个微层序顶部通常为环潮坪为纹层状含铁质有机质泥屑碳酸盐岩披盖层,是一个向上沉积动力减弱、沉积物变细和水体变浅的沉积旋回。  相似文献   

20.
Shallow marine sediments of the Broughton Formation are dominated by immature volcanic debris of intermediate to basic composition, generated in an adjacent subaerial environment by volcanism responsible for the nine shoshonite units intercalated within sediments of the Kiama region. Sediment was supplied to the offshore environment via periodic storm‐generated, expanded high density turbidity currents. Initial deposition, represented by the Westley Park Sandstone Member, was below storm wave base, during which time the depositional surface was subjected to post‐depositional tractional reworking by northerly directed, tidally influenced bottom currents. The resulting positive‐relief sand bodies on the seafloor contain tractional sedimentary structures (the ‘tractional facies association'). Areas of the substrate between these sand bodies retained their turbidite bedding structure (the ‘rhythmically bedded facies association') but were extensively bioturbated by a diverse deposit‐feeding biomass.

Upon emplacement of the lowest of the nine shoshonite units as a tri‐composite, locally intrusive lava flow, the depositional surface was elevated, transgressing storm wave base. The body of the shoshonite flow also shielded the substrate from the northerly directed tractional currents, allow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hummocky cross‐stratified sandstone facies in the Kiama Sandstone Member. Following burial of the shoshonite flow by continued deposition, this local shielding effect was overcome and tractional currents again reworked the entire depositional su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